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问题”的幼儿建构游戏探究

2022-11-23 01:09张志虹
好家长 2022年3期
关键词:我园课题建构

文 张志虹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众多游戏中,建构游戏因其操作性强、再现生活场景等特点,深受各年龄段幼儿的青睐。本文基于“真问题”,探究幼儿建构游戏。

一、从寻找“真问题”入手

我园从寻找“真问题”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找出教师在现场观察、过程记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课题研究的依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课题向深度和广度延展。在对各类数据汇总分析后,我园找到了以下问题:一是园本研训方式较单一、针对性不强、缺乏专家指导。教师的工作繁琐,无法专心和持续观察幼儿。二是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观察意识,能明确认同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的重要性,但在面对具体情境时,难以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三是教师知识欠缺,经验不足,难以合理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幼儿的行为,以致分析结果缺乏一定的科学理论支撑,无法有效指导幼儿的后续学习与发展。

二、从研究“真问题”下手

针对以上“真问题”,我园开出“药方”,聚焦问题共寻良策。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进知识储备

我园组织教师研读《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规律,学习科学创设适宜的建构环境,让教师明白课题要研究什么、做些什么、怎么去做。我园先后采购了《儿童行为观察指南》《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指南》等专业书籍,通过线下精读解说、进阶导读、小组推荐分享和线上“名师课堂”,组织教师学习,储备教育教学知识,不断提升观察能力和教育专业化水平。

(二)强化研训有效性,提升观察技能

一是从资源中汲取养分。我园发动教师广泛收集网络、期刊、教材中有关建构游戏的相关资源,如研究报告、活动方案、环境创设、经验论文、建构作品等,分门别类建立学习共享资源库,不断开拓视野、促发思维。

二是从案例中获取经验。我园选取市区优秀案例,通过“划重点”“要点解析”,引导教师学习选择适宜的观察维度,调动一切感官,运用与情境结合、定点与定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观、闻、思、辩等通道,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为后续的推进课程提供支撑。

三是从优化中提升自我。我园引导教师进一步梳理、明确幼儿观察记录的基本要求,鼓励教师依据图画、照片、视频、作品等途径,不断优化自己原有的文本记录,使观察越来越聚焦、客观、细致和连续,确保记录的真实与全面。

四是从实战中巩固内化。我园积极开展实战操练,感受同时段、同画面带来的不同记录结果,通过彼此间思维的碰撞,推动教师在互助互学中共同进步,让观察、记录、分析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常态。

(三)整合各项工作,创造观察条件

我园加强各部门横向沟通,灵活整合、调配各项工作的内容、要求与完成的时间节点,减少中间环节和等待时间,提高工作能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教师,让他们心无杂念地观察幼儿,确保现场记录时,“两教一保”同时在场。此外,我园还购置了大容量的网络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教师随手拍摄的照片、视频和对话录音。

(四)开展进阶研究,实施稳扎稳打

我园以园本教研为抓手,借助进阶式项目教研,开展分享、交流与对话,在观点碰撞中激活教师思维,在实践探索中找到解决方法,形成支持性有效策略。

项目一:基于“儿童立场”的班级环境创设。一方面,各班以幼儿需求为前提,在实践中多次调整空间,扩大清水积木区,归整乐高和桌面建构区,使建构空间比例最优化;另一方面,各班重新对建构材料进行分配和组合,将大乐高调配至小班,万能工匠调配至中、大班,确保幼儿在与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得以提升建构水平。我园在班级建构区空间布局、墙面利用、材料提供、作品呈现等方面的大胆改动,进一步发挥了环境在课程实施与幼儿发展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听得见、做得到。

项目二:基于“儿童行为”的支持策略指导。针对幼儿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性策略的缺失,我园采用共同体研磨的学习方式,分阶段推进理论学习,定期把读书收获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予以分享。教师逐渐对观察要素、观察方式、观察重点等内容有了进一步认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学习行为。

项目三:低结构材料支持下的幼儿建构游戏。我园将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引入建构游戏中,师幼与家长共同参与低结构生活材料的收集、消毒、分类和整理,建构资源库一下子丰富了起来。低结构材料与建构游戏多角度地链接,使得建构的趣味性、想象创造性和技能性有效提升,满足了幼儿不同建构体验的获得。

