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互联互通视域下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2022-11-25 01:20余朝晖邹强彭茜珍胡莉
关键词:科技期刊期刊融合

余朝晖 邹强 彭茜珍 胡莉

(湖北科技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北 咸宁 43710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媒体联合出版的方式让科技期刊逐渐向新媒体转变,越来越多的传统期刊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载体进行信息传播。数字出版作为内容与科技融合的新兴产业,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领助推下,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传统出版单位和新兴内容生产商均在努力探索融合发展之路,不断在技术手段、运营模式上推陈出新,数字出版产业呈现出新技术应用不断落地、融合平台不断完善、融合产品不断涌现的新态势。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广发[2015]32号)、《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新广电发[2016]124号)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为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传统期刊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审美取向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挥了文化主阵地作用,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尊重。新媒体独特的媒介属性和独有的传播优势,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知识的传递。当前,众多科技期刊纷纷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但成效显著者并不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追求形式转化上的“新、大、全”,并没有把握媒体融合的实质,有些虽然开通网站,启动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形式,但在内容上只是将纸刊内容复制至网络,多数只是表面的相加,并非实质的相融,形象地称为“物理堆积”,在知识呈现、信息附加、资料补充等方面的创新性不足。实际上,媒体融合不仅涉及形态、功能,还包括手段、运营、维护等要素的聚合转变。融媒体时代,传统的受众概念被全新的用户理念取代。编辑不再是作者与读者联系的唯一桥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方式进行传播,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接收知识的重要途径。数字化、碎片化、专题化阅读逐渐成为公众阅读习惯。编读关系也不再是我编你读的被动接受,而更倾向于用户的体验。科技期刊因其选题的专业性、内容的学术性、受众的局限性等特点,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中与其他媒体的融合转型相比,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和运行模式。

一、“媒体融合”与“媒介互联互通”概述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他以3个圆环分别象征出版印刷、电脑及广播电视,三圆环重合表示这3个产业开始具备相互融合的趋势,并且这3个圆环重合的地方将是发展最快之处。[1](P1)“媒体融合”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于2004~2005年引入国内,并将Media Convergence译为“媒介融合”,现译为“媒体融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菲教授的《媒体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体融合论》,对电信、互联网和传媒产业间的融合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产业间的融合,即生产、政策、组织等多方位融合现象。[1](P2)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信息采集渠道和传播通道的多元化,也不是单一媒体、单一形式的简单相加,还需要各出版单位坚持守正与创新并举,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新技术,重塑出版流程,改造传播方式和路径,更新评价模式,顺应出版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体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是技术、内容与受众等诸多要素持续交叉融合的过程。它既有技术层面的范畴,又包括一种新的出版经营理念。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必定要彼此借鉴,融合发展,创造更符合信息传播规律的新媒体。媒体融合不是目的,媒体的转型才是目的。现阶段媒体融合是指在内容资源、传播平台、产业跨界等全方位融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2014年,我国开始实行期刊行业数字化,这一年被称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元年”,主要经历了探索期和发展期两个阶段。探索期主要是开设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发展期的数字化实践开始转向融媒体产品化阶段(包括学术期刊APP、移动读写平台等),数字业务在保留与刊物关联的基础上,具备了更多的独立性。张海生等将我国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分为刊网互动(2000~2010年)、刊网融合(2010~2014年)、新媒体融合(2014年至今)三个阶段[2],这种观点在学界已形成广泛认同。随着媒体融合实践的不断深入,学者的探讨范围也愈加多元化,视角由最初媒体的组织机构融合等问题,转为关注市场融合、手段融合、形态融合。

媒介互联互通是指用互联网思维、新媒体理念去考量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对于科技期刊而言,则是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在新老模式下进行理念融合、流程再造,打通多平台间信息共享通道,构建全媒体产业链,实现链接立体化、传播矩阵化,实现从单一纸质出版向多媒体融合的复合出版转变,从分散无序出版到精准有序出版转变。比如,通过全方位在线学术平台(包括手机APP的移动阅读)进行投稿、审稿、评稿、互动及发布,增加用户黏性;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手机客户端实现学术资源的再生产,使读者、作者成为潜在的作者群和期刊内容的传播者;通过超星域出版进行学术挖掘,实现多文本兼容;通过OSID开放科学构建基于二维码入口为场景的新的出版融合生态,使论文不仅可读,而且可听、可看、可互动;通过数据库优先出版功能实现期刊的数字化改造和网络化传播;通过加盟“中科期刊淘宝店和微店线上销售平台”,有专属链接和二维码,线上与线下销售渠道并行,提高期刊显示度;通过打造专属数字阅读生态,为期刊品牌和内容赋能;通过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模式,能不受地点限制、永久性免费获取学术研究成果等。

