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的高校国防教育路径研究

2022-11-23 19:28尹科伟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国防共同体

尹科伟

(内蒙古民族大学党政办公室,内蒙古 通辽 028043)

国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落实落细大学生国防教育,抓好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培育、塑造,不仅是培育全民“大国防”意识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培养具有坚强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客观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者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1];形成这种身份认同的基础是各民族在多方面具有的“一致性”或者“共识性”;维系这种身份认同的根本则是各民族依托此身份认同实现了社会的安全稳定、经济的共同繁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因此,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提高国家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这种身份认同正当其时、势在必行。

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已经成为国内学界与高校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研究方向,产生了一大批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更多人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或背景下”相关主题研究热度逐年上升,2020年后上升趋势明显。学界不仅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而且已经扩展到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其他热点主题,成为相关研究成果的有力补充,进一步丰富了学术视野、拓宽了研究途径,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出发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五个认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为丰富民族理论创新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阈研究高校国防教育的路径,是一次崭新的探索。本文在认真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高校国防教育内在关系必然性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据此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为高校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益借鉴。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在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战略命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高瞻远瞩、因势而变、因时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写入党章,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和鲜明的印记,为做好我国民族工作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国防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将“国防教育”定义为“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普及性教育。主要包括国防思想、军事知识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防教育都是高校目前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抓好的重要工作,厘清二者的关联性和共同性,有助于形成合力、激发活力、提高效力,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教育引导各族师生从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文化中强化爱国意识和爱国行动,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为早日实现五十六个民族共同追求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防教育的内在关系主要体现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丰富的内容指向,这些内容可以通过进一步的要素分析得到细微的具象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至少包含以下要素:第一,认知要素,主要指不同民族的群众对自身属性群体的了解,例如民族文化和国家情怀等;第二,情感要素,主要指不同民族的群众对所属群体的依赖感和自豪感等,例如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荣;第三,行为要素,主要指人们将认知和情感等作为重要驱动力的行为意愿,例如爱国主义行为[3]。由此可见,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民族文化、国家情怀、爱国主义行为等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此进行了更加清晰的表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4]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是通过强调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过程性、整体性,引导各民族群众充分认识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和接续奋斗造就了今天祖国的辽阔疆域、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引导各民族充分认识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各民族共同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这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演变实践。

国防教育即国家安全防卫教育,立足点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内在逻辑是通过开展实施广泛的教育活动,提升公民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培养后备力量。国防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们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激发人们共同参与国防建设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智慧和力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使命,开设的各类“国防教育”课程不仅可以普及国防教育知识,而且能够落实全民国防教育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培养并且增强广大师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归属感和荣誉感、危机感、责任感。

因此,从内在逻辑角度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防教育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二者都主要强调“共同”二字,号召人们致力于推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发展。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的演变过程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内民族工作经验的持续更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工作未来发展全面且准确的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可以概括为十二个方面,其中第十一个方面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这样的表述对加强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高校高标准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全方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切实提升了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地位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对国家安全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至关重要。民族团结工作是一条“生命线”,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的价值判断和实践力量,对推动民族团结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伟力。在五十六个民族同心协力、携手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强化并且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高校国防教育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防理论和国防精神方面的教育,二是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方面的教育。其中,国防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奉献精神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国防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人民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高校国防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两个大局”成为时代大背景,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高校国防教育不可或缺性需要持续加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避免地成为高校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依据,高校加强国防教育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途径。因此,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从实质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二)有效推进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成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成为各族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逐渐演变成为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不断深化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理论重大创新成果的认识,为高校推进教学改革、加强人才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夯实了共同的思想基础。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作用。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以公共必修课——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来呈现。国防教育课程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内容,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重要选择,有利于国防教育课程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这一关键课程的作用。一些高校已经专门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开设相应课程,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的素材和内容,拓宽了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落实“大思政课”专项建设行动和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各项任务。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之一,两门课程均涉及这一内容。

由此可见,两门课程的目的性高度统一,在相互支撑中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课体系,共同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三)持续巩固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成效

高校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重要思想的主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的根本遵循,后者是前者的实现路径。因此,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积极互动关系结构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向之一。高校国防教育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本依托和重要载体,因为国防教育的对象不仅有汉族学生,还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从形式上看,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往往都是以区队、大班级等集体形式进行,为汉族学生同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互嵌式交往、交流、交融机会,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促进彼此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方面的团结统一。从内容上看,我国国防历史的学习、民族精神的培育、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都让学生进一步认同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自觉地认同、归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强化了自身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政治认同、社会认同、心理认同。因此,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时有效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效的持续巩固。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的高校国防教育路径选择

