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探讨与研究

2022-11-24 00:50孙静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7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职业

孙静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愈发严峻,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提升职业能力。社会对教育岗位人员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思考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意义

1.1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具有实践技能人才的场所,从高职教育开办之初就秉持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宗旨,并且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和职业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是高职院校贯彻教育宗旨的必然途径,也是为加强学生就业优势、提高学生就业率所做出的改进[1]。

1.2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体现着学生对未来的愿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在学年设置上只有三年,并且其中一年的时间要留给学生实习,因此学生真正用来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只有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学生不仅要对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还要对自己的未来以及行业发展有清楚的认识。当前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较高,职业规划能力不仅包含了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也体现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等,因此,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是促使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的重要途径[2]。职业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帮助学生对未来有更加科学的规划,提前适应岗位需求、熟悉工作环境。

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师生关系需进一步改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关键,然而,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构建更多沿用传统教育观念,部分教师只负责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质以及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引导。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并没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学生管理,改善师生关系。

2.2 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其教学理念决定课堂教学方式。在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未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上,在教学中也把课堂时间更多用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缺乏重视。

2.3 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各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包含多个方面,不仅有学生在操作技能方面的能力,还包括学生在精神方面的专业素养,这些都需要教师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在针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对职业能力的教学缺乏全面性,例如高职院校岗位实习是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教师对职业能力的教学较为碎片化,缺乏连贯性和针对性,学生难以将岗位实习和教学内容有效结合,降低了职业能力教学的实效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十分有限。

3 优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提升学生的课堂主动性

在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尽早进行职业规划。通过分析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因素,发现比较关键的是学生自身缺乏对职业能力的正确认识,对职业能力不够重视。因此,教师在开展职业能力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对职业能力内涵的讲解,注重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提升,在教学内容的规划上要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制定,加强学生对职业能力的认识,使得学生意识到职业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积极性[3]。

3.2 创新教学理念

在影响职业能力培养的因素中,教学理念也是重要因素。在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部分教师对职业能力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职业技能熟练度方面,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方式较为单一,重复、机械性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参与兴趣。因此,教学理念的创新至关重要,教师要对当前行业的岗位要求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效性[4]。同时,在职业能力培养方式上,教师也要加强创新,可以借助教学情境的创建或者社团活动的开展等方式创新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趣味性的提升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3.3 借助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观念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学模式,学校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为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提供更直观的方式。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职业观念进行引导。高职院校要借助校企合作这一机制,加强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挂职实习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在企业历练的机会,使得教师对职业能力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在教学内容的规划上更有针对性[5]。另外,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也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感受职业环境,对岗位要求以及工作环境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精神奠定基础。

3.4 加强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

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其在培养目标上和职业能力具有较大的契合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对专业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引导。学前教育作为向一线教育机构输送人才的专业,其培养的学生大部分进入学校工作,因此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注重思政教育[6]。学生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幼儿的爱护意识,这些都和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思政教育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把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师德师风观念,同时在思政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也要加强对职业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3.5 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从宏观层面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板块,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要针对这两大板块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在理论教学方面,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的提升上,因此教师要结合岗位的具体要求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专业技能的课程设置做好层次化区分,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贯彻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使得学生的理论基础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实践教学方面,则要借助技能训练、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方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实践课程的开展使得学生对学前教育行业的了解更加深入。另外,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教学评价体系也是重要组成部分[7],教师要根据幼儿教师这一岗位的职业能力结构,采取抽查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职业能力,参照近几年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来设计题目,并将其发展为长效机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价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方式优化路径,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职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