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报刊理论宣传的短视频创作思考

2022-11-23 21:56侯洁英
传媒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主讲人话语受众

文_侯洁英

多年以来,报刊理论宣传都是党和政府与新闻媒体宣传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所在。面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扁平而略显枯燥的书面理论想要转化为活色生香的大众语言,需要的是创作者对于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刻把握媒体融合时代传播特点,利用短视频传播优势,推动理论传播创新,提升理论传播效果,让党的理论在群众中开花结果。这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

一、当前理论宣传视频发展现状

主流媒体作为党的意识形态主阵地、理论传播主平台,做好理论宣传工作责无旁贷。短视频时代,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带给理论宣传更多创新突破可能。因为体量小、时间短,对比动辄几个小时的长视频,一则理论宣传短视频可以轻松插入人们生活中的任何短时空隙。因为时长问题让受众望而生畏的问题,在短视频这里大大减少。加之别出心裁选角度,身临其境式代入,深入浅出进行理论解读,短视频会给理论解读插上传播的翅膀。

从书面理论向视听语言的转化是理论视频创作的难点所在。从文字语言向视听语言的不同逻辑转换,大大提升了理论宣传类视频的制作难度,使得理论宣传视频创作极容易照本宣科,难出亮点难出新。当前理论宣传类视频作品常见以下几种问题:

1.媒体融合层次浅,创作形式单调。单一的历史影像画面搭配解说词风格,受限于历史影像的清晰度等问题,观感差,受众难以捕捉和分辨画面关键点时,就会出现思绪游离。专家讲座式视频,则常常变成一张张配音PPT,长时间单向输出且无互动,让人望而却步。对话点评式解读,风格严肃,主持人和嘉宾一问一答,受众大部分时间都只扮演看客角色,参与感不强,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传播。

2.内容老生常谈,吸引力不够。理论文章因其较强的论述性很容易让人产生枯燥无味、艰深晦涩的刻板印象,因此对于理论宣传视频而言,好的内容编排策划十分重要。传统思维下坐而论道式的理论课程,不顾受众注意力分配和承受能力,或是事无巨细想要讲清楚某一块宏大理论的来龙去脉,或是仍将中规中矩的书面语作为宣讲的载体,难以和受众产生有效链接。

3.居高临下说教语态,难以入脑入心。以前的理论宣传视频,容易有一种“居庙堂之高”的“端着”的感觉,让受众抬头仰视的同时也会产生抵触心理。党的理论本来就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看不到受众反应、冷冰冰的说教难以走进受众的心中,更难以答疑解惑,给予受众鼓舞和推动的力量。想要感化别人,首先就要到受众的身边去,以情感渗透力打通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好理论宣传短视频

第一,打破固化思维,推动形式创新。

理论宣传视频难做,最难的就是突破形式束缚。2020年央视推出的动画《从云南小粒咖啡看中国脱贫故事》,以云南小粒咖啡的旅途作为切口,通过50多幅手绘动画展现了其跨越山海、在国际咖啡专业赛事崭露头角,满足了大洋彼岸民众的需要,也富足了云南当地民众生活的故事。通过云南“精准脱贫”的精彩案例,向世界展示中国式减贫的方案与智慧。2017年10月,为迎接党的十九大,新华社发布《我们的自信》系列创意微视频,以新颖生动、别具一格的形式,形象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自信”重要思想。四部短片,四种风格,巧妙地将抽象的理论主题转化为民众喜闻乐见的生动画面,第一视角一镜到底地阐释全片,又别出心裁将折纸动画、中国风手绘动画等新颖手法运用到宏大主题的表达之中。除此之外,该系列短片所使用的炫目巧妙的动画特效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当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加剧变化,理论宣传重点要用好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开拓探索新表达新形式,以小见大、化虚为实,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二,权威+热点,打通“底层逻辑”。

策划和制作理论宣传视频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思想表达和情感传递,以宣讲型视频为例,对主讲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主讲人的知识权威是访谈类理论宣传视频内容和质量的保障。其次,熟练的演讲者所具备的语言表达、说服感化的能力,为理论知识的传播修路搭桥。大到仪容仪表,小到语气停顿,需精准有效、富有感染力。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围绕该话题,人民日报新媒体策划了年中主题演讲“我们的小康”,最终选择了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财经作家吴晓波、经济学者薛兆丰。以权威作底座,再借一缕网络世界的东风,理论宣传的船可以行得更远。

第三,了解关注青年,转变话语体系。

传播的一大问题就是弄清你的受众是谁,有什么特点,想要什么样的内容,怎样才能让他们更爱听。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最为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掌握群众特别是青年,就应该仔细研究当下青年接触互联网的状态。基于这些新特征,理论宣传更要着力转变传统话语体系,加快主流话语体系创新转化,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群众话语、网络话语,真正实现加入青年、感化青年、影响青年。前几年,内蒙古电视台《开卷有理》栏目推出了由北京大学学生卓丝娜创作的rap歌曲《马克思是个90后》。课本里的马克思第一次通过青年亚文化与90后相遇,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理论宣传做活。

第四,优化细节设计,打造平等传播

舞美设计是一种场景语言,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2018年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对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多数人能说出的关键词并不多。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制作推出了系列微视频《网络公开课:带你认识不一样的马克思》,邀请党的十九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红”思想政治课老师徐川为主讲人。和传统的宣讲录制不一样的是,此次的演播室内没有立式讲台,甚至连高出地面的舞台都没有。区别于专家学者坐在讲台后只露出上半身的录制形式,无讲台站播设置让观众看到了全部的徐川,他可以随时走进他们中间。这就轻松消解了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位置差别,成就了一场没有高低之分、没有隔阂的平等交流。场内仅留一盏聚光灯跟着主讲人徐川的脚步运动,在他的对面是席地而坐的数十名大学生。相较于传统理论宣讲设计所透露出的浓浓说教语态,创新性的突破就从舞美设计开始,将双方放在同一平面上,让宛如朋友间聊天对话般的真诚自然表达,来实现打动人、影响人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主讲人话语受众
画与理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浅谈当前党课教学的面临问题与完善建议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由一道测试题所引发的思考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开讲啦》做正能量的传播者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