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助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

2022-11-23 12:06王晓娜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25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廉政审计工作

王晓娜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伴随着各类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活动不同程度的增多,近年来高校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的大背景之下,内部审计更是对推动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已成为廉政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1]。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监督学校各类经济活动,规范权力运行,促进单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廉政风险,推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高校内部审计与党风廉政建设之间的联系

(一)高校内部审计与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主体是一致的

高校内部审计和党风廉政建设这两种治理活动的领导主体都是学校党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党对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要保证。无论是开展内部审计,还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都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只有坚持学校党委的领导,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

(二)高校内部审计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

高校内部审计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了全面推进学校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内部审计是为学校的发展服务的,通过各类审计工作,促进学校优化内部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2],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始终坚持为学校发展大局服务、为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方向,通过开展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以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带动积极、健康的校风,确保党员干部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防范各领域腐败的发生,为学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高校内部审计与党风廉政建设存在工作内容上的交叉

内部审计与党风廉政建设都是高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存在工作内容上的交叉,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工作与学校廉政建设的交叉。内部审计覆盖学校全部经济活动,包括财务、资产、采购、基建维修等与财务收支相关的经济事项,学校的经济活动同样是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内部控制本身就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权力制衡,形成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内部审计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完善高校内部控制,推动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将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引入干部管理,干部管理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部分,内部审计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在维护财经法规的同时,促进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四)高校内部审计本身就面临廉政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职尽责、推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同样面临廉政风险。例如,利用审计岗位职责便利掌握招投标信息,为个人谋取私利;接受施工方提供的好处,在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故意忽略核减事项或隐匿、歪曲事实,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故意疏漏或隐匿审计事项,或歪曲事实、避重就轻,减轻当事人责任;受人情因素干扰,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应加强自身廉政建设,查看是否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理顺职责关系,针对各项审计业务工作的职责设定、流程设计、制度安排等要素,把廉政风险防控渗透到审计工作的各个重要环节之中,这本身就是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

二、内部审计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规范权力运行

内部审计通过围绕学校工作重心,围绕上级领导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围绕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内部审计工作,从政治高度和学校发展大局角度揭示问题,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做到既“查病”,又“治已病、防未病”。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权力规范运行的有效举措,内部审计通过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资金使用权等方面的监督,促使领导干部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促进权力规范运行,进而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此外,内部审计可通过日常监督工作优势,制约和监督学校其他各项业务活动中权力的运行情况。例如,学校某些管理领域宽、掌握过多资源和资金的部门往往手中的权力也过大,在这种情况下很滋生腐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与管理。频繁且数额巨大的采购活动是高校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在进行采购活动时,经常会出现采购群体分散、参与人员冗杂的情况,这都是权力分散的表现,审计部门可以参与采购活动的全程,可以重点关注招投标活动,重点调查中标对象的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审计意义。还有一处能够直接体现高校经济权力的是合同,进行合同的审计能够在最大限度内保证高校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能够受到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二)规范资金使用

资金管理是各项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一旦资金使用不当,就极有可能产生腐败,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通过财务收支审计、预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均能对学校的资金使用起到规范作用。然而审计部门人力财力资源均有限,不能达到对学校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精准审计的预期。所以,实际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可以有计划地进行审计目标的制定。例如,将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与学校高层领导有关的经济活动上,还可以重点审计大部分教职员工都共同关心的经济活动。比如,在审计职工住房、学校的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时,需要重点关注这类资金的周转与流向,对于不合规使用资金的现象应及时指出并督促改正,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违规行为的产生。审计部门唯有把握重点,才能优化工作效率,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为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完善制度机制,优化监管程序

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是高校健康运行的根本保证。高校发生腐败事件概率受制度机制的严谨程度的影响。内部审计在学校内部控制的基础之上,以学校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为切入点,深入识别廉政风险点,及时找出学校在高风险领域各项活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点,降低廉政风险。内部审计既是高校经济运行秩序的维护者,也是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监督者,通过审计工作,发现制度机制不完善之处,及时提出建议,完善制度机制,优化监管程序,为健全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提供助力。完善的制度机制和严谨的监管程序能有效地降低廉政风险的发生。

