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应用

2022-11-24 01:00孟婧勔长江水利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
文化产业 2022年28期
关键词:接受者美学受众

孟婧勔 长江水利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

接受美学是一种以接受者为中心的接受理论,将接受美学运用到文化传播中,可以为文化传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接受美学注重对文化传播内容本身,以及读者接受心理规律的研究,能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新闻话语方式,也能使读者接受达到最佳的效果。现对接受美学概念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接受美学在文化传播活动中运用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注意点。

接受美学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德国,主要代表人物是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它是指在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的系统中,把艺术欣赏——即读者或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提到中心地位。接受美学能为文化传播活动打开思路,解决读者接受中的一些难题,更有效地推动文化传播活动的开展。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接受活动由作者、接受客体、接受媒介、接受主体和接受环境等要素组成。按照这个理论,将其对照到文化传播活动的接受过程中,文化传播者相当于作者,文化传播内容相当于接受客体,传播的方式方法相当于接受媒介,读者相当于接受主体,社会环境相当于接受环境。接受美学理论可以为文化传播活动的研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接受美学在文化传播活动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美学和文化传播活动的共通点

美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全面健康地成长。优质的文化作品可以展现出内容美、人性美和社会美。文化传播的目的就是使受众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继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正能量。两者相似的目的为接受美学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尝试提供了可能。

受众审美能力有待提升

如今,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他们已经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选择想获取的内容。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受众面对的信息环境越来越复杂,许多人倾向于用“更快”的方式获取信息。但是有些传播内容真假难辨,一些自媒体传播者为了博取关注,制作的内容只能刺激受众的观感,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并不能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受众面对这样的传播内容也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深入思考。长期沉迷于这种劣质的文化传播内容中,不仅会使受众脱离社会实际,还会降低受众的审美能力,甚至对其心理和精神健康造成危害。

接受美学有利于文化传播效果的提升

文化传播只有在受众接受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它的价值,传播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接受者,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信息爆炸时代,媒体越来越需要关注受众在接受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这与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主体的观念一致。然而,在现实传播过程中,有时由于过分强调宣传,文化传播容易忽视读者接受,使其难以达到预期传播效果,难以引起接受者的重视。接受美学强调接受者的主体地位,注重接受者在接受时对文章中文字的内涵、图画中色彩和线条的运用、舞蹈中所用节奏姿势等的理解,将接受美学理论运用到文化传播活动中,能够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

接受美学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研究读者的接受活动,是新形势下增强文化宣传效果,促进文化传播科学化的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能抓住文化传播中的关键环节。接受美学主要包括“接受者中心论”“召唤结构”“期待视野”几个主要理论,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探讨接受美学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接受者中心论”的应用

文化传播不仅要重视作品内容,还要重视接受者。“接受者中心论”告诉我们,接受活动是接受者进行的活动,受众是接受的主体。因此,要想提升传播效果,就要把接受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只有他们接受了传播的信息,文化传播才有价值,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有筛选信息的能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整合、解读、加工信息,然后通过转发等方式成为新的传播者,在此过程中,接受者的“中心”地位进一步提高。

要想让受众成为文化传播活动的“中心”,就要在进行文化传播时寻找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通常来说,人们都有求“新”、求“近”的心理。求“新”心理表现为对未知、新鲜奇特的事物进行追逐;求“近”心理则表现为人们对与自身状态比较接近的事物表现出一种“认同”的心理趋向。在这种心理趋向的影响下,受众在接受事物时表现出极大的接近性。这种接近性包括生活认知和生活意义的接近性、地域的接近性、文化的接近性以及情感的接近性。在这种接近性的驱使下,人们在接受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共鸣”。

近年来,“国潮”文化热度不断提升。如何让博物馆中的文物、图书馆里的古籍等“沉睡”的文化苏醒过来,是文化传播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我在故宫修文物》用朴实的方式,将一群藏在故宫里的手艺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和遥不可及的故宫相比,故宫里的手艺人与受众有很多共同点,如需要每天上班、下班,而这种共通点使受众产生了“亲近感”,从而缩短了节目所要传播的文化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故宫在受众心中是神秘而遥远的,那么在故宫里的工作和其他工作有什么不同?这又让观众产生了“好奇心”。受众的亲近感和好奇心,加上精心选择的故事,以及让人舒适的节奏,使得故宫“出圈”,成为流行IP。

有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热情,是因为他们觉得传统文化和自己有“距离感”,特别是如今许多受众习惯了“短视频”,不愿花大量时间去理性思考和深入研究。为了增加与受众的亲近感,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枯燥无味、模糊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具体来说,可以以身边故事为突破口,用大众容易接受的通俗化的方式把所要传递的思想文化内容表达出来;也可以利用人们求“新”的心理,利用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如借助短视频、公众号等当下流行的传播媒介,增强传播的现场感和冲击力;增加语言的亲和力,多用简单、口语化的语言。如在文化类节目《圆桌派》中,主持人和嘉宾每期都会设定一个主题,以聊天的形式讨论社会热点话题,其中一期请邓亚萍做嘉宾,不仅探讨了乒乓球的专业技术,还以乒乓球比赛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成功者必备的心理战术。这一节目通过生动活泼、质朴自然、形象直观、深入浅出的语言,把抽象的内容变为直观的信息,最后升华成做人做事的智慧与哲理,不仅拉近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还让受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了接受活动。在接受美学理论中,文化传播的价值会随着接受者的参与,不断得到修正、丰富和补充,继而形成良性循环,让传播活动自身不断地完善。

