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融八同”推进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改革发展

2022-11-23 05:20张金利张园园朱晓晨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经营监督生产

张金利 张园园 陈 伟 朱晓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一以贯之”方针,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是新时代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引和基本遵循[1]。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就是全面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能。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以下简称辽河油田)通过探索构建“八融八同”工作格局,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解决国企党建与生产“两张皮”,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真正发挥国企党建工作价值和优势。“八融”是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八同”是推进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和实现举措,“八融”是对“八同”在顶层设计方面提出的要求,“八同”是推进“八融”目标落地见效的体现,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为企业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推进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对于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一是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企改革发展提出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转为治理效能指明了方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提出,要大力推进“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2]。推进深度融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是促进企业发展战略落地的现实需要。只有持续深化深度融合,将党的建设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才能保证企业发展战略落地落实。

三是妥善有效应对困难挑战的内在要求。当前,辽河油田面临着勘探开发矛盾加剧、盈利创效基础薄弱、安全环保风险较多等突出矛盾。只有持续深化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才能切实增强企业化危为机的能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四是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抓手。推动深度融合,是解决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杜绝党建工作“自我循环”“自我考核”,推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升,使企业党组织真正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的必然要求。

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推进深度融合,是加快培养复合型干部队伍的有效抓手。通过推行党务干部与行政干部双向挂职、双向交流,可以使干部队伍既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又有较强的业务本领,更加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二、构建“八融”工作格局,找准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点

辽河油田党委深入总结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特点、共性和规律性,全面梳理党建和生产经营的工作流程,归纳出目标、组织、职责、制度、载体、考核、监督和文化八个关键环节,作为党建与生产经营的着力点,着力构建“八融”工作格局,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一)突出目标融合,确保认识统一、方向一致

国企党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企生产经营工作根本目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本最大化。目标融合就是提高对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目标同一性的认识,把党的决策部署体现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目标落实上,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建设与企业发展模式相匹配、与经营管理机制相协调的党建工作体系,使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心同向、同力同行。

(二)突出组织融合,确保相融共建、固本强基

实现党的组织建设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是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实现组织融合就是要把党的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全面发挥党组织在推动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要求,实现党政班子一体化;按照“支部建在连上”原则,推进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保障党建和改革发展任务双落实。

(三)突出职责融合,确保责任共担、工作共抓

职责融合根本任务是实现党建要求与岗位职责要求相结合、相统一。推进职责融合,就是推动辽河油田两级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履行党的建设、生产经营、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环保、维稳信访五个“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委班子分工负责制,强化领导班子对分管业务和党建工作领导责任的落实。

(四)突出制度融合,确保决策科学、管理规范

制度融合重点是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推进制度融合,就是持续完善党委工作规则和集体议事规则,将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写入公司章程,纳入企业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把党组织决策前置程序作为硬标准,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和具体化。

(五)突出载体融合,确保优势彰显、效果更佳

载体融合就是要紧扣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让融合有目标、有抓手、有动力、有保障。创新实施“党建+”工作载体、“党建联盟”工作模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档升级;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干部员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开展党员突击队等创建活动,让党员在破解生产经营改革发展难题中当先锋。

(六)突出考核融合,确保一体推进、激励到位

考核融合目的是建立党建工作考核与生产经营考核的联动机制,发挥激励导向作用,推动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完成。通过科学设立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指标,将提升“四力”贯穿考核评价全过程,实行党建与业务工作“双向评价、一票否决”;深化党支部达标晋级管理,建立“六位一体”考评体系,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兑现、评优选先等直接挂钩。

(七)突出监督融合,确保执行到位、效能凸显

监督融合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国企党建监督决策和制度落实的重要职能,确保决策部署及其执行过程符合政策法规。统筹运用纪检、审计、法律、企管、综治、组织人事等监督力量,制定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业务部门职能监督责任清单,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以党内监督带动构建全过程立体化监督体系。

(八)突出文化融合,确保价值引领、理念落地

文化融合强调的是建立多元融合的企业文化塑造机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员工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构建以企业宗旨和企业愿景为根、以企业精神为干、以行动理念和准则为枝的文化体系,增强员工“我与企业同成长共进步”“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的理念共识。

三、以“八同”工作模式为抓手,确保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效果

以“转作风提质量,重规范做示范,勇担当有风范,严监管树新风”为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实操“八同”工作模式,提升深度融合效果,形成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互促互进的生动局面。

(一)坚持同向谋划,从严“第一议题”,企业战略清晰明确

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作为党委把好政治方向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对标对表,把准企业改革发展方向。一是抓战略,锚定“加油增气”总目标,研究出台措施,做好“千万吨油田稳产、百亿方气库建设、外围区效益上产”三篇文章,抓实“党建提升、人才强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民生改善”六项战略工程。二是抓决策,通过辽河油田党委会,研究确定重大项目、重要投资等重点工作。2021年11月,党委会研究审议了《辽河油田“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将“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稳油增气”调整为“加油增气”。三是抓执行,成立包括党的建设、深化改革等在内的52个协调议事机构(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推进重大事项落地。

(二)坚持同步运行,深化主题教育,凝聚企业发展共识

将主题教育作为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根本作用,引导干部员工树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理念,全面提升勇于担当、破解企业难题的勇气和能力,推动生产经营目标实现。一是以“七个高质量”为主题开展全员大讨论,围绕“观念怎么转、担当怎么干、一流怎么创”,聚焦油气业务、管理运营等“七个高质量”,分系统分层面分专题组织大讨论700余场次,引导干部员工树牢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认识。二是以“六个创一流”为标尺开展对标查改,重点围绕创建发展业绩、管理水平“六个一流”奋斗目标,对照先进查改,补短板强弱项、创一流做示范。全面开展“对标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今年以来,明确党的建设、企业运营能力等10类65项指标,从勘探、开发等8个方面36项经济技术指标开展对标。三是以“六场攻坚战”为抓手推进岗位实践,把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干部员工打好能源保供、效益实现等“六场战役”。广泛开展岗位实践活动,营造全员提质增效、全员攻坚改革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同心落实,抓好“一岗双责”,工作职责履行到位

