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理论及实践研究

2022-11-24 03:32华振兴杨久婷
科技资讯 2022年20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专业

华振兴 杨久婷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办学模式也随之不断改革。经过一段时间,在借鉴英国产业大学概念的基础上,具有中国特色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产业学院也随之产生和发展。

1 研究当前特色产业学院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势必会充分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融入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的建设中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同时,在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有不少报道指出了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但问题多集中在宏观层面,例如:在国家层面,出台了一些宏观性文件却缺乏奖励激励措施;在行业层面,在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诸多行业协会等没有发挥自己所在行业的领头带头作用;在企业层面,运行成本高,合作意愿不强;在学校层面,管理制度不明确,合作方式不正规且缺乏创新机制。上述均属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属于宏观问题,而在产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产业学院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建设直接受益者为产业学院的师生,因此从高职师生角度出发,探究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极大地促进产业学院的建设,推进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1]。

2 当前产业学院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学院录取分数低

网上调查发现,同等专业中的校企合作类录取分数远低于普通专业类,而且越高收费的校企合作企业,在校企合作专业中录取的分数越低。面对这一现象,经调研校企合作专业学生发现,学生在报考志愿前,面对校企合作专业和普通专业,他们认为校企合作专业与普通专业的主要区别除高收费外无太大差别,并且也类似于中考的“副榜生”,通过金钱买分,来获取与达到高中录取线的学生同样的入学资格,而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录取分数较低,这恰恰与高中“副榜生”的现象类似,因而高中毕业生报考志愿时认为校企合办的产业学院同等专业的录取分数低是不足为奇的。

2.2 产业学院的在校生自愧不如,自认低人一等

调研发现,校企合办产业学院的专业录取分数低于普通专业学生的事实,会导致校企合作专业学生自认为基础差、能力低,学习动力就不如普通班级,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产业学院建设。另外,普通专业学生对产业学院的了解较少,从而和产业学院的学生有同样的感觉,在产业学院学生面前高人一等,对产业学院的建设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2.3 企业派驻教师学历低,欠缺行业工作经验

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可以将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起来,发挥其自身最大的产业价值和教育价值,共同培养适合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运营产业学院的过程中,为了使产业学院学生的所学与企业的所用更能“无缝衔接”,产业学院的核心专业课一般由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讲解。但是,据调查发现,为节约人力成本,部分企业的派出教师不是由具有资深工作经验和教育经验的在职员工任教,此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产业学院中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2.4 产业学院的实际人才培养方式与设想差距过大

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是基于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也能通过企业合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协同育人模式真正实现学业和技能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目的,但在产业学院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学院并无太大差别,企业在产业学院中却发挥不出其真正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建设产业学院初期,未形成甄别机制,而且合作企业中不乏一些以赚取技能培养费为目的的培训机构,导致其形成不了有效的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另一方面,市场作用下,企业运行存在着不稳定和不可预料性的因素,长期合作下会有部分实力有限企业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投入达不到合作协议的承诺,从而影响产业学院的建设[2]。

3 实践研究

3.1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

现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加快了企业在职业教育领域全面参与的进程,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应抓住机会,加大产业学院的宣传力度,以点扩面,不仅借助网络,更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途径进行宣传,让学生和家长全面了解产业学院的发展历程、国家政策和发展规划,避免高考毕业生陷入是为低分“副榜生”而特设产业学院的误区,必要时可以联合职业中专和高中为高考毕业生开设报考指导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让报考走出误区,从源头解决产业学院建设中的生源质量问题[3]。

3.2 产业学院教师开展相关岗前培训课程

对产业学院的教师针对性开展岗前培训,一方面,通过开展相关培训,紧跟产业学院建设的形势动态;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相关培训快速达到产业学院教师岗位职责要求,并对产业学院的学生增加了解,学习很多针对产业学院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并更新部分教师对产业学院学生固有的认知模式,消除偏见[4]。

3.3 制定产业学院的建设办法和管理制度

职业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要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特色的校企管理制度和合作项目的建设办法,要加大甄别力度,摒除一些仅以盈利而不以协同培养人才为目的的“虚假”企业,要与企业签订行之有效的合作协议,而且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都要遵从合作协议,在产业学院的运营过程中,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

3.4 遵从社会发展,创新合作模式

根据社会发展和产业学院建设的需要,在产业学院设立基层党组织,引领产业学院的建设,促进产业学院师生的全面发展;建立董事会决策行政负责人管理制度,科学全面地运营产业学院,建设由企业工程师和专职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双主体教学优势,多层次、多维度加强产业学院的管理[5]。

3.5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提高就业实践能力

产业学院重视利用教育实践活动培育人才。为了更好地提高实习的针对性,产业学院与企业签署实习协议,令学生参与实习,利用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实习的目的性,利用实习协助学生更明确地掌握公司工作流程。产业学院将提高实习岗位数量,为学生实习创建比较稳定的就业基地。