二、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期刊出版固守流程化运营模式,缺乏创新性思维

科技期刊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融合转型时,面临诸多问题,相关学者提出完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创新盈利模式、创建期刊网站和网络品牌等建议。[3]但受制于出版模式、办刊能力、人员素质等因素,这种转型并未取得突出成效。传统的学术出版,以平面印刷为出版技术支撑,以邮局发行为主要渠道,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为传播途径。与新媒体相比,传统的学术出版在发行与传播等方面处于劣势,生产周期、产业链条和出版周期长。期刊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受体制和机制掣肘。期刊普遍存在载文量少、信息密度低、内容同质化、发行量不足、读者缺失、产品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期刊出版在整体上仍呈现流程化的运营模式,缺乏创新性思维,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精准化和体验性需求。

(二)管理体制僵化,复合型编辑人才缺乏

我国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以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学会为主,体制内任命的期刊负责人虽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较新的办刊理念,但缺乏驾驭新媒体业务的技术素养。目前很多学术期刊已通过集成的采编系统完成了审稿、编稿、发稿过程数字化,并实现了PC端以及互联网的融合[3];但这一流程与移动互联网的融通与整合相距甚远。用人机制滞后,管理体制僵化,复合型编辑人才缺乏已成为当下科技期刊界的常态。目前很多学术期刊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和维护由传统编辑兼任,信息技术掌握程度较低,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自主构建的期刊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手段单一,影响力偏弱,严重阻碍了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步伐。

(三)只在形式上引进了新媒体,并没有在运营观念等方面融合

当前,融合发展已成为全球出版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出版业把握未来发展的风向标。传统出版如何既保持自身优势,又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占据应有的地位?这就需要办刊者顺应时代科技潮流变革,将传统科技期刊的办刊理念与当代科技成果相融合。一要坚持内容为王,抢占知识内容中心的制高点。内容是科技期刊生存的根本,是科技期刊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科技期刊的价值所在。科技期刊不同于大众媒体,它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学术性、创新性、权威性等特点,是引领和推动科学研究与文化创新的重要平台。二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融合聚能,延伸传播维度。媒体融合不是简单替代,而是共生共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我们需要对不同媒体业态、线上线下内容进行整合,做到内容融合,形式融合以及渠道融合,将科学的严肃性和文化娱乐性有机融合,使科学内容更具可视性,更有人文情怀。三要实施数字出版培养计划,加大复合型人才和高端人才培养。编辑人员要定期接受新媒体教育和培训,理解不同平台的个性,消除专业壁垒,主动适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四要优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全流程管理,梳理传统编辑流程模式存在的漏洞。要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和再造出版业态,实现思维模式、思想观念和话语方式的转变。促进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在内容、渠道、人才等方面形成多样化、多层次互融互通。比如,机构和人员、传播及互动内容、内部管理等。五要不断提高编辑职业素养,聚焦到精品期刊经营上来。只有通过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无缝衔接,出版业的大数据才能精准地从读者端传递到出版端,并最终以产品的形态再反馈到读者端。通过对各种网络平台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熟悉和运用,让每个人都成为内容的制作者和平台的发布者,真正做到“一种信息、多种载体、复合出版”。用科技期刊讲好中国故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三、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一)全方位在线学术平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简称网刊)

以同一行业领域或同一主办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期刊联盟,可形成集群化、集约化发展的整合优势和利益共同体,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共同推动融合出版发展。2010年,《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等人提出了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和集约化、数字化发展的建设性方案,对各刊纸质版发表的文章进行同步数字化编辑整合,打破校域界限,成立以各名刊编辑人员组成的联合编辑部[4],组成“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新型期刊群(即网刊)。2010年10月,网刊以开放获取方式在中国知网上线出版,因其模式创新以及加盟刊的切实提升,从而加深读者对期刊的印象和归属感,获得期刊界和学界的关注和赞誉。[5]

网刊由2011年最初的17家“名刊工程”期刊迅速增加到140家以上,成员除了高校综合学报、高校专业学术期刊外,还吸纳了社科院(联)系统和其他科研机构所属的期刊。[5]“网刊”是由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发起,并与超星公司合作的、以打造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和以知识服务为旨趣的智能终端,对国内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 学术资源的再生产与大众传播:微信公众平台

