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单元进阶式学习模式,开展整本书阅读
——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2022-11-23 18:42◎张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进阶整本书要素

◎张 涛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各个单元均采取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整体上以人文主题为核心,在精读和略读课文之余,安排了类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旨在引领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全面落实语文要素训练。在单元内部,安排的语文要素训练分散在不同模块之中,单篇文本阅读与整本书阅读之间呈现进阶关系,这便为单元进阶式学习提供了切入点,也为整本书阅读奠定了基础。那么,教师须遵循单元进阶式学习要求,抓住课内整体教学,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

一、单元进阶式学习概述

“单元进阶式学习”是以单元为整体,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原则,合理规划单元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梯度学习,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的理解与思考,促进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的阶梯式上升。

进阶式学习始终是在由低阶到高阶的程序中推进的,低阶可以看做学生初步进入学习活动的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高阶则可看做是经过一系列学习活动后预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低阶学习是高阶学习的基础,高阶学习是低级学习的升级,这种学习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促进其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的进阶发展,且能优化单元结构与教学程序,让学习活动在进阶式学习过程中良性开展。

二、整本书阅读与单元进阶式学习

(一)整本书阅读在语文课程中的定位

现行语文教材突出了单元阅读课程,从全局视角入手,强调了课内外一体化阅读,在常规课内阅读基础上延展了课外阅读,将课内外阅读衔接起来,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范围,提高阅读意识,并能主动掌握阅读策略,促进良好读书习惯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结构为框架,在单元人文主题下安排了不同数量的课文与课外读物推荐,使得单元内容形成了精读为主,略读为辅,类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为拓展的新结构,其中精读和略读课文是单元基础内容,也是语文要素训练的主要载体;整本书阅读是课外阅读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单元阅读课程的延伸拓展,更是语文要素训练的强化手段。

有些教师会基于单元人文主题或语文要素选择一些类文作为课外阅读素材,组织学生开展拓展性阅读,但依然不能缺少整本书阅读活动。从语文教材的整体设计来看,课内阅读是掌握阅读策略的途径,整本书阅读是建构起课内外阅读的手段,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和阅读习惯养成大有裨益。

(二)单元进阶式学习与整本书阅读的关系

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部分明确提出了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其中,单元人文主题是固定的,但单元语文要素却可细分为多项训练要点,使得单元之间、单元内部之间均存在隐含联系,为单元进阶式学习提供了条件。

通过梳理本单元细分的语文要素,把握其中的关联性,便可明确本单元进阶式学习流程,对单元内容灵活调整,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原则合理设计,让课内阅读、口语交际、写作、整本书阅读等内容梯度呈现,聚焦单元核心主题,在进阶式学习中逐步推进教学流程。

在此学习过程中,整本书阅读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以单元核心语文要素为抓手,以单篇阅读为着力点,明确本单元进阶学习目标和计划,或是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随后在整本书阅读中迁移运用;或是以整本书阅读为引领,激活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为后续的单元读写教学提供辅助,使得整体的学习过程由浅及深,学习方法由单一到多元,更好地实施整本书阅读活动,完成低阶目标向高阶目标的发展。

三、基于单元进阶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一)紧抓单元内容,明确单元进阶学习目标

单元进阶式学习以单元整体为学习对象,单元结构中的每部分内容都是进阶学习的重点,包括课文、交流平台、口语交际、写作、快乐读书吧等,这些内容都与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相关,也是影响整本书阅读质量的关键。那么,基于单元进阶式学习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师应整体剖析单元内容,抓住单元核心语文要素系统梳理,对单元内容灵活调整,奠定单元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及整本书阅读的地位,进而明确单元进阶学习目标和计划,让单元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排列,让学习目标由低阶到高阶呈现。教师要重视单元导语、阅读提示、课后习题的分析,通过全面搜集信息来促进整本书阅读的进阶式开展,引领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训练阅读技能,完成层次化的学习过程。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神话故事”主题编排的,由《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4 篇课文组成。从语文要素的角度来分析,《盘古开天地》要求学生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及自己心目中的盘古形象;《精卫填海》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普罗米修斯》要求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女娲补天》要求学生生动说出女娲求雨浇灭天火的过程;习作为“我和______过一天”,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和神话人物相处一天的故事;“快乐读书吧”推荐了《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两本神话集作为整本书阅读素材,要求学生进一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乐趣。

基于此分析可以确定本单元进阶学习计划为:阅读故事——复述故事——编写故事,相应的整本书阅读应按照此设计开展,强化本单元语文要素训练,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中外神话故事,运用课内阅读中积累的阅读方法,发挥想象力,先整体阅读,再精简复述,也可尝试编写神话故事,从中感受神话魅力,锻炼阅读能力。

(二)加强单元聚合,促进单元语文要素训练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以单篇文本作为语文要素训练的基础,以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要素强化训练的手段,保证语文要素训练系统且有效。教师要重视单元聚合,将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要素训练的升级手段,引导学生运用单篇阅读时学习到的阅读方法,形成“基础训练+ 整体拓展”的阅读结构,体现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教师要注意语文要素训练方法的多元性,突出学生的自主迁移与运用,相机启发和引导,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整本书阅读过程,保质保量的完成阅读目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古典名著”为主题,4 篇课文分别节选或改编自四大名著,核心语文要素在于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在单元进阶学习过程中,通过单篇文本阅读逐个了解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并将精读、略读、跳读、猜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强化巩固。在整本书阅读中迁移运用阅读方法,品读更多古典名著,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可从单元联结的角度入手: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我国四大名著的精彩片段,大家都学习了哪些阅读方法呢?

