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养视角下中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协同治理研究

2022-11-23 08:44叶松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协同青少年

叶松东

近年来,伴随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身心健康下降等方面的严峻挑战[1-2],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青少年身体素养、建立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根本目标、重点任务与战略要求。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制于体系、机制、法规等多元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仍面临长期性挑战。当前学界已从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治理经验[3-4],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5-6]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但已有研究鲜有从身体素养视角出发、从协同性视域展开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考察。作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制定国民健康政策的基础,以身体能力、情感认知、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为核心的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理念近二十年来已开始成为全球普遍认可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其所提出的促进个体终身身体活动参与以及身体、认知、情感、行为健康的全面发展理念[7-9],无疑为当前的青少年体育改革和在学校、家庭与社区中协同开展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了思路。基于此,本研究将依循身体素养的价值理念与协同治理的学理逻辑,试图厘清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思路,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并举,家庭、学校、社区一体联动的协同治理路径,为推动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科学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 身体素养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协同治理的耦合

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提供各种不同性质的产品满足青少年体育需要的服务,主要包括体育场馆服务、体育指导服务、体育竞赛服务、体育信息服务、体育组织服务、体质测试服务等[10-11]。作为健康促进、文化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当前在世界盛行的身体素养理念以促进身体活动的终生参与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主要关注终生身体活动参与在促进和提升人类身体、情感、认知、行为方面的价值及所应承担的责任[12-13]。该理念对终生身体活动中体能与技能、多环境互动与时空联结的重视,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在整体性推进思路、持续性服务供给、多元性主体共治和有效性健康促进方面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治理逻辑。

1.1 身体素养确立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逻辑

身体素养建立在一元论、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以及具身认知的基础上,视人类是一种具身化的存在,身体是认知的主体,人类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来认识和理解世界[14]。身体素养指出包括体能与技能在内的身体能力是人类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的认知、情感、道德等皆是在身体与所处环境的互动中得以生成的。身体能力是促进人类认知、情感与道德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是人类认知、情感与道德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身体素养为确立以运动技能服务为核心,以运动竞赛服务为重点,以相关服务为保障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学理依据。首先,技能的本质特征就是身体性,因为接受技能的是身体[15],既然身体素养将身体能力置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位,那么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中应将培养青少年的基本运动能力与专项运动技能放在首要位置。基本运动能力,如走、跑、跳、投、闪躲、攀爬等,既是满足个体生活、学习,应对紧急情况所必需的身体能力,同时也是学习专项运动技能的工具。而专项运动技能则指向某项运动技能,如球类运动技能,它因具有趣味性、协作性、竞争性等能使青少年产生兴趣并终生参与,为青少年参与运动竞赛奠定基础。为此应在开展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过程中以强化身体体能、提升运动技能来推动人类认知、情感、道德的全面发展,可有效缓解当前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身心健康水平下降等方面的困境,符合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根本目标。其次,人类的认知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运动竞赛就是为了满足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多种需要而有意设计出来的,具有一般身体活动所缺乏的重要认知价值[16],游戏属性的竞技运动赛事为参与者创造了多元化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参与者能够深刻感知关于身体、道德、情感、社交等维度的意义,积累丰富的认知经验。通过广泛开展品类多样的运动竞赛,将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运动情境与青少年身体活动嵌套,在学校、社区、俱乐部所举办的运动竞赛的多元化情境中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培养道德和发展情感,契合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重点任务与“体教融合”的内在要求。最后,身体素养的培育需要建立教练、教师、场馆、体育组织支持及政策法规保障等的融合式协作体系。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立体、多元的,青少年身体能力的提升,运动竞赛的开展同样需要政策、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的保障,为此完善青少年体育政策法规、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师资体系、推动体育场馆为青少年开放、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序运营、发挥社区的关键作用,切合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战略要求。

1.2 身体素养弥合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割裂的时空观

笔者认为,身体素养反映了人类身体(体能与技能)、情感(动机与自信)、认知(知识与理解)、行为(与所处环境的互动)等维度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影响,并通过贯穿终身的时空整体性身体培育过程,形成一个壮筋骨、强意志、建情感、塑人格的良性闭环。因此青少年时期作为身体素养发展的关键阶段,其身体素养的培育不仅需要保证时间上连续性,还需具备空间上的多位一体性[17]。