个性化和精准化服务是我国科技期刊需要着力提升的方向。在推进融合出版、扩展传播渠道进程中,除了期刊网站这种相对传统的渠道之外,设立期刊微信公众号、APP或者平板电脑移动阅读平台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快餐式、碎片式、跳跃式等各种浅阅读方式的读者搜集、选择、读取信息的需求。[6]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准入门槛低、传播信息量大、互动交流性强等特点,受到亿级用户的青睐。自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以来,传统期刊纷纷将新媒体平台建设工作重点由网站、微博逐渐转移到微信公众平台。时至今日,我国近5000种科技期刊中已有2454种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占我国科技期刊总量的46.35%。在功能模式、内容定位、传播技术的应用、市场化运营探索等方面,收效显著。这一传播方式促进了读者、编者、作者间的互动交流,优化了传统的科技期刊传播模式,对科技期刊的信息管理和功能服务产生着巨大的作用。[7](P49~55)微信公众平台还能实现学术资源的再生产,对纸质媒体的文章进行再创制,进行媒体融合线上推广,促进二次传播。通过定时更新期刊收录的重点文章以及原创性文章,让阅读量急速飙升,实现线下引流,完成精准粉丝转型。

(三)以专题、主题、栏目形式进行内容与问题的聚合:超星域出版

超星域出版是由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超星集团)推出的移动端信息服务平台。“域出版”理念于2015年由超星集团首次提出。读者和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其新研发的“域出版”平台上,不但可以对特色栏目各类文体进行检索和查询、处理和分析、互动和扩展,还可以进行学术挖掘[6],实现多文本兼容。超星域出版搭建了跨行业、跨机构知识、信息与情报等特色资源聚合的云共享平台,汇集了自1860年以来的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学数据、故纸堆、标准、专利、成果等约6.3亿条元数据和近亿条全文数据,实现了文献的共享保障。[8]在此基础上,利用主题聚合和知识分类,实现了主题检索和分类检索的双向切换,为实现所需内容查全查准提供智能支撑。截至目前,全国已有7500余家期刊加入超星域出版。超星域出版不仅实现了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的深度融合,也促进了传统编辑向新媒体编辑的转型升级,帮助科技期刊走向媒体融合之路。

(四)构建基于二维码入口为场景的新的出版融合生态: OSID开放科学计划

席卷全球的数字出版大潮催生了一系列新兴出版业态。其中,在纸质期刊中加入音视频二维码成为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新模式。2018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了“OSID开放科学计划”。OSID开放科学计划并不是脱离纸质期刊去发展新媒体,而是将纸质期刊论文与线上知识服务通过“智能二维码”进行连接,实现读者、作者、编辑的三方交互与共赢。这对于大多数处于“小、散、弱”状态的科技期刊而言,是一种完全可以采纳运行的数字化转型方式。[9]OSID开放科学在孵化IP、精准维护读者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通过OSID开放科学项目,可为学术论文加载音频和视频资料,使论文不仅可读,而且可听、可看,弥补了科技期刊的单一性,提升传播内容的感染力和趣味性,满足了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它能实现论文传播最大化,让其传播速度更快,论文更加立体化展现,让作者讲述论文背后的故事,比如研究动机、灵感、研究过程中的经历等等;一方面对论文作全方位多角度的揭示,一方面验证论文的科研诚信,还可以搭建沟通桥梁、拓展学术人脉,让读者、作者产生一些互助交流,学习和借鉴新媒体的及时、便捷、分享、互动等传播优势,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同行在线评价体系,改善“以刊评文”的不合理状况。通过这种机制,可以提升科研论文的诚信度,做到真期刊、真文章、真作者、真研究,加大学术造假的成本,让我们的论文更加可信。OSID开放科学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出版平台的限制,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OSID开放科学计划还能为出版单位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帮助期刊培养出版融合创新人才,助力推动期刊科研诚信建设与融合出版水平。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69家期刊单位加入这一计划,这是一种非常适合学术期刊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方式。

(五)构筑专属数字阅读生态——为期刊品牌和内容赋能

博看网是我国专属数字阅读平台的佼佼者,现已发展为全球第一的中文报刊网站。它汇集了读览天下、龙源社科期刊等众多数字阅读平台的优点。其商业模式为:从报刊社购买传统期刊网络版权,对内容进行数字化加工,根据传统期刊出版日期定期更新至统一的网络平台,进行集中或分散销售,供读者阅读。作为目前全球第一中文报刊网,博看数据库PC端采用最新的HTML5+CSS3技术架构,兼容Windows、MacOS、Linux、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中的主流浏览器,致力于打造极致的阅读体验。博看支持“文本阅读器”和“原貌阅读器”两种阅读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行两种阅读模式的切换,还支持翻页操作、目录查询和快速跳转、期刊的往期回顾和二维码分享功能。原貌版还原纸质阅读体验,文本版提供复制及粘贴功能。热门专题,切中当前时事热点;资讯模块,自主编辑发布消息。机构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个性化logo、轮播图、期刊和图书的分类等。每个资源都支持手机双扫码功能、“微信扫码带走在线阅读”和“APP扫码下载离线阅读”。

