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采样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2022-11-23 14:23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监测点容器环境监测

孙 令

(湖南省益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 益阳 413000)

为了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监测效果,一定要严格把握相关的监测环节,在针对水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考虑到整体的监测环节较多,一定要针对水质监测的质量加以严格把关,这样才能确保最终的监测效果以及监测质量。除此之外,水质监测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稍有不当就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水质监测效果。当前,为了迎合我国的可持续绿色发展目标,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水质监测工作,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已经在全国各个区域建成了环境检测实验室,可以应用相对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开展检测工作。但是考虑到水质监测工作非常容易受到操作技术规范性、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实际的监测效果产生影响。

1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工作概述

当前,政府部门更加注重环境监测工作,水质监测工作作为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对水质样本的检测,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水源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评估当地整体的环境情况,对后续制定相应的环境治理对策具有显著的意义和作用。样本采集工作作为水质监测工作的核心环节,其典型性和代表性会直接影响后续监测结果的精确性,也会对后续水污染治理方案和治理措施的落实产生影响。鉴于此,各个区域的环境监测机构需要将水质采样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除了要对相关的采样人员加以培训之外,还要求对其从业资格进行审查,确保其熟练掌握采样设备操作流程。除此之外,还要端正其工作态度,提升其工作责任心。针对水质监测的仪器设备,要定期做好清理和维护工作,避免因仪器设备精确度下降影响数据精确度。

但是就现阶段的水质监测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其整体的质量监管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具体表现在对水质样本采集工作不够重视、监测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规范等。鉴于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监测仪器设备质量,从而提高水质检测准确率。但在某些水质取样点,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加之环境变化、仪器精度、人为操作等因素,导致采集到的样本无法反映出水质的真实情况,与水质取样的真实性有一定的偏差[1]。

2 影响水质监测结果的各类因素分析

虽然目前我国的水质监测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如果没有对水质取样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很容易造成监测数据不准确,从而影响到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水质取样工作常常是在室外环境下进行的,除取样仪器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因素影响之外,在水质取样、输送等方面也有很多天然的干扰因素,鉴于此,为了改善水质取样的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

2.1 采样监测点位问题

为了确保水质取样的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合理设置监测点位,以便反映出地表水、污水等的实际水质状况。但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中,由于取样环境比较恶劣,往往难以达到对监测点的设定要求。此外,如果取样人员任意选择监测点,同样会影响最终检验结果的可信度[3]。

同时,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可知,部分监测机构为了自身的便利,在被检测水质区域随意设立监测点,这与取样技术规程中的要求不符。也有的排污监测站没有经过细致的实地考察,仅仅依靠过去的取样经验建立水质监测点,导致水质监测结果失真。由于上述问题,导致水质取样难以反映出水质的真实情况,且其监测结果与现实情况脱节,无法作为环境污染评价指标[4]。

2.2 取样装置和容器的不当使用

在针对水质环境展开监测的实际过程中,要求针对影响水质的各类指标,如溶解氧、pH值等指标必须在现场环境下开展。监测机构要定期对检测仪器及检测设备定期开展维护和精确度校准工作,以确保检测仪器设备的精确度符合要求。但是就实际的情况来看,多数监测机构在具体的监测工作中,都不重视对检测仪器和检测设备的维护工作,也没有在检测工作开展之前对其精确度加以校正,从而导致水质指标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此外,考虑到在现场环境下难以有效针对水质样本的质量进行检测,因此需要做好水质取样工作,取样装置和取样容器的科学选择对有效提升检测效果非常关键。鉴于此,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取样容器,采样人员要严格根据操作流程来进行使用[5]。如果采样人员的操作行为不符合标准,可能会导致水质样本的污染。在水质监测中要根据矿物元素、微生物等的含量来判定水质状况,如果取样容器受到污染将会影响水质样本的质量,从而影响监测的精度。

2.3 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在水质检测中,样品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在水质样品的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应流程进行操作,样品的品质将会受到影响。在取得水质样本后,有关部门没有做好保存、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未对水质样本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也未及时有效地在水质样品中加入比例科学的固定剂,由此会直接影响最终的监测效果。举例来说,部分水质样品需要在低温下储存,但是采样人员却对其进行常温储存,由此导致其质量和性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这不仅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分析难度,同时也会直接影响水质样品的分析精确度。如果此时再进行重新取样,不仅会直接影响后期水质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严重的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损失。结合大量水质检测案例进行分析可知,在监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监测数据不精确需要重复监测的情况,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水质样本的保存和输送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有关,有些还存在二次污染的情况,需要引起环境监测部门的重视[6]。

2.4 采样人员专业素质问题

为了确保水质取样的质量,对取样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求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水质取样的操作规程,又要熟悉各种取样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在采样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会对采样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采样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水质采样工作岗位人员需求量较高,其中很多人缺乏工作经验,整体操作水平有待提升;第二,存在部分采样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懒散等问题;第三,部分采样人员没有上岗证书,在水质采样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由此导致了较多问题产生;第四,很多工作人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和方法了解不够全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监测工作出现失误。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任务繁重与取样人员数量短缺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造成了工作压力大,很多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有关水质取样和检测方面的知识,也不重视后期的学习,不注重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很难保证取样的质量[7]。

