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学术精神焦虑的三个维度

2022-11-24 02:51
大理大学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视野学术

李 剑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都 610068)

教师致力于追求精神幸福与安宁,“所谓精神,就是一种神采、韵味,一种内容实质”〔1〕。投身于教育事业的知识分子或许没有企图过丰厚的物质待遇,但希望可以追求精神上的慰藉。相对于物质欲望,教师更能积极创造自身精神世界。况且,他们对于精神世界的创造并不是出于对物质世界妥协,只是实现职业使命与价值目标的需要。社会赞誉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美誉都可以看成对教师精神文明的盛赞。“‘精神世界’不是别的,它就是教师的精神家园、生命家园,是一个我们难以割舍但又不断地被世俗的‘科学世界’所遗忘的充满‘人文情怀’的世界。”〔2〕精神追求与精神幸福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更具特殊意义,大学教师的学术灵感与研究创造就与其各自精神修养紧密相关。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大学教师更自觉沉溺于其伴随而生的精神世界,更希望在精神领域创造学术成果并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程度;可以说,构建精神世界是大学教师探索人文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内部动力之源。大学是学术机构,是幸福精神生活的城堡,大学教师以脑力付出为劳动方式,以躬身践行进行“求是”探索;但无论何种行为都会烙上学术精神活动印迹。他们付出于学术又收获于学术,并在内心始终坚守学术道德、理想、信念、责任、使命等学术品质与学术精神;并凭借其高深水平努力成为社会道德与精神文明的引导者。良好学术精神品质的培养也注定他们要担负更多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使命,承载民族精神脊梁的职责。“精神是一种深刻而稳定的动力特征,其核心是表现个人主体能动性的独立人格。”〔3〕总之,对于精神世界的探求能为大学教师学术研究与职业生涯提供强大内驱力。然而,大学教师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存在的诸多艰辛并非外人所能够理解,除了物质困扰、世俗琐事外,最为焦虑与苦恼的艰辛恰恰源于对学术精神的执着与坚守。学术焦虑也可能变成无法释怀的学术精神焦虑,并陷入困境而导致大学教师内心迷失。“大学教师精神特质不仅具有经验性的特征,同时还作为一种符号性规则对教师的意识和行为发挥制约作用。”〔4〕当大学教师陷于学术焦虑时则无法实现其精神价值,那么可能背离学术精神,也可称之为学术精神衰落;学术精神衰落也可认定为科学精神与真理精神衰落,从而对大学教师精神幸福与学术发展都具有负面影响。