博看网成立于2005年,作为国内优质的数字阅读平台,先后与作者、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主播等5000余家版权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涵盖社会科学、文学、经管、教育、科技、生活等众多领域,目前在数字报刊发行市场中占较高的市场份额。博看网为合作伙伴打造专属的纸电声+移动出版一体化的数字出版服务,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网站数据的更新与纸质版的发行同步,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它提供原刊原貌阅读,符合读者的日常阅读习惯。博看期刊包含博看书苑、博看有声、博看党建、博看朗诵亭等板块。“博看书苑”悦读悦心,通过触摸屏、电脑、IPAD、手机等多屏展示,带给读者全新的数字阅读体验。收录期刊4000余种,图书50000余册,报纸300余种,听书80000余集。“博看有声”充分呈现声音的魅力,海量阅读资源以绘声绘色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想听就听,彻底释放双眼,塑造一种“声临”其境的立体阅读体验,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博看党建云阅读平台”充分共享党建数字资源,在最大化降低党建学习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提升党建学习效能。平台产品具有移动阅读、移动畅听、在线学习测评等特色功能;移动终端、PC端、软硬件多方位融合。时时有党讯,天天有党刊,日日有党报,周周有党书。“博看朗诵亭”能提供专业音视频录制服务的小型隔音空间设备,为读者打造私密的朗诵环境。读者通过专属小程序——博看朗诵亭,打造专属的朗诵空间。免费录制有声版,通过AI场景阅读,分享阅读经验,感受阅读魅力,激发全民阅读热情,丰富文化生活。

(六)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模式:不受地点限制,永久性免费获取学术研究成果

开放获取出版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文献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行动,旨在促进科研信息交流,打破学术研究成果传播壁垒,实现网络自由阅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着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在国际科学界和出版界的日趋广泛,OA期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2020年8月11日中国科协主办的“第三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介绍,从2021年开始其全部期刊转向开放获取,并可回溯2013~2020年的文章。我国OA期刊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种类不多,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陈丽以DOAJ收录期刊为例,对我国OA期刊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出版方式看,主要有传统期刊转型和全数字化出版;从出版语种看,主要有汉语和英语出版(其中,英语占幅较大)。[10]在目前中国官方发布的开放获取政策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允许作者在文章发表12月内自行在机构知识库中存档。中国科学院允许但无资助支持,文章发表后12月内自行存档。2018年9月4日,在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研究理事会的支持下,11个欧洲国家的主要科研经费资助机构宣布成立S联盟,并颁布S计划。该计划的正式颁布,加快了全球学术交流生态系统向OA转变的步伐,对于促进我国及全球的科研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顺应国际开放获取的潮流,推动我国期刊与国际接轨,全面提升我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科技部设立了科技创新战略委托项目《科技精品期刊发展战略研究》,并建设“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http://doaj.istic.ac.cn),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担实施。该平台建设定位于“公益普惠、开放共享、权威精品”,以期刊资源开放整合为途径,推进期刊的公益使用、开放共享。目前,“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对平台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于2020年11月18日正式上线服务。新版“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开设学科导航、热点文章、最新动态等多个功能栏目,在沿袭平台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打破平台壁垒,全面融合“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工具,大幅拓宽服务面,可即时展示期刊收录和引用情况,动态查询期刊的历年影响因子、引用频次等期刊评价指标,实现了收引、分析、获取的一站式服务。截至2020年11月25日开放期刊总量达到1172种(核心期刊854种),504万篇文献。彭斌等认为:期刊开放获取(OA)出版在提高期刊内容的显示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我们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趋势。[11]

四、结语

数字化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传播平台网络首发出版、增强出版、全过程出版[12](P230),借助第三方平台的数字出版、集约数字出版、新媒体融合的数字出版、线上和线下的多元出版[13]是现阶段中国科技期刊的典型特征。纸刊、移动刊、互联刊、数字刊和微刊联动,多语种版本互通,微平台、网站、线上线下互动,取得阶段性成果。[12](P187)尤其是当前,“宅经济”和“云生活”加速了全球产业链迭代升级,催生了新业态,激发了新模式。疫情让出版业更加认识到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加快了对数字出版等新兴业务的布局。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5G网络、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AR、VR可视化等新技术将会用于出版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重构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

在内容与渠道并重的时代,传统期刊要真正实现媒体融合,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多媒体思维、融合思维,在互联互通理念的引向下,对全媒体流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优化重组,打开多平台间信息内容共享通道,充分研究网络传播规律,从知识生产商转变为知识服务者,以全新姿态接受新媒体浪潮的考验,从而完成媒体转型升级的蜕变。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期刊融合
期刊简介
数字化出版对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影响探究
第五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长沙举办
《心理学报》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版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期刊审稿进度表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