3.6 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产业学院重视学生的就业率和品质量。依据产业学院公布的就业质量分析报告,相对应调节课程内容,科学安排专业课程和学生的专业技能。产业学院邀约校友和公司管理层为学生举办就业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就业面试能力。针对就业率和质量不好的专业,要依照教育局的规定降低招收数量。

4 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的方式与目标

4.1 根据产业发展设置教学内容

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策略方面有着非常强大的优势,学校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应该不断地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方向进行合理的改善。近年来,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兼顾了学生继续学习和直接就业两个层面的需求,也积极地改变了传统课程教学中不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知识,增加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专业知识技能的新型课程。在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人才培养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实践性能力的提升对于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之后的人才培养策略方案上增加了很多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不再像过去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的增加,使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技能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4.2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动发展创新

在现如今的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教师应该积极地改善传统教学手段中的不利因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也应该立足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学校积极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新型工科人才,这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性作用。相关的组织人员应该积极地将培养本科人才作为自身发展成果的目标,始终致力于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市场需求的人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是单纯地将本科学校的教育理念贯穿给学生,而是更加科学、合理地追求满足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需求,从本质上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

如果要想从本质上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弊端,产业学院也应该增强对学生的针对性培养战略,不断提升对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等方面的重视。在学校制定系统的人才技能培养策略中,根据学科内部的教学需求构建出适合其发展的课程体系,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中,达成提升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4.3 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增强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要引导者,教师是职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就需要认识到教师的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有助于推动教学发展。教师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功底,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教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整个教学发展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深入企业进行有效的学习,了解企业中的人才需求,发展基本趋向,在企业中进行锻炼和研学,更好地将自身所学知识融入于整个实践活动当中。其次,在整个教学发展过程当中,教师应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实践技能更加强调的是操作能力,例如:汽车维修企业专业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汽车维修技能,数控机床专业教师会操作数控机床,这都是教师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在上课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需要传递理论知识,实践教学也同等重要,应开设实训基地,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满足教学发展基本需要。

4.4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产学研用相结合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高等职业教育对职业本科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产业学院的实践成为职业本科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改革。对于职业本科院校而言,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院校影响力;在职业本科产业学院建设和校企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联合办学的方式,形成一个新的办学形式以及运行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与行业的关联更加密切,更能满足现代产业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职业本科办学质量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都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学校和相关行业、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建设具有教育教学经验以及专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学校以及企业共同指导学生,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既可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具有专业实践技能,工学交替,理实一体,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能力需求,尽快地融入企业,实现个人价值。

4.5 完善产业学院框架,实现产业与专业双耦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下,千行百业跨界融合已经非常普遍,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岗位,进而推动专业建设对象由单个专业向专业群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紧随行业发展。职业教育也对现代产业学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三教改革、“1+X”书证融通、社会服务与培训等方面,都是需要深化研究、深入探索的;在产业学院框架机制下,基于职业教育属性和行业企业需求,我们可以通过校企师资互聘、人员互培、企业员工学历提升、专业能力提升、“1+X”技能培训与鉴定、共同开发新形态教材等方式实现产业与专业双耦合,进一步增强产业学院的生命力和持久力。

4.6 校企协同,实现职业教育多元育人

产业学院作为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型载体,更能满足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产业发展的要求。所以,产业学院建立和运行就更加要重视学生发展的需要或诉求,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上的进行贴合职业岗位实际工作需求的学习和训练。学校和企业高度协同,深度融合,通过产—学—研—用—培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利用学生的专业知识去解决行业内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等。对企业而言,可以将企业新入职员工培训环节提前,通过在学生毕业前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岗位实践等,选拔优秀的学生为己所用,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通过产业学院用这种载体和协同育人、工学交替组织方式,可以更多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社会为行业培养更多能满足岗位能力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地方经济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就需要人才贡献力量,这就要求产业学院奉献力量,为社会以及祖国去培养人才。作为产业学院要注意培养模式,要选择合理的方式去培养人才,要根据专业去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同时要有较好的教育思想,才可以对指导展开设定。另外,学科的设置以及课程的安排,要根据学生的程度来展开,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与企业进行对接,要打开新局面的渠道,才可以顺利开展人才培养。对产业学院来讲,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实践的学习,要经常举办实践活动。创造带领学生到企业、工厂进行参观的机会,了解工厂内的正常运行模式。在未来,人才将会走向不同的岗位,提前去熟悉工作岗位以及工作形式,对产业学院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也可带领学生走向街头,做市场调研,为自己积攒工作的经验。实践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往往有些学生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却无处求助。培育人才,一定要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产业学院来讲,更加需要高水平人才,学生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涵养,其次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才可以为产业学院带来帮助。产业学院较为复杂,同时也有很多深奥的东西,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一定要扎实掌握文化知识,同时也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改变,不断地优化、提升自己的能力。

5 结语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学院模式探索,可以从校企合作方面入手。通过校企的协同培养,推动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形成了二者人才共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合作机制。只有通过从基层的高职师生的角度出发,提升产业学院学生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加强产业学院教师的岗前培训力度,甄别合作企业,才能产生新的模式。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专业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