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视角下高校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理论思辨

2022-11-23 08:44,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武术仪式思政

刘 涛 ,王 燕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举措,是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赖思想政治课程而提出的,指的是所有课程、教师都要落实育人的主体责任,将育人同育才任务相统一。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中国武术富有诸多的思政元素,其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核心特征是富含强烈的民族精神,高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开展实践,要以情感为切入点,通过课程实践环境、身体技术实践和情感输出建立起高校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互动与融合机制,从而增强高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1 互动仪式链与高校武术教育

互动仪式链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2001 年提出的,该理论是在古典社会学家爱弥儿·涂尔干(Émile Durkheim)关于仪式的研究,以及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互动仪式”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解释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将宏观的社会活动类型视为微观层面互动的产物。

仪式作为一项维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机制,发挥着教化、交流、整合等社会作用。他所产生的重要条件就是互动,强调个体亲自参与性。无论是涂尔干、戈夫曼还是柯林斯都强调互动仪式中的亲身在场,通过个体的亲身在场产生相互影响,他们一致认为身体的参与是形成互动仪式链的重要前提之一。同时涂尔干在他提出的社会分工论中,韦伯研究的社会冲突论中,其核心概念都暗含了情感。毫无疑问,情感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互动仪式链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3]当我们试图更加精准而有经验的对社会概念进行研究时,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重要的概念都依赖于情感建立和产生的过程。情感是中华民族儿女间相互连接的基本因素,影响国人纵向和横线的情感交织,柯林斯指出,“情感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是社会动力的来源,同时每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行为和观念的外化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4]。简言之,互动仪式链侧重于微观社会情景的演进,通过有意识的人的情感和意识在已搭建好的关系链中相互传递,由于在该链中个体之间不断接触和渗透进而形成了互动结构。互动仪式不是随意简单的、无中生有的发生,也不是悄无声息的、雁过不留痕的消失,,互动仪式的产生需要一个动机,这个动机是个体参与到互动仪式中去的主要诱因。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的产生、发展过程就像是一个互动交易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拥有着极为丰富的市场资源:情感能量,也存在各种文化和符号资本的力量”[3]。互动仪式链产生的基础是,际遇者之间以在情感的交换为前提,而进行的日常程序化活动。而互动仪式链的核心驱动力是“情感能量”[3],际遇者个体将他们各自的情感能量和精神文化彼此交互,并在互动的场景中相互吸引,最终在情感能量和精神文化得到相应回应。由此看来,“互动仪式是将短期的情绪转化为长期情感的转换器。”[3]个体为了获得更多的情感能量而去参与互动仪式,情感能量作为流动介质存在于互动仪式链中,在互动仪式所构建的场所中发挥融合和渗透的作用,维持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平衡和正常运行,更进一步说,这种由情感能量所构建的互动仪式场所便起到了“链”连接和整合作用。

