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叶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东街小学,甘肃 天水)
绘本顾名思义,是以插图+文字描述的形式,围绕某一明确主题共同描述完整内容的图书形式。从教学实践来看,绘本课本学习相比于单独的文字课本来说,有着特有的媒介优势,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识字量已经能满足基本的阅读需求,但理解能力还不完全,因此需要以绘本阅读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课本知识。
反思在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学生难以积极投入课堂学习的问题,不难得出答案,是因为以往的课本设计不够科学,仅靠文字描述,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枯燥呆板”的学习印象。而科学实践证明,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制作精美的插画图书更容易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课本设计上越来越注重插画的绘制水平,书中形形色色的插画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本描绘的景观或场景。
从核心素养的教育视角来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绘本阅读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而语文学科作为母语语言学科,更应该发挥语言的信息交流作用。利用绘本开展阅读教学时会发现,学生在遇到难以理解的字面意思时,会像“解密游戏”一样试图在插画图中寻找线索,来补全课文中空缺出来的大意、脉络。以《塞下曲》为例,小学生很难去理解“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样气势豪迈、率兵追敌的壮举,但结合插图,看到军队整装待发在雪夜策马前行的场景,就会在脑海中补全这样的叙事场景,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绘本阅读教学之所以比传统课堂教学效率更高,正是因为它图文并茂的信息特点,同样篇幅下,一张图片所包含的信息量是远远高于文字表述的。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让学生在接收文字信息的同时,使图片信息交织在一起,全面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立体生动的精神世界。如今绘本是国际范围内公认的“最适合儿童阅读的读物”,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正是要通过全面促进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和情感发育的方式,来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熏陶效果,让学生在类似听故事、看动画片的轻松学习场景下,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学习影响[1]。所以,绘本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感知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悠久发展历史中留存至今的宝贵精神财富,时至今日仍然有它传承发扬的价值。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主题的语文教育,既能为学生营造文化熏陶环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字审美能力,又能让学生学到如“仁、义、礼、智、信”等优良品质。在小学开展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不仅仅是国学教育的成功成果,更是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体现[2]。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声情并茂地开展教学。要在绘本阅读教学课堂中,充分体现出课堂趣味性元素,如在学习描绘传统节日景象的《元日》一诗时,要尝试让学生自己从图中提取出能看见的节日元素,学生的答案会是五花八门的,如“鞭炮”“春联”等,而后结合课本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介绍诗中涉及的“爆竹”知识:爆竹的制造方法。在这种趣味教学课堂上,绘本阅读教学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即开发学生的想象与探索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中的传统文化主题教育中不乏一些优良品质的学习内容,如关于“孝顺”“礼让”“谦虚”等美德的事迹故事。以《孔融让梨》为例,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前,让学生根据书中的插图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等学生表达完自己对插画的理解后,再由教师对照课本原文,生动形象地将“孔融让梨”的故事情节完整地讲述一遍,而后再让学生反思从课文中的主人公“孔融”身上学到了哪些优良品质,使整个教学环节都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让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既锻炼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又学习到了谦虚、礼让的良好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在传统文化主题的学习内容中应用绘本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构建运用能力。对于小学生思维发展与文化渗透来说,绘本阅读教育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与拓展空间,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教学资源,结合小学生的学龄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绘本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