(五)强化过程管理,保证研究质量

课题管理的过程是上下互通、互动、互激、互促的过程,也是全员共管、共理的过程。我园积极营造自由、自主、创新、愉悦的研讨环境,支持自由组队共研、线上线下共研、园外结对共研,力求在理论指引、专家指导、合作学习、反思增进中提升能力、提高质量。

我园根据活动设计、活动观察、学习故事、作品解析、阶段评价的表格和要求,鼓励教师以档案袋、建构日志等方式,多元化地记录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痕迹。同时,我园结合《指南》精神,进一步梳理园本课程中与建构知识、技能、经验相关的各领域目标,逐步在各年龄段之间形成渐进性、螺旋式的发展指向;我园梳理与呈现不同建构游戏空间中适宜的、可操作的观察记录方法,为教师的观察、实践提供支持。

(六)注重特色融入,丰富一日课程

我园结合一日生活、主题课程的实施,将建构元素与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紧密相融,不断丰富课程内涵,构建幼儿快乐童年。

主题建构展:为了迎接新学期小班弟弟妹妹的到来,中、大班哥哥姐姐运用纸筒和万能工匠,搭建了一个“欢迎台”,向弟弟妹妹介绍幼儿园的美景趣地。

特色建构展: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各班选择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开展主题建构探究,做到班班有特色,如奶粉罐、纸盒、纸板、纸杯等。

周五乐建日:每周五是中、大班幼儿快乐穿越的建构好时光。幼儿打破班与班的界限,自主运用场地周边的资源,自定建构主题,自行招兵买马,着实体验了一把“小主当家”的感觉。

生活打卡站:晨检入园后,幼儿找到贴有自画像的乐高积木,将其镶嵌于签到墙上。喝完水后,幼儿根据自己饮水的数量,灵活地将贴有自己标记的乐高积木,在1杯水、2杯水或者3杯水等记录刻度底板上,机动地移动与镶嵌。

主题建构故事:建构游戏中,随着主题情景的加入,有趣的建构故事应运而生。教师作为故事的记录者,通过相机随手拍、便签随手记、手机随手录等方式,及时捕捉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将这些富有学习价值的元素融入环境中,打造成独特的“新新故事墙”。

亲子搭搭乐:以亲子建构的形式,运用生活中的纸牌、小木棍、牙签、吸管、纸芯等生活类材料进行创意建构,形成家园共研、家园共育的和谐氛围。幼儿不断地穿梭于创意作品间,为自己喜爱的建构作品点赞。

三、从解决“真问题”得手

我园基于“真问题”的研究,促进幼儿、教师、园所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一)课题研究渗透校园文化建设

我园的门厅、公共走廊、楼梯等地,呈现着幼儿的创意建构,展现着我园的教育主张和特色亮点——开启无限创意,构建幸福童年,每个幼儿都能在新幼展示自我、快乐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二)课题研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一年多来,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转变,从重技能到重探索,从重结果到重过程。同时,教师积极反思,勤于耕耘,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近三十篇课题论文,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

(三)课题研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随着建构游戏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动手操作、交往合作、空间思维、色彩搭配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能力都有了全面提升。一年多来,幼儿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先后获区幼儿创新科技大赛“搭搭乐”项目二等奖、区“变废为宝”创意大赛一等奖、区最美乡音比赛一等奖、区花球啦啦操比赛二等奖。无锡教育电视台曾报道我园“童心构筑大未来”主题迎新建构活动。

(四)课题研究形成经验成果分享

追随课题研究的进程脚步,我园边收集、边梳理、边研究,将有价值、操作性强的文本资料收编成册,如《新新建构作品集》《新新建构观察集》《新新建构故事集》等。

(五)课题研究推动环境改善丰富

伴随园所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去年暑期,在区教育局的统一规划指导下,我园对外墙和户外塑胶地进行了整体翻新,户外器具进行了移位调整。色彩亮丽的外墙,与图案清新的塑胶地遥相呼应,让园所外貌焕然一新。即将实施的北操场拓展运动区,将为后续户外建构游戏、课程的生发与实施,提供更为丰富的环境资源。

猜你喜欢
我园课题建构
户外厨房诞生记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巧设美术课题 传承非遗文化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