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具体路径探索

2022-11-22 13:5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高职

俞 峰 高 民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0)

引言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新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关注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素养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伴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扩大以来,产教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实际上,受限于诸多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将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方面,力求提升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生源,促进学校高水平发展。所以,部分高职院校很少关注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背离了双高计划要求。新时期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响应双高计划要求,同步提升办学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以此来培养更多优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

一、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意义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是双高计划落实的首要前提,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其一,可以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便于将职业技能更好地融入到教学计划中,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和职业教育标准紧密衔接,在社会服务实践中强化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大量实践经验表明,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高职教师在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突出表现,未来可以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满足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其二,大力推动校企合作。以往的校企合作中,经常存在双方地位不对等的情况,高职教师如果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可以为后续实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助力企业生产优化改进,对于提升双方合作成效有着积极作用。其三,助力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结合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应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彰显办学特色。在双高计划下,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二、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动态发展,实现高职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即便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重视程度逐步提升,但实际上却未能取得理想效果,不同程度上制约着高职教育事业高水平发展。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方面陷入到了现实困境,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异化

在高职教育事业改革深化背景下,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在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制度不完善,缺乏对社会服务能力深入认知和理解,致使后期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社会服务功能异化情况。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是社会服务能力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高职院校教师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但却无法形成良性互动,导致了异化情况的出现。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中,中青年骨干教师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力量,也是深化社会服务改革的先驱,但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日常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加之职称晋升压力、生活困扰,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不利于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由于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动力不足,导致在后续社会服务中敷衍了事,服务效果不理想。还有部分教师错误地将社会服务看作是私人服务,演变成了教师职业的副业,促使社会服务能力异化,不利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提升。鉴于此,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双高计划相关要求,制定合理的高职院校发展目标,培养高质量的人才[1]。

2.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手段,强调高职院校与市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来编制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双高计划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部分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合作深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校企合作成效。究其根本,是由于校企合作主体诉求不同,内在冲突因素多样,可能导致某一主体利益受损,因此双方地位发生失衡,出现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地挫伤彼此合作积极性。高职院校为了获得人才培养实践场地,希望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获得企业的技术支持,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支持,同时也希望学生顶岗实习环节获得支持。但企业面对激烈竞争带来的挑战,无法真正参与到教师社会服务中,师资队伍培养方面起到的积极效应不足,校企合作成果不理想,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由此看来,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方面,在校企合作中未能得到足够重视,降低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

3.配套制度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离不开配套制度体系支持,与教师所处环境联系较为密切,部分高职院校即便认识到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却由于配套管理制度不完善,顶层规划不合理,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极大地影响到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热情。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不合理,政策不完善,极大地影响到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效果。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建立相对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和教师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平台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另外,在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培养中缺少专业指导和监督,激励措施不合理,导致师资队伍整体力量不足,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理想。

三、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为了迎合新时期高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应重点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促进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结合双高计划要求,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应得到进一步提升,持续探索和实践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和模式,以便于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具体实践路径有以下几点。

1.构建政策导向机制

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应构建政策导向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助力高职教育发展,响应双高计划要求来拓宽社会服务渠道,制定合理的社会服务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师社会服务保障政策,加强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合作交流,营造有助于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环境。编制合理的社会服务专项计划,适当地提升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到区域社会服务中,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方法,适当地增加教师社会服务工作占比,在完善配套法规和制度下,推动校企合作深度,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到企业一线实践工作中。

完善教师社会服务管理激励机制,强化高职院校宏观把控,将其纳入到学校顶层规划中。通过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部门,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明确相关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落实职责到各个岗位,在领导干部支持下编制合理的工作方案,为后续教师社会服务提供指导和支持。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相关工作指导文件,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充分整合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资源,推动学校、企业、政府深度合作,助力产业转型,重点强化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2]。

2.强化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责任感

其一,增强教师的自我提升和发展意识。高职院校的教师自我发展意识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效果,面对高职院校改革相关要求,鼓励教师加深双高计划认知,明确新时期的改革发展任务,围绕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目标,推动校企深度合作,逐步培养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和信念。对于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应积极迎接挑战,把握参与企业实践的机会,激励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同时,丰富实践经验,为后续教师个体发展奠定基础。

其二,加强社会服务研究深化。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名师的积极优势,带动专业教师成长深刻的把握社会服务内涵,服务区域经济增长。坚持贯彻校企合作,在把握社会服务特征前提下,坚持实践教学能力本位来强化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也可以选择合作项目和课题研究等方法,提升高职院校整体形象,助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其三,加强社会反思。通过建立合作共同体的方式,在交流、沟通、反思和研讨过程中,令教师寻找到突破口,自主提升和完善,促使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基于此种方式,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可以得到有效培养,全身心参与到社会服务中。

3.构建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平台

其一,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在整合校企资源基础上,发挥职教集团、产教联盟的优势,建立综合性的教师社会服务平台,在产学研整合一体下,针对性强化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整合优质资源来构建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平台,吸收和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支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技术队伍。同时,鼓励高职院校教师积极投身于技术研发层面,围绕重大校合作项目研究攻关,形成技术合力。在产教深度融合下,推动科研成果在实处转化应用,不仅可以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步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高职院校寻求高资质企业合作过程中,可以积极寻求与国际化企业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在拓宽社会服务路径同时,助力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其二,建立继续教育平台,丰富社会服务内容。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调查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合作企业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寻找到最佳的校企合作点,发挥学校内部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实验中心和就业创业中心优势,为区域经济增长与行业发展输送优质人才,夯实人才保障。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在学校官网平台发布校企合作项目内容,开设公开讲座、在线申请和社会贡献等模块,实现各项信息透明化,可以提供给校内外教育人员继续教育服务。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充分调查和摸索市场发展趋势,扩大成人自考和企业员工培训教育规模,以此来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4.提升教师社会服务的辐射力

其一,建立多方协同的团队合作模式。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和管理经验,还要较强的专业素养、合作素养,可以将前沿的教育理念积极践行到实处。结合双高计划,建立双岗互通的创新教学队伍,整合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企业骨干和政府管理人员,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形成师资共享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深化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其二,团队结构优化,提升队伍整体合理。明确行业人才培养重点,积极推动团队结构优化改进,多方主体协商合作,编制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加强骨干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力度,师资队伍学历与支撑结构合理化,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服务水平。拓宽教师的视野和见闻,增强教师队伍整体执行力,将前沿的技术手段全方位应用到日常教学与社会服务中,增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同时,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应该重点关注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积极整合优质资源来加深校企合作程度,完善配套的服务机制和管理体系,在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赋予高职院校持久发展动力与活力。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