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5 02:25石庆忠
花卉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海绵水资源

石庆忠

(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公园,安徽 安庆 246001)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对自然环境破坏程度也随之加大,导致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由此,有研究人员在绿色环保战略以及理念基础上,提出海绵城市理念,将提升民众自然环境保护以及协调发展作为主要内容。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会导致城市居民人居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由此,为切实降低环境污染,构建和谐、绿色的生化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断依托于海绵城市理念制定绿色城市建设目标,强调将提升城市居民环保意识作为首要工作内容。由此,在绿色环保主题下,城市园林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理论成为城市园林设计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

1 海绵城市理念及技术概述

1.1 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从本质层面分析,城市绿色环保理念是海绵城市理论的基础,该理论重点侧重于城市建设方面。在当前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提升的背景影响下,自然生态环境也呈现出不断恶化趋势,自然灾害出现概率大幅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也受到较大幅度的负面影响[1]。在当前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影响下,国家不断加强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程度,民众环保意识逐渐被激发,海绵城市理念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所谓海绵城市理念,即是围绕绿色环保这一中心开展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海绵城市理念以及城市建设经验进行分析可知,其主要内容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

(1)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雨水是水资源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在落实水资源节约战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强化水资源循环系统是其中重要内容,在促使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的同时,落实国家提出的环境保护以及节约水资源战略要求。

(2)废水排放。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也不断提升,在此情况影响下,其日常生活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也大幅提升,如果未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会导致城市水资源环境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进行换成那个是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废水排放以及处理体系作为重点内容,针对污染性较强的废水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注意采用更加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确保其经过完全净化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后方可进行排放。渗透技术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最为关键与核心的技术环境,其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实现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目标,并对降低地表水资源流失速度,同时强化绿植种植面积可以有效实现积蓄雨水,降低地表径流速度的目的,以实现雨水二次收集利用[2]。

1.2 海绵城市技术

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污水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的应用广泛性不断提升。LID 技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促使其成为生活用水,切实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从实际发展角度分析,水资源处理系统是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应用场合,考虑到城市规模的提升拉动用水量不断提升,这就对城市水循环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合理地利用污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水循环系统应用质量,进而达成推动城市污水处理成效不断提升的目标,使其达到使用水标准。在经过多次处理与净化后,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应用于公园、花园等公共场合灌溉等行为之中,切实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避免城市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针对部分化学物质含量较高的污水处理情况,工作人员应注意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力度,选用更加先进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实现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在实际进行处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将其集中在特定区域进行统一化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其渗入城市周围土地及地下水中,导致水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2 城市园林设计面临的问题

2.1 城市内涝问题

近年来,城市区域暴雨、内涝等问题层出不穷,加剧了城市排水系统负担。部分城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洪水侵袭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从本质层面分析,引导城市洪涝问题的原因与冰川融化等自然环境因素具有直接影响,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继续推进,存在需要面临洪水的城市数量提升的可能性。然而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城镇化建设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园林绿地中具备水调节功能的洼地、池塘等被填土用于建筑工程或是管网建设,导致城市水循环调节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由此,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注意重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进行解读,针对逢雨必涝的问题进行解决,具体措施即是通过强化园林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绿化度,以实现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2.2 基于水环境的园林设计

在当前城市建设新阶段背景下,园林设计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且随着国家对城市环境优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城市园林规划建设的重要地位也随之提升。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重点环节在于绿色化、环境协调化等方面,这就使得水资源利用成为其中重点内容,直接关系到园林中的绿植生长,这也是当前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工作内容[3]。

为实现此目标,工作人员应注意充分提升水资源输送管道规划布置的合理性。设计人员在实际开展此方面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对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程度,在已有系统中融入过滤系统,进而实现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效果目标。在当前城市园林设计重点环境在于喷泉、水池等方面,均涉及水资源使用问题。传统园林设计理念中对艺术性的重视程度更强,而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园林设计理念逐渐趋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因此,设计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对地形、道路、植被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在此技术上结合环境因素以及城市建设规划目标,切实提升园林设计的科学性,确保其满足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在优化城市环境同时,落实我国提出的绿色环保战略要求。

3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园林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充分加强对园林工程设计的整体性,充分反映海绵城市理念。具体开展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全面掌握城市气候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落实城市园林设计目标。