从婴幼儿到青少年时期各阶段身体能力发展的侧重点存在差异,仅以单一的空间场域和时间维度展开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与国民需求,因此将辐射不同成长阶段和覆盖各个生活时段的体育公共服务时间,以及延伸至家庭、社区、俱乐部等多元场域的体育公共服务空间被纳入整个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去考量,不仅有助于形成具有针对性、多样性、互补性的体育公共服务格局,而且能够从整体上将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精英竞技体育进行融合,实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连续性、整体性与联动性。

1.3 身体素养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协同治理具有内在统一性

身体素养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协同治理间具有紧密关联。一方面,身体素养对时空整体性身体培养过程的强调蕴含了各主体间理性协作、多维共促的基本思路,其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协同治理所提倡的通过政府与家庭、社区、学校、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间基于合作式的分工共治,建立一体化的结构规避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志愿失灵”与“市场失灵”问题的思路如出一辙。此外,身体素养所确立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以协商制定共同规则为基础,以各主体间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整体思路相匹配。另一方面,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青少年知识、行为、能力与健康的协调发展,使个体更好的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这与身体素养的价值追求相吻合。因此,内涵共治性、最优性的身体素养理念与囊括协作性、全面性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协同治理实践之间具有逻辑和价值层面的内在统一性。

2 身体素养理念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治理困境

2.1 身体的边缘化

身体素养强调身体在人类认知中的核心地位,身体能力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应以发展青少年身体能力为中心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但在当下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中青少年的身体却处于边缘化状态。长期以来“应试”模式的教育制度在教育领域中形成了“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的价值取向,相对于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学校、家庭更为关心其考试成绩。尽管国家层面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但面对激烈的学业竞争,不同治理主体间的目标导向出现了分歧,难以形成合力。首先,考试成绩重于身体活动的普遍观念导致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遭到严重挤压,在学生学习日、休息日运动时间不超过1 h 的占比高达66.3%和46.3%的情况下[18],青少年用于发展身体的时间严重欠缺。在较大的升学压力下,教师、家长和学生均将重心放在文化课学习方面,阻碍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协同治理机制的运行。其次,对学校体育课程以及课外锻炼的轻视,特别是在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冒险性的运动项目和体育锻炼、课余训练、户外活动频受排挤的当下[19],体育课程难以将身体素养的价值理念传输给青少年,也无法使其掌握某项娴熟的运动技能,从而越发削弱了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兴趣与能力,导致其不能自主的进行体育运动和有效的促进身体发展,制约了青少年广泛参与到社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相关体育活动中。最后,随着科技的进步,静态的生活方式加剧了青少年身体能力的退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同时,也迫使青少年的屏幕时间相应增加,长久的静坐少动状态进一步加速了身体能力的退化,限制了青少年主动参与体育的动机。[1-2]

2.2 时空的割裂化

身体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需要关注身体发展的时空连续性。然而当下我国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在对身体的关照上呈现出时空割裂化现象。在时间方面,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长时间系统培养,应根据其身心发育规律针对性、衔接性的培育,但我国目前仍未形成按不同年龄段供给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完整体系。青少年的体育需求更多依靠学校体育来满足,青少年虽然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但这些用于发展身体素养的宝贵时间并未被科学有效的利用。因此导致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在时间维度的碎片化状态。在空间方面,学校、家庭、社区、俱乐部等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上述场域中的体育活动应该成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中的组成部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应成为与学校体育、青少年精英竞技、业余体育交叉融合的新概念[20]。从当下情况来看,我国学校、社区与家庭体育在整体上处于相对割裂状态[21],具体表现在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之间跨场域、跨领域的分工模式造成青少年教育与青少年体育的区隔化,社区体育因缺少场地、人力、政策等无法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实质性的支持,而家庭体育尚处于萌芽阶段也难以为其助力,因此导致了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在空间上的分化。