一、学术创造焦虑:学术创新精神失落

创造与创新为人类发展提供永恒的动力。学术创造即各级各类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在相关各自学术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技术的,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现实的。学术创新则多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更新,丰富了学术研究领域内容,为该领域研究增添了新的点滴积累。相对于学术创新而言,学术创造指所取得的新的研究成果与结论是前所未有的,是对以往学术创新的“质”的突破。因此,可以说学术创造以学术创新为基础,学术创新为学术创造提供量的累积,学术创造是学术创新后实现质变的结果。无论是创新或创造对于学术研究而言都有积极意义,都是新时代对于学术研究的核心要求,是学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假如学术创新精神失落则必定导致学术创造焦虑。大学教师因其学术成就而成为专业从业者,进而获得名誉;也可以说,大学教师的进取之路也就是学术研究的成熟之路,学术研究的成熟之路也就是学术创造的丰收之路。那么如何才能取得高质量学术成果,创造高水平学术成就呢?这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唯有持之以恒地学术积累、坚持不懈地学术创造,学术创造之魂便是学术创新和创新精神。“创造是人存在的本质方式,所有幸福都来自创造性生活。”〔5〕“学术创新是学术发展的灵魂,学术创新就是要紧跟时代、主动发现和回答现实提出的课题特别是重大课题。”〔6〕大学教师拥有相对自由的研究时间,占有丰富研究资料与科研经费,形成相对适宜的学术环境与研究团队等便利条件。这些便利条件理应让大学教师的学术创造变得更加自由与美好,理应更能激励他们的学术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理应更能体会学术创造所产生的精神幸福愉悦。然而,我国大学教师的学术创造力与创新水平目前还没能够处在世界尖端水平,存在的老问题与出现的新问题使得“学术创造与创新”成为一个需要长期激励的话题。学术精神既在于创造而更取决于创新,学术创新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创新需要积累、质疑、批判,需要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论据、新研究结论等等;总之,学术尖端突破需要学术创新。也许学术创新可以结合这几个方面得到一些有益的思考:首先,培养创新的勇气。勇气是创新的首要精神气概,面对浩如烟海、大气磅礴的学海,大学教师自当心生敬畏。“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7〕正因为创新是异常艰难的,才需要毫不懈怠地激励创新,创新是挑战未知的难度与承受不可预知的失败,这都离不开巨大勇气的支撑;而轻浮随意拉扯出的创新实则是对创新精神与勇气的亵渎。创新的勇气又包涵“质疑的勇气、面对质疑的勇气,提出新论据、新结论的勇气,承受失败的勇气”等;而最珍贵的勇气在于养成持之以恒坚持创新的毅力。创新需要毅力,毕竟艰难枯燥的创新往往建立在分析大量研究资料,钻研分析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不能有丝毫浮夸、意撰、投机取巧行为。创新需要毅力还在于学术创新既是思维活跃的产物也是刻苦研究的结果,没有积累,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学术创新成为无水之源,因此,学术毅力也正是学术创新精神的核心品质。其次,培养试错精神。长期的学术积累不仅奠定了学术功底也是学术研究方向逐渐明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试错;试错行为赋予学术创新现实意义与价值。可以说,如果没有不断的学术试错,就不能找准正确的研究方向;没有正确的研究方向,学术创新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也就毫无意义。通过不断试错,培养大学教师“试错精神”才能使学术研究站在政治、科技、文化等前沿方向,才能在某个领域付出劳累与心智并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回报。因此,试错水平与能力也可以是区分大学教师学术水平与潜质的关键指标。可以说,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科学家也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探索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方向的,他们都有坚韧不拔的“试错精神”。学术创新需要反复“试错”不惧失败,只有经过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学术才能逐渐成熟与证实,“敢于试错”本身就具有了极大创新精神。再次,培养广阔学术视野。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广阔的学术视野又能为其学术创新精神增添不少色彩。学术研究与创造可以是枯燥、冷清的,但在视野与胸怀上绝不是逼仄的。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学术研究都处于纵横交错的学术网络,每一项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取决于研究者所能认识到的研究视野。学术视野根据研究需要与研究对象可以划分出多样性、多层次性;可以分为大视野、小视野,动态视野、静态视野,历史视野、当代视野等。但这其中需要引起学术人员充分关注的学术视野主要有全球视野、历史视野与跨学科视野。全球信息化与信息全球化时代只有拥有全球视野能够站在学术研究前沿和顶端,得以开展比较研究与借鉴研究。历史视野通过文献梳理便于分析过去、站在过去的基础上展开研究。而跨学科视野才能看清楚研究的多面性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互补性。学术视野决定研究空间大小,也决定其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学术视野广阔才能把握研究全景图,才能为学术创新奠定牢固的根基,才能有所超越并能最终预期其研究价值与意义。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大学教师需要构建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在广阔视野中,大学教师学术创造与创新才能更好实现,才能摆脱学术焦虑;否则,大学教师的学术生涯将是短暂的,学术生命将是落寞的,学术精神将是失落的。

