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时代绿色学校实践研究
——以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为例

2022-11-24 17:06王旭东
新课程 2022年16期
关键词:文明理念绿色

王旭东

(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甘肃 定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凝练概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党的十九大也进一步提出要不断加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新格局。作为中学学校,肩负着伟大中国复兴梦的重任,也肩负着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与建设者之重任。学校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绿色”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始末,创建绿色学校,培养时代新人。

一、学校开展绿色学校建设的背景

绿色学校建设的目的是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学校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能力,改善学校环境,提高广大师生的环境素养,对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起到推进作用,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更和绿色理念传播、行为养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紧密相连,它将有力推动公众环境教育,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一)紧跟时代要求,贯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注重以人为本,这就要求人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素质,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则在于教育。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因此绿色学校的创建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在基本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学校管理的各方面,注重提高全体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带动家长及社区乃至社会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学生应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环境教育则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绿色学校”是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创建“绿色学校”有助于加深师生对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素养,而且由于其需要动用校内外一切有益的资源,会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与环境教育中来,加强各部门与学校的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因此,创建绿色学校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以绿色学校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环境基础教育,广泛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学校学生素质教育,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新的人才,提供新的动力。绿色学校对师生进行的环境教育能增强其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再由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社区,社区带动社会团体,社会团体带动社会,能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生动力。生态文明教育立足于校园,服务于社会,能够扩大社会人群对该理念的了解和认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四)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需要

在绿色学校创建的过程中,不仅要统筹各学科间的环境教育方法和内容,还要将校园文化、教育办学思想等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与能源,减少学校本身的环境负荷,其本身就是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良好体现。绿色学校不仅在校园环境上清洁优美,在校园文化、环境教学以及管理上都能集中大量的有益资源。学校通过创建绿色学校,向当地、全国乃至国际社会介绍和交流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实力。

二、我校绿色学校建设探索与实践

(一)制订可行顶层架构,创设和谐人文环境

统筹规划,注重绿色生态落地。我校通过统筹规划,以建设绿色校园为目标,进一步提出绿色校园的设计构思,始终以“绿色·自然·育新”为中心,作为绿色学校建设的思路。学校领导围绕我校地域优势,进一步联合社会有关设计单位制订了校园绿色建设的规划,包括生态景观、垃圾资源、能源监管等多个专项规划,为建设绿色校园提供了先进的理念以及切实可行的顶层架构。通过对校园软硬件设施的完善以及改善,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积极地将绿色生态的理念渗透于各个细节之中;把尊重自然、爱惜生命、珍惜资源、崇尚简约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校园文化与多年办学积淀的传统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和睦,教育教学环境民主;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以培养良好习惯为抓手的德育文化;重视成功教育和信心教育,打造以励志成才为主流价值取向的智育文化;落实教育细节,将精细化管理提升为临洮二中的管理文化;倡导科研兴校,把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学校的教研文化。

(二)倡导低碳生活,共建绿色校园

低碳生活成为新时代的生活方式与理念。我校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积极建设节约型绿色校园,形成低碳生活、勤俭节约的浓厚氛围,以及蕴含现代理念的文化氛围。为了引领学生自觉地履行低碳义务,树立环保理念,共建绿色家园,学校举行“低碳生活绿校绿家”的主题交流会,增进班级与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学生对低碳生活、绿色校园建设的理解与认识,唤醒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的重视,认识到低碳生活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这也是青少年所必须面对的。倡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爱惜粮食,使学生将这一主题活动带来的启发以及认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全体师生参与创建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带动家庭、社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倡导低碳校园理念,通过制度鼓励和引导逐步实现学校办公、教学无纸化或者尽量减少对纸张的使用,限制废弃物产生的数量,采取节能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型低碳校园。

(三)实施绿色教育,培养绿色素养

牢记使命,才能做好教学育人工作。当前,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校将绿色发展的目标聚焦于对绿色理念人才的培养以及熏陶上,全面推进校园变绿、环境变绿、理念变绿,建设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校园。将环境教育与学校德育有机融合,把生态文明理念与行动落实到班级,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共建绿色生态校园。以绿色教育引领素质教育,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校园风尚,将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落实到课堂,把生态文明相关常识融入各个学科。引导师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获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生态文明的态度和价值观,做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者、促进者。将生态文明理念渗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人本因素,内化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使全体师生每时每刻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实现人格的升华,共享平等、宽容、理解、激励和关爱,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科学、道德和艺术的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与学校和谐发展的统一。

开展绿色教育,弘扬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把培养人、造就人始终作为绿色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绿色教育,构建完善的绿色教育体系,大力开展绿色背景教育、绿色法律教育、绿色道德教育以及绿色生态教育、绿色生产教育、绿色生活教育等,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强化自身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使绿色教育真正成为实现个人发展、享受品质生活与体现能力、贡献社会的良性互动。

(四)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进绿色学校建设

学校作为绿色学校的主体,更需要创建各项工作,自觉践行绿色发展这一社会责任,紧紧把握新时代绿色学校建设的丰富内涵。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推进本校的绿色建设工作。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对绿色学校建设的工作机制加以健全与完善,切实将绿色学校建设不断拓展到学校的各个领域,最终实现与育人相结合,同向同行,让师生成为绿色学校建设的受益者、执行者、推动者。进一步加大绿色学校建设宣传力度,形成全校师生对绿色发展的共识,营造浓郁的绿色学校创建的氛围。科学统筹绿色学校建设,结合自身特点,制订可行方案,同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各个部门相关的规章制度中以及学科建设中,切实贯彻落实绿色学校建设的目标。提高绿色学校建设水平,建立长效机制,使“绿色”成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绿色校园建设水平可持续推进和发展。

猜你喜欢
文明理念绿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绿色低碳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