“召唤结构”的应用

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区别在于,非文学文本描述的对象具有一种外在的现实性和确定性,而文学文本是一种虚构,于是形成了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形成了文学文本特有的结构特征——“召唤结构”。

事实上,这种不确定性认为传播的内容是什么不重要,关键在于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更加注重文化传播后取得的结果。为此,将文化传播内容分为未定性内容和读者接受具体化内容两部分。文化传播者只是提供了未定性内容,只有经过接受者大脑的具体化加工,文化传播才能真正完成。任何传播内容作品都具有未定性,内容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是连接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文化传播也应该具有某种程度的未定性,在传播具体目标、形式和方法以及渠道上表现出多样性。

传播内容的未定性和空白性越大,接受者的想象空间就越大,加上接受者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同一个文化内容会对不同的接受者产生不同的效果。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陶渊明的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他的诗“似淡而实美”,还有的人认为他的诗“质而实绮”,这和接受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有关。

通常情况下,文化传播者是面对整个社会的,没有特定的传播对象,传播潜在接受者的人员类别较为复杂,他们的文化程度、工作类型、生活环境不同,对文化传播内容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在文化传播中,如果采用具体的、理论性强的方式,人们就需要增加理解成本,随之,接受的程度就会降低。因此,在进行文化传播时,要输出多层面的、具有渗透性的信息,开展大多数接受者都乐于接受的某些观念、某些内容、某些种类、某些形式的传播活动,使这些文化传播内容具有公共性和沟通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接受效果,也才更容易引发接受者共鸣。

在文化传播中,民生类、社会类、娱乐类话题一般更容易受到社会关注。这种话题常常涉及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不确定性和空白性都很强,对其可以进行浅层次理解,也可以进行深层次挖掘,从多种角度进行解读,如某些旅游景点该不该收费等社会问题。这使得内容中的空白成为传播中的主要关注点,让接受者有意识地去发现空白,充分挖掘文化内容中那些“沉默”的因素,并积极参与其中,进行思考、讨论,让受众凭借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参与到文化传播的“接受”中去,让文化传播真正入脑入心。

在互联网传播的过程中,信息发酵的速度越来越快,不仅提高了受众参与度,还能延长传播内容的“生命周期”,使传播的内容多次发酵,引发受众的多次参与和互动。

“期待视野”的应用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学理论家汉斯·罗伯特·姚斯称其为接受美学的“方法论顶梁柱”,指的是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经验和知识积累不同,人们接受事物的前提条件也就不同。

期待视野大体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这三者紧密交融,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接受活动的结果,所以,对读者的“期待视野”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尽量消除传播内容的陌生感,尽量用浅显直白的语言对其进行表达,用创新的方式对其进行演绎,所传播的内容要与受众的认知、价值观等相符,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引导受众进行思考,以达到文化传播的预期效果。

我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食物不仅关系着百姓的日常生活,还联结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和各地不同的人文风情。近些年,不少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受到好评,如《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人生一串》等。这些纪录片不只讲述美食,还把中国各地的美食和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春节回家吃团圆饭,作料好比人生的不同经历;起早贪黑做生意的老板是勤劳智慧的劳动者的代表。这些纪录片用独特的方式展现美食,用人情味之美来烘托美食之美。例如李子柒的视频,不仅展现了中华美食,还展现了有别于城市的乡村之自然美、村民之朴实美。这些文化传播活动看似是在通过平凡人讲各地的美食,实际上却与中国人的民族无意识联系在了一起,能够让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跨过认知的鸿沟,自然而然地产生亲近感,还能提升接受者的审美能力。

接受美学在文化传播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文化传播活动越来越丰富,这要求文化传播者要用创新的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的丰富文化,多制作传播“真善美”的作品,以便不同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认同感。这意味着文化传播者要不断提升传播内容的核心质量和创新意识。

要想让接受美学在文化传播活动中起到良好效果,就要把握好传播的度。接受美学启示文化传播者:传播内容如果符合受众的兴趣,在受众的经验、知识结构水平范围之内,就能较容易地与受众相互呼应和互动。人们通常更容易接受简单、娱乐性较强的事物,但是文化传播活动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这样只会导致文化传播活动趋向“低俗化”“庸俗化”,甚至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使传播内容不再有高度,失去启迪性和教育性;使接受者失去思考能力。

文化传播的内容不应简单地迎合接受者既有的期待视野,而是要积极打破他们熟悉的视野,为其开拓新的思想空间,让其接受更为先进、更为系统、更为理论化的文化传播内容,使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和更高水平的文化传播内容慢慢对应。总之,文化传播内容的水平应略高于接受者的认知文化水平,这样不仅能更容易让人接受,还能更好地发挥接受美学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引导、启迪和教育作用。优秀的文化传播活动应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应保持对人的思想引领作用,应当在“寓教于乐”中完成。另外,在进行文化传播时,要注重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以提高受众的参与感。

猜你喜欢
接受者美学受众
盘中的意式美学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
“妆”饰美学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式的新视角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