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临泽县水安全的思考与建议

2022-11-22 23:32刘兴红方龙忠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临泽县河湖全县

刘兴红,方龙忠

(甘肃省临泽县水务局,甘肃 临泽 734200)

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南靠肃南县,北邻阿拉善右旗,东连甘州区,西接高台县,全县总面积 2 727 km2,辖 7个镇,总人口 14.9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23 万人。境内光热资源丰富,土地和水资源比较优势明显,是传统的绿洲灌溉农业区。

1 水安全保障现状

截至2019年,临泽县共有6个灌区,其中大型灌区 1个,中型灌区 5个,灌溉面积 7.38 万 hm2,其中耕地面积3.85 万hm2。建成水库10 座,总库容达5 326 万 m3;建成高标准干、支渠 125 条 448 km;全县共发展高效节水面积1.64 万hm2;农村居民饮水工程实现全覆盖,受益总农户达到99%;建成水电站10 座,总装机2.76 万kW,年发电量达7 705万 kW·h。

临泽县入境河流主要有黑河、梨园河,均属黑河水系。全县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12.8 亿m3,其中黑河干流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0.5 亿m3,梨园河干流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2.3 亿m3。依据《临泽县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成果,全县地下水允许开采量0.98 亿m3。全县水利工程多年平均可供水总量4.43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94 亿m3,地下水0.49亿 m3。2020年经济社会需水总量 4.06 亿 m3;2030年经济社会需水总量4.18 亿m3。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调控能力不足,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存在短板

临泽县库河连通、以河代库及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滞后,汛期集中排洪期蓄水能力及调配能力不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受地理位置及土地利用规划限制,按照区域产业规划布局,现有水库等工程蓄水能力难以支撑全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要求。

2.2 洪涝灾害易发多发,防洪减灾体系不完善

一是防洪减灾工程设施基础薄弱。临泽县重点河流及山洪沟未系统治理,其中黑河(临泽县友好村至柔远渠口段)、银洞子河、小东沟河、车路子河等重点山洪沟未进行系统治理,防洪除涝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全县部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作仍有待加强。二是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与城市防洪标准不相适应。由于老城区雨污混流机制,城区河道治理标准与城市防洪标准不匹配,城市防洪面临巨大压力,严重影响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3 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不够完善

一是区域水网和雨洪资源利用体系不完善。主城区水系尚未完全连通,现代水网体系尚未建成,连通调度机制不完善。二是雨洪资源调蓄、调配能力不足。长期以来,临泽县部分乡(镇)降水偏少、水库蓄水补给不足,部分地方常出现供水紧张情况。三是农村饮水工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农村人饮管网年久失修,水质处理能力需持续增强;饮水水源地建设仍需加强,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与当前乡村振兴发展新要求不相适应。

2.4 生态环境脆弱

一是水污染形势严峻。城镇生活污染、工业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及其他污染、城市黑臭水体需进一步加强治理。二是地下水资源超采使用超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全县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192.06 km2,现状浅层地下水超采量987 万m3。三是河长、湖长、库长制工作需持续推进。尽管“清河行动”成效显著,但乱排、乱垦、乱占等行为依然存在,严重侵占河湖面积,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四是水土流失治理任重道远。全县现状水土流失面积达1 230.29 km2,占总面积的45%,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较重。

2.5 节水工程体系系统性不强

一是农业节水工程体系尚不完善。骨干渠道供水能力弱,特别是5个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急需更新改造,干支渠道水利用系数不高,田间工程配套不完善,工程效益发挥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二是城镇供水设施老化失修,老旧供水管网提升改造迫在眉睫。三是非常规水基本未利用。全县污水处理回用、雨洪资源基本无直接利用。

2.6 现代水治理体系不健全

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到位,水生态持续保护能力不强。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协调,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缺乏,部分工程不能及时维修改造。水利融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筹资压力大。水行政执法专业力量不足。

3 建议

3.1 构建节水型社会,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3.1.1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全面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科学评估水资源安全风险,加强水资源风险防控。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建立水资源安全风险识别和预警体系。

3.1.2 强化农业节水 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梨园河灌区试点建成现代化节水型生态灌区。根据水资源禀赋条件和种植结构,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玉米滴灌工程,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全面推广地膜覆盖、垄膜沟灌和膜下微灌等技术。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鼓励通过市场转让方式促进农业节水增效。

3.1.3 推动工业节水 调整工业结构布局,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和低耗水产业,加强用水定额管理,超定额部分累进加价计收水费。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率,实现水资源优化利用。

3.1.4 促进城镇节水 持续巩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成果,提升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校园、小区、宾馆等节水器具普及率。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强制安装节水器具,对城区老化失修供水管网更换改造,提高供水管网输配水能力。加强雨水滞纳和存蓄,进一步提高再生水和雨水利用能力。

3.2 建设坚实大水网,构筑水安全保障基础支撑

3.2.1 完善水源工程建设体系及水资源配置 一是加快实施鹦鸽嘴水库清淤项目,恢复鹦鸽嘴水库兴利库容,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提高调蓄供水能力。二是规划建设小泉湖水库工程,引蓄梨园河灌区小屯片九眼渠、红卫渠泉水,解决蓼泉镇部分耕地灌溉缺水问题,替换地下水,改善临泽县中部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区域水资源高效配置需求。三是加快乡(镇)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在供水矛盾突出的乡(镇)修建蓄水池和连通水系渠道。四是对板桥灌区2个中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进一步增强泵站提水能力,提升保灌水平。五是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加快大沙河至双泉湖湿地河湖水系连通、公益林生态供水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