二、学术管理焦虑:冷漠的数字学术

韦伯的科层管理是一种经典管理模式,在工厂企业中其核心措施就是通过科层管理取得高效率,而高效率又通过数字量化反映,因此量化、具象化、数字化成为科层管理下最常见的考核效率指标。当前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也移用了科层管理模式,并融合我国传统以来形成的官本位文化,结果形成我国大学学术管理资源配给制与任务摊派制。“高校多是以学术行政管理为主导,学术民主管理弱化,教学、科研人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执行行政命令的工具。”〔8〕科层管理推动大学学术管理考核量化,用数字来表现学术成果,用科研分数换算学术成就,用经费额度解释学术贡献。显然,学术管理量化方便学术考核,便于管理者操控学术评价与学术资源分配;然而,刚性的量化管理,数字化操作方式下已经提前预设好将学术质量与水平等同于数字效率;实际上这也等于扼杀学术精神。为什么说扼杀学术精神?首先,扼杀了大学学术发展精神。在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下,我国大学排名也有严重数字评比依赖倾向,并以此为导向,各高校将各级各类发展指标具体量化分解,学术成果量化也不可避免。譬如大学学术影响力排名就依靠不同级别、不同层次课题项目数,同时还有不同类别论文数量以及其所形成的影响因子来评判该学校学术水平与业绩;而这些仅需要具体罗列几项数字就几乎能完成评定。这般操作方法,虽便于学术评比但不利于大学学术内涵式积累与发展,最终导致“学术管理就是数字,数字就是政绩,政绩就是数字”这样的怪异现象产生。其次,扼杀了教师学术发展精神。大学教师从事学术研究原本是要服务社会、促进自身发展并取得有意义的学术成就与指向幸福的学术精神生命。但以行政评价与量化评比为导向,高校对教师的学术考核与奖罚也简化为数字。课题项目数、经费金额数、论文篇目数、引用次数折算数、影响因子换算数等等都可以折成分数。由此教师的学术水平、学术潜力、学术质量、学术成果、学术成就都只能统一为学术数字;这种简便考量方式所能考核的内容与范围有限,对于人的内涵式学术难以评测,尤其是学术精神与学术道德这类深度学术内容难以换算。总之,用数字考评教师易于操作,便于管理,甚至能营造数字上的公平并以此作为大学教师考核结论和奖励与晋升的依据;但容易扼杀了教师学术发展精神。

用数字考评学术除扼杀学术内涵发展与学术精神外还将造成一些不可思议的学术乱象,“以量化为典型特征的学术考核指标体系浮出水面,这不只意味着本属于‘认识论范畴’的‘学术创新’被进一步赋予了‘政治论的涵义’,还意味着学术生产者作为‘计件工’时代的到来”〔9〕。其他乱象表现如以下方面:其一,数字学术限制学术自由。数字学术是行政权力主导下学术考核的独特方式,与这种方式相辅并行还有预设学术、摊派学术、审批学术、层级学术等;这些奇怪的学术考核方式与学术自由精神相背。众所周知,学术精神倡导的是追求创新、自由、多元,而反映科层权力的数字学术恰恰制约着学术自由发展与创新精神;尽管“把一名教授终身工作的质量还原为一个简单的数字是完全没有道理的”〔10〕,但大多数教师的学术研究限制在数字中而忙碌。其二,数字学术制造数字话语权。学术话语权就是在专业学术领域作为学术研究主体的学者所能掌握的发表学术观点与分配学术资源的权力,学术话语权与学术自由代表着学者的基本尊严与学术威信。数字学术是特殊的评价制度造成的,学术研究依照行政指令发生,其实质反映的是科层权力意志,因此学术话语权与行政话语权相辅相成,学术是资本,权力是基础。当行政部门把项目、成果定级分层,用数字量化,那么学术话语权也可以理解为数字话语权。例如某学术人员承担的高级别课题项目数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多、出版著作数多等等,这些数据统计起来则越容易通过占优势的科研数字而占据学术话语权。同时又与行政权力发生微妙关系,相互映衬,成为学术资源分配的主导者。其三,数字学术催生学术数字泡沫。数字学术表征下,无论是大学还是教师个人都极易陷入数字追求、数字崇拜、数字创造而牵动敏感神经导致数字喜悦或者数字悲伤。毕竟,教师晋升、各种评聘、津贴、奖励、荣誉获取都无不与这些数字息息相关。甚至他们玩起了数字游戏,例如将一项成果刻意分身为几项系列成果发表发布,往成果里注水,这样可以制造更漂亮的“数字”显示。由此,催生学术泡沫,扭曲学术本身规律,制造学术混乱,导致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这确实是一种病态的学术格局。