柯林斯[3]在构建互动仪式链的过程时便强调了“人”这一重要关注点,指出人们的一切互动都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理应从情感这一因素出发研究行为传播的初始动因。“互动仪式过程中,情感能量是一重要驱动力,互动仪式产生一种共同关注的焦点” 通过个体身体在场进而形成群体的情感共鸣且将他们符号化。柯林斯认为产生互动仪式需要具备以下四个要素,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拥有共同的关注焦点;需要分享共同的情绪或者情感体验。这四个要素成为了互动仪式发生的必要条件,互动仪式的产生也会带来四种不同的结果:产生拥有成员身份的群体团结感;获得采取行动时自信、有力量与主动进取的个体情感能量;拥有代表群体的符号;产生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道德感。刘彩平从“教育”和“体育”的理解入手,将“学校武术教育”定义为:“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武术为教育内容,通过身体运动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5]。这个定义刚好与柯林斯认为产生互动仪式需要具备以下四个要素完全契合。因此,互动仪式链视角下,高校作为仪式产生和开展的特殊场域,将武术蕴含的特定思政元素,以高校为载体发挥其独有的传递功能和教化功能,在武术教育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的共同参与,创造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际遇场景,在特定际遇场景中产生互动,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形成高校武术教育互动仪式链。二在这种特定际遇场景中更能清晰的阐明武术教育蕴含的道理和文化,更容易使受教者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民族精神,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接班人,实现高校武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2 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耦合点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深深地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蕴藏着深厚的民族精神,集中展现为爱国主义、尊师重道、宽厚仁德、正直友善、刚健有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仁、义、礼、智、信、敬的武术道德修养,同时体现出规则意识、科学精神等,以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集中体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共通的、共同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同当代的教育需求、人才培养、国家发展路径高度吻合,自然成为高校课程思政的元素库和营养基。体育教育核心要义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体育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强健学生体魄,即育“体”,更是要立德树人,即育“人”。武术发展的历史嬗变赋予了武术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初期的防身自卫,到服务于军事,到现代转化成强身健体、修养身心的方式之一,时刻传递着优秀的价值内涵。高校武术教育理念就是在传授武术专业技术的同时,对学生实施“育人”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礼仪、武德、和谐、自由、公正、爱国、友善等思想道德、价值观等的教育。可以说在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视域下,“立德树人”与“武德”理念有着共性。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在我国现有的所有高校的学科专业中,全方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同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促进学生发展。[6]育人功能是武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更是其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尽管我国在高校武术教育上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新时代要求高校武术教学不单是将武术技能与文化知识融合起来育人,更应该将武术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高校武术教育过程中,把其中蕴含的武德、武德思想、武德文化等思政元素渗透到课堂,使学生在武术习练体验中,去感悟武术富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等中华传统文化因子,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无形升维,达成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有机统一和无缝连接,实现育人目标。

2.1 武术教育与思政元素历史寻绎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之一,其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各思想家们先后发表自己的主张与观点。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主张武学教育,强调文武兼备,提倡“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其倡导的“六艺”,其中便有两艺与武术有着紧密关联。《左传》著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武艺军备是保卫国家的两大法宝之一。随后,“秦汉以降,帝王推崇独裁专政,武化之风日微,至景武之间,武化之风大挫”[4]。封建统治者,为保护自身的统领地位,不断削弱军队以及民间武术力量,“重文轻武”的思想逐渐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流趋势,并且形成了“文”“武”的失衡现实状况,“武”化教育的失位造成中华民族阳刚之气的缺失,导致整个华夏民族的日渐衰落。据此,“武”化教育的缺失,无疑是民族脊梁逐步断裂的缘由之一。

20 世纪初,涌现大批倡导通过武术“强国、强种”的武林救国志士,梁启超作为第一人提出了中华民族衰败的症结在于“武”化教育的缺失,在《中国之武士道》书中强调重塑中华民族精神,重视并重构“武”化教育,提出“天下之大勇,孰有过我孔子者乎”[7]。随后,孙中山为精武体育会写下“尚武精神”的题词,由此武术正式进入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体系。随后武术被提升为国术,并从国家层面出发开始创建国术馆以及国术体育专科学校,通过武术培育以恢复民族精神,振奋国人雄心成为了当时武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2017 年,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6]。爱国主义是新时代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也是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新时代下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激励全体中华儿女踔厉奋发,凝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于武术而言,其不仅仅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还承担着培育民族精神的特殊任务,凝聚中华民族精气神的特殊育人任务。学校体育课适当增加了武术内容,武术被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近年来,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思政内容应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美育类课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高校武术课程中,有意识地挖掘武术教育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充分发挥以民族复兴作为目标的武术育人功能,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身体规训,可以实现外在行为与内在观念意识的高度契合,进而使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在学生当中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与学生自我认同的统一建构。

2.2 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政策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精气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世代相传的内在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自21 世纪以来,我国多次颁布武术进校园以及推动武术发展的政策。2004 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相关内容;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颁发了《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决定自2010 年9 月1 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支持中华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并且明确指出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领域”[8];2019 年体育总局等十四部委印发的《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 -2025 年)》,提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讲好武术文化故事,体现中国武术精神,展示中国武术形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9];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10];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2]。梳理国家各个部门出台的武术相关政策意见,以及课程思政的政策导引,不难发现,两者在育人目标上具有较多的交集。

