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阅读教学的革新路径与措施

2022-11-23 18:42杨喜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鲁迅目标素养

◎杨喜平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但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而且各科的学习时间都较为紧凑,语文教师在授课期间就会选择压缩阅读教学的时间,导致阅读教学的质量不理想,学生在阅读课堂上仅仅按照教师给出的模板和套路进行训练,并未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一些教师采取题海战术的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但是这种低效的阅读方式只会使得学生的压力更大,而且精力被耗费掉,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并没有任何提升作用。

阅读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在独立思考之后的表达交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学生对于同一篇文章的看法会存在出入,这时候就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和阅读观点表达出来。但是在当前的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教师无法了解到学生的阅读进度、阅读需求和阅读基础,这也就使得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失去针对性。

在许多阅读课堂上,教师仍旧抱着传统的以分数为主的教学观念,而且主导课堂授课,学生缺乏主动性,学生只是学习到了基础的语文知识,在思想情感、知识应用、思维品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都对学生的正常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教师没有关注学生高层次的核心素养的养成,教学目标有失偏颇,阅读教学并没有做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面对这些事实与问题,需要老师积极改进阅读教学,全方位探索。

一、端正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观念对于教学活动起着指导性作用,正确的教学观念可以帮助教师摆正教学目标,而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标。在当前的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三维教学目标的应用是相互契合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第一层次要求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对应着核心素养之中的语言建构和运用,第二层次目标则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方法,提升能力,对应着核心素养内的思维发展和提升,第三层次的目标则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应着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理解和传承两方面。

教师需要按照三维目标的层次进行授课,让学生从阅读学习之中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一些基础题目,例如,学生可以对文学常识、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内容进行准确掌握。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章解析能力,而且能够熟练运用自身掌握的技能,能够创造性地发表一些观点和看法。在随后的学习之中,教师则应当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养成。

以鲁迅先生的《祝福》为例,在教学期间,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并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穿插一些鲁迅先生的生活小故事,与此同时,在鲁迅的文章里,经常用到环境描写,教师可以摘出一段环境描写的文字,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在随后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解读,并且发现鲁迅先生想要表达的观点。教师会发现,不同学生对于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生都停留在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上,而有少数几名同学则认为鲁迅先生批判的是高举封建礼教,自身却不遵从的“鲁四老爷们”。

从鲁迅先生的文章来看,鲁迅先生的批判重点大多在人,希望通过对人的批判而唤醒国人麻木的精神,从这一角度来看,少数几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教师应当给予及时、肯定的教学评价,并且鼓励这些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学习中再接再厉。

此外,教学观念还对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产生影响,当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较为先进时,教师会较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以学习活动为阅读能力提升的过程,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并且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二、丰富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表达

以往的语文阅读课堂较为沉闷,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课堂内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更遑论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此,教师在接下来的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就应当关注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是否多样,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是否能够对学生起到鼓励的作用。

现阶段的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包括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问题教学、分层教学等等,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些教学模式进行整合,从而将其中的优势结合起来,因此,笔者以分层教学和问题教学的融合应用进行了论述。

问题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以课本为素材,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设置教学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完成对课本内容的学习,与之相应的,分层教学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而后对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问题、学习任务,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衡发展。将问题教学和分层教学融合,应当做到按照不同的学生情况给予学生不同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应当鼓励他们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对一些发展性问题、提升性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锻炼更高层次的能力,形成更高层次的核心素养。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而言,则应当更加关注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得他们筑牢自己的根基,才能够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得进去,更要让学生说得出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加教学课堂上的互动,可以借助文中提及的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契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为了提升互动的效率,教师可以按照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将不同的学生划分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展开交流,并且形成组内的统一观点,而后由小组长起来回答。当学生发表完自己或者小组的观点之后,教师不要急着对其进行评价,而是应当继续倾听其他小组的看法,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等到所有小组都起来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对这些观点进行点评。如果观点准确、得当,教师要给予及时和肯定的表扬,反之也要鼓励学生争取在接下来的学习期间取得进步。

为了鼓励学生表达,教师应当营造平等、尊重的教学氛围,同时可以借助媒体设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合理安排教学节奏,提升学生阅读效果

笔者提及,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学生的阅读活动浮于表面,而且学生的阅读数量太大,反而降低了阅读的质量,更无法从阅读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此,教师需要做到对教学节奏的合理把握,有效安排教学时间,做到阅读数量与质量并重,使得阅读教学卓有成效。

教师的教学安排应当考虑教学目标、教学规划、学生能力等因素,在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设计上做到有的放矢,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落脚点,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基础,以能力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养成为提升,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在教学活动之中,仅凭课内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期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以课内阅读为基础,以课外阅读为补充,不可本末倒置;第二,阅读活动应当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在保障阅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阅读数量,做到质量和数量两手抓、两手硬;第三,教师应当善于从课外发现优质阅读资源,并且将其引入到阅读教学之中,单凭学生自身,无法有效分辨阅读资源的好坏,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关键的引导作用。

要想达到上述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借助网络观看精品授课视频,对精品视频中的优秀之处进行总结和借鉴。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和同事进行讨论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外出学习的机会取经,学习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自己的阅读教学之中,并借助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们要分析高中阅读教学的情况,探索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教师也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打造丰富多彩且有利于学生表达的阅读课堂,进而合理安排教学节奏,提升阅读的质量,最终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猜你喜欢
鲁迅目标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鲁迅,好可爱一爹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孔乙己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阿迅一族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