三、学术物化焦虑:功利化学术欲盖弥彰

源于法国的“象牙之塔”用于比喻脱离现实生活与社会的学者、艺术家及引申至大学,赞美大学与学术纯粹之意。然而,大学与社会从未敢脱离,现代化社会,大学与社会的关联与合作,相互流通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新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鲜明的服务性质,它是为学习服务、为学生服务的”〔11〕。大学也通过多种途径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以发挥其学术研究功能的实用性。与此同时,社会也为大学提供各类资源以强化大学对社会的依赖性。大学与社会互为依赖、相互协作促成学术研究商业化与商业研发学术化。在日渐浓厚的商业氛围中,大学教师的学术追求与真理探索不必孤独与清贫,而只有积极投身社会发展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技术与研究成果才能真正体现学术的实践性。显而易见,这是个令人兴奋、朝气蓬勃的“大学—社会”高度互利互助时代;如此这般时代背景下,还纠结于“象牙之塔”情结,甘于清贫寂寞,无视名利物质也是不合时宜的。学术既要保持其真理性、纯粹性、科学性,也要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实用性。大学对于社会的贡献取决于其对社会提供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学术服务应当是大学服务社会的强项,大学教师学术研究也应与此保持一致性。当然,大学所提供的学术服务也能为学术主体带来一定程度的名利馈赠与回报,例如学术明星、娱乐专家、广告学者等。大学教师凭借学术服务于社会是其所应当承担的基本使命与职责,同时,大学教师又依据其贡献程度得到相应回报是学术服务社会良性循环的表现。令人遗憾的是,当功利主义与工具价值观主控学术研究时则学术与社会服务之间互助互赖失去平衡;学术成为步入社会谋取名利的工具,大学成为学术商业化基地,大学教师更是演变成学术贩卖的商人。“如果科学研究只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带着一种功利目的去从事科研,不仅发现不了真正的科学问题,而且导致的是短期利益。”〔12〕即便是在商业化大潮下,有良知的学者也应该清醒意识到“学术是清洁的,是在淡名泊利、不急不躁的沉稳心态下,潜入生命与世界的深处做知性磨炼和理性思考与创造的产物”〔13〕。学术谓之为学术不仅在于其创新创造,也不仅仅是社会服务,而根本还在于其在各种状态下所反映的学术精神。这种精神被遮蔽必将出现以下危机:其一,学术成果过度商业化。“学术研究的根本目标则是促进大学之人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和道德修养。”〔14〕当学术研究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商业交易使用时,便放弃了它的学术精神、背离了学术道德。毕竟商业营利模式下的学术更愿意关注那些能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项目,精深的知识与专业的技术或成为媚俗工具,研究视角更以学术市场寻租的方式展开,而基础理论研究更是受到冷落。利益驱动下,学术人格不断降低,学者依附于商业运营失去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学术研究呈现市侩、功利、庸俗取向。其二,学科设置过度市场化。任何学科设置都是依托学术研究展开的,学术商业化,那么学科设置市场化也就不足为奇。大学以社会需求及经济效益为导向,学科专业设置也可能过于沦为市场需求工具而扰乱合乎规律的学科设置。比如过度开设、重复开设一些社会热门学科专业,出现学科设置短视行为。学科设置短视行为,从长期看必然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影响大学学科平衡发展和社会科学进步,并歪曲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与学术价值判断,将知识研究与学科传承置于对立处境。其三,学术绩效管理过度企业化。我国大学正在大力推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最显著的效果就是激化竞争、提高生产效率,但应用于学术管理、制造学术绩效,存在潜在逻辑假设问题,这个逻辑假设问题在于企业管理逻辑能不能等同于学术管理逻辑。众所周知,绩效管理产生于企业管理,后为大学所借鉴,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效率与效益最大化,这是典型的商业运行法则。然而,大学不同于企业,学术创造与企业生产有着较大区别。显然,企业绩效管理能否运用于学术管理值得商榷与考证,毕竟激励的对象不同,劳动过程与结果也不同。事实上,当前大学学术绩效管理刚性套用了企业绩效管理,用企业逻辑替换了学术逻辑,于是出现“在大学的社会规范、期望和文化上给教师以错误的暗示、刺激和诱导,削弱大学教师严守职业道德的伦理诉求”〔15〕。由此可见,学术行为终究不是商业行为,不是简单为经济效益服务的,学术精神与学术道德是无比高贵的。假如不厘清企业管理逻辑与学术管理逻辑之间的差别,学术管理过度企业化、绩效化,那么容易抑制学术创新、危害学术精神、丢失学术道德,最终使学术失去初心。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视野学术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数字生活方式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之影响
当代艺术档案的认识与收录方法
视野
真相
学术出版创新: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