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中水景的设计与施工探讨

2022-11-25 02:25晏婷婷
花卉 2022年10期
关键词:水景园林景观景观

晏婷婷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

0 引言

在当今城市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虽然园林景观行业的发展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是其中的水景设计仍然停留在传统水平,使得水景设计的成果难以满足现如今国民的审美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园林景观中水景的设计与施工等内容进行探讨,主要对园林景观中水景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等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施工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施工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解决水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水景的设计和施工的水平,还可以提高园林景观建设的水平,展示更好的城市精神面貌,以此促进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推动国家景观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园林景观中水景设计的原则

1.1 多动水,少静水的原则

《吕氏春秋·尽数》中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蝼”,意为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运动的生命才更持久。这句话应用到水景设计中则表现为应坚持“多动水,少静水”的原则,之所以坚持这个原则的原因如下:首先,动水的水质可以一直处于新鲜的状态;其次,动水的设计可以促使整体的园林景观向着更加灵动的方向发展;最后,流动的水景可使人产生真正身处大自然的感受。在实际的水景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要从拟人的角度看待水流,流动的水流相当于人体的血液,血液需要不停地流动,才能保障身体的正常运行,体现生生不息的含义,可谓“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就像园林景观中的水流和溪流以及喷泉等景观的存在,会促使园林整体景观的动感显著增加,并且可以和周边的静景起到“交相辉映”的作用,推动园林整体景象向着悠然的方向发展[1]。但是在实际进行水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现场的水资源情况,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设计,避免出现为了造景而造景的现象,这样不但难以达到预想的设计效果,而且还会增加建设的成本。另外,在对水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落水水景的方式,这是模仿自然状态的一种,以“自上而下”的流动形式来展现水流的动态。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主要体现为瀑布、水帘以及流水墙等。在设计落水水景的时候,可以对布局的位置和载体以及高差进行调整和平衡,以求达到更加完美和贴合自然的落水形象。通过这些方式,使得水景设计的“多动水,少静水”的原则得以体现,可以更好地保障水景设计和施工的效果。

1.2 多活水,少死水的原则

自古以来,人类的生活多是依水傍山而居,河流是古代文明的摇篮,承载着古代的文化和商贸,使得文明得以流通和传承。对水资源的重视,更是从古代流传至今。在流动水景的影响下,城市的灵性和活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此外,水源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一旦水系呈现死水的状态,那么城市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逐渐走向枯竭。同样的道理,在进行水景设计的过程中,有水容易而成景不易,若设计为“一潭死水”,不仅会导致水景呈现一种迟暮的状态,难以发挥水景的灵动性和生命性,破坏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更加会影响使用效果,让人们叫苦不迭。因此,在对园林景观的水景设计中,应坚持“多活水,少死水”的原则,以此更好地发挥水的使命,帮助城市体现出更好的精神面貌[2]。

1.3 多弯曲,少直行的原则

众所周知,天然河流的形态多种多样,拥有极强的随意性,体现出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和美丽。造景的美在于最大程度地还原自然,蜿蜒曲折的河流更好地体现了“急与缓”和“深与浅”的自然规律,增加了景观的灵动性。因此,为了保障园林景观中水景的设计效果,就要在设计中坚持“多弯曲,少直行”的原则。或连续、或渐变、或交错、或起伏,因地制宜地模范自然河流的形态。尽可能地减少人工痕迹,保障水景最终的施工效果可以对河流的自然性进行体现,进而提升园林景观整体的生气和灵气。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美学、水文学以及生态学得以有效结合,实现水景设计与施工效果的最优化。

1.4 动静结合的原则

现代的园林艺术形式虽然风格各异,但造景手法都离不开动与静的结合。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追求“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境界,在景观中设计出“移步异景”的动线,达到循序渐进的观赏效果,通过动静结合、一动一静的设计方法,使景观更具有灵动性和感染力,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给游客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景观的动态,不仅体现在四季变化的花木,更体现在流动的水景中。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在不影响水景自然性和灵动性的基础上,处处体现变化。在大量应用动水的同时,结合使用部分静水。还可以通过与雕塑小品、汀步、石桥等的结合,利用植物、光线等创造出环境的深远感,或是设计出宽窄的变化造成水量不同的缓流和急流,表现出恬淡、跳跃、深远的空间感。既可以增加园林景观整体的艺术性和自然韵味,也可以让游客在人造的景观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轻松愉悦。

2 园林景观中水景设计的方法

2.1 水面划分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含义是根据水体的原始形态对水面进行划分的一种设计方式。在实际操作中,这是因地制宜设计水景的依据,尤其是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堤、桥以及岛、洲等景观,都是借助水面划分的方法进行切割,进行不同的布局设计,促使水面的层次感和建造感得以体现。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促使水平布局的合理性显著提高,还可以促使水面的空间感显著增加,使得园林景观的趣味性以及别致性得以体现。但是在使用水面划分的方式时,要以自然为主,减少几何划分的出现,以此保障水面的自然性,进而保障水景设计的效果[3]。

2.2 光影法

在水流静止的时候,受到阳光的照射,水面就会像镜子一样,尤其是在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水面的镜面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在对水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以此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利用水面的范围和角度把周围相关的建筑物和景物等反射在水面上,形成与景色融为一体的倒影。通过这种设计手法,可以促使景观呈现“上下一体”的状态,可以更好地保障水景的设计效果。以常见的拱桥为例,在水面的映射下,使得拱桥的倒影呈现在水中,呈现出完整的圆桥,让人们感受到亦真亦幻的乐趣。利用这种手法,促使园林景观的完整性得以体现,进而使得水景的艺术美感显著提高。