3.2.2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 一是推动集中连片统一供水。加快实施农村人饮巩固提升及水源地保护工程,最终使全县12个农村集中式水厂并为3个,进一步完善全县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保障能力。二是加快实施《临泽县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规划》内容建设,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加强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护。三是加快推进城乡供水水质提升。推进全县城乡供水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提升水质检测设施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四是制定突发供水事件应急预案,全面提高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

3.3 强化水灾害防御,建立灾损可控的防洪体系

3.3.1 河道治理工程建设 加快实施黑河临泽县友好村至柔远渠口段、黑河平川段、银洞子河、小东沟河、车路子河等重点河道、山洪沟防洪除涝治理任务,突出重点河段、重点区域的防洪治理。

3.3.2 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 推进鹦鸽嘴、黄家湾水库和梨园河南沟、黄家湾引水枢纽除险加固,完善管理设施,确保水库水闸功能的正常发挥,建立运行及观测的动态管护机制。

3.3.3 山洪灾害预警防范 加强已建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体系运行维护,确保各雨量站点监测设备运行及信息精准报送。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持续开展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高基层防汛监测预警能力。组织开展山洪防御知识宣传、培训、演练,重点开展鹦鸽嘴水库、红山湾水库防汛抗旱联合调度演练,10座中小型水库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及平川、板桥、新华、倪营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全面提升避灾能力。

3.4 加强水生态保护,推动河湖健康发展

3.4.1 水资源监管 加强水量分配调度。科学制定水量调度分配计划,合理确定重点河流生态流量,加强生态水量调度与监管。强化区域取用水管控。全面落实《临泽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严格新增取水审批和延续取水评估,落实取水许可、用水计划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等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开展河流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工作。协作推进水资源保护。加强与其他涉水单位的协作配合,强化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推进入河排污口综合治理,加强平川镇、新华镇、蓼泉一水厂、蓼泉二水厂、鸭暖镇大鸭、鸭暖镇小鸭等6 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共同推进河流水功能区达标建设、入河排污口规范管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工作。

3.4.2 水污染防治 严格执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施农村清洁示范工程,解决农村生产生活造成的污染问题。

3.4.3 生态河湖治理 综合运用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生态修复、库河调度等措施,推进河库水系综合整治,重点实施流沙河仙山口至高铁段河道生态治理、农村水系综合治理等工程,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全域无垃圾、农村人居环境、河湖垃圾整治等“六大专项行动”和“清河、洁水”行动,依法严肃查处各类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保障农村水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3.4.4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推进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制度,健全支撑保障体系,编制全县水土保持规划,公布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加强全县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积极配合开展人为水土流失卫星遥感常态化监管,确保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

3.4.5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强化地下水涵养与保护,严格新增地下水项目审批,逐步核减地下水开采量;实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项目,开展地下水调查评价,在地下水超采区配套完善节水工程设施,新建引水设施,通过引用地表水源代替地下水源,压减地下水使用量,提升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效果。

3.4.6 水源涵养工程建设 实施水系绿化工程,规划沿河流、干渠、湖泊、水库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生态景观林,构建水系林业生态体系;实施通道绿化工程,实现县域范围内铁路、公路可绿化范围全部绿化;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加强城乡结合部的森林游憩绿道建设和乡村“四旁”植树造林,逐步形成围绕村庄的片林或林带。

3.4.7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 进一步提高河湖空间管控水平,规划编制黑河、梨园河临泽段、中小河流及山洪沟道岸线规划,加快推进河湖划界确权工作,实施“清河行动”,创新完善河湖日常管护模式,加强河湖执法队伍建设,着力构建河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力修复河湖生态环境。

3.5 深化水管理改革,不断提升治水兴水能力

3.5.1 强化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深化水利建设管理改革,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建设新模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推动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主体多元化。深化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改革,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水利公共服务逐步交给市场和社会力量承担,多元化提升水利公共服务水平。

3.5.2 加快水价改革 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细核算农业供水成本,科学制定农业水价调整方案,同步推进农村人饮供水水价调整,加快执行新的水价,以水价杠杆促进节约用水。

3.5.3 推进水权改革 借鉴其他地区水权试点改革经验,合理确定行业用水定额,核定各行业、各单位及用水户的水权,并以颁证的形式确定水权。建立全县水权水市场交易平台,完善水权交易制度。鼓励水权流转,以灌区为界建立水权交易市场,用水权流转提升用水效率和效益。

3.5.4 加强水利行业能力建设 培育壮大水利管理和专业技术队伍,建立防汛减灾监控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水利工程工情管理4 大智能系统,推动智慧水务建设。

3.5.5 加强水利法治建设 不断完善水行政执法设备设施配备,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加强水事矛盾源头控制和定期排查,建立健全水事纠纷调处责任制。扎实开展水利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遵水法、学水法、守水法意识,着力营造良好的水利法治建设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临泽县河湖全县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临泽县平川镇饮水安全现状及对策
国画作品集
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 开启立德树人新篇章——以临泽县蓼泉镇中心小学为例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临泽县红山湾水库工程坝基处理工程技术的应用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