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2022-11-24 08:27李万杰赵晔明
学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化初中语文

李万杰,赵晔明

(1.甘肃省古浪县海子滩教育工作站,甘肃古浪 733111;2.甘肃省古浪县泗水初级中学,甘肃古浪 733111)

早在20 世纪初期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在当时的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陶行知先生深入解释了生活教育理论——把“生活教育”定义为“把教育融入生活,利用生活进行教育,通过教育满足生活进步、发展的需要”。重新定义生活教育理论打破了传统教育“重知识、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陈规,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先导,将其融入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确保语文教学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与生活是一致的,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认识到语文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语文知识置于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看到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陶行知先生曾经提过“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语文知识,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促使初中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社会即学校

传统的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堂上,语文教学与生活互相分离,学生学的都是“死知识”,根本不会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阻碍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和思维。真正的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所以有效的语文教学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社会资源有机融入教学活动,把学习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更好地结合到一起,让学生把语文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还要让学生接受社会的历练,积累社会经验,提升初中生的语文观念,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牢基础。

(三)教、学、做合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以自身的主观意识为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单向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多数时间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脱节,有些教学内容甚至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渐降低。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职责重点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基本的语文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知识体系,从而确保初中生获得长远的发展。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策略

(一)融入阅读教学活动

1.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点,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语文教师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解文本和解答阅读题目上,没有意识到阅读对学生实际生活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阅读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陶行知教育理论要求阅读教学目标应该体现生活化,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充分掌握理解、鉴赏文本内容的方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的情感,语文教师在教学阅读时要增加相应的情感目标,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从情感入手理解文本。此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方法上,要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泛读、精读、跳读等阅读方法和技巧,确保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文本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实现教、学、做统一,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2.设计生活化的阅读教学导入。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课堂导入,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亲近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阅读内容出发,利用富有感情和启发性的语言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生活记忆,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感悟。生活中处处充满矛盾和疑问,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入一些有趣的生活现象,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在教学阅读之前,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文本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素材和资料,通过亲身体验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特殊的情感,调动全体初中生阅读的热情。

3.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时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初中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品之作,但是由于课文描述的人和事与学生之间存在时空的距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与认知课文内容经常会出现偏差。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再现文本描绘的生活画面,将枯燥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场景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扮演人物角色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阅读文本描绘的情境,引导学生对比看到的情境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在对比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情感,引导他们感知生活。

(二)融入写作教学活动

1.写作内容的生活化。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就感到“头疼”,不是无从下笔,就是写出来的文章“假、大、空”,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学生对生活缺乏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必须热爱生活,要有敏锐地洞察与感悟生活的能力。只有热爱生活,学生笔下的素材才会源源不断,才能妙笔生花。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将写作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材是学生练习写作的基础,在结束课文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围绕课文的主题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书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加深把握课文主旨。每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初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好习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情感、顿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具有典型特点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写作,将写作内容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以生活主体角色参与写作,写出自己的真实生活和真情实感。

2.积累生活化的素材。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有好的素材为支持,否则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初中生而言,写作素材主要来源于观察、体验和分析生活,初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具有生活气息。观察是学生获取素材的直接方式,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比比皆是,但初中生却缺少发现的“眼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一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或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也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周围发生的新鲜事以及对于这些事情有什么心得体会,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演讲稿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这样学生就能日复一日地积累自己写作的素材,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中,用随笔的形式记录自己印象深刻的人、事、物,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好作文,才能打动人心。

(三)融入口语交际教学活动

1.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听的能力。“一对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听是说的基础,听比说更重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注重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促使初中生掌握听、说、读、写等多种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用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和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看教师的板书与课件,保持听与看的同一性,以看促听,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在学生听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灵活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以思促听,学生思考得越深入、听得越仔细越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后复述、再加工听到的信息,检验学生听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通过听写生字、翻译文言文句子、记课堂笔记等形式锻炼学生语言的敏感性。

2.以生活为背景训练学生说话的技能。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在“社会即学校”理论的引导下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表达。只有学会了表达,初中生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才能更顺利地融入社会。初中语文教师要发挥语文课堂的阵地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机会,更好地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上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简笔画辅助教学,用绘画的形式为学生再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训练“看图说话”,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校园资源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鼓励学生课后多与其他班级的学生或任课教师沟通,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提升口语交际的应变能力。除了有声语言之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体态语言,通过模拟生活情境教会学生如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正确处理自己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3.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离不开生活实践。初中语文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用真诚和爱心打动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愿意把自己的心事讲给教师听,如此既能增进师生关系,又能锻炼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口语化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每天给家长讲一讲校园里发生的事情,长此以往学生的表达能力会越来越强,表达欲望也会越来越高。语文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演讲会、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交际的自信与热情,活跃初中生的思维和灵感,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初中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收听、收看广播新闻,多阅读课外书籍或报纸杂志,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积累。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集中讨论一些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和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在讨论与争辩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和语言的敏捷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新的教育背景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生活化教学几乎涵盖了整个初中语文课内外学习,越来越多语文教师体会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师要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为初中生创造丰富、多样、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初中生体验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魅力,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生活之美。

猜你喜欢
陶行知生活化初中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