3 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水环境监测质量和效果,一定要严格根据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技术要求,针对可能影响水质采样质量的各类因素加以有效控制,通过科学布置监测点、科学使用监测仪器设备以及采样容器设备、做好样本的储存以及运输工作、注重采样的频率和频次,并同步做好采样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强化水质采样现场监督工作,构建完善的水质采样质量管理体系[8],下文将对此进行重点阐述:

3.1 合理设置监测点位

取样时要对取样地点进行定位,必须严格遵守监控程序,确保其达到水质采样技术要求,避免由于取样地点不合理而影响取样质量。在进行地下水取样时,必须注意取样程序的合理性与精确度,可采用 GPS等技术将有关资料记录下来,例如可以将采样图片打印出来并进行验证,可以提高取样的质量。在实施污水监测时,取样人员应事先对被监测水体进行调查,了解其排放规律和监测程序,并据此确定监测地点的位置,保证其水质的代表性。在对一类污染物进行治理时,应选取适当的取样点取样,确保取得的水质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特殊情况下,应注意采用摄影记录的方法,以方便工作人员作为参照选取最佳取样点[9]。

3.2 科学应用采样设备及容器

为了确保取样工作的操作规范,取样时必须配备相应的容器,并对仪器进行维护、整理、校准等工作。要根据仪器的使用状况及时维护,同时编制相关的程序操作手册,记录使用的时间和数量,以延长取样装置的使用寿命,有效地控制取样费用的投入。如果是一些重要的仪器,如检测的仪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送到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如果发现产品已经过期,必须立即更换,避免使用劣质产品,否则会给水质检测工作造成很大的损失[10]。要对取样装置和容器进行彻底的清洁,并根据具体的水质取样监控内容,选用合适的清洗方法。必须严格按照水质样本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取样设备和方法,否则还要考虑分析是否会污染水质、是否与会水质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吸收水质中的某些关键物质等,以降低环境因素对水质的影响,从而提高取样的精度。

在水质样本存储管理上,对水质取样所需要的设备和容器要进行分类、有序地储存,并要充分考虑到取样装置的后期维修需求,并做好出库、检验、校准等相关记录。要对取样装置的容器进行分类储存,既要根据容器类型分类,又要根据取样作业的实际应用分类,防止取样器具混用。另外,在储存过程中,取样装置的容器应尽量避免与其他化学试剂发生接触,以防沾染、腐蚀等。另外,取样仪器设备在使用之前,必须对取样容器进行严格的密封性检查,不能选用密封不良的容器,否则会影响取样和储存,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3.3 确保样品保存及运输安全

一般情况下,取完水样后还要经过长时间的运输,才能送到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水质样本的输送过程中,由于生物、化学等因素的影响,水样的质量会产生很大的误差,从而使水质的监测结果与实际数据有很大的出入。为了有效地控制样品的变异,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还要减少运输过程中车辆的震动对水样的影响,避免损坏或损坏水质样本。部分水样还要采用冷冻保存和运输的方法,要注意远离热源,并防止太阳暴晒,一般使用专用的冷冻箱。如果在冬天进行取样,取样器皿要选用玻璃材料并对水质样本进行保温处理。根据环境监测工作的特殊需要,保证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样品送到监控实验室。另外,在处理水质样本时,应尽量缩短取样时间,以增加水样的可信度。

3.4 重视采样人员培训工作

在现场水质取样中,取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素养一直是决定因素。因此,应着重加强提高取样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关的环境监测部门要根据当前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要求对相关人员展开技术培训工作,以此来确保水质取样工作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可知,环境检测部门对自身的检测结果负有直接的责任,样本的质量和精确度会直接影响环境监测工作各项方案的制定和各项工作的开展。鉴于此,从事取样作业的工作人员要担负起自身的职责,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坚持学习各类先进的采样技术,主动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水平,在对自己的负责的同时也要对岗位负责。同时,在该过程中,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除了要做好对采样技术人员的招聘工作之外,还要定期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工作。重点针对新入职的员工,要安排专人对其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实施科学管理等工作,显著提升水质取样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水质取样样本质量。

3.5 加强水质采样现场监督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水质取样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由此必须加强对水质取样的现场监督。环境监测单位要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加强对现场取样的监督和指导,以有效地制约水质取样的不规范操作,减少不规范取样行为的发生,提高水质采样工作的规范性。根据水质取样管理的要求,要对取样点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查,对不合格的取样操作情况进行调查,以增强取样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取样监测工作要常态化,不仅要依赖于各单位的质检部门,还要加强各部门的内部监督,各取样单位之间也要相互监督,形成一个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水质取样监管体系。另外,要制定定量评估制度,由质检主管部门负责,通过打分的方式,将抽样现场的取样结果与取样人员的业绩相结合,从而提高取样监督的效果,同时,也能保证水质取样的规范性,让取样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面临诸多问题,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水质监测工作作为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现阶段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鉴于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关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来确保水质监测工作的真实性和精确度。为了进一步提升水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相关环境保护部门一定要重视水质样本采集工作。考虑到影响水质样本采集的因素很多,如存在采样监测点位设置不合理、采样设备及容器使用不当、水质样品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要结合实际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既要从合理选择监测点、规范仪器设备使用、保存运输环节的质量控制等环节入手,同时也要采取严格的水质采样现场监督措施,确保水质监测结果充分准确和真实。这对整体提升水质监测效果,提升我国环境保护质量非常关键。

猜你喜欢
监测点容器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基于社区网络的大气污染源定位算法
滑县2020年耕地质量监测主要做法与成效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难以置信的事情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取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