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养护要点及实现长效管理的策略

2022-11-25 02:25李思锦
花卉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苗木工作者

李思锦

(唐山市铁西公园,河北 唐山 063000)

0 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环保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也开始日渐注重对城市地区的园林建设,但相对来说,各单位并不怎么重视后期对园林的养护,而园林养护不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导致对园林的长效管理受到阻碍。对此,有关部门应给予更大的资金支持,园林实现长效管理。

1 园林长效管理的意义

园林的重点表现形式之一是绿化,园林绿化使城市变得更加美观,也为人们创造了很好的娱乐、生活空间,并且使人们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管理城市的日常工作当中,相关人员需对园林绿化进行长期养护,并且这项工作在城市日常管理中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从区域文明层面来说,园林绿化是其展现方式的一种,此外它也是中国环保的城市化表现之一,它们之间自有其关联性存在,园林绿化于生态多样化、生态平衡的维护来说,意义重大。必须长期管理、维护着园林的绿化,方能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栽培于园林内的植物会因各种因素而受到影响,例如水分、土质条件等的变化会使植物受到程度不一的影响。对此,园林工作者必须多加重视,在了解各类植物的生长特性的前提下,精心养护、管理园林绿化,为区域内的植物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最终使绿化目标得以实现[1]。

2 园林养护的重要性

园林养护具有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园林施工直接关系到其后期的养护设计,良好的施工能够使整个园林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这于园林建设的有效推进是有帮助的。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应提前将设计方案吃透,以使园林建设更有质量,为后期设计园林养护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少施工作业人员不够重视对园林后期的养护,在结束施工之后才开始养护相关的工作,此种做法极易导致项目展开时未能较好的维护植物,进而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影响,发生部分植物因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未能长活的现象。

3 园林养护要点

3.1 灌溉

园林的养护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工作人员的长期努力之下,方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现如今,不少园林从业者不够重视对园林的养护,在平日进行此项工作时大多流于表现,难以做到针对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周期展开专门的养护管理。因生长环境不同,园林植物需要的水分也有很大不同,对此,园林工作者应在了解降水、湿度相关情况的前提下,依据园林植物的生长情况来进行灌溉,不得随意浇灌。

所有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吸收水分,园林植物也不可能例外。植物缺水便会枯萎,严重者甚至会死亡,这于园林养护来说是无益的,基于此,园林工作者必须注意及时浇灌植物。浇灌时需要遵守的原则是:少灌、勤灌。以便使植物吸收的更加充分。

3.2 排水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非常多,因所在地区不同,园林植物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有差异。例如在那些存在大量降水的地区,在下大雨之后有些生长于地势较低之处的植物则有很大概率会出现根部积水的情况。一般来说,植物难以将这些积水吸收,在土壤含水量饱和的状态下,积水会导致植物根系发生腐烂。对此,常见的应对措施是利用地表径流、暗沟等排水,以借助园林建设修建完善的排水系统这一方式,尽可能的将植物吸收不了的雨水排出去,最终为园林植物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适合植物生长的条件之一是土壤含水量适宜,纯粹浇灌植物有时无法仅植物对水分的要求得到满足,基于此,应与排水设施结合起来对土壤含水量进行调节,为植物创造适合其生长的环境,通常使用的是以修建沟渠的方式来促进排水。常见的排水手段如下:①地表径流,最大限度的借助地势差以地表重力来实现排水;②明沟排水,这种办法能够排出较大的水量,因此适合用在暴雨后留下过大地表水的情况;③暗沟排水,由于此种办法需要在地底设置管线,再加上其与城市地下管网相结合,据此可见,其排水效果较佳,然而也正因如此,相较于其他办法,暗沟排水的修建成本也要高得多。

3.3 施肥

园林植物种类不同,其对土质的要求也不一样,基于此,园林工作者应深入分析目标土地质量的情况下,挑选适合的土壤去种植园林植物,以确保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存活,在植物生长期,还需要依据其生长所需合理施肥,以便为其生长创造更好的土壤条件。

完全依赖水分并不能确保植物生长的茂盛,还需要适度对其进行施肥,普通,对植物的施肥需要在未松土或者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进行,且需要严格控制施肥数量,以避免施肥量太少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或者施肥超量将植物烧死的现象发生。

3.4 病虫害防治

园林工作者必须多加注意对园内植物病虫害的防范与治理,及早预防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只要发现就必须尽早解决,以免发生传播扩散的情况。因植物种类不同,其易发的病虫害也有区别,园林工作者应依据其受害状况进行分析,将重心放在预防上而非治理上,尽可能做到从源头上将病虫害=扼杀,减少植物出现病虫害的概率,降低经济损失。

4 园林实现长效管理策略分析

4.1 合理采购

完成园林项目的施工以后,对其进行管理养护是极为重要的。在园林的长效管理当中,采购是重要的一环,建设园林项目需要大量的植物,在采购时,园林工作者需依照标准严格对树苗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以免购入生长不佳的树苗。在全面了解所购植物生长习性的前提下,依据园林建设的实情来选择最适合种植的品类。不仅如此,园林工作人员还应着手关注采购运输成本,若是选购了比较娇贵的植物,则应选用特定运输设备来运送它。此外还应尽可能选择高存活率的植物,以免其在运输时受损而导致园林施工的进度受到影响[2]。

对于园林项目的施工,其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苗木的质量,通常情况下绿化项目需要用到很多苗木,且规格、种类较为复杂,需求较为紧急,通常都需要跨区域购置苗木。然而异地的苗木可能难以适应本地的气候、环境,且在长途运送时有可能导致部分苗木受损伤,还有可能遇到部分供货商掺杂一些生长情况不佳的苗木在其中,这极易导致项目中出现大量弱苗以及与设计规定不相符的苗木。对此,在购置苗木时,若想要确保其成活率,则必须要使其采购途径得到保障,在严格把控采购流程的前提下减少出现在项目中的病、弱苗木。

