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老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2022-11-24 20:52王佳琪李明龙孙香兰
老年医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滴度参考值泼尼松

王佳琪,李明龙,孙香兰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济南 250117;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内分泌科,山东济南 250021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又被称作Hirata病,是一种由胰岛素自身抗体引起的疾病。虽然引起IAS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已发现某些药物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类型与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有关。IAS为临床罕见的疾病,容易误诊和漏诊。本文报道了1例反复多次出现低血糖的老年女性IAS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为IAS的诊治及预后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5岁,因“发作性出汗乏力3周”于2021年7月就诊于我院老年内分泌病房。患者就诊3周前无明显诱因于凌晨2点左右出现四肢抖动、乏力、大汗、头晕、意识迷糊,伴饥饿感,进食甜食等食物后很快缓解,当时未测血糖。后于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餐后血糖较高(约为15 mmol/L),遂给予服用格列美脲胶囊(1粒/天)治疗3 d,患者又出现上述症状,停用药物后仍有上述低血糖症状发作,于当地中医院住院诊疗(住院期间具体治疗不详,未应用胰岛素),行动态血糖监测示血糖波动于1.0~16.9 mmol/L,需口服高渗糖。患者诉低血糖多在餐后2 h及夜间11点至凌晨2点时出现,发作时全身抖动,常在血糖值4.0~5.0 mmol/L时防御性进食,每日需自行进食10余次,体质量较前增加3 kg。患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余年,并服用来氟米特1片/天治疗。

1.2 体格检查 体温36.6℃,血压145/76 mmHg,体质量 60 kg,身高 165 cm,BMI 22.0 kg/m2,老年女性,神志清,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84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双侧巴氏征(-)。

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空腹葡萄糖2.3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0%,胰岛素>1 000.00 μU/mL(参考值 2.6~24.9 μU/mL),C-肽 29.40 ng/mL(参考值1.1~4.4 ng/mL),胰岛素自身抗体(IAA)127.00 COI(参考值0~0.9 COI),血清类风湿因子97.50 kU/L(参考值0~20 kU/L),抗O<50.90 kU/L(参考值0~200 kU/L),血 清 白 蛋 白 38.3 g/L,甘 油 三 酯6.31 mmol/L,肾小球滤过率84 mL/min,血常规、大便常规、肝功、甲状腺功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女性肿瘤系列标志物大致正常。

入院行腹部MRI示:胰腺形态、大小未见明显异常,未见确切异常强化灶,主胰管未见明显扩张;符合肝及右肾囊肿表现;符合胆囊结石表现。颅脑CT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灶。

1.4 诊断思路 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即刻测血浆胰岛素、C肽,显示明显升高,行影像学及实验学检查排除胰岛素瘤、肝肾疾病等其他常见低血糖原因。患者院外虽有短期服用磺脲类药物史,但停药后仍有反复低血糖发作,且服用磺脲类药物前患者已有反复低血糖症状,所以不考虑药物性低血糖。患者住院期间多次检测空腹血糖低(波动于2.3~3.4 mmol/L)、餐后血糖偏高(波动于12.2~16.4 mmol/L),且低血糖时患者胰岛素及C肽均呈较高水平,没有肥胖或超重,无糖尿病史,实验室检查糖化血红蛋白<6.5%,结合患者既往风湿免疫类疾病史,糖尿病抗体系列测得高滴度IAA,该患者可确诊为IAS。

1.5 治疗经过 患者确诊后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5 mg/d口服联合阿卡波糖150 mg/d口服治疗,根据血糖监测水平,将醋酸泼尼松片逐渐加量至40 mg/d口服,并将阿卡波糖加量至300 mg/d口服,患者未再出现夜间低血糖现象,测空腹血糖波动于4.4~5.0 mmol/L,餐后血糖于11~13 mmol/L。治疗14 d出院时空腹血糖6.3 mmol/L,复查C肽23.00 ng/mL,IAA 133 COI。

