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关雎》看我国古典诗歌教化意义的嬗变与演进

2022-11-23 18:42陈锦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关雎

◎陈锦燕

古典诗歌具有“抒情”和“教化”的传统,在丰富的诗歌内容中蕴含着教化的功能。《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历史悠久,内涵深刻,很多内容都具有野性之美和教化之义。通过不同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诗经》内容和主题营造,对我国远古文学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一、从人性诠释到价值教化

先来看《关雎》对人性的本质诠释。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知,《关雎》一文集中描述了古代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之事,并极具创造性地运用了“起兴”的创作手法,即以“雎鸠”的“和鸣”引发“君子”与“淑女”的追求关系。从人性角度来讲,对美的追求是内心最原始、最本真、最朴素的冲动和表达。当然,文中所述的这种追求关系,并不掺杂其他因素,而是纯粹因为对“淑女”喜爱之情而生。从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中,是“本我”的自然表现,是对纯洁爱情内心的野性表达。这种野性体现出最原始的生命力,既大胆无畏,又直白爽朗,对中国文学千百年来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如阿城的《溜索》中所体现的马帮汉子们的真性情,以及电影《红高粱》中陕北汉子的朴实和狂野,这种对原始生命力的表达正是《关雎》对人性的有力诠释。

再来分析《关雎》的价值教化意义。在价值引导角度,《关雎》要塑造的其实是一个“君子”所应有的“本质”形象和“本我”形象,奠定了我国文学创作的整体价值趋向,即通过野性的挖掘,探讨“君子”的应有形象和必备品质。从《关雎》的单篇教学而言,既是对“淑女”的追求,而由这个追求延伸到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则体现了其深刻的教化意义。从语文课程教学而言,这种教化功能既能够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也能够增强对民族文化和智慧的体悟,从而践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和“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的具体要求,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并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启示。[1]从这个角度讲,《关雎》中的“野性”表达,对人性的具体诠释是写实,价值教化作用则是写意,共同促成了其作为《诗经》之首的价值教化意义。

二、《关雎》中的“野性”阐释

从人性角度来讲,“野性”代表着原始、真实和生命力。当“文学”与“野性”有效结合,其中的人性就会得以升华,也往往会塑造出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文学经典。其中,“野性”之于《关雎》而言即是如此。当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异。但是,无论是哪种文化,对“野性”的探究都有助于塑造立体化的人物形象,并深化作品主旨。

《关雎》中的“野性”不仅仅是简单的“淑女”和“好逑”,更体现在娴熟得当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开篇的“关关”,于平淡中内蕴着巧妙的思想内涵。关于该词的具体阐释,可解释为声音上的和美之意,或者雌雄雎鸠的应和之声,再或者成双结对之意等,既有修辞手法的解释,也有具体意思的阐述。尽管以上各种解释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对人性原始生命力和真实性的本质表达,直指人性最野性的一面。从这个角度理解“关关”之意,就能够对下文的内容描述有效理解,这也是体会文本内涵的关键。

在《关雎》一文中共出现四次“窈窕淑女”,意在反复强调“这是个淑女”,才使君子“寤寐求之”“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在这个过程中,从“寤寐思服”的辗转到“琴瑟钟鼓”的取悦,充分体现了“君子”对“淑女”的大胆追求和心理状态,不遮掩、不避讳,既直白也直接,从而呈现出“君子”的人性中最粗犷的野性和生命力。因此,“关关”不仅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词,也是理解《关雎》对人性中“野性”诠释的关键。

我们在解读《关雎》时,体会其中内蕴的“野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值得强调的是,“野性”并非贬义,在文学作品中,野性的挖掘恰恰能够赋予作品经典内涵和话题性,从而丰富人物形象,深化文本主旨。

三、《关雎》的教化意义

“野性”的表达只是《关雎》的浅层意义,对“野性”的教学也只是《关雎》的起点,其价值教化才是更为深层的意义。关于《关雎》教化意义的解读和探讨,要结合个体发展的需求来理解,要充分践行课程标准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目标。

作为《诗经》的开篇,《关雎》一文其实内蕴着中国古典诗歌教化的基本脉络。该诗以“雎鸠”的“关关”起兴,将“淑女”对“荇菜”的“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和“左右芼之”,以及“君子”的“寤寐思服”和“友之”“乐之”融于一体,注重因果的联系,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充分表现,注重自然与人的结合。从本质上讲,这便是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过程,[2]即以学《诗经》开始,以规范和礼教作为立身之本,并以“乐”完成修身和治学,既要注重个人修养,也要具备知识和技能,这便是教化的精髓。从这个意义上延伸开来,有效的教化更是一种有效的情感体验,只有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得到的认识,才能够被有效内化和迁移运用,从而真正发挥教化功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中对语言的建构与语用、思维的提升、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关雎》一文中,尽管没有具体的言行指导,但是却能够将人性中的“野性”完全表达,并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情感体验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其教化功能。例如,“窈窕淑女”一词便是对女子“美好”的有力阐述,且已经成为千百年来最有效的表达方式;而“君子好逑”则成为大胆追求的有效话语;“寤寐思服”则充分将求而未得的心理起伏形象表达。因此,正是这些经典的话语体系的延续,才充分体现了《关雎》千百年来的教化功能。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体悟这些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从而真正领悟《关雎》的教化意义。

四、从野性表达到教化意义的升华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规定,“吸收古今中外文化”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在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吸收时,礼与义的教化通常被视为关键点,也是一个主要的教化主题。当然,这样的主题解读需要做出适当的演化和升华,而不应成为机械化和生硬化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适时地将这种教化功能不断延伸和提升,从而提高教化功能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在《关雎》中,通过对“君子”的“野性”挖掘,将人物的原始情感充分展现。值得强调的是,以“雎鸠”进行起兴,完美地将自然规则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并在“君子”和“淑女”的追求与被追求中得到了完美的演绎。雎鸠的“关关”是真实情感,“君子”对“淑女”的追求也是真实情感,这便是《关雎》运用“起兴”的深刻之处。从这个角度讲,从雎鸠到人性的野性表达,既诠释了人性中的原始诉求,也引导着人性的价值追求方向。同时,这种教化功能可以从对具体的“这一个”的追求升华至对“这一类”的追求,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过程。

在《关雎》中,通过对情爱的直白、直接、野性的追求和表达,从而深化读者对这种“野性”的直观体验,并逐渐形成一种价值引导。换句话讲,通过阅读《关雎》,不仅能够引导读者在遇到“窈窕淑女”时大胆追求,而且能够延伸至另外一层含义,即“窈窕淑女”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是一件事;而“好逑”的既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便是《关雎》一文的教化延伸意义。

毋庸置疑,《关雎》中内蕴着人性中的“野性”生命力,同时也内涵着极大价值“教化”功能,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和文学范式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从范式上引领了我国古典诗歌和其他文学创作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关雎》的教化意义是影响深远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程式化和机械化的思维定式,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为教师而言,要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围绕学生的语文素养,践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将这种教化功能的价值维度充分延伸,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灵活调整,从而充分发挥出其价值教化的深刻意义。

猜你喜欢
关雎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浅谈《诗经·周南·关雎》的表现手法
《关雎》《蒹葭》的确解
以中国经典声乐作品《关雎》为例浅谈中国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之思考
浅论诗言志说
艺术歌曲《关雎》的作品及演唱分析
《关雎》为何成《诗经》开篇之作
谈古诗词歌曲《关雎》的艺术审美观
贤贤易色
论《关雎》的礼乐教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