生1:借助工具书了解主要故事和人物;

生2: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意思;

生3:遇到生僻词语不用反复琢磨,了解大概意思即可;

生4:借助影视剧来理解。

师:同学们都掌握了很多阅读方法!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来阅读《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请大家先翻开书,浏览目录部分,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生: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简短的标题、标题中介绍了很多关键角色,等等。

师:《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每一回都有一个题目,我们称之为“回目”。很多古代长篇小说语言都是半文半白,我们通过浏览回目来了解全书结构,根据回目猜测故事内容,借助工具书搜集信息,再利用影视剧和连环画来把握人物形象,这样便可以顺利完成整本书阅读,大家会读了吗?

学生会给出肯定回答,教师继续推进整本书导学进度,指导学生做好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体现阅读方法学习到内化的进阶过程。

(三)整合单元结构,将整本书阅读前置设计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强调创新与整合,而单元进阶式学习也要求对单元内容灵活调整,确保单元进阶学习的合理性,明确整本书阅读的定位。很多教师习惯性将整本书阅读安排在单元教学之后,以此来实现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但这种设计并不是固定的,教师也可基于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将整本书阅读前置设计,为单元进阶学习创造新的突破点。具体设计中,教师先确定好整本书阅读对象,再选择一些精彩片段灵活引入到本单元导学过程,让单元进阶式学习表现的更为灵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科普知识”,本单元语文要素训练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基于此语文要素,教师在单元进阶教学过程中,必须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对阅读文本产生探索欲望,边读书边思考,进而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可将《十万个为什么》的整本书阅读前置设计,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阅读动机。揭示本单元主题后做出如下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最近都阅读过什么书籍呢?

生:(举手回答)

师:哪位同学读过科普作品呢?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生:(结合自己读过的书简单介绍)

师:大家读的书都很有趣呢!老师也读过一本特别有趣的书,它从科普的角度向我们解释了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如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水能带走脏东西?为什么水能灭火……你们有哪些困惑呢?面对不懂的问题是如何做的?

生:(举手回答)

师:看来每个人都有很多困惑!那么,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叫《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决困惑。

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引导之中,他们会围绕自己的困惑和阅读经验与教师持续互动,教师再引导其在课外阅读时将不理解的科学术语或有困惑的问题记录下来,借助工具书、生活经验或向家长、老师请教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将整本书阅读前置设计,一方面可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可调动其探究兴趣,在课文学习之前先开始整本书阅读,为科普知识学习提供帮助,为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提供素材,让学生形成提问意识,单元学习尾声进行整本书阅读结果检测,组织学生分享交流,科学推进进阶阅读活动。

(四)彰显阅读思维,全面实现高阶发展目标

整本书阅读既要遵循单元进阶学习目标,又要关注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使其以全局观念和整体思维来完成整本书阅读。因此,教师须有目的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意识,结合单元内容设置话题或问题,指引学生以主动的态度展开整本书阅读,抓住关键阅读方法,围绕整本书深入探索,借助互动交流深化对整本书的理解,把握主旨内涵,梳理知识与方法,让学生的阅读思维从单篇阅读思维转换为整体阅读思维,完成整本书的整体建构,全面实现高阶发展目标。

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中,选择《童年》作为整本书阅读对象。长篇小说阅读不同于单篇课文阅读,学生需要理清小说中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不同的人物形象。在整本书导读时先运用“预测”策略,以书名为线索,引导学生猜测书中信息,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试读、交流;再指导阅读方法,一是让学生利用文字、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故事结构,理清人物关系;二是将印象深刻的情节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三是把阅读中遇到的疑问记录下来。

从整本书阅读方法可看出,与单篇阅读既有共性,又有差别,包含了单篇阅读的方法,又根据长篇小说的特征融入了一些阅读方法,很好实现了单篇文本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转化,在阅读方法上明显升级,学生的阅读思维也会同步升级,确保整本书阅读的实际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习惯。

利用单元进阶式学习模式,开展整本书阅读符合教材设计意图,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须具备良好的单元整体意识,准确把握梯度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层次化学习中做好整本书的整体建构,充分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训练,使其阅读思维高阶发展,体现单元进阶式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进阶整本书要素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砥砺奋进“十三五”,看安凯客车“出海”进阶之路
Flying Forward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从萌新到大神,有些进阶秘籍你不知道
时髦进阶版法式美甲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