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022-11-24 11:19刘向华
新课程 2022年28期
关键词:双减数学知识作业

刘向华

(宁县和盛园区小学,甘肃 宁县)

基于“双减”政策引导下,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笨鸟先飞”“题海战术”“数学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要以小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兴趣为主,构建多元化、趣味化、实践性的数学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数学知识,拓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空间,呈现寓教于乐的数学教学效果,减轻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课业负担,端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取得理想化的数学教学成效。同时,基于“双减”背景,教师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可以灵活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围绕生活元素、故事元素等内容来讲解数学教材知识,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究欲望,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减负

在“双减”教育背景下,要想实现数学教学的减负增效,教师需要全面减轻学生的数学课业负担、学习压力,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去探索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过度关注减负的效果,不仅无法展示出“双减”政策的优势,还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教学结果。比如,教师会缩减数学题量,却没有提升数学题的质量,数学题目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无法让学生全面巩固数学教材知识。同时,减负增效主要是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但在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缺乏对学生一对一的指导,导致部分学生依然无法跟上数学教学的进度。

(二)增效不明显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工作中,存在增效不明显的情况,根本无法展示出“双减”政策的作用。首先,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学形式、教学方案的优化不够明显,依然是采用数学教材知识单向讲解、灌输的形式,学生处于被动探索、运用数学知识的状态中,缺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学生缺乏表达自己数学学习困惑、观点的机会,无法锻炼学生的知识探讨能力,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有待完善,数学教学成效不够明显。除此之外,在数学教育工作中,无法把数学教材知识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数学教育形式、氛围较为单一,无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效。

(三)师生互动较少

“双减”政策非常注重减轻学生负担。它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确保学生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稳步提高。但有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没有按照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积极地与学生互动,过分关注权威的个人地位,不以平等的态度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这不仅导致一些教育资源的浪费,还严重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全面实施,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稳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受阻,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对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可以真正实现小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四)作业时间缩短,质量下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对当天学习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作业时间缩短,作业质量不高,学生对待作业比较被动,这些问题制约着数学的教学效率。如何合理地设计作业也是当前数学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教学活动,达到寓教于乐效果

“双减”政策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与课业负担,由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借助游戏来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态融入数学课堂中。比如,在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长方体与正方体展开图,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汇总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个性特征,并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给予奖励。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呈现数学教材知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故事引领下,感知学习的快乐,真正落实“双减”政策。比如,在讲解“和差问题”数学教材知识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如下故事: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到达了女儿国,城门中展示了榜文,只有解答榜文才能进城,榜文内容为“两个数字和是20,两个数字差是2,求得这两个数字”,通过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答案,把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地呈现出来,取得最佳的数学教学成果。除此之外,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围绕小学生的兴趣、心理特征,灵活创设趣味性数学情境教学活动,让学生以最积极、最专注的状态去探索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掌握数学技能的同时,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构建智慧课堂活动,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基于“双减”政策引领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入更多的活力、动力,“活化”数学教材知识,积极寻找素质教育和数学教育之间的契合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教材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善于构建智慧课堂活动,以此来消除学生参与数学知识探究、习题解答的抵触心理,锻炼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在数学智慧课堂中,需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撑,重视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共同努力下,让数学知识结构更系统、完整。比如,在讲解“简易方程”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形式,动态化、直观化地展示相关数学概念,让学生对简易方程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设定如下数学实验活动:把天秤放置在讲台中,在天秤的左端放置两个500g砝码,右端放置1000g砝码,让学生观察天秤,最后写出500g+500g=1000g的公式。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500g用x来表示,最后用2x=1000g计算出x的值。这样既能增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对“简易方程”有更深刻的认知。又比如,在讲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校园,去观察生活中有关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物品,多思考、多观察、多创新,展示出数学智慧课堂的教育优势。同时,在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随时利用网络平台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对课内数学教材知识进行延伸、拓展,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跟上数学课堂教学进度,能及时解决数学学习阻碍因素,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课业负担,展示出智慧教学的优势,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基于“双减”政策引领下,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实现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学生在掌握数学教材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实践能力、数学知识运用能力。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能趣味化、多元化地展现数学教材知识,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情境中去解决问题,感知探索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必要性。比如,在探究“小数乘法”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如2×5,之后教师提出问题:“0.2×5代表何种含义?”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讨、互动、交流,对小数乘法有初步的了解。最后,教师要设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一起去买糖果,一颗糖果的价格是0.8元,如果我们需要买4颗,一共需要多少钱?教师让学生通过回忆实际生活情景,展开深层次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在小学数学课程活动中,要想展示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课余时间、假期时间,带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探索、运用数学知识。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超市自助购物、计算家庭用电、用水量等,让学生感知学习、探索数学知识的快乐,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四)打造合作数学课堂,实现课堂减负增效

基于“双减”政策引领下,更为关注减负增效、深度学习,以此来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样,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想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教材知识,只凭借学生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由此,教师要打造合作数学课堂,以此来实现数学课堂的减负增效、深度学习,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成长。比如,在讲解“扇形统计图”知识时,教师要在正式讲解知识之前,将学生科学分组,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小明一家人一天中摄入实物量的表格,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并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了解不同类型食物的科学搭配,实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融合,增强美术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活动质量。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开展教学,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感知到学习的快乐,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素养。同时,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承担知识引导者、活动指导者的教育角色,不再完全主导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而是要让学生在小组自由讨论中深化对数学教材知识的认知与记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除此之外,要想实现数学课堂的减负增效,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向着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能够更加用心去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五)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认识到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真正打造高质量的课堂。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以趣味课堂为目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教学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找到趣味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其中,课前导入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是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有良好的印象,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循序渐进、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社会实践。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时,需要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形式来发挥和展示平行四边形与矩形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自觉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六)创新高效,提高数学作业质量

减轻学生沉重的家庭作业负担,一方面是为了减少作业的数量,另一方面是为了杜绝课后辅导班。而如何布置高质量的数学作业,更好地巩固和延伸课堂数学知识是值得广大教师去深思的。

1.渗透文化元素,培养数学素养

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主要基础,而且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为此,教师应挖掘人文资源,在课后数学作业的布置中渗透数学文化,体验数学思维和方法,培养数学素养。

2.数学作业的布置要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起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较低,数学课程的生活化对促进学生学习乐趣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数学经验紧密联系,这将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发现和处理问题,体验数学价值。

3.运用多种感官,让数学作业更立体

教师在很多时候布置数学作业都以写为主,这种作业不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枯燥的习题已经不适合“双减”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出发,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智力发展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布置作业。适当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参与,发展学生的多层次智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4.科学划分,使数学作业更有梯度

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数学教育的目标绝不是实现所有学生的平等和共同发展,而是帮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适当的发展。数学作业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则。因此,部分教学内容的布局应科学分层,注意梯度,尊重差异,因人而异。

5.注重研究和探索,使数学作业更加深入

在今天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教师应重视学习任务,以探索为主,以关注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积极探索,刺激学生的大脑,应用数学的整体理论,或个人或小组合作,发现和处理问题,积累经验,发展问题认知和判断思维。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创新数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全面落实“双减”教育政策,真正减轻小学生的数学学业负担和课业负担,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师生共同打造理想化的数学课堂。同时,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更多自主创新、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来构建数学知识结构,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地成长与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另外,要想让“双减”教育政策真正体现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转换、优化、创新数学教学形式,用小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来阐述数学知识,增强数学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实践性,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双减数学知识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