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天水市清水县为例

2022-11-23 16:20李玉玲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社员高质量贫困户

李玉玲

(天水农业学校,甘肃 清水 741400)

农民合作社作为一个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联合成立的经济互助性组织,在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助推精准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3]。2022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近年来,在一系列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民合作社数量逐年增加,同时,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空壳社、普通社员主体性发挥不够、管理运行不规范等,阻碍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相关学者对不同地区合作社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研究[3-5],但在乡村振兴之背景下,对西北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少。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正处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关键时期[6],大多数合作社仍处于“活而不旺”的状态,为更好地发挥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本课题对清水县各乡镇合作社开展社会调研,分析当地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阻碍及原因,提出农民合作社整体质量提升的对策,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际,充分提升合作社的整体质量,推动更大范围农民持续增收,使农民合作社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清水县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

天水市清水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2 012 km2,总人口33.2万,其中农业人口30.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91.6%。清水县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居多的县城,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支持新型农业,2020年以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 044个、联合社32个,县级示范社91家,贫困户入社实现全覆盖。带动4 681户贫困户脱贫增收,2020年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 028元,较“十二五”末翻了一番。农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更大范围的农民增收,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该县区为例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意义和借鉴性。

1.1 合作社发展迅速,类型丰富

近年来,清水县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市场活力、发展动力进一步提高。通过对该县区的问卷、实地调研以及相关部门的走访了解到,农民合作社数量由2008年的24家迅速增加到2017年的308家。2018年全县新登记合作社数量达469家,2019年新注册99家,2020年新注册107家,数量呈稳定上升趋势。截至2021年9月全县已注册合作社1 162家,注销61家。从农民合作社产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七大领域,其中养殖类和经济作物类合作社发展最快,分别占53%和37%,养殖类主要以牛、猪、鸡为主,经济作物类主要以种植花椒、核桃树为主;另外,由于清水薄皮核桃、花牛苹果、清水半夏、野生沙棘、中药材等农特产品效应,果品类、中药材类、饲草类合作社也发展较快,分别占比为16%、12%、14%。可见合作社类型丰富,地方特色合作社蓬勃发展。

1.2 负责人偏年轻化,学历偏低

经过抽样调查发现,年龄结构上,清水县合作社负责人25~45岁之间的占66%,45~60岁之间的占33%,60岁以上的占1%。受教育程度上,合作社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占64%,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占26%,具有高中及同等学历文化程度的人数占9%,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0。有94.3%的负责人渴望接受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有35.8%的合作社负责人迫切需要聘请大学生或专业能人经营管理。

1.3 运营模式多样化,收益不同

清水县农民合作社主要有3种运营模式,分别为党建+企业+合作社模式、致富能人带动型、村委会牵头+合作社。党建+企业+合作社,经营规模大,属于联合社,各合作社之间会进行技术和信息共享,经营产业类型多。致富能人带动型,经营规模小,社员人数少,经营产品单一,贫困户占比小。村委会牵头+合作社,经营规模小,经营产品单一,其成员贫困户占比>80%。

2 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范化合作社较少

合作社内部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机制不规范,内部人员分工不明确,规范化的合作社很少。调查数据表明,小规模的合作社达82.7%,在这些小规模的合作社中,愿意独自进行市场运营和拓展的合作社占56.2%,可见大多数合作社规模小,联合意识薄弱,处于小而散的状态。合作社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是影响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5],还有32.3%的合作社以个体经营为主,有名无实,甚至部分合作社处于停滞运营状态或有空壳社的存在。

2.2 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合作社负责人业务能力水平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5]。调研发现,大多数合作社负责人创新意识不足,对新技术新项目的接受程度低。善管理懂经营会技术的人员比例少,部分理事会成员缺乏农业产业从业经验,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也一直沿用传统经营方式指导生产活动,缺乏新技术新项目。致富能人带动型合作社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参与集中培训机会少,时间短,年均培训时长仅为7 d。以村委会牵头的合作社,负责人主要是村支书,因其精力和能力有限,加之缺乏资金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进一步阻碍了合作社整体持续健康发展。

