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科研思维培训去增强“5+3”一体化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

2022-11-24 03:32许斌孙子林谢波
科技资讯 2022年20期
关键词:研究生临床培训

许斌 孙子林 谢波

(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泌尿外科;2.东南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4.东南大学医学院教育处;5.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教育处 江苏南京 210009)

2015年,教育部发布通知宣布全面取消七年制临床专业学位,“5+3”一体化取而代之成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新的主体。该模式将本科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融为一体,即通常所说的“四证合一”[1],是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为提升整体临床医学教育质量的一次积极探索[2]。

同时,教育部指出对“5+3”一体化医学生的培养应该以临床与科研结合,侧重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和国际化的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水平拔尖的医学精英[3]。在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与临床实践能力的过程中,科研思维与临床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科研思维是临床医生发现科学问题、提出科学假设、进行科学研究,进而解决科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临床思维是临床医师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4]。临床和科研思维及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在医学知识快速发展的今天,科研思维培训对“5+3”一体化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专业型”研究生就应该以临床为主,他们的培养方式应注重临床技能的培训及临床实践,而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其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他们更加侧重于基础实验及科研思维的培训[5,6]。其实不然,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可以发现:兼具科研能力的临床医生能较好地将科学工作方法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他们能利用这种科研思维敏锐地发现、解决一些临床上潜在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当下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统筹科研思维与临床思维的齐头并进值得我们深思。

该文拟对我国目前“5+3”一体化培养方案及科研思维培训模式进行概括,并对如何将科研思维培训模式融入“5+3”一体化培养方案从而带动临床思维能力提出建议。

1 我国“5+3”一体化培养方案现状

21 世纪初,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开始引入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为顺应国家及地方区域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各区域教育资源优势,自2015 年来,具有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的医学院校在原有的七年制教育体制基础上,融合当地教育经验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建立了不同具有地方特色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苏州大学通过推进医教协同,加快创新培养模式及合理课程体系的建立,形成了以“医教协同、本硕融通、能力导向、立足转化”为改革理念的全新“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7]。

南京医科大学通过调整课程内容、丰富教育资源、改进课程安排、提高科研实力,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三模块”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8]。

广西医科大学通过整合课程内容、统筹安排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教育内容、建立特色的分流淘汰机制与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出加强科研及临床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9]。

郑州大学通过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打造基础与临床相互渗透的教师团队,从课程整合到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了“以本为本,本硕贯通,医教协同,‘一体化’统筹培养”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10]。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以医院为主体的基础上与学校学院合署办公,进行“一体化”管理,形成了特色的以医院为主体,并且立足医院育人优势,实施“基础知识、临床能力、科研素养”三者并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11]。

此外,哈尔滨医科大学教育处指出:“5+3”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建离不开课程的整合、教育方法的改革,同时强调了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性[2]。

2 我国科研思维培训模式现状

从上述不同院校建立的独具特色的“5+3”一体化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每个医学院校都或多或少都提及了科研能力的培养,但目前仍未形成统一的科研思维培训体系。

苏州大学通过设立“基础导师”、开设科研类课程、实施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等措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7]。

广西医科大学通过在本科5年阶段开展学术讲座与选修课来培养学生广域的科研思维,在研究生3 年阶段利用导师负责制来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但未进一步具体化[9]。

温州医科大学提出通过构建“全程导师制”及“本科+研究生”双导师制提升科研能力,让临床专业同学从本科起加入临床医生的科研团队,今早培养开展医学研究并撰写医学论文的能力[11]。

郑州大学尚未在“5+3”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中提及科研思维培训等相关具体内容,只是提及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体系正越来越重视科研,并逐步加强对科研的投入,但仍未全面形成比较完善的科研培训模式。

付海英等人提出:“5+3”培养模式下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直接影响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学事业的发展[12]。

对“5+3”一体化医学人才来说,掌握相应临床技能是基础,进一步要培养的则是专业型硕士对于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与思考能力。而在日常临床工作可以发现,兼备科研思维的临床医学人才更加善于去发现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利用科研思维去提出相应的假设并用科学研究加以验证。

因此,在“5+3”一体化临床医学培养体系中形成一定的科研思维培训模式,利用科研思维的培训带动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是进一步提升我国临床医学人才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3 建立科研思维培训模式带动临床思维能力的建议与思考

对临床医生来说,科研与临床是相辅相成的,科研来源于临床,临床又获益于科研。因此,要想通过科研思维培训最大化提升临床思维能力,那么也需要将科研培训与临床相结合。

3.1 实行“全程导师制”

作为“专业型”研究生,“5+3”一体化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需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要在不同科室进行轮转学习,在临床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若此时才开展科研方面的培训,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我们提倡在“5+3”一体化本科生中实施全程导师制,与后续研究生导师形成连续性培养,可帮助学生尽早了解专业及专业学习的特点,以学生学业指导、科学研究训练和人生引导为核心,并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专业上的导向性和指导性服务。同时,可将导师类型具体划分为前3 年的基础型导师和后两年的临床型导师。基础型导师由基础医学院负责组织实施,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基础阶段科研训练,指导学生建立合适的大学规划,积极推动学生参与科研创新项目的开展,讲授基础的文献阅读、科研设计、实验室操作等技能。临床型导师由临床医学院及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负责组织实施,主要负责临床专业课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临床科研的方法与思维、给予学生接触临床课题的机会等。在本科毕业阶段,根据学生的专业规划方向,按照双向原则,组织学生、研究生导师进行双选工作,从而在“5+3”形成一种连续性培养的导师制。

3.2 设立本科阶段科研学分

设置相应科研学分,学分可通过本科阶段参加科研讲座、参加科研项目、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等方式获取。需满足一定科研学分要求方可毕业。同时可设置有关科研学分相关奖学金,通过奖励机制提高同学的积极性。

3.3 设立开放性讨论课程,将创新的思维融入课堂

科研思维离不开创新,在临床基础课程中穿插PBL、CBL 及TBL 这类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13],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从自身知识水平及临床所见所闻的基础上提出科学问题,并进一步培养从病例到临床问题的能力。在开放性讨论课程中,老师要用开放式的问题去引导同学产生自己的判断与理解,待同学们充分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代课老师进行总结分析,加深同学们从一个临床医生角度去分析案例的能力,从而带动临床思维的培养。

3.4 设立必修科研项目课程,整合非必须课程内容

将文献检索、统计学分析、循证医学等设为本科必修课程,加强同学对科研的认知及掌握科研必备的基础技能。同时在统计学、循证医学的课程里设置大量临床相关案例及课堂讨论,课后安排相应统计软件及循证医学软件的教学,比如SPSS、Review Manager、Stata 等。同时借鉴国外先进课程安排,整合课程内容,精简非必须课程,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负担[13]。

3.5 大力开展附属医院科研思维培训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阶段“5+3”一体化学生的科研能力,作为专业型研究生的主战场,附属医院必须大力推进科研思维及科研素养相关培训活动。以笔者学院为例,为激发广大医护人员及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推进附属医院的科研、学术氛围,可开展科技前沿技术系列讲座、青年医师科技沙龙、科研成果专题讲座、运营公共科研平台、开展各项基金培训工作等。

4 结语

“5+3”一体化人才培养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不同区域不同院校都逐步形成各区域各院校特有的“5+3”一体化培养模式,在教育部的指导下,逐步开展科研及临床能力的培养。该文针对我国目前“5+3”一体化培养方案及科研思维培训模式进行概括,并对如何将科研思维培训模式融入“5+3”一体化培养方案从而带动临床思维能力提出建议。

猜你喜欢
研究生临床培训
教师培训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会议·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会议·培训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