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对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启发

2022-11-23 20:33朱玉琳
佛山陶瓷 2022年8期
关键词:园林美丽景观

朱玉琳

(合肥城市学院,合肥230071)

1 目前我国美丽乡村景观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

截至目前我国的美丽乡村景观建设方面仍属于探索初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规划设计不合理、任务分配不科学、资金投入不充足、农民参与不积极等不足。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乡村生态文明和人们身心健康都受到了一定影响。在全球一体化和城市化的滚滚车轮下,乡村人文遭受巨大冲击,其特色正在慢慢消失。

1.1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我国在进行美丽乡村景观的规划和建设时,有些政府往往因为片面注重经济建设而出现了过度使用和盲目开发自然资源的情况,致使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例如,个别乡村景观建设时,对天然森林的开发没有科学的规划,随意破坏和使用水域等资源,过度利用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凸显出了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快速减少等问题;大范围的使用化学农药,导致水质迅速恶化;肆意处置废水和垃圾,造成了大范围的土地和水域污染;在引进外来物种时,如水葫芦,缺乏整体考虑,以致于出现鱼类及经济作物大量死亡的不良现象。此外,一些乡村为了打造旅游名气,不考虑实际的条件,无序开发建造景点景观,破坏了地域特色,也导致文化遭受严重损失。乡村景观千篇一律,原本应该是美丽的旅游景点和惬意的人文环境,却因为不合理的规划致使美丽乡村建设无法真正实现,既不能有效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又给人们的生活、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利用带来了压力。

1.2 乡村景观落实难度大

和城市建设相比,乡村建设已基本成型。然而最初的乡村建设没有进行科学规划,资源不集中,可供使用的绿地资源有限,一般都是零星散布的状态。因而对零星散布的绿地如何有效利用,是落实美丽乡村景观相关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因为没有建设前的合理规划,目前完工的乡村建设在进行具体的功能设计过程中,出现了多专业重叠,责任无法明确,在成本控制、施工安排以及效果实现方面无法有效掌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乡村景观的落实难度。

1.3 乡村景观形式多样化欠缺

自然乡村群落受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呈现出各具特点的景观形式,主要有农耕景观、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景观、自然景观等。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有些村落在建设时单方面追求建设而忽略了规划的重要作用,或在进行乡村景观建设时仅局限于乡村建筑的表面改造,意图展现乡村统一形象和特色,所以失去了原本的乡土气息。还有一些乡村甚至破坏乡村古建筑以建成统一的新式建筑。由此可见,大量的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脱离实际情况,过于追求统一化和标准化,对乡村景观形式的多样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1.4 乡村景观脱离地域特色

在乡村景观建设时对地域文化的挖掘缺乏力度,致使建成的景观没有地域特色,各种景观同质化明显。由于规划和设计者缺乏对传统文化及乡村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结果在构建乡村景观时无法结合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优秀思想,丢失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以及乡村建筑。归根结底,还是规划设计者没有对地域特色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没有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意识薄弱。有些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着地域文化符号的滥用,对于地域文化的挖掘流于表面,生搬硬套一些仿古建筑和图形符号,比如尺寸夸张的仿古建筑、千篇一律的粉墙黛瓦,甚至欧式的雕像和洋房等。乡村景观应当以乡村原本的生活、生产、生态特征为蓝本,尊重和理解当地居民对村落审美需求和生活状态的基础上,挖掘最具代表性的场所精神,继而进行扬弃和提炼。

1.5 乡村景观规划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

有些乡村过分注重发展经济,结果对待公共基础建设轻描淡写。美丽乡村不能忘记以人为本的理念,而现在的乡村景观建设时重形式轻实效,很多时候都违背了公共设施是为人服务的初衷。例如,盲目建设面积较大的健身活动场地的现象在广大乡村地区较为普遍,然而大多乡村中常住村民并不多,闲置面积较大、闲置时间较长,健身活动场地利用率很低,从而造成了资源利用不充分。再如,南方沿海部分乡村有建设全新独具特色的民居,意在改善居住环境,然而实际情况是未充分考虑南方炎热潮湿的环境因素,以致于村民的实际居住体验很差。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时刻牢记于心,并且在美丽乡村景观建设时发挥出实际作用。

2 与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相关的中国古典园林观点

《园冶》是一本关于古典园林思想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它主张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启示人们在保住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前提下建设美好家园。其优秀的指导思想不但适用于过去的农耕时代,而且同样适合我国现代美丽乡村景观的建设。

2.1 设计要结合自然

《园冶》高度重视“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其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思想主张,试图营造生态文明的居住环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论述正说明了古代人们结合自然的建造,实现人与生态共生共处的目标。古典园林建筑提倡“自然雅称”“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体现了建设园林要注意景观的自然属性,不要过多的人为修整。《园冶》不断出现的顺应自然、结合自然的相关思想,力争在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2.2 开发要因地制宜

《园冶》强调适度合理利用资源,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吻合。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反对粗放的开发。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园冶》主张保护自然生态,反对野蛮的开发方式,指出在建造园林时,不随意损害自然生态中的任何生物,表达了人们意识到了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开发要注意保护环境,不可漫无目的的随意开发,否则将会影响生态环境。“量其广狭,随曲合方”这句话强调是建设园林建筑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兴平芜眺远,壮观乔岳瞻遥”强调景观在设计时要发挥不同的位置优势,降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可能的保留原有地貌和自然植被。“开林须酌有因”“休犯山林罪过”则意在让人们明白对自然生态要常怀敬畏之心,坚持合理开发及适度开发的原则。