2.3 贫困户受益水平较低

合作社是实现脱贫和乡村振兴的理想载体,可以让贫困户获得经营成果的直接收益和产后环节的分红[1,7]。调研发现,发展较好的合作社主要由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为主,其社员中贫困户占比较小。多数致富能人带动型合作社规模小,以直接销售农副产品为主,利润空间不大,由于其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农户很难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多数发展较好的龙头企业通过对生产资料和销售环节的控制,形成了“公司吃农户”的现象;以村委会牵头的合作社贫困户占比虽高,但合作社收益较小,带贫能力弱。合作社在内部活动和在重大项目决策中,存在主要负责人把持合作社的现象,普通社员、贫困户很少参与决策,农民自身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影响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4]。

2.4 缺乏品牌联合意识

随着农业现代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品牌成为农业市场上最有利的竞争手段之一[4]。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是今后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4]。调研发现,大多数合作社的经营产品类型多样且分散,都以自主经营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销售途径单一,法人及社员不知道可将合作社进行再联合增强经营实力,部分合作社种植有农特产品,如清水薄皮核桃、清水半夏、野生沙棘、中药材等,但缺乏通过注册商标等途径提高农产品附件值的意识。

2.5 资金短缺且融资难

当前,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对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大[2,4,5]。调研发现,大多合作社社员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合作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政府扶持力度有限,信贷门槛高,且无针对合作社的贷款优惠政策。资金的短缺限制了合作社的扩大再生产,甚至持续经营。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民合作社整体质量提升的对策

3.1 加强扶持监管

政府应加大对合作社的监管力度、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技术培训等,在税收制度、金融保险、用电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鼓励有意愿的农民敢入社、能入社,提高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营水平,提升合作社盈利能力。要做到精准投资,有效投资,对于享受政府资金扶持的合作社加强后续监管跟进,防止套取国家财政奖补和项目资金,政府在监管跟进方面要增加抽查比例,加大抽检力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合作社加大奖励力度,对于不符合规范的“空壳社”“僵尸社”及时清理退出。

3.2 健全人才机制

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及社员文化程度偏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学习机会偏少,整体素质不高,是阻碍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为此,要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归雁工程”“雁阵工程”建设,建设一支“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高质量合作社工作队伍。首先,提高合作社负责人质量,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增强其现代农业发展意识,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管理技能、较强市场风险意识的现代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其次,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人才回乡支持合作社的发展。最后,强化队伍建设,优化人才资源,组建农民合作社互助小组,发掘具有专业能力的社员成为内训师,自主开展技能业务培训,为合作社在品种筛选、栽培管理技术、机械化播种采收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指导和技术支撑,保证产业良性循环。

3.3 转变经营模式

创建“公司+合作社+建档立卡户+普通农户”模式。利用政府媒介作用,积极引导村级合作社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建设规模化农业产业基地,组织社员进行标准化生产,在货源组织中由合作社优先收购贫困农户的农产品,由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引领农民群众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企业获利、农民增收与就业的合作共赢之路。合作社社员利用互联网优势,积极开发线上销售渠道。积极引导发展较好的合作社牵头,吸纳其他合作社加入联合社,通过合作社之间的交流协作,实现信息共享,技术共享,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3.4 培育区域品牌

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可以带动产业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给农民带来更高收入。培育农业区域品牌,首先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引进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标准化管理,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一乡一品”;其次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把安全、优质、绿色作为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以质量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最后用好新媒体,合作社抓住短视频的流量风口,主动学习,积极进入,做好品牌宣传。通过品牌的建立推广,形成品牌效应,为合作社带来高收入的同时,带动更大范围的农户增收,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社员高质量贫困户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让文学激扬青春
人民公社女社员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脱贫记 贫困户陈福田和何麦换的故事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