3 构建高校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互动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在2016 年召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会议明确要求所有学校都要把“立德树人”当成核心内容来抓,使思想政治工作能伴随着所有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以“三全育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1]。仪式作为一项维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机制,发挥着教化、交流、整合等社会作用,随着仪式研究的不断深入,仪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已然成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独特的、不可或缺重要阵地,其本质要求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仪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从宏观层面上看,仪式通过系统的策划、规范的预设、科学的安排、程式的组织,形成系统、规范、程式、完善的仪式育人体系,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力支撑;从微观层面上看,通过对仪式参与主体的场景渲染、感染触动、互动与认同、价值内化、融合与升维、塑造灵魂,对大学生产生价值引领和行为规范的效果。

高校武术教育的对象以成年人为主,相对于在未成年人中的传播,其面对的主角不同,那么他们选择学习武术的原因便不同,最终达到的传播成效亦不同。大学生拥有更加独立的思考能力,对待事物有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不再为了学而学或者非学不可的学习状态。对于众多的非武术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更多的是侧重于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是单纯为了体验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还是想要获得某方面专业技能等等,换而言之,大学生具有了更加完备的思考与情感能力,因此,武术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仪式,这种特定仪式已经不再是典礼的秩序形势那么单薄,已经嬗变为是一个手段、一个环节、一个过程,是能够将个体带入到特定情境中的必然存在,青年大学生更加重视仪式感,他们渴望在仪式中找到属于自己特定的符号,武术教育正是他们期待的仪式,非常乐意这种特定的教育仪式,因此,这种特定教育仪式内容很快就内化为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享受这种特定仪式给他们带来的认同感、存在感。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武术教育仪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高校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互动机制,通过渲染而产生感染性,形成共情,思想政治元素的延续,依托武术教育仪式教育场域,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彰显出仪式蕴含的特别巨大的培养力量。

3.1 利用高校武术教育有效传递武术彰显的思政元素焦点

高校武术教育,除了促进身体健康这一基本目标之外,还包括促进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性实践是从情感熏染开始的,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仪式典礼的操演。高等院校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环境,常通过不同的仪式活动,例如,校运会开幕式、国庆节展演以及各种节庆活动中参入武术表演的内容,通过这种相对稳定的周期性表演,使得仪式参与者在激烈或高昂的气氛下获得情感同质性的深刻体验。思政元素的延续依托高校节庆仪式为载体,以武术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为主导,通过文化自身的诱发作用和感染力,借助高校特殊的仪式教化场域使参与者分享并体验武术带来的共同情感状态,这种仪式增强了学生“在场感”,建立起情感协调,形成其弘扬思政元素的焦点,构建合理的互动体系,跳出武术原本的技击价值,从而寄生于社会最大限度挖掘和发挥内在的文化价值,彰显加深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认识和培养的力量。

3.2 通过高校武术教育实现思政元素由认同到实践的转化

“从中国武术身体观维度而言,在学校武术教育的场域中这种身体是无声的语言”[12],通过学生身体主导的武术实践活动,以亲身的反复体悟和身体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会唤起受教者神经系统与身体主体的某些灵感与情感共鸣,由此产生武术与受教者之间某些内在的联结与思想的情感的碰撞。互动仪式理论的核心机制是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产生高度的关注跟高度的情感连带,那么武术是以身体技术为基本的运动项目,高校则为武术身体技术的传授以及武术文化的传递提供了特定场所,强调身体的在场,即用身体去感知、体味、体验与获得,以“整体性”身体为主体而产生的身体感觉。中国文化具有内倾性的文化特点,氤氲于传统文化观念下的中国武术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也复刻了内倾性的身体文化形式,武术由一门单纯的身体技击术演化成一种“内外兼修”的身体文化。在这样的身体文化主导下,暗含了内敛谦和、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将精、气、神作为身体文化的首要显露,武术通过学校教育对身体进行基本的刺激,通过有形的身体技术推动无形的思政元素认同和升华。

