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卷化”现象及其突破

2022-11-24 12:19
山西青年 2022年4期
关键词:内卷化内卷高校教师

刘 欢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内卷化”又意为“过密化”,意为内缠、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事物以及退化和复旧等[1]。高等教育的“内卷化”,是指作为社会系统的高等教育在难以实现外部扩张的条件下,系统内部不断的精细化和复杂化,但系统整体效益并未得到质的发展[2]。在高等教育成为社会轴心的21世纪,如何突破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卷化”困境,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已经成为构建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内卷化”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大学“作为一种机构,目的是让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3]。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2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183万人,较2019年增加了18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4],迎来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给高校和师生带来质的提高,反而使各主体的发展有所滞留,通过仔细分析此现象得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高等教育的“内卷化”发展。

(一)高校的“内卷化”现象

当前,随着“双一流”高校的建立,大众对高等教育的追求从有学上转变为有好大学可以上,因此各高校为了争取生源,提升高校的办学经费,开始被迫内卷。

1.高校专业设置的“内卷化”现象

专业是指依据特定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将高深知识组织起来,通过教学活动将其转化为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5]。高校的专业设置关系到高校的学生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这是需要专业的教师才能做到的工作,但是目前各高校急于提升学校实力,在此方面存在严重的“内卷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一些高校为了追求专业的数量,趋向于设置时间和经费投入都相对较少的学科专业,致使高校专业数量空前增多,但学科特色不鲜明,存在着“贪大求全”的功利主义倾向[6];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为了争取生源,盲目追求“热门专业”,部分程度忽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师资、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开始招生,并草草开课[7],在增加了高校专业数量的同时却降低了高校的学生培养质量。

2.高校课程设置的“内卷化”现象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所安排的所有课程的特点及范围,同时也可以指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组织的那些课程[8]。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因高等教育的商业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内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高校打着教学改革的旗号,随意添加课程,导致许多学生每周上课多达30~40学时,甚至更多,但其课程设置以知识本位为先导,忽视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的思维和能力;还有一些课程由于高等教育的功利性,慢慢脱离了教育的本质,许多课程的设置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修够学分,达到毕业的标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高校选修课的开设,本意是在于综合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学习,达到内修素质的目的,实际情况却是一些学生为了更快拿到更多的学分,选择一些给分较高的“水课”。

3.高校教学质量的“内卷化”现象

人才培养是现代高校的五大职能之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高校肩负的根本使命,但是目前高校教学质量充斥着严重的“剧场效应”,所谓“剧场效应”说的是在一个剧场里第一排的人如果站起来的话,那么第二排的人也会站,那么最后导致所有的人都是在站着看戏,而实际上大家得到的观感是一致的。这就像现在的高等教育,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导致有限的教育资源被占尽,因此各大高校为了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盲目扩张教育规模,导致各大高校人均资源越来越少。正是因为各高校的盲目内卷,不但使高校失去了自身的原本特色和学校的独特吸引力,还降低了学校的学生培养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虽然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状况,却并未有效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取更幸福生活的能力[2]。

(二)高校教师的“内卷化”现象

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校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很难产出高水平的教育成果。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内卷化”发展,高校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态度等方面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内卷,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

1.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内卷化”现象

高等教育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进入校园,而高校教师的数量却没有很大的增加。据调查,我国普通高校师生比达到18.37%,师生比率进一步扩大,教师只能进行超负荷的教学工作。教师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讲课上,留给备课的时间越来越少,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一门优秀的课程,既需要教师自身扎实的知识功底、精湛的教学技巧,也需要教师精心备课,老师由于备课不充分,上课时不重视学生的教学,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由于高校师资力量的紧缺,引进了一批新晋教师,这些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对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教学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2.高校教师教学态度的“内卷化”现象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培养人,如果教师不能认真对待工作和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就很难想象高校可以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为了评职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科研上,忽视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学。目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教师出现了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他们对待工作敷衍塞责,将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变成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对待学生。还有的教师将自己的大量时间用在校外的“第二职业”,不再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与研究,对自己的原本教学工作敷衍了事。

