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境界

2022-11-24 04:30肖明江
理论视野 2022年1期
关键词:哲学规律马克思主义

■任 鹏 肖明江

【提 要】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的论述,在哲学语境中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本体论维度上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根本要求;在认识论维度上充分彰显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在方法论维度上充分彰显了辩证法三大规律的精髓所在;在价值论维度上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立场。“守正创新”不仅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光芒,而且丰富和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主体性、科学性和人民性境界。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1]梳理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把“守正创新”作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方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经验,到会见外国政要指出“守正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经济社会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把“守正创新”作为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主要原因、未来发展之路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再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大会上把提出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把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作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时代要求,以及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对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新时代伟大成就宝贵经验的再次强调。这充分体现了“守正创新”,不仅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同人民一起战胜风险挑战、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就民族复兴伟业的“原动力”,更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平建设、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和“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说明书”。

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原则的新时代哲学表达,“守正创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光芒,具有重要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意义。“守正创新”是对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体化的命运和未来的实践性表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新境界;“守正创新”是对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的时代表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新境界;“守正创新”是对辩证法三大规律的当代叙事主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新境界;“守正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当代拓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新境界。

一、本体论维度: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旗帜鲜明地划清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哲学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之间的界限,并称自己的哲学为“新唯物主义”哲学或“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先前的旧哲学相比,实现哲学革命变革的主要标志。不是思想观念决定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而是现实生活世界决定人们的思想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本体论的根本要求。“守正创新”恰恰是新时代新条件下对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实践表达,“守正”就是“守”社会现实根基之“正”,“创新”即“创”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之“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根本要求。

(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只是从纯粹的客体的直观的方面来认识“对象、现实和感性”,片面强调物质相对于精神的本原性和决定性,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反地,唯心主义虽然看到了“对象、现实和感性”与抽象物质之间的区别,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方面,但却将人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到极致,片面地认为“对象、现实和感性”是纯粹心灵或精神的产物。无论是从纯粹客体的和直观的方面来把握的“物质”,还是从纯粹主观的和能动的方面来把握的“精神”,都是对于“对象、现实和感性”或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形而上学抽象。不立足于实践观点的视域把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揭示为对象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必然会陷入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的两极对立。从两极对立出发,无论是主张物质决定精神,还是认为精神产生世界,都只是用抽象的原则来裁切、宰治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都只是在概念思维的逻辑建构之中打转,都只是在解释世界。不论是旧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都没有真正接触社会现实本身,因而也就无法真正把握社会现实生活,也就不能担当起对社会现实进行变革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把抽象的物质或精神当作本体,而始终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通过对“对象、现实和感性”的实践性观照,不仅能够理解、把握社会生活的现实根基,而且能够准确认识到社会现实的基本矛盾变化,提出对社会现实进行变革的根本任务,“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3]实践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为我们打开了通向现实生活世界之路。无论是对于既有的真理性原则的坚持,还是新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态的开辟,都离不开马克思实践观点的视域。

(二)守正创新是对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把握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必须立足于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社会实践来理解人们的实际生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体论上的根本观点。正是这种实践的本体论观点,为我们坚守正确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的未来开辟了方向。“守正创新”正是对于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体化的命运和未来的实践性表达。“守正”,就是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4],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来观照我们的现实生活;“创新”,就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5],立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广阔视野来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这就是我们的时代现实,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基础和方向引领,“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6],否则就会变成凭空想象、主观臆想,最终走向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创新”是“守正”的主要路径和基本方式,只有从“实践意识”出发,我们才能把握到真正的社会现实本身,离开了“创新”,“守正”就会变成刻舟求剑、因循守旧,从而导致教条主义、实证主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守正创新”正确处理了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为我们准确把握“两个大局”的时代现实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二、认识论维度:充分彰显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

真理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原理。“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7]可见,绝对真理蕴含在相对真理之中,无数个相对真理的点滴汇聚成绝对真理的长河。同时,相对真理也离不开绝对真理,否则相对真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守正创新”正是对于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的时代性表达,为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之新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基础。

(一)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范畴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从主观的观念,经过‘实践’(和技术),走向客观真理”[8],“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9]。离开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无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之间的关系,也就无法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并加以改造。真理的绝对性指的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科学认知,强调的是主体认同客体,主观符合客观,人的内部世界适应外部世界。正是真理的这种确定性,“以便最坚决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同哲学唯心主义以及休漠和康德的信徒们的诡辩划清界限”[10],避免陷入相对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泥潭。但人类孜孜不倦探索未知、以求真理,甚至要为追求真理抛头颅、洒热血,这就意味着人们决不是仅仅为了适应或者符合客体、客观或对象。人们需要认知客体,但是为了超越客体;人们需要反映客观,但是为了突破客观。这恰恰是真理相对性的体现,正是真理的这种不确定性,“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11],以免陷入绝对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潭。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之间的“留白”为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创造性提供了空间。因此,人的求真就不简单是一种逻辑意义上的认知活动,而是一种社会生活意义上的实际创造活动;人所追求的真理也不单纯是为了适应自然、认同客观,而是贯注着人的理想和价值的一个创造性目标。