3.3 结合高校武术教育构筑情感归属与思政元素信仰符号

传统社会下“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促使情感、信仰等价值观念融入武术文化之中,进而形成具体的礼仪、意志和精神影响武术习练者的行为和认知方式”[13]。要让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亲身体会认知当代中国的发展,发挥互动仪式理论中参与的情感建立与身体在场的能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将武术教育折射出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的融入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产生明确且强烈的情感输出。在武术教育中,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会,不断将思政基因注入学生思想中。实际上,这种情感存续的时间较为短暂,然而通过互动仪式的特殊作用,以周期性重复性的实践特点,产生持续性的情感输出链,促使课堂上学生进行深入的感知和情绪的共享,产生较多的时代精神归属感。换句话说,在构筑思政情感的实践空间里,学生仅仅作为该空间的基本单位,主要是以教育实践辐射出的多元化结构,促成思政元素的发散性传播,进而构筑思政元素的信仰符号,传递并延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中华文脉。

4 建立高校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路径

将学校看作是互动仪式发生的重要场域,把武术教育当作产生情感互动的关键纽带,充分挖掘武术中民族文化精神和武术道德等思政元素,推动促成学生思政基因培育和传播。应从情感共鸣、场域互动和集体意识三个层面形成课程思政的有效传播策略。

4.1 共建情感共鸣:共同意识形成和筑牢课程思政的记忆力

“互动仪式链作用的有效发挥,除了认知情境与相互关注的焦点,还有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共享的情感状态”[14],立足于高等院校这一特殊教学场域中,通过语言、行为等引起受教者对于武术所产生的相同情绪和行为,由此引发情绪感染效应,并进一步形成独特的共同意识。受教者通过武术的体悟过程所形成和构建的价值趋向以及共同经历的文化熏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同的意识和情感,在回溯武术历史,共同感受着中国武术与中华文化的互融共生,感知在冷兵器时代的奋勇杀敌,摄取儒、道、墨等思想派别的文化因子,吸纳中医、哲学等领域的文化精华,从不同时空为武术营造出认同感和归属感,唤醒蕴藏在深处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受到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增强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形成对于武术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意识。

4.2 共享场域互动:身体认知促成和培育课程思政的传播力

“武术的身体教育实践,是武术人之所以能够长期习练的心理基础与精神动力,武术所承载的内隐的文化价值渐大于外显的技击价值”[15],利用学校场域开展武术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要实现“以武化人”的目的。身体参与作为认识和了解文化内涵和外延的逻辑起点,“情感可以通过身体的互动而放大”,在武术教学中,强调用具象的身体认知实现与抽象的心理联结,通过自己的身体形态,全方位调动神经状态,用触觉、视觉等感官元素重塑和构建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促成和培养对思政基因的理性认知,增强文化记忆,进而形成对武术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的有效传播力。在身体和文化互动的学校场域中,不同个体的身体技术、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交织在一起,通过情感的交流和碰撞构建出共同的感知体系,帮助受教者彼此之间形成并加深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关系,构成受教者与思政元素对话以及思政基因培育的多重传播空间。

4.3 共筑集体意识:高校武术教育扩大和发挥课程思政的影响力

中华民族处于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此时发挥互动仪式链中参与的情感建立与身体在场的能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将武术教育折射出的民族精神潜移默化的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产生明确且强烈的情感输出。高校学校教育作为受教者共筑集体意识的原生场所和驱动力,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思政情感的转化,武术教育强调从受教者身体规训出发,达到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观念意识与情感体验的契合,让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德行”,依靠高校武术教育作为传播中的形式和载体,一方面增强受教者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集体意识,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表达和延续,另一方面,扩大的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同时,用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发挥最大限度凝聚受教者的青年力量,使其对民族强烈的认同感转化为爱国主义精神指引其今后的行为。

5 结语

如何有效开展高校武术教育以及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应从受教者的成长环境和情感需求出发,依靠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的深厚魄力,建立起二者间沟通与共享的情感能量,构建情感互动仪式链;落实以学校场域塑造的情感、意识等重要元素符号,依靠武术特有的内在底蕴铸成受教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升华群体的情感体验,强化自身的集体意识;在周而复始的高校武术教学环境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振奋民族精神的目标;同时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将心理认同转化为实际效用,实现高校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互动与融合,进一步促进思政基因的培育和最大限度的增强课程思政张力的良性循环,有效实现高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

猜你喜欢
武术仪式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仪式感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仪式感重要吗?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