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2022-11-24 08:27魏克明
学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实践性数学教师形式

魏克明

(甘肃省秦安县叶堡学区,甘肃秦安 741607)

实践性作业能够有效规避传统作业的弊端,具有开放性的思路和结论,不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要积极优化作业设计理念,将实践性作业巧妙布置下去,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及素养。

一、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意义及原则

(一)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是一项基本环节,其能够连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延伸课堂教学,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检验。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部分数学教师的应试教育思想较为严重,将提高学生成绩作为设计作业的主要目标,在选择作业形式及内容时,不能够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及规律充分纳入考虑范围,着重采用题海战术,向学生布置大量单一形式的作业。不同学生具有差异化的学习水平与个体经验,面对作业会产生差异化的感受,随之影响到接受程度与完成质量。课本与课堂知识是作业内容的主要来源,若没有紧密结合实践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明显减弱,不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动手、创新等能力。

(二)意义

为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家要求各中小学深入落实“双减政策”,严格管控课后作业量,以便促使学生的作业负担得到减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传统训练式作业存在着机械重复、作业量大等问题,不但严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无法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还会阻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出现厌学等不良状况。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要依据“双减政策”的内涵及要求,积极创新作业设计形式。而实践性作业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要求教师综合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感受体验、动手操作等。实践性、综合性以及开放性是实践性作业的主要特征,其既可以将数学作业的功能发挥出来,又可以对传统作业的不足进行弥补。相较于传统作业形式,实践性作业的趣味性更强,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实践性作业具有多元化的答案,学生的探究过程不会受到标准答案的限制,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原则

实践性作业的类型众多,数学教师要深入分析课程整体目标、章节教学内容以及班级学生学情等因素,灵活设计实践性作业。为保证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质量,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原则,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教师要将学生的主体性突显出来,保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所符合。过去很多教师往往主观地确定作业内容、作业形式等,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发展规律遭到忽视,这样作业的价值将得不到体现。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实践性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如合理制定作业题目、选择适宜的作业类型等,保证能够让每个学生都亲身参与进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只有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才能保证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因此,数学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喜好,在实践性作业中融入一系列趣味元素,深入融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2.开放性。从作业结构角度来讲,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不能够单单依靠教材或练习册,还需要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引入进来,选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从作业结果角度来讲,不能设置唯一的要求,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开展实践与探索,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得到培养。从作业评价角度来讲,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并引导学生、家长等相关主体参与进来。此外,班级学生具有差异化的生活环境与知识水平,教师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作业布置形式,将学生个体差异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分层设计实践性作业。

二、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关注实践过程

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不仅容易在短时间内遗忘或混淆,还难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熟练运用。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在讲解完新知后要及时组织动手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感悟数学知识,形成更高层次的认识,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理念。为充分了解学生的思考与实践过程,教师可将“实践单”这一载体引入进来,引导学生利用文字、图片等形式完整表达实践过程,促使实践性作业的可视化得到实现。在具体实践中,数学教师要利用文字表述的方式对实践性作业内容、应该怎么做等进行阐明,学生只需阅读实践单,即可了解实践流程与注意事项,不需要家长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锻炼。由于小学生缺乏较高的认知能力,教师应尽量设计简洁的内容,以便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教师要在实践单中对需完成的形式进行明确,引导学生利用文字、画画等多元化形式对自己的作业完成过程进行说明,“有形”表达实践性作业过程,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表达及抽象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各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针对性地调整后续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模式。

例如,在学习“认识周长”一课时,教师先向学生提供含有作业内容及目标的实践单,要求学生选择适宜的工具对生活中某一物体的面的周长进行测量。学生依据实践单的流程指导,独立开展选择测量对象、选择测量工具、实施测量操作等一系列环节,当顺利完成实践性作业后,于学习单上详细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教师通过分析学生提交上来的学习单,能够对学生的测量过程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了解,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不足,为后续的教学开展提供参考。而学生通过自主开展测量实践活动,且将测量周长的动态过程展现出来,能够有效发展自身的空间观念、抽象能力等,更加深入地理解章节知识与技能。