1.6 随访情况 出院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患者继续口服阿卡波糖3次/天、100 mg/次,醋酸泼尼松片3次/天、7.5 mg/次,自测空腹血糖波动于4.5~6 mmol/L,餐后2 h血糖波动于11~12 mmol/L,未再出现低血糖症状,也无需夜间预防性进食。出院3个月时再次电话随访患者,服用阿卡波糖剂量不变,醋酸泼尼松片改为每次5 mg、3次/天,在外院行实验室检查示空腹血糖波动于5~6.3 mmol/L,餐后2 h血糖波动于9.1~11 mmol/L,复查血胰岛素42.04 mU/L(外院指标参考值3~25 mU/L)、C肽3.25 ng/mL(外院指标参考值0.81~3.85 ng/mL)、IAA 175.00 IU/mL(外院指标参考值0.41~20 IU/mL)。

2 讨论

2.1 鉴别诊断 本患者为老年女性,具有典型Whipple三联征: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2.8 mmol/L、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故低血糖症诊断明确。可引起成人低血糖的原因有多种,针对本患者的鉴别诊断考虑如下。

①药源性低血糖症:某些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制剂、磺脲类及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能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使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增多、肝糖生成减少,从而导致低血糖。发生该病原因多是因为药物剂量过大、服用方法不当、摄食不足和不恰当运动等。药源性低血糖呈持续性,调整降糖药物剂量一般可防治。本患者仅在外院服用磺脲类药物3 d,服药前及停药后仍有反复发作的低血糖,故不考虑药物性低血糖。

②胰岛细胞瘤:常为晨起空腹低血糖,测血糖值可小于2.8 mmo/L,服用葡萄糖后恢复,空腹及低血糖发作时胰岛素、C肽增高,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呈低平曲线,行CT、MRI、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明确有无肿瘤,重要的一点是胰岛素瘤没有IAA滴度升高。本例患者胰岛素、C肽异常增高且有高滴度IAA,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胰腺占位病变,故该患者可排除胰岛素瘤。

③糖尿病: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分泌延迟时也可以有空腹或餐前低血糖症状,但此时胰岛素水平一般不高。本患者虽动态血糖监测餐后血糖>11.0 mmol/L,但糖化血红蛋白未达到6.5%,且以低血糖为主,胰岛素、C肽异常增高并有高滴度IAA,不考虑该患者为糖尿病。

④IAS:其特征是由于血清存在高滴度IAA导致高胰岛素低血糖症自发发作。患者在进食后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与患者体内的高滴度抗体相结合,使其与肝脏和外周组织的受体结合下降,造成餐后高血糖,同时高血糖进一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患者体内积存大量与抗体结合的胰岛素,这种激素与抗体的结合也使胰岛素降解缓慢,其形成的复合物在餐后3~5 h解离,释放大量胰岛素,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11]。本例患者有反复严重自发低血糖,从未使用外源性胰岛素,血液中存在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高滴度IAA,结合患者有风湿免疫疾病史,故患者可确诊为IAS。

2.2 IAS发病机制 IAS最初由日本的Yukimasa Hirata及其同事在1970年报告,患者常伴发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raves病、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1-2],多数患者有使用含巯基类药物史,如甲硫咪唑、氯吡格雷、α-硫辛酸等,考虑此类药物会结合并裂解胰岛素链A与B之间的巯基键,使内源性胰岛素更具免疫原性。部分不含巯基的药物也可以引起IAS,例如青霉素G、异烟肼、丙硫氧嘧啶等。最新有辅酶Q10也可引起IAS的报道[3]。使用外源性胰岛素也可诱发IAS[4]。本患者从未接触过外源性胰岛素,无甲亢及药物治疗史,但有类风湿关节炎,考虑该患者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