2.3 竞赛缺失化

身体素养是身体在与所处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产生的,身体、环境、认知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游戏性的竞技运动为人类身体素养的发展提供了不可代替的情境,在运动竞赛中能够满足人类身体、心理、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3-4]。尤其在生长发育黄金期的青少年阶段,更加需要运动竞赛这一情境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目前来看,运动竞赛仍只有少数青少年才能参加,锦标主义导向下的运动竞赛观仍将焦点放在竞赛成绩上,面向全体学生的系统化的运动竞赛体系尚未形成,未能充分发挥运动竞赛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体育部门更为重视对青少年业余训练竞赛、后备人才的培养,对于面向全体青少年的运动竞赛服务重视不够[22]。在教育领域中没有形成有效的校园体育竞赛体制、机制和组织方式,多数学生在上完14 年体育课之后,未曾参加过班级或校际体育比赛,因此就无法实现体育真正的育人功能[23]。运动竞赛的缺失无疑阻隔了青少年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使青少年无法阅读多元化的情境,为将来合理应对多变、复杂的环境埋下了隐患。

2.4 测评孱弱化

身体素养作为与人相伴一生的能力需要不断维持并提高,因此适时的了解、掌握、测量与评估个体的身体素养状况,进而有针对性的完善显得尤为必要。从现实来看我国基于青少年身体素养理念,覆盖青少年身体、行为、情感、知识等维度的测评标准与体系处于缺失的状态,青少年身体素养评价被弱化。虽然学校体育领域开展了体质测试,但仅局限于身体素质这一单一层面,无法达到全面评估青少年身体素养状况的程度。缺少身体素养的测量与评价,不仅使得不同场域中的青少年体育难以统一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中,同时也使学校、家庭、社区、俱乐部以及各政府相关部门继续面临割裂的境遇,不能形成促进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合力。此外,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各种用于测量身体指标、记录分析运动数据的设备层出不穷,但针对性的用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信息系统与可穿戴设备等依然乏善可陈,进一步牵制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测评体系的建设。

3 身体素养视角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协同治理策略

身体素养视角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协同治理应遵循“价值——结构——功能——保障”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力求实现理论认知到实践行动的协同,从理念共识、治理共同体、制度建设与技术赋能四个方面探求新的发展策略。

3.1 形成价值理念共识,激发协同治理动力

首先,政府机构应借鉴发达国家对身体素养理念的大力推广,将身体素养确立为青少年公共服务发展的实践指南,尤其要强调发展身体的重要意义。要紧密围绕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国家战略,将身体素养融入与青少年体育相关的政策法规中,构建科学、系统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利用制度优势为身体素养的推行奠定基础。此外,还应将学生身体素养的发展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相融合,使学生通过学校体育系统深入的学习运动技能与健康知识,从教育的维度普及身体素养。其次,还应主动以身体素养贯穿青少年精英竞技、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以及家庭体育,使各部分形成有序衔接,从整体性的维度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家庭、学校、社区、协会、企业等应合力践行和贯彻身体素养在自身场域的施行。通过深入了解身体素养对于青少年生命与生活的重要价值,按照合作共赢、紧密衔接的思路,使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各主体形成深度协作与科学、有序的发展。最后,多元主体需合力培养青少年身体素养的自主性动机。自我决定理论指出只有个体在正确、正当理念的指引下,内在的、自主的、有机的动机才能形成,个体才有可能养成参与身体活动的习惯。因此只有满足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自主、能力与归属需要,生成自主性动机[24],才能更好的激发青少年发展身体的动力,自觉将身体素养内化为行动指南。

3.2 明确服务供给逻辑,提升协同治理效能

首先,以发展青少年运动能力为中心。运动能力作为身体素养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应以发展青少年运动能力为直接目标,运动能力不局限于基本运动技能,还包括基本的动作技能,如走、跑、跳、投、攀等。为此,应形成以学校为中心,辐射家庭、社区、社会组织以及俱乐部的多元治理主体。学校不仅应将运动能力形成的知识、训练方法、训练计划教授于学生,还要同步共享给家长、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教练,使多元主体对青少年运动能力的养成有直观和理性的认识。针对青少年运动能力的差异性,协商制定出最优方案,通过弥合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推动多元主体形成有效的合作,共同助力青少年运动能力的提升。其次,以提供运动竞赛服务为重点。身体素养是在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如果说运动能力为身体提供了参与交互的“工具”,那么运动竞赛则为其创造了理想的环境。为此,应构建以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主导,社区、社会组织、俱乐部等联动的多类型、广覆盖的青少年运动竞赛服务体系。教育、体育部门应整合学校比赛、U 系列比赛等多种青少年运动赛事;社会组织、企业及社区需与教育、体育部门密切配合,承接相应的比赛或组织区域性运动赛事;同时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跨区域(县、市、省、国家)的四级青少年运动赛事体系[25],以青少年运动赛事为抓手,激发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热情,促进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最后,以体育相关服务为主要内容。青少年运动能力的发展以及运动赛事的组织离不开政策法规、体育场馆、体育社会组织等的保障与支持。因此,上述服务应在政府主导下,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青少年体育公共利益最大化。