2.3 借水助景的方法

水景本就是大自然中的组成部分,单独的水景难以体现自身的灵活性和生动性,需要借助周边的环境和景象的烘托,一方面可使水景自身的效果得以全面体现,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景观的整体性。因此,在水景设计的过程中,也要使用借水助景的方式,合理利用水景周边的景象,将水景与周边的山石、建筑、植物等进行设计融合,促使水景的作用和效果得以体现。譬如在公园景观中,把大面积水景当做背景,对周边的景象进行倒影。如果水景呈现带状,则可以当做纽带,对园林中的景观进行串联。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水景的融合作用,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

3 保障园林景观中水景施工效果的措施

3.1 合理选择管道的材质

通常情况下,在水景施工的过程中,会采用热镀锌钢管进行施工。但是这种材料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腐蚀,严重影响水景建设的效果。并且这种材料的使用周期较短,不利于水景建设效果的保障。在施工的过程中,若使用铜管和不锈钢钢管,则会增加施工的成本。目前,在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的背景下,开始使用UPVC 的管材,可以有效地减少侵蚀问题的出现,但是存在耐性热较差的缺点。因此,为了保障水景施工的效果,就要在施工的过程中,结合施工要求和管道材质的优缺点进行合理的配置,在水底使用UPVC 的管材,在光线经常照射的地方使用不锈钢管。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保障水景的施工效果,还可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4]。

3.2 开展砌石类驳岸的操作

在进行这项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确定施工位置后,在施工面的两侧设置距离防线,距离控制在22cm 左右;其次,在土方挖掘的时候,不管采用人工还是机械挖掘的方式,都需要严格保证驳岸的放坡度。在开槽之后,要对地基进行夯实,如果遇到土层较为软弱的时候,要使用块石混凝土进行加固;最后,在岸墙砌筑的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成品的美观,要尽力保障岸墙的平整性,分隔缝的距离控制在27~32cm 之间,缝宽在4cm 左右。并且保障其中使用的填充材料要具备相应的防水功能,填充位置低于砌石墙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砌石类驳岸的质量,进而提升水景施工的效果。

3.3 选择合理的水泵形式

为了更好地保障园林景观中水景设计和施工的效果,需要对水泵的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否则就会出现泵房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导致水景施工的成本显著增加,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水泵损坏的问题,就会出现水体带电等危险,进而导致水景建设出现较大的安全隐患。不仅要根据水景面积和场地特性等因地制宜地选购水泵,还要考虑经济性能,特别需要注意水泵的流量、扬程和配套动力等方面。在实际的水景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潜水泵和离心泵等进行工作。其中潜水泵的可靠性低于离心泵,但是离心泵的管道长度长于潜水泵,同时还需要另建泵房,使得整体的水景施工成本增加。所以,要想保障水景建设的效果,就要重视水泵形式的选择。

3.4 具体的喷泉水景施工措施

在进行喷泉水景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城市环境选择合理的建设方式。就以温差较大的城市为例,在建设的时候,需要把混凝土浇筑在管道交接的位置,同时要选择防渗漏的材料进行涂抹,之后关闭水源进行实验,以此防止漏水问题的出现。在进行跌水景墙建设的时候,对贴面材料进行合理选择,主要以铺满胶泥的贴面材料为主。同时采用填缝剂进行填充,防止吐浆问题的出现。还要对其中的排水位置和风向以及水池形状等进行考虑,开展相应的试水试铺工作,以此作为贴面调整的依据。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架空水池底部的喷头,以此为检修和清洗等方面提供助力[5]。

3.5 水景中水渠的施工措施

为了保障水景设计和施工的效果,需要按照要求合理进行水渠的建设。具体步骤如下:①位置确定:借助标桩和线标进行确定,在线标处于绷直的状态时,把标桩敲入其中,距离为2m,在标桩上面放置横跨木条,使用水平仪进行检测;②挖掘工作:以图纸为依据,进行挖掘,当达到设计要求之后,再行挖掘结构层的厚度;③铺设:结合实际情况,保障砌块的厚度在0.12m;④回填:使用混凝土进行回填,把底部的尖锐物挑出,之后铺垫沙子,厚度为6cm;⑤放置衬垫,抹匀砂浆。之后进行其他墙体修砌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水景施工的效果,进而提升园林景观的建设效果。

3.6 控制水景工程的水位

在水景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水景工程的水位。因为现如今水景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居民区里更是随处可见,保障水景工程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水景工程施工的雪松喷头等设备对水位的变化要求较高,一旦水位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水景的建设效果,同时影响居民的游玩效果,危及群众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实际的水景建设过程中,要对水位进行控制,保障水景的建设效果,进而提升园林景观的建设效果[6]。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景的设计和施工在园林景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水景的施工质量和水平,可以使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得到大幅提升。以此迎合国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推动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但是目前在水景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水景设计和施工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就要分析园林景观中水景的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水景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研究水景施工具体的措施,发现其中存在的重点难点,最终根据分析和研究的结果,制定并且实施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水景设计和施工的成效,提高园林景观建设的水平,进而为城市整体绿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促使城市的建设向着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水景园林景观景观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分析
天音水景
景观别墅
天音水景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景观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