2.3 IAS临床表现 IA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严重低血糖,常见于夜间低血糖或餐后反应性低血糖,低血糖发作时测血糖可在2.8 mmol/L左右,严重者可引起低血糖昏迷。行OGTT实验在1 h、2 h测血糖多升高,约4~5 h后可出现低血糖。IAS患者通常有较高的胰岛素浓度,常大于100 mU/L,部分患者可大于1 000 mU/L,而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糖患者胰岛素浓度不会超过其正常的10倍。除此之外,IAS患者的C肽是升高的,但测得总C肽浓度远低于血中胰岛素浓度,呈现C肽与胰岛素分离状态[5]。本例患者低血糖发作时测胰岛素>1 000.00 μU/mL、C-肽29.40 ng/mL,非常符合IAS的胰岛素分泌特点。

2.4 IAS诊断标准 IAS现没有统一诊断标准,符合以下几点有助于诊断[6-7]:①典型或较严重的自发性低血糖临床表现,如饥饿、出汗、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精神不集中、头晕、嗜睡、躁动等症状。②发作时测血糖明显降低(血浆葡萄糖水平<2.8 mmol/L)。③未使用外源胰岛素,实验室检查示高滴度IAA。④应用放射免疫法等实验室检查测总免疫活性胰岛素明显升高,可>1 000 mU/L。⑤常合并Graves病、系统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前有服用羟基药物史。⑥排除其他导致低血糖原因的疾病。IAS是临床引起低血糖症的少见原因之一,部分可表现为自限性,对于任何表现为低血糖、胰岛素浓度异常升高、胰岛素原和C肽水平适度升高的患者都应怀疑是否为IAS。依上述诊断要点,本患者可明确为IAS。

2.5 IAS治疗原则 IAS的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及激素治疗。首先是尽快纠正低血糖,对于症状较轻患者,及时停用引起IAS的药物,饮食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纤维饮食,少食多餐,避免餐后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对于控制饮食后仍有餐后明显高血糖的患者,可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延缓食物的吸收,避免内源性胰岛素生成,可视患者血糖情况给予不同剂量的阿卡波糖口服,对于减少IAS的血糖波动具有独特益处[8]。严重低血糖发作时,可静脉注射葡萄糖。对于体内存在高滴度IAA或低血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在停用相关药物、补充葡萄糖的同时加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对极严重患者可进行血浆置换[9]。激素治疗一般口服泼尼松,10~30 mg/d起始,根据患者病情增减剂量,总疗程约为2~12周[7]。但目前关于该病的激素使用剂量和疗程无统一规范,建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糖水平,个体化的应用激素剂量。本文患者应用醋酸泼尼松片40 mg/d,效果较好。此外,有新的研究表明,对于病情严重、难治性IAS患者,可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对患者病情有明显改善。BATRA等[10]报道过1例反复低血糖发作患者,应用大剂量泼尼松龙、二氮嗪和奥曲肽等方案治疗后效果不佳,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连续血糖监测患者病情逐渐恢复。多数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低血糖症状均能消退,少数不能及时明确诊断的患者可因低血糖昏迷或脑部并发症而死亡。IAS总体预后良好,多数患者自身抗体可在3~6个月后逐渐消失,胰岛素逐渐恢复正常。本文患者3个月随访发现低血糖消失,血糖波动明显减小,胰岛素降至接近正常,C肽已降至正常,但IAA未明显下降,应继续治疗并随访观察。

总之,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夜间低血糖和餐后高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大,低血糖发生时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异常升高,影像学未发现胰腺占位或增生,高滴度IAA,既往有风湿免疫类疾病,符合IAS诊断,经泼尼松和阿卡波糖治疗,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因此,对临床中有反复发作低血糖合并餐后高血糖的患者,应注意对低血糖病因的鉴别,正确区分高血糖的原因,要想到IAS的可能,避免此病的漏诊、误诊,减少严重不良后果。

猜你喜欢
滴度参考值泼尼松
关于“不同方案泼尼松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一文的专家点评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孕期梅毒滴度与新生儿出生时滴度的关联性分析
关于我院妊娠中、晚期血清甲状腺功能参考值的研究
妊娠中晚期血脂变化及参考区间的建立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外源ABA处理的玉米叶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泼尼松联合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
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
大蒜洋葱治好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