三、党风廉政建设视角下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站位不高

党的十九大已经把审计纳入党和国家监督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3月20日出台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指出“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2]”。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把内部审计当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把利刃。内部审计只有高政治站位才能匹配现在形式下的高定位[4]。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政治站位仍不够高。第一,学校对内部审计的政治定位不准,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缺乏内部审计的参与,对审计成果的运用极低。第二,在保持独立性方面,存在财务部门下设审计机构或者内审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办公的情况,这导致内部审计在开展审计业务活动时,受制于权属,难以独立客观地发表审计意见。第三,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识不强,学校内部大多根据上级领导部门及学校的审计工作计划安排审计项目,不会有意识地将审计工作与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内部审计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找准政治定位,提高政治站位,才能保证审计在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审计队伍建设滞后

在审计全覆盖的大背景之下,随着审计业务量增加及审计范围的扩大,高校内部审计任务逐渐繁重,现有的审计力量难以完成既定的审计任务。审计队伍建设滞后主要体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首先,高校的内部审计编制数量少,多数高校的内部审计人员难以满足审计业务的需求,不同程度地选择了审计项目外包,委托社会审计力量开展校内的审计项目,社会审计或出于成本的考虑、或出于审计目标的限制,审计成果往往难以用于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其次,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是财务、审计、工程专业出身,专业结构相对较窄,缺少信息技术、法律等相关技术人员,伴随着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各办公流程逐渐实现无纸化办公,由于专业的限制内部审计人员难以挖掘到有用的审计线索,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发挥,难以在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

(三)审计范围不够广

必须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不断增强审计的威慑力和实效性,依法使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都在审计监督之下,不留盲区和死角。国家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先驱,领导着国内审计业务的发展。作为高校,实现审计全覆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大多数高校做不到审计全覆盖,主要体现在人员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少,同时缺乏具有综合专业背景的内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学习先进的审计理论、审计手段学习机会少,跟不上国家审计的发展步伐;资源配置方面,与国家审计相比,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低,完成审计项目的时间相对较长,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审计全覆盖。这些都会导致监督死角、盲区的产生。

(四)审计结果利用率低

与纪检监察部门事后监督追责的工作方式相比,内部审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事前预防及事中干预,能够及时发现校内监督力量不能及时发现的廉政风险,即查即改,把廉政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但现实情况中,大多数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与纪检监察、巡视巡查、组织人事等内部监督力量缺乏协作配合,没有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公用等工作机制,造成审计结果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上利用率低,极大地浪费了校内优质监督资源,造成校内监督工作重复、效率低、监督效果差等问题。

四、内部审计助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策略

(一)提高内部审计的政治站位

高校内部审计要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学校党委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探索设立审计委员会,强化顶层设计,把握高校发展的大方向,制定适应学校发展的内部审计政策,为学校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有力指导;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在高校的政治地位,消除业务部门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内部审计部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学校党委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紧跟学校发展步伐,为学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高校从党风廉政建设的角度出发,应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首先,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面对学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内部审计业务量与日俱增,高校应配备满足学校发展所需的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其次,随着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业务流程都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为了能挖掘到审计线索,获取审计证据,保障审计质量,在内部审计人员专业选择上,应扩宽可选择的专业范围,选择具有法律,信息技术等专业背景的内部审计人员;最后,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时刻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才能保证在面对廉政风险时的清醒,同时能够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贡献力量。

(三)拓宽审计监督领域

拓宽高校内部审计监督领域主要需要考虑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人员配置方面,要配备具有综合专业背景的内部审计人员,加强与同行业的交流,增加学习渠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审计理念;资源配置方面,在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使内部审计能够高效精准的获得校内其他部门的资料,提升审计效率和效果;审计业务方面,紧跟学校发展大方向,加大对学校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的审计力度,加大对学校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的揭示力度,加大对学校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的审计力度,前移审计关口,做到抓早抓小,防止廉政风险的产生。

(四)提高内部审计的参与程度

内部审计要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查、组织人事等其他校内监督的协作配合,推动建立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校内监督力量,形成“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追责”三管齐下的监督体系。同时,在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中,要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建立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的制度,与校内其他监督力量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工作机制,提高校内监督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廉政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廉洁文化新春行川城劲吹“廉洁”风
“廉政”一词为晏婴首提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龙马潭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