高校的国防教育涵盖了素质教育要求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全面锻炼检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毅力、情操、品格、纪律、精神、生活等的过程。民族团结教育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价值引领[5],为新形势下加强国防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和精准的工作靶向,为切实推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战略在校园落实落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高校应当在实施国防教育的过程中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从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内容安排、具体要求、组织领导等方面下功夫,多措并举教育引导全体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化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一)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高校在实施国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努力让大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和“四个与共”理念入脑入心,把学校建设成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强阵地,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目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第一,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防教育文化节。

高校应当以国防教育文化节为抓手,举办国防知识讲座、大学生退伍士兵事迹巡讲、红色故事讲述、“爱我中华”主题演讲、征兵政策宣介、主题班团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且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积极营造大学生“关心国防、热爱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良好氛围。

第二,构筑全面互动的网络育人大平台。

高校应当充分借助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大学生艺术展演、“爱我国防”主题教育等重大活动的有力契机,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的育人元素,制作推出一批能够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宣传片、微视频、微电影等融媒体产品,使互联网在凝聚精神力量和“五育并举”体系构建的实践中发挥最大效力。

第三,形成内涵丰富的民族精神同心圆。

高校应当将民族精神的培育养成同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构建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素质拓展、文化体验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让“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堂、进头脑。

第四,建设点滴渗透的文化环境主阵地。

高校应当充分依托当地浓厚且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创作推出一批具有一定思想艺术水平的话剧、音乐、舞蹈、微电影、微视频等各类优秀校园文艺作品,聚合各方力量建设以民族团结为主线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广大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了解。

(二)推进全面联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培训和课程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对推动大学生国防教育在校园取得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国防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流程、全要素、各方面。

第一,健全培训体系。

高校应当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组织分管国防教育工作领导以及军事理论教研室、国防教育科工作人员分层次、分批次接受具有针对性的、校内外举办的培训,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化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的认识;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专题形式列入校内培训,确保培训效果。

第二,深化课程建设。

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国防教育这一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价值塑造方面下功夫,提升教学实效。牢固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邀请当地抗美援朝老战士等走入校园上党课、作报告、忆往事,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第三,挖掘红色资源。

高校应当充分依托地域红色文化在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革命精神中的独特作用,通过文艺作品、文化阵地、文化活动等进行红色教育。深入挖掘百年党史蕴含的红色资源元素,积极探索结合党史讲国防教育的育人新模式,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和光荣传统。

第四,突出特色重点。

高校应当立足“五育并举”,结合自身实际构建政治建设、思想引领、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文化育人、社会实践等多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民族院校还要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作为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融入国防教育中抓实抓好。

第五,注重教材建设。

高校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要求,结合国防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际,着力编好、选好、用好精品教材,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研制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让教师、教材、课程三者融为一体,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推进科学客观双重价值体系建设

价值是判断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指向,建立完善的价值体系对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的任务要求具有重要保障作用。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国防价值和育人价值并重的特性,必须统一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层面来促进这两种价值的强化并且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的长远目标。

第一,夯实爱国基础。

高校应当注重夯实爱国情感的发生基础,通过系统学习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师生勿忘近现代以来国家经历的苦难和辉煌,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感悟中进一步升华爱国情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第二,厚植爱国情感。

高校应当注重培育建立爱国情感的产生机制,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充分领略伟大祖国的秀美山川、悠久历史、人文底蕴,坚定“祖国至上”的信念,让爱国情感的孕育和迸发转化为爱国之行的动力和源泉,真正做到将个人的前途命运同时代的发展进步、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

第三,讲好爱国故事。

高校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爱国主义这条主线,向广大学生认真讲好回族的马本斋、侗族的粟裕、蒙古族的乌兰夫、壮族的韦国清、土家族的廖汉生等少数民族英雄同众多汉族人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而团结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英勇事迹,让“爱国”这一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深深扎根在广大学生心中。

第四,深化爱国实践。

高校应当抓住“全民国防教育日”、新生军训、暑期社会实践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内容丰富的各类爱国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胸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融入大我,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构建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四、结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凝聚中华民族大家庭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防意识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精神密码”。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国防教育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和相关专业课程之中,落实到课程思政之中,努力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核心目标和评价标准,大力开展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全面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国防意识、爱国情感,努力开创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国防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美国如何“玩转”国防供应与采办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爱的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