3.高校教师评价的“内卷化”现象

现行高校的评价体系其导向是科研第一,教学第二。科研是晋级升职的硬指标,而教学只是教师晋级升职的软指标,只需要教师完成工作量和让学生在期末的教师教学评价时打个高分即可。由于科研集中时间精力,可以短时间内就看到成效,因此各高校教师将自己的时间都用在了学术研究上,甚至有的教师为了评选职称,窃取学生劳动成果,让学生为自己服务,使原来的良师益友关系不复存在。目前各大高校是导师负责制,学校对教师教学成果评价的另一个指标就是学生顺利毕业,众多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毕业,要求学生进行没有价值的学术研究。

(三)高校学生的“内卷化”现象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招,高校的学生录取率明显提高,这也就使得高校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目前随着高等教育“内卷化”的发展,学生在学习实效、学术研究和就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内卷。

1.高校学生学习实效“内卷化”现象

高校学生学习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学生的自主科研为主,高校学生课程少,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好好搞科研,由于他们缺乏对未来的规划,把时间花在对自己毫无提升的事情上,被迫成为内卷大军的一员,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在考证方面,大家时刻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在干什么,看到有的同学在考证书,不管这个证书与自己的专业关系大不大,也盲目去考,当走上工作岗位时才发现对自己的就业没有任何帮助;在课程作业方面,老师规定写5000字即可,而有些学生为了拿高分,偏偏要写到8000~10000字,而其他同学听说后,也开始增加字数,开始沉浸式内卷,花了大量的时间,论文质量却没有提高。

2.高校学生学术研究的“内卷化”现象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学生由于毕业的需要,在学术研究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卷:首先是“复杂化内卷”。学生喜欢将简单的问题通过所谓的关联和逻辑进行复杂化处理,喜欢将十几个字就能说明白的、既清晰又直白的浅显道理通过华丽辞藻和复杂逻辑的重新组合;其次是“重复化内卷”,由于功利化的需求如评奖学金、找工作等,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输出论文,因此只是做相同的选题,用一种理论将另一套话语体系转述或者用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来揭示某种已经得出的结论,毫无新意,但是为了自身的各种需要,学生还在进行着不同层次的内卷。

3.高校学生就业的“内卷化”现象

高校学生毕业后是要进入市场的,受高等教育“内卷化”的影响,学生的就业也开始越来越卷,主要表现在:十年前,很多岗位招人门槛是本科专科学历,现在却是硕士博士学历,需要的技能一样,但学历门槛却不断拔高。学生找工作时,盲目跟随身边的人找工作,使一些工作岗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在“内卷化”,这一切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简单地说,就是目前工作领域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了,有可能十八岁学生高考的时候进入的是热门专业,而当他们二十三岁工作时就已经变成夕阳产业了,学生为了就业开始不断内卷。

二、高等教育“内卷化”突破路径

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去“内卷化”发展,文章将从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出发,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一)高校“内卷化”的破解路径

高等教育的内卷主要是由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质量的内卷造成的。教育是一件专业的事情,应交给真正懂教育的人去办。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师资力量和学校特色方面设置自己有能力兴办并且可以办得好的专业,把一些办的不好没有特色的专业果断撤掉,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去办好可以办好的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而兴办,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教学质量方面要确保教学质量的优质供给,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学生思维和能力方面有一个大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的“内卷化”发展,才能提高高校的综合培养质量,进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发展高校。

(二)高校教师“内卷化”的破解路径

教师是大学的根基,想要突破教师发展的“内卷化”现象,首先,高校应该帮助教师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在给学生上课时提供专业和前沿的知识,要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帮助学生在知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次,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好每一位学生;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应该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只看教师的科研能力也要看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清楚评价教师最重要的指标是教学能力,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1]。各大高校应该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发展教育技能,走出教师“内卷化”的困境。

(三)高校学生“内卷化”的突破路径

高素质人才肩负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要想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就必须帮助高校学生破解“内卷化”困境。高校学生之所以出现内卷的现象主要就是因为在某一领域,当人们纷纷选择一种路径时,受惯性影响,大家不自觉地会被自我强化,时间长了就产生了内部竞赛,进而导致互相“内卷”。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内卷困境,首先,应该让学生有一份清晰的职业规划,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其次,是教师应对学生认真负责,带领学生认真做科研;最后,在就业方面,学生应该首先认识自己,剖析自己,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避免盲目内卷。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内卷化”现象发生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只有更清晰地帮助高校、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内卷的危害,才能助力我国高等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任务,为国家培养出优质的毕业生。

猜你喜欢
内卷化内卷高校教师
莫陷内卷空焦虑,有益努力最可取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大热WOB发型
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何以“内卷化”:我国警察权控制格局的审视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