3.3 注重技术赋能,优化协同治理环境

首先是充分发挥新技术对身体素养的支撑作用。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嵌入协同治理的诸多环节,成为治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应加快数字政府、智慧政府的建设,搭建政府主导,学校、社区、家庭、社会组织、企业等多主体参与的,集运动技能指导、体育赛事、青少年体质监测、体育场馆、体育社会组织等多元一体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数据平台,提升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应加大力度研发青少年体育智能运动设备并加以推广,如智能手环、智能运动鞋等穿戴设备,用于体育教学、课外锻炼、体质监测、运动能力评估等,通过自动化测试、运动表现分析、电子运动档案监测等形式,形成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数据采集——智能分析——问题解决”的治理闭环,通过数字赋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养。其次是创造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教育环境。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入学考试俨然成为强有力的指挥棒,为此,应该充分发挥“中考”“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将体育列为考试科目,同时应避免考试内容单一的问题,扭转对体能或体质测试的单一考察,围绕身体素养从情感(兴趣与动机)、认知(知识与理解)、身体(体能与技能)、行为(与所处环境的互动)等维度综合考核学生的身体素养,通过借助考试的导向作用,切实转变公众对于青少年体育的思想观念,推动全社会重视青少年身体素养与体育公共服务。最后是为非政府组织营造自由的治理环境。构建政府主导、学校实施、家庭参与、社区辅助、社团配合、企业补充的治理结构,在政府监管下给予各方充足的自治空间与政策支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家庭体育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实施则为多方参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提供了政策保障,上述法规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助推青少年身体素养的有效发展。

3.4 构建身体素养评价体系,推进协同治理规范化

首先,研制符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标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发展,身体素养评价标准的设置有利于引导、规范、激励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政府要牵头组织标准的研制,通过联合科研机构、各类学校、体育非政府组织等,在充分考量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的基础上,整合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医学、信息科学等学术资源,在充分调研与反复论证的情况下,围绕身体、情感、认知与行为四个维度从身体素养整体性概念[26]的角度建立人性化、科学化与动态化的评价标准。并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贯穿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全过程,关注不同个体在时间维度上身体素养的渐进式发展,重视其在空间维度上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其次,建立科学的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机制。围绕测评标准,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应由教育部门主导,参与者包括专业人员(教师、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家长与青少年,测评方法囊括运动能力测试、量表调查、自我报告以及主观评价,测评周期历时性的覆盖青少年的学业生涯。专业人员通过对青少年运动能力的测试,以了解青少年身体能力的发展状况;家长则通过量表和主观评价的方式协助测评,以反馈青少年的认知水平、环境适应以及心理状态;青少年经由量表调查、运动能力展示和自我报告的方式参与测评,通过多方的协作使青少年的身体素养得到客观的展现。最后,根据测评结果促进治理共同体的深度融合。青少年身体素养的测评结果为治理共同体向不同个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体育公共服务奠定了基础。对于身体素养出众,尤其是具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体育部门、教育部门、俱乐部与家庭可合力引导其朝职业体育的方向发展;对于身体素养较好的青少年,借助教育部门、社区与家庭的协同使其向学校精英竞技主力军的方向迈进;对于身体素养较弱的青少年,则可充分利用治理共同体的多元资源挖掘青少年的身体天赋、补齐青少年身体素养的短板。

4 结语

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体系是建设“健康中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在国家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之际,本研究立足于身体素养视角,围绕青少年身体、认知、行为与情感协同发展这一目标,依循身体主体性、情境基础性、时间连续性、空间多维性的学理思路,提出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为主体,聚焦于运动技能服务、运动竞赛服务的协同治理逻辑。遵循上述治理理路,本研究提出的基于“价值——结构——功能——保障”四位一体的协同治理策略,能为有效解决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中存在的身体边缘化、时空割裂化、竞赛缺失化和测评孱弱化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协同青少年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构建长三角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