4.2 提升从业人员素养

就园林绿化养护来说,园林工作者的管理能力对其影响很大。现如今,园林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不高,未能较全面的了解园内植物的生长习性,其养护、管理园内植物的能力有限。对此,应对他们多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定期安排专业人士对他们展开技术指导,使其管理行为变得更加规范。此外还需要明确园林工作者的职责,加强其对管理的认知,使其能够严格依照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进而全面提升整个园林的管理水平,健全后期的园林养护流程,使园林管理的长期目标尽早实现。一般情况下,园林项目的作业员都是农民工,他们普遍欠缺对园林项目基础知识的了解,对栽培技术不了解,也不具备相应的责任心,对于技术员的指导又无法做到完全照办,这导致了苗木的成活率下降。对于园林项目的施工,应对相应的任务量做出规定,对职工展开技能培训,加大劳动纪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使施工作业员团队的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如此方能使园林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4.3 优化后期养护

在后期对园内植物进行养护时,工作人员应注意对植物温、湿度情况的调控,依据植物实际生长状况适度对其进行浇灌。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导致其储存水分的能力存在差异,管理者可依据种植区域内土壤的特征来判断应浇灌的水量,在充分考虑真实情况的基础上调节土壤的含水量,例如砂土、沙土以及壤土的含水量分别应保持在20%、10%和5%为宜。在浇灌时,工作人员应确保土壤表层是湿润的,使植物生长获得充足的水分,以免其发生缺水枯萎的情况[3]。

(1)养护原则。中国各地的水资源储量差异巨大,北方缺少降水,且天气较为干燥,这导致北方地区的土壤水分散失较为严重,而在我国南方地区却因频繁降雨、大量降雨,且空气湿度大,所以拥有较为充沛的水资源。基于此,应依据国内各地的实际情况,依据适合的养护原则进行园林养护,若是北方园林则应遵循节约用水的原则来适度浇灌植物;若在南方地区,则应侧重于修建排水系统,以避免地表水积水而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

(2)气候因素。中国北方地区因季风气候造成的影响,夏季较多雨水,而春季较为干旱,再加上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所以在养护北方园林时,应依据气候特征,春节侧重浇灌,到了夏季则应侧重排水,冬季则需要经常检查土壤的温、湿度情况以便更好的展开防冻工作。

完成绿化项目施工之后,应定期对其展开管理、养护,使其成效得到巩固。现如今,园林绿化建设中对施工的重视度过高,而忽略了养护,欠缺专业的养护工作者,缺乏养护设施,这导致缓苗阶段的植物成活率受到了影响。期养护过程中,要重视水、高温管理,加大灌溉次数和灌溉水量,根据树木生长需要,定期灌溉。冬季树木要进行涂白,防止人为破坏。对苗木管理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及早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园林工程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管理协调能力,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并通过精心细致的养护,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

4.4 资金合理分配

对于园林的建设、养护来说,合理运用资金这一点显示极为重要,园林工作者应确保投入施工、维护当中的资金能够处于平衡状态,一方面投入过多的资金会影响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资金运用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园林实现长效管理受到不良影响。基于此,园林工作者应在园林未展开施工时就完成对园林工程资金运用的科学分配,以真实情况为依据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在施工之前要做的是在确保整个园林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此阶段的资金消耗,以免资金运用超额导致后期养护工作难以正常推进的情况发生。将园林发展的重点放大长效管理方面,使整个园林项目的质量得到提升。不仅如此,当地政府还应给予园林修建、养护更多的资金支持,进而为后期工作的推进创造更好的条件。

4.5 土壤改良策略

对土壤的改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降低植物生长期间土壤发生问题的概率。园林工作者应在其管理、养护当中研究园内植物种植的土壤,依据各类植物的生长要求分析土壤的酸碱度以及其成分。若发现土壤成分与规定要求不相符则需要及时对其成分加以调整,以确保土质条件能够使植物生长所需得到满足。不仅如此,国内有些城市的土壤存在高度盐碱化的情况,这于植物的健康生长来说是不利的,有关部门对此应进行深入研究,以便运用各种技术对盐碱性土壤加以改良,最终令其符合植物生长的要求,这于园林长效管理的实现来说是有帮助的[4]。

5 园林施工与实现其长效养护的关系

5.1 施工与园林养护的结合

对于城市园林,其长效养护与其科学设计有着极大的关系,而其设计的实现由其施工所决定,基于此可知,园林的修建直接关系到其长效养护的实现。必须运用良好的施工技能将施工任务高效完成方能完美的将园林设计的理念呈现出来。在园林的修建、养护环节,施工作业员和养护工作者需要深刻理解设计人员设计园林的意图,依照图纸施工,确保施工品质,方能推动城市园林实现长效管理。

5.2 施工是园林养护的基础

对于园林养护,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从园林修建完成之后展开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修建时已有部分新植物被移种到了园林之内,若此阶段并未对这些植物进行合理的养护、管理,则它们有很大概率会因缺水或者适应不了新环境而迅速死亡。若忽略了对施工期期园内植物的养护,则原本生长于园内的植物也有一定概率因管理不善而干枯、死亡。因此园林养护人员特别要注意在施工阶段时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养护。

6 结语

总之,园林单位应当给予园林后期养护、管理更大的关注度,将园林项目的建设与其后期养护两者间的关系平衡好。有关人员可借助优化采购,改善土壤条件,改进后续养护,提高专业能力,科学分配资金,等办法来促使城市园林实现长效管理。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苗木工作者
张家口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
关爱工作者之歌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苗木供求信息
西北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