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2-11-24 12:10权大哲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物理

权大哲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 110032)

引言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已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1]。将课程思政引入高职物理教学体系,对于提升学生思政素质、优化物理教学模式,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职业院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不断增强学校的育人品质。基于此,在新时代高职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明确的课程思政导向,将物理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全方位打通物理教学育人渠道,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职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2]。

一、课程思政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一)课程思政可以发挥物理教学的育人职能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强、覆盖面广、包容性大的综合学科,高职物理教学是实践课程思政的绝佳平台。教师在新时代高职物理教学中融合思政元素,不但可以充分发挥物理课程的育人职能,也能弥补传统高职物理教学模式的不足,从而助力高职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与思政素质迈入更高层次,提升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成效。

(二)课程思政可以拓展高职物理教学空间

在以往的高职物理教学中,教学内容多拘泥于物理教材。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人文视野拓展,也会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趋向片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物理课程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综合性,使物理教学和思政教育对接,可以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辟新的路径,也能从根本上拓展高职物理教学空间,确保物理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3],推动高职学生科学精神与内在品格和谐发展。

(三)课程思政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以往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时,使用较多的是理论输入方式,缺乏创新性,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思政学习的兴趣。高职物理课程中涵盖了大量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知识和信息,还涉及许多对人类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闪光人物,这些都是充实思政教育内容的优质资源。教师在新时代高职物理教学中加强课程思政,不但可以构建物理知识与思政理论兼容并蓄的教学模式,还能把握时代脉搏,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物理、接受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引领,从而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思政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思政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希望教育工作者做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4]。如果教师自身都未得道,何以传道呢?所谓传道,是指向学生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向学生渗透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原则,使学生能够自尊、自律、自强。这与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不谋而合。基于此,教师在将课程思政融于高职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以春风般和煦的态度去感化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去浸润和激励学生。教师在讲授物理知识时旁征博引,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吸纳知识的快乐;在渗透思政理念时联系物理课程的人文属性和知识底蕴,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思政典范,激发学生进取精神和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也能拓展学生的精神视域,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与思政素质,从而发挥课程思政的主导作用,实现以德而耕、拾获山河的教育理想。

(二)开发物理课程理性资源,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当前,部分高职学生的理性精神需要砥砺。如果这一短板得不到补齐,不但会阻碍学生思政素养构建和完善,也会给学生终身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物理是高职教学体系中的理工基础课程,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也具有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条件。教师在以高职物理教学为载体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应加强开发利用物理课程中的理性资源,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例如在讲授“行星的运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人类探究行星运动的物理学史料,通过体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领会科学家的理性假设和猜想在物理发现中的重要性。这样不但可以深化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知识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促使学生用科学家百折不挠、直面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从而提升物理核心素养与思政素质。

(三)深挖物理教学思政元素,拓展课程思政实践空间

物理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政元素,这对于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是极其有利的条件。教师科学地开发利用思政资源,不但可以充分发挥物理教学的育人功能,还能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产生突破性进展。基于此,在高职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深挖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科教学和思想价值引领,培养学生乐于学习、敢于创新、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例如在讲授“质点、参考系”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探究生活案例,引出质点、运动的绝对性、运动的判断条件、参考系、运动的相对性等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思维方法,将运动的相对性概念(即相同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结果不同)拓展至穷和富、美和丑、胖和瘦、高和矮等让学生容易产生比较思维的社会生活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的相对性。这样不仅可以顺利突破本课的知识技能难点,也能使学生领略物理思维的魅力和科学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5],实现课程思政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四)增加实验教学比重,培养学生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物理是一门强调实验的学科,有效的实验教学不但可以为课程思政提供新的路径,也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自然界的客观事实,使学生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潮流,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基于此,教师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时,应依托物理的学科特性,突破客观条件限制,增加实验教学比重。例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为学生设计测量反应时间、坠落高度等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会物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也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从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彰显课程思政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五)建立考评机制,将思政素养纳入物理教学考核体系

课程思政理念不仅需要任课教师的探索与实践,更需要从课程标准入手展开顶层设计与推动[6]。在以往的高职物理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在教学环节渗透思政元素,而忽略了对评价环节的设计和优化,在进行物理教学考评时,仍然将知识掌握情况作为考查学生学业水平的唯一标准。这种考评方式失之偏颇,既无法突出课程思政的重要地位,也不利于课程思政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常态化实践,从而难以保障高职物理教学的育人质量。面对这种不良现象,教师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时,必须延展教学思路,整合物理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建立匹配的考评机制,将思政素养纳入物理教学考核体系,完善课程标准,强化课程思政顶层设计。这种考核方式的改变,可以带给学生更加新颖的考评体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从而实现高职物理教学全过程育人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不但可以拓展物理教学空间,发挥物理课程育人职能,还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终身发展。基于此,在立德树人任务下的高职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发物理课程的理性资源和思政元素、增加实验教学比重、建立立体化考评机制,以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涵育学生的品格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高职物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同向同行。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物理
只因是物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留言板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