健全完善《辽河油田公司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动党建和生产经营任务双落实。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履职定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石油工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关于新发展理念、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等重要论述,跟进学习中央、辽宁省、集团公司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学习油田重点领域业务知识,切实增强履行“一岗双责”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二是汲取经验智慧,提高履职能力,直面油田在勘探开发、盈利创效、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六大矛盾”,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经验,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寻找对策,牢牢把握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全面提升引领发展能力。三是强化执行落实,提升履职效果,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严格执行党委工作规则和党政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实现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贯通联动、一体落实。

(四)坚持同时设计,推进融合共建,党的组织坚强有力

坚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严格落实集团公司推进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要求,固堡垒强管理,促融合助发展。一是推进党组织与管理机构有效覆盖,坚持“四同步”“四对接”原则,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持续优化基层党支部设置,依托生产经营基本管理单元建立党组织,推行党小组和生产班组“两组”融合共建,确保基本组织单元和基层管理单元融为一体。二是推进党组织功能与管理职能有机统一,完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理顺党组织和行政组织的责权清单和管理界面,明确党支部委员会作为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机构,落实前置程序,一体推进生产经营工作和党支部建设。三是推进党员教育与员工培养有序衔接,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推行党务干部学业务、行政干部学党建机制,建立双向挂职、双向交流制度,机关与基层、科研院所与采油单位、油田与地方年轻干部互派互挂。将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等融入党员教育培训,3万余名党员树起红色旗帜,牢牢筑起2000余个基层战斗堡垒,切实将队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五)坚持同向发力,提升公司治理效能,企业改革纵深推进

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意见[3],加快重点难点改革攻坚,推动各项举措取得实质成效。一是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系统推进公司治理的结构、组织、运行、制度、监督和党建“六大体系”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的体制机制,实行领导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二是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推动组织结构持续优化,坚持“大部制”方向,优化职能部门机构;加强机关功能建设,推动实现“管办分离”;完善新能源管理体制,推进新型采油管理区作业区建设。推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加大措施减员分流、清退外雇劳务用工力度,加大“双序列”、企业专家等专业人才选聘力度。三是构建市场化运作格局,出台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实施意见,推行服务采购市场化,推动市场交易“同价格、同标准、同考核”;出台工效挂钩办法修订意见,形成与劳动生产率相适应、与经济效益相匹配的薪酬机制。

(六)坚持同频共振,探索“党建+”等新模式,党建优势充分发挥

紧扣生产经营工作热点、难点,丰富创新深度融合、双向促进的工作载体和方式,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一是推进“党建+”工作载体,围绕增储上产、提质增效等七个方面,通过“党建+”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攻关,推动形成深度融合在基层全面铺开的良好氛围,梳理形成了1224条基层先进经验。二是建立“党建联盟”工作机制,建立理论联学、事务联商等“六联”制度,构建区域联盟、项目联盟、互补联盟和油地联盟64个。三是拓展“结对帮扶”工作方式,在党群部门结对帮扶工作基础上,持续深化“结对帮扶”工作,开展好亏损治理工作。

(七)坚持同题共答,构建监督体系,管党治党全面从严

强化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构建目标统一、步调协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大监督工作体系,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守法合规运行。一是构建“大监督”格局,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督作用,统筹纪检、审计、法律、企管、综治、组织人事等监督力量,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监督格局,提升制度约束力,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二是抓好重点领域、重大事项监督,把机关部门和参控股企业纳入巡察范围,探索建立“1+N”多元巡察模式,确保企业的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把监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首要任务,同步监督储气库群、油气管网互联互通等重大工程项目,督促解决物采滞后等206个问题。

(八)坚持同育共进,强化塑魂育人,企业文化价值彰显

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根基,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关键,促进文化落地生根,为石油事业薪火相传提供不竭动力。一是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塑造符合推动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念,深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体员工树立“我与企业同成长共进步”等发展理念,始终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二是强化文化管理职能,探索推动企业发展的文化载体,推进安全、绿色、健康等专项文化建设,深度融入干部员工日常管理、岗位操作和内在追求。三是发挥典型引领作用,选树宣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中勇担当、创业绩的先进典型,引导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四、经验启示

在推动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把握国企党建和生产经营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和公司治理两方面优势,精准找到最佳融合点。

第一,找准融合的出发点,把握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的辩证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执行,是国有企业鲜明的政治底色。同时,国企党建工作又必须紧密围绕生产经营统筹谋划,党建重心必须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作为着力点,党建成效必须通过企业经营发展成果进行实践检验。

第二,站稳融合的落脚点,把握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的辩证统一。国企党建是铸魂工程,是国企生命力之所在。一方面,要把准政治导向,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抓党建,确保党建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坚持价值导向,创造性开展党建工作,把党建融入企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各环节各方面,真正为企业生产经营赋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护航。

第三,抓住融合的着力点,牢牢把握政治优势和市场优势的辩证统一。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人是生产力第一资源,党建工作是实现这一有机转化的关键所在。国有企业要打造作风过硬的“铁军”,必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充分运用于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最大程度激发人的内在潜能,才能使党的政治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第四,把握融合的制高点,牢牢把握政治站位和发展战略的辩证统一。成功的发展战略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把准政治站位既要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落实落地,更要通过清醒的理论认识和政治鉴别,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把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全面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实际,转化成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

猜你喜欢
经营监督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阿宽的生产小组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