2.3 资源利用要合理

《园冶》在资源利用方面借鉴了儒家文化,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感和文化内涵。“废瓦片也有行时”“破方砖可留大用”,指出的是要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有度,反对随意浪费。资源的合理再利用,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中有很好的体现。比如被誉为地上织锦的花街铺地,往往使用园林建设的废料,如碎砖、碎瓦、瓷片、玻璃等。虽然是小料,但因建设者的巧思,形成了造型灵活、主题多样的特色铺装。不仅是材料的再利用,在自然资源的使用方面更是如此。建设风景式园林的内涵是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在保证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去进行开发和利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得以不断发展、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的前提,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要求。在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方式,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对子孙的延续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2.4 打造意境的景观

《园冶》提倡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旨在营造情景交融、充满意境的文化氛围。“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描绘的是建筑周围种植芭蕉,在日常环境中引起人们联想富有别样意境的场景。《园冶》借鉴了古代诗词、传统文化、画境意蕴的丰富内涵,并应用到了园林的建设中,使得古代园林意境深远、表达方式生动活泼。“涉门成趣,得景随形”表达的是园林建设者对享受园林乐趣的追求。古典园林的构图和细节设计往往透露着画境的美感,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艺术设计。此外,《园冶》还注重天籁之音,指自然之音是最质朴的,最动听的。例如风声、水流声、鸟鸣声等。

3 完善和推进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应对措施

3.1 确保景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

我国的古典园林思想主张设计要结合自然,反对违背自然的盲目开发。就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而言,大部分的景观布局和设计都是当地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或自然的慢慢了解,在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实现的。打造美丽乡村景观是人们期盼的绿色建设模式,在规划设计前必须做好充足的调查工作,继而作出全面分析,做到合理开发和建设,减少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尽可能保护古植物的原貌。杜绝盲目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尽可能降低乡村景观的维护成本;在进行建设时要结合地区特色,形成独有的品牌效应。此外,还要避免破坏原有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3.2 降低景观建设的负面影响

乡村景观建设应坚持结合当地实际和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尽可能避免对环境的破坏,最大程度上降低乡村景观建设的负面影响。在面对不宜进行大范围开发的资源时,应科学规划予以原貌保护或者适度的开发。例如,乡村的河系开发,要在原貌的基础上展开规划,增加河系的岸线曲折度和长度,增加景观设计和生物生存空间。在乡村的小面积绿地上设置观赏性景观,将不同板块的绿地统一设计,呈现绿地网格化。在进行规划之前开展充分的调研分析,以保证乡村景观建设各方面的实际操作性。

3.3 建设多元化乡村景观

大量的土地资源和林业资源是乡村与城市的主要区别。其中农耕景观是乡村景观的特色代表之一。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注意乡村景观散布的特点,如农田、水塘湖河、森林等,保证农业生态整体性和景观多元化。在结合农业生态的条件下,乡村可以构建农耕文化园、特色农业产业园、农家乐以及渔家乐等景观形式,打造花海、农作物等农业景观。还可学习国外的农田艺术形式,借助不同的农作物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图案等,提升农田的艺术性和视觉感受。乡村的林业资源也是特色之一,在不同林业资源交接地带进行巧妙设计,打造乡村林业特色景观。将建设多元化乡村景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在推进乡村景观建设的同时保证良好的经济发展。

3.4 挖掘地域特色人文

我国文化的根本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产生的基础在乡村。因而,美丽乡村建设应争取包容、积极向上的氛围。许多古村落和古建筑都散落在乡村,这些往往都是地域特色人文的珍贵代表。在进行乡村景观建设时,要重视并尽最大可能挖掘当地的地域特色人文,将其进行传承和发扬,乡村景观建设要尽量保持乡土属性,并展开创新工作,争取找到乡村地域特色人文与美丽乡村景观建设良好融合的发展之路。例如福建省连城县的培田古村,在建设乡村景观时注意保留传统文化的印记,主要有外墙、牌坊、雕塑等建筑元素,在建筑细节中表现出了客家传统文化和建筑地域特色。

3.5 打造富有意境的居住环境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之一,而乡村景观建设旨在将乡村打造成适宜人们居住的理想家园。营造富有诗意的乡村居住环境的前提是在适合的条件下展开的,而环境是人们居住的基本要求。由于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不断追求自然、田园以及充满诗意的居住环境,成了古今景观建设者的主要追求之一。例如重庆市鱼子岗村通过生态恢复、整合资源等手段实施的鱼子水园项目,改善了乡村的居住环境,让乡村布满诗意。所以,规划设计者应注重打造富有意境的居住环境,不断推进美丽乡村景观的建设。

4 结论

在中国古典园林思想的启发下,结合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在时代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以及越来越少的自然资源的背景下,美丽乡村景观建设应确保景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建设多元化乡村景观、挖掘地域特色人文、打造富有意境的居住环境。中国古典园林思想中的结合自然、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观点,对于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园林美丽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清代园林初探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