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地图更具活力的新时代

2022-11-24 03:25王红闯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2年7期
关键词:微型化实景制图

◎ 王红闯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属于他们的瀚海和星空。地图重构地理世界也是一样,为人类创造着精神财富,这也是地图的魅力所在。在历史长河中,地图与文化相伴相生,地图用自己特有的符号表达着复杂的地理世界,成为时代的注脚。

追本溯源,原始地图在中国源远流长,在《史记》《山海经》中曾有记载,夏禹派大章和竖亥两位徒弟步量世界大小。西晋裴秀编制《禹贡地域莆》《地形方丈图》,提出“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的理论基础。他采用的计里画方法长期影响着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格局。西方地图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尼罗河沿岸开始有农业时,为重新确定土地,便产生了具有数学意义的、用图形表示土地轮廓和数量的地图。

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地图也向电子地图、数字地图迈进。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制图开创了手工制图向自动化制图转变的新开端,使数字地图成为最新最现代化的地图品种。

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地图融入了航空摄影、卫星遥感、计算机等新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地图的现实性、完整性、实用性。新技术的发展融合,使地图在实际应用中更具针对性;日益丰富的地理性需求,使地图向更深层次进化。笔者认为,未来地图的发展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开拓。

打造地图数字化。地图数字化功能具备信息量大、精度高的特点,同时还具备查询检索、分析和决策功能。在未来地图里,数字化特点将成为自动化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地图的直观操作属性,使原本单一的地图成为服务于城市的智能系统。

打造地图智能化。计算机的发展为智能化地图扩充了领域,实现了地图的智能化驱动,在应用效率和服务内容上兼具更加人性化的操作。人们利用地图,不再是单一的指令需求,智能化地图快速完成人们提出的多种需求指令,高度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适应未来高效、便捷的应用需求。

打造地图微型化。未来地图的制作将愈发简单,微型化图幅能高度浓缩和放大,便于携带。地图微型化在内容和体积上呈反向发展,充分利用科技的优势实现应用上的高效便捷。此外,5G 的发展应用将为随时使用未来地图提供稳定的数据支持,承载软件系统芯片高容量,小体积的特点为微型地图的广泛应用提供硬件支持,承载软件系统芯片高容量,小体积的特点为微型地图的广泛应用提供硬件支持。

打造地图多样化。地图功能从仅表达地理客体规律特征,扩展到知识发现、空间分析、动态显示监测、综合评价、预警预报等。地图不再只是服务于人们对地理位置的单一需求,而是以地图为基础产生更多的应用需求,如为人们提供出行建议、地图上信息更新提醒以及综合性指令服务,充分显示地图多样化应用的需求。

打造地图实景三维化。三维实景地图的直观性可以实现快速精准定位,依据三维空间的位置特征,以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快速获取所需的位置信息。实景三维地图相当于对世界的复制,实现以超大广角俯瞰世界的技术愿景。实景三维地图将改变人们对传统地图的认知,无论从视觉还是应用上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人类地图史上一次重大革新。

如今,我们正处在迎接地图更具活力的新时代,地图对于人类的意义非同小可,没有地图,人们就没有了空间感。只有对空间位置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经济发展、管理土地资源、应对灾害紧急事件以及与位置相关的商业决策。未来,我们将见证一个地图用户激增、地图使用愈发频繁的全新时代。

猜你喜欢
微型化实景制图
实景演出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婺源《梦里老家》为例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习近平的战疫日志
碳酸氢钠分解实验的微型化改进
基于Moodle的医学成人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以“氯气的性质”例说元素化学的“实验化教学”
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和微型化的渗透
宝马首次在中国实景演示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明天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城市?
中国网民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