3.2 生态性原则

从目的层面分析,生态性是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设计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积极加强水资源综合性应用力度,具体工作中应对规划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并在结合周围实际需求的前提下构建出相应的排水系统,以落实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目标,降低水资源损耗,贯彻节约用水目标。设计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将通过设计将雨水与自然水系统相连接,以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目的,最大限度地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3.3 因地制宜原则

考虑到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同一套方案难以满足所有地区需求,因此设计者在实际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开展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充分遵循当地实际需求开展,即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设计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深入设计规划区域,对地形地貌情况进行考察,同时积极收集降水等情况,并在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布置与设计,推动海绵城市理念的价值作用得到最大体现,落实不同城市对园林设计的实际需求[4]。

4 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要点

4.1 滞留渗透系统设计要点

从工程建设实际角度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体现即是滞留渗透系统,其主要内容主要涵盖以下3 个方面。

(1)雨水花园形式。该形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将景观学、建筑学、人工湿地系统学方面进行整合并形成一个整体,是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实际设计建造过程中,主要依托于天然凹式绿地或是人工开凿形式,将绿植、土壤、雨水等要素融为一体,构建出一套兼备艺术欣赏价值以及自然水循环系统功能的体系。

(2)绿色屋顶形式。随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提升,城市内空闲空间不断降低,因此,有技术人员在实际进行设计过程中将一部分功能建筑设置于园林之中,而绿色屋顶即是应用于此类建筑的形式。该形式依托于海绵城市理念要求,在在建筑屋顶防水层上开展植被系统建设,以此实现推动生态效果不断提升的目的。考虑到园林工程占地面积较小,雨水收集以及承载能力有限,因此,在实际应用此形式设计时应充分遵循整体性原则,将其与其他滞留渗透系统相结合,以实现提升生态设计效果的目的。

(3)下凹绿地形式。从形式层面分析,下凹绿地即是一种微观的小型雨水径流分散处理技术。设计者在实际应用此形式时,需要充分利用相关区域地形、地貌条件,使相关区域形成一个下凹空间,并利用其对雨水进行收集,进而达成构建水循环系统目的。该形式的优势在于设计建设成本较低,后期维护便利性较强,同时可以提升园林设计的艺术性以及观赏性,即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同时满足价值性要求。同时,在实际进行下凹绿地设计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区域内土质结构进行最大化应用,以实现提升其渗透性能目的。

4.2 传输系统设计要点

工作人员在实际进行依托于海绵城市理念对园林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传输系统重要性的认知。该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承载维持植被系统灌溉所需水资源供给职能,对提升园林绿植成活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海绵城市理念,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依据线性分布模式围绕植被地表、地外地道等形开设沟渠,确保雨水汇聚的地面径流可以贯穿于植被体系,同时依托于植被体系还可以有效实现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以及过滤能力提升,进而实现推动园林工程功能性的目的。除此以外,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依据园林规划区域实际情况,推动人工师弟系统不断完善,具体设计过程中可以由地上以及地下两部分形成,进而实现构建良好的雨水传输工程目的,最大限度地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4.3 调蓄系统

在海绵城市理念中,调蓄系统同样是园林设计中的重点环节,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利用地势较低的区域,以此确保园林工程调蓄以及净化雨水的功能价值得以发挥。设计人员在实际开展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地理特征,实现运输雨水的目标,在切实提升水质净化能力的同时,依据园林工程实际设计与应用需求对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确保其功能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提升其艺术欣赏价值。另外,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设计应用的时候,可以通过人工湿地的方式,对自然湿度的构造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仿造,可对地表水进行很好的调控,确保海绵城市理论在市政园林工程设计运用的成果。

5 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应用注意事项

5.1 注重相关设计的全局性

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从整体层面出发,明确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以及功能性需求,并在此前提下对已有水系统进行完善,充分发挥海绵效应。同时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充分依照先规划后建设的顺序开展相关活动,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建设趋势,避免园林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产生冲突,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理念价值作用,推动园林设计效果不断提升。

5.2 注重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功能

在实际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开展城市园林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注意对规划范围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配合周边自然环境实现提升自然排水系统功能性,对雨水进行净化的目标。除此以外,海绵城市理念在实际应用于城市园林应对其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量,利用城市园林实现修补周边生态环境以实现改善城市生态承载力的目的,充分突出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中的价值作用。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城市园林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相关理念也不断进步。海绵城市理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实现提升园林功能性的目标,为此,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海绵城市理念的研究力度,为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海绵水资源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的挖掘与表达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