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儒与继儒

2022-11-24 15:41苏露锋
廉政瞭望 2022年19期
关键词:陈继儒济世科举考试

苏露锋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

陈继儒是明代文学家、文艺批评家、书画家,松江府(今上海市)人。他自小天资聪颖,20岁时,由于才华出众,当地县令及当朝首辅徐阶先后接见了他。但他三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都不理想,没有考中举人。29岁时,他烧掉自己的儒服,决心放弃仕途,归隐山林。

儒生通过考试进入官场,始自汉代。汉代建立了儒教,只有学习这套理论的人,才能进入官僚体系。儒教脱离了孔子时期的儒家,失去了世间烟火气,而成了庙堂的思想统治工具,并逐渐固化成教条。随着元代科举考试将朱熹理论树为正统,道学开始影响人们的方方面面,社会失去了思考能力。到了晚明,占统治地位的程朱之学呈萎靡之势,兴起了高扬个性的心学。新思想唤醒了士人的主体意识,他们重视精神自由,厌恶死板的科举人生,冲破“学而优则仕”的儒者人生方式,不再视科举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

陈继儒明白,再走科考一途,已无多大意义,局势混浊不堪,自己即使有才能,也难以施展。很多士人为考科举而耗尽心血,还未必能如愿以偿。何况仅凭一篇文章,也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士子的水平。陈继儒才华全面,不只诗文俱佳,还擅长书画,而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单一。若在科试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功名难以考上不说,自己的兴趣爱好,亦难以得到发展。

陈继儒隐居后,自己设馆招授学生。他或吟诗作赋,或整理书籍,或品评书画,自得其乐。但身为隐士,他却没有完全忘情世事,而是身隐心不隐。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十几年的儒家传统教育,让他怀有强烈的济世理想。归隐山林,从表面上看,是抛弃了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但实际上他依旧关心人间百姓疾苦,助人为乐,体现了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儒家思想。

万历十七年(1589年),由于天灾人祸而闹饥荒,陈继儒上书官府请求赈灾。次年,饥荒还是非常厉害,他又多方奔走相告,请求支援。在他的带动下,有人捐资十万来帮助饥民。陈继儒自己没有更多资财,就尽力为吃不上饭的寒士煮粥,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地方又闹饥荒,陈继儒向官府申请赈灾未果,便叫人设下大锅,给饥民煮粥。这种做法带动了其他人,众多义士也纷纷以米、豆、饼等相助。由于乐善好施,陈继儒得到了众多百姓的爱戴,在他原先住过的澄鉴寺,寺僧为了报答他的德行,专门修了一座桥,以陈继儒的号“眉公”命名为“眉公桥”,来纪念他的善行。

陈继儒的济世之心从未断绝,被时人冠以“山中宰相”的称号。松江府修志,他在70岁高龄任总编纂。朝廷党争,阉党乱政,矿税使扰民,女真、倭寇入侵……朝政、吏治、军事,他无不关注,并发表见解。对关系重大的东南漕运,他有深入细密的筹划。明末的内忧外患,他深为忧虑,有时甚至为之不寐不食。他的《赈荒议》《田赋八故》《三大役议》等文章,都体现了心忧天下的儒家风范。

陈继儒的思想,融汇了儒释道。佛道思想使他在乱世中,能够保持淡定心态和独立人格。儒家思想使他即使身为隐士,却仍然心忧天下。对儒家,他也能够辩证地对待,弃中有扬,决然摆脱它的教条和束缚,而继承和发扬其济世爱民的情怀,这或许是陈继儒在当时能够引领士林风尚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陈继儒济世科举考试
成宏:妙手不负悬壶志,仁者长怀济世心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易医戴耘:国内海外济世人
人生“十不得”
陈继儒的养生哲学
隐逸的最高境界是隐于闹市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
慈悲济世厚德载物 广东省陈绍常慈善基金会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