(二)注重学科融合

为全面改善教育成效,学科融合目前已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通过科学融合相关学科的内容,能够将学科之间的壁垒有效打破,将知识的整体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在实践性作业设计过程中,科学融入学科融合理念能够对传统的作业模式进行颠覆,促使数学作业的多样化、个性化得到增强,这样不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又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尝试在实践性作业设计中融合美术、语文等其他学科内容,促使实践性作业的呈现形式、内容等得到丰富,切实提高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质量。

1.融合美术学科。从核心素养角度来讲,数学学科要求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培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数学问题,可以利用分析、运算、推理等数学思维和方法进行解决。美术学科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创造能力以及记忆能力等作为培养重点,引导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中提升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是美术与数学学科共同的教育目标。通过在实践性作业设计中融合美术内容,不但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际应用能力也可得到显著提高。以“图形与位置”章节教学为例,此节课主要帮助学生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与辨认方向。当学习过这些知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生活中物体的各个面进行仔细观察,之后以画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美术素养。

2.融合语文学科。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如果数学思维中缺失语言这一要素,将难以帮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精神。因此,数学教师要积极向学生布置数学日记等形式的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自己在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以及问题解决事例等,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及思维能力。

(三)丰富作业形式

过去数学教师长期采用单一的作业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其完成作业的兴趣明显减弱,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实践性作业的趣味性、生动性较强,但也要将不同类型的实践性作业灵活运用起来,促使实践性作业的吸引力得到提升。同时,数学教师在创新实践性作业形式的基础上,要与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紧密联系起来,避免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容,否则作业的价值将难以得到体现。通常情况下,可将这些形式的实践性作业运用过来:

1.探究类作业。此种作业指的是向学生提供真实生活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开展动手操作与实践探索,获得相应的结论。和传统作业相比,探究类实践性作业的趣味性较强,但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同时,探究类实践性作业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所符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又可以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教育改革目标。例如,在学习“升和毫升”一课时,经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能够对计量物体的容量单位进行初步认识,但很多学生难以将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建立起来,无法对常见容器的容量进行准确估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适时地组织探究类作业,引导学生向纸杯中倒入矿泉水,了解需要几个纸杯方可以倒完一瓶矿泉水,估算矿泉水瓶及纸杯的容量。之后,向纸杯中倒入100mL 饮料,依托实践了解喝完这些饮料需多少口。学生通过自主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能够将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有效建立起来,进而提高自身数学综合能力。

2.操作类作业。此类作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为顺利完成作业任务,学生需综合调动手、眼、脑等多种感官,依托亲手制作、亲身体验将知识结构物化与内化的桥梁搭建起来,真正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面积单位”一课时,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综合采用量、画、剪等手段,分别将1平方米、1 平方分米与1 平方厘米的图形制作出来。对比这些图形和生活物体,找出且记录表面面积为1 平方米、1 平方分米与1 平方厘米的物体。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对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进行感受。在这样的活动当中,学生能够将课堂中习得的知识灵活运用起来,实践探究、归纳总结等其他能力也可得到良好锻炼。

3.调查类作业。生活是数学的来源,通过向学生布置调查类作业,引导学生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与内在动力。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对超市中包含小数点的商品价格进行调查,以图表形式记录自己的调查结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明确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不仅生活经验得到丰富,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升。

(四)优化评价模式

为将实践性作业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数学教师还需要做好后续的评价工作。和传统作业相比,实践性作业的开放性较强,教师不能够仅仅关注作业结果,而是要全面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当中,综合运用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形式。

1.自我评价。学生最为了解自己的实践过程,如果教师能够给予科学的指导,学生将能够提炼总结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反思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因此,数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科学的评价体系,涵盖态度、行为等多个层面的指标,引导学生依据这些指标进行自我评价。

2.同伴互评。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践性作业,教师往往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成员共同经历实践探究过程,很了解其他成员的实际参与程度,可给出客观的评价。同时,也可开展组间互评活动,由小组评价其他小组的实践性作业完成情况,这样各组学生能够充分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

3.教师评价。教师不能够单单以对错来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而要从学习态度、完成质量等多个角度综合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整体过程,着重采用肯定式评价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及自信。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作业的类型单一,作业量较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符合“双减政策”的推行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设计类型多样的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生动的实践活动,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锻炼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数学教师形式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