(二)守正创新是对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中国式表达

由于客观世界的无限性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建党百年来,我们共产党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奉为“真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真、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真、共产主义根本理想之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真,这是绝对的;其中的某些具体主张、路线、方针、政策的真理性则是相对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条件的变化、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而改变的。正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之间的“间距”,为我们留下了守正创新的空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共产主义根本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理性是绝对的,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这就是“守正”。但对于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具体的社会条件中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它们进行转化和发展,这就是“创新”。“守”的是绝对之“正”;“创”的是相对之“新”。因此,可以说“守正创新”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国式表达。不坚持“守正”,我们对于时代现实的判断就可能落入西方意识形态的陷阱;不坚持“创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可能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12],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三、方法论维度:充分彰显了辩证法三大规律的精髓所在

方法论是人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3]这些“方法”就是包括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在内的辩证法三大规律。“守正创新”深刻把握了质量互变规律的适度原则,充分凸显了辩证否定的基本规律,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三大规律内在要求的遵循和发展。

(一)“守正创新”深刻把握了质量互变规律的适度原则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形态。具体事物包括质、量、度三方面的规定性,其中“度”是一事物成其为自身的临界值。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启示我们,无论是“守”什么“正”,还是“创”什么“新”,都必须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界限”。“过度”和“不及”都是没有掌握好度的表现。“守正”过度或“创新”不及就会导致故步自封、墨守成规,党的历史上出现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给中国革命和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就是其表现。“守正”不及或“创新”过度,就会出现舍本逐末、轻重倒置,戈尔巴乔夫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其教训。这就启示我们党凡事都要把握好度,必须千方百计地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既要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阻碍,又要绝对防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质”“变色”“变味”。

(二)“守正创新”充分凸显了辩证否定的基本规律

辩证否定观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核心内容,它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是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守正创新”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守正”和“创新”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是既有肯定又有否定、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既有保留又有克服。“守”是肯定,但不是对既定的完成的东西的坚守,而是对旧事物、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和保留。即使是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把它挪到新事物中,而是通过改造把它们纳入到新事物中。“创”是否定,也不是用外来的一个什么东西来变革我们既有的东西,而是建立在原有的肯定基础上,并且比原有的肯定包含着更为系统、科学、完善的内容。守正创新的每一个环节本身都是一个生成的、开放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现成的、固定的、封闭的东西,我们必须对它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在否定性统一的意义上,“守”即是“创”,“创”即是“守”。

(三)“守正创新”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守正创新”是习近平在正确研判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变化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科学观点,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守正”是前提和基础,只有坚持“守正”,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创新”才能站稳脚跟,走得长远;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创新”是关键和动力,也只有“创新”,贯彻落实包括“创新”在内的新发展理念,“守正”才能勇攀高峰,更创辉煌。对于“守正”和“创新”,我们不能割裂地来看待二者,而必须把它们看作一个内在统一的过程。不“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那么“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就是盲目的;不“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那么“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就是空虚的。“守正”与“创新”的适度统一、否定性统一与对立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四、价值论维度: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学说,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价值立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秉持的人民立场始终遵循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人作为自然进化过程的产物,原本也是一物,其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外在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人生成于自然演化的巅峰,不仅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4]。因此,人的实践活动既体现着自然事物所遵循的内在规律,又灌注了人的理想和价值。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启示我们:只有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人才能在真理和价值的双重维度上实现与自然的深层融合;只有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才能追求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在“守正创新”中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它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中始终坚守着人民立场。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价值立场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15]“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16]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价值立场,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价值目标。对于人的最高尊严和价值的追求,为最广大的人民谋福利,不是从某种先验原则出发逻辑地推理出来的价值悬设,也不是一个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受剥削状态出发所假定的未来理想目标,而是从对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实践性观照中所生发出来的“事实本身”和“价值本身”。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剥削,消除人的异化,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懈奋斗,这既是解释世界的理论,又是改变世界的实践,既是一个事实真理,又是一个价值真理。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立场不仅表现在理论认知层面,而且还体现为它指引着人们在具体的价值选择过程中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如果不遵循客体尺度、无视客观条件、违背客观规律,不仅不会实现价值创造活动,还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如果不遵循主体尺度,不顾人的主体需求和利益,价值创造活动就会失去动力,同时也会失去正确的前进方向。只有在价值选择活动中始终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原则,才能沿着为人类谋解放的正确道路不断为广大人民谋取更多福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我们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坚持的价值原则。“守正创新”正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对于这一价值原则的继承和发挥。

(二)“守正创新”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成功奥秘

无论何时,只有反映人民根本利益、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的价值,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忽略了这一点,就谈不上“守正”,更无法为人民的利益而“创新”。“守正创新”贯穿于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实践全过程,它不标榜所谓的“客观中立”,也不落入西方的“普世价值”,始终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守正”就是对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的坚持;“创新”就是把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落实为具体行动的使命担当。如果丢掉了初心,就会失去本心、迷失方向,即使创新也必然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如果丢掉使命,初心必然无处可依,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就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守正”是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和新时代伟大征程的目的性表达;“创新”是对于我们通过不懈奋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规律性表达。一方面,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目的只有通过合规律性的创新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创新才能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因初心而生、为使命而行。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不仅仅限于实现本国的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更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以一种责任意识、一种充分发展了的实践意识积极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期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守正创新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事实与价值的有机统一。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才能为我们面对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矛盾提供价值论基础。

“守正创新”内在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融为一体,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实践性,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能动性,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科学性,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人民性,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21世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性表达,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

注释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2][15][16]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9页;第3页;第8页。

[3][4][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5页;第133页;第57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6]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求是》2020年第23期。

[7]《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8][9]《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0页;第142页。

[10][11]《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6页;第96页。

[1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64页。

猜你喜欢
哲学规律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菱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小包哲学
找规律
巧解规律
找规律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