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助力推动作用
——以牟平区小苇子村为例

2022-11-23 04:07项江涵姜玉香
现代农机 2022年2期
关键词:领办水肥科学技术

卢 月,项江涵,张 旭,姜玉香*

(1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264670,山东烟台;2 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430070,湖北武汉)

1 调研背景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为顺应经济发展潮流,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面临着产业模式的变革,而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在于乡村。一直以来,我国乡村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群众单户增收难,二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在长期的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应了乡村发展的要求,发展成一种为农户增收、乡村经济发展而助力的独特经济组织形式,得到众多乡村的认可。但在实际运行中,我国大部分农民合作社却存在着例如公共服务缺位、党支部组织力不强、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难以完全保障群众的经济利益。

面对新的问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有关乡村主体的努力下,“党支部+科学技术+合作社”的新模式在试点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由党支部牵头领办合作社、引进专业人才、辅以农业科技推动其运行、呼吁农民广泛参与,是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2 调研地概况

小苇子村位于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东北部,在2016 年之前,其一直面临着劳动力匮乏、优质耕地撂荒、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村庄的发展。2016 年5 月,村党支部书记吕曰刚决心打破这一发展困境,他以果木苗木种植为重点牵头成立了5 个专业合作社,旨在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农业。2018 年,吕曰刚书记参加市委举办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浙大培训班后受到启发,经过村“两委”和党员的商议,村党支部于2019 年正式成立联合社,对现有的5 个合作社进行统一领办。在一系列思想工作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入社村民130 户,占村民总户数的85.5%。

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现已运营土地18 hm2,其中乔化果园3.3 hm2、新型樱桃苗木0.7 hm2、绿化苗木0.7 hm2,还有13.3 hm2正在建设矮化现代化苹果园。以吕曰刚为代表的合作社管理人员经常组织理事长与村民代表到其他示范园进行学习,不断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国家项目资金和合作社自筹资金的双重保障下,引进众多新设备,推动村内农业现代化发展。

3 科学技术融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小苇子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加持。在小苇子村的合作社产业中,田间地头到处隐藏着高科技,这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3.1 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在小苇子村党支部的号召和带领下,成片的土地得以流转,使合作社的产业发展具备了规模条件。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产品质量成为重中之重,而影响产品质量的一大因素则是土地。科学技术的加持,使合作社拥有向土地要效益的能力。

小苇子村合作社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土地生产效益得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技术人员将园区土壤元素测评结果与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健康指标进行比较,通过线上操作将水肥一体机内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进行精准配兑,并在压力系统的作用下将配兑好的液态肥输送到园区的管道中,在每棵果树处进行滴灌。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水肥的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合作社完全告别了大水漫灌模式,实施精准滴灌,促进作物最大限度地吸收养分,实现果树优质高产。

3.2 种养结合

小苇子村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并在养猪场修建沼气池,进行排泄物和污水的干湿分离。其中:干的粪便用纳米膜发酵成有机肥,运送到种植区撒进田里;少部分污水、尿液等发酵成液态有机肥,净化好之后用管道输送到果园中。

这一“种养结合”模式保证了果树生长所需的肥料,并减少了市面上合成化肥给作物带来的副作用以及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固液两种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既能改良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和缓冲能力,又能有效缓解土壤板结,并适应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果树绿色、健康生长,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3.3 生草栽培

小苇子村在果树间播种了大量长柔毛野豌豆,待其花期过后,并不进行割除,而是让它继续生长发育直至茎叶自然伏倒、干枯、死亡,最终残体化作果树生长所需的肥料,从而起到固氮和遏制恶草生长的作用。

3.4 普及先进农业机械

扩大生产规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而机械化代替人工又是发展规模农业不可缺失的条件。为适应老龄化趋势,采取机械化作业,小苇子村将梯田改坡田,拓宽田间小径,在采摘时节利用采摘机进行作业,使得采摘效率大大提高,人力成本得到下降。现在小苇子村已建立由村里老种植户、土专家、农机手组成的农耕农机生产队,根据生产管理需要,为合作社提供种子、肥料、农药“三统购”和机耕、机防、机收“三统管”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面保障。

3.5 应用网络技术

为更好地拓宽合作社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合作社准备继续应用物联网技术打造产品的溯源平台,走高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道路。现正在注册商标,为合作社产品申请绿色认证、有机认证,使得每个消费者都能在购物过程中实现“质量可监控、过程可追溯”。这一工作完成后,届时将与超市对接,销售高油酸花生压榨植物油。同时小苇子村依托牟平区大数据服务中心,加入农产品实时监控、全程追溯系统,让农产品的安全性更能得到市场认可。

除线下市场外,合作社还积极拓展网络销售渠道,目前已与龙泉镇内的电商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对合作社的苹果产品进行订单式销售,保证产品最低损耗、最高收益。

4 科学技术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中的作用

首先,科学技术成为党支部带富兴村的有效利器。党支部通过应用科学技术助力合作社发展的形式为小苇子村注入强有力的科技力量,引领一系列产业联动发展,从而更高效、精准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各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其次,科学技术的加持实现了社员群众的高效增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使当地群众可通过土地流转保底收入、合作社收益分红、劳务活动报酬等多种渠道获得稳定可观的收入,在这基础上,农业科技的加入使得合作社产业有了产量和质量的保证,而且在提升产品价值的同时,使农民能够通过投入较少的人工完成生产活动,获得经济效益。

再次,提高了合作社资源管理的规范性。物联网技术的加入使合作社可以通过数控技术和网络销售渠道等高效整合资源,便于信息查找、对比和分析,促进资源管理的条理规范,从而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提高合作社运行效率。

5 结语

小苇子村合作社的科技力量主要体现在改良生产技术和获取市场信息两个方面,村党支部经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引入先进农机、物联网技术等农业科技,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实现标准化、专业化生产,走绿色、高端、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科技力量的融入极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解放了人力,实现了农户增收,开辟富民新路径。

猜你喜欢
领办水肥科学技术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做好粮食种植“大文章”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研究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机理与意义
“围绕”在百姓四周——黄陵“代办领办”拓展为民服务
玉米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推广
掌声响起,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