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2-11-25 02:25邢雪飞
花卉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古树名古树树体

邢雪飞

(北京金都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40)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乡村建设逐步城市化,历史人文的保护,农林的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任务。古树名木,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阅尽了世间风云,其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进而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及复壮工作,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及复壮很难一蹴而就,探讨有效的管理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妥善解决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的相关问题,全方位、多角度落实科学管护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恢复古树名木的生长状态,体现古树名木本身价值,提升景观功能,打造“绿色之都”,为林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延续历史人文传承,促进现代与历史相结合,是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的目的所在。

1 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

1.1 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古树名木曾为历代文人、学士所吟咏,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古树名木是我国林木资源中的瑰宝,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保存了弥足珍贵的物种资源,记录了大自然的演替变迁,经历了沧桑巨变,以其特有的风姿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其丰厚的内涵展示了古都灿烂的文化。

1.2 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

古树作为活的文物,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以顽强的生命传达着古老的信息,记录了古都的文明发展史,城市建设史及政治兴衰史,并为继承和发扬古都风貌提供了活的依据。

1.3 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古代红树林材料是科学研究反映中国古代森林生态历史的一种重要历史材料。古树林植物为人类长期进行各种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生物材料。古树复杂的树木年轮和多形状树木结构,以及其自然生长环境条件,既能够真实反映人类历史上各种自然气候变迁的发展轨迹,也能为追溯植物在自然土壤中持续生长、发展的若干条件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探索一个国家千百年来的天候气象、水文、地质的演化和森林植被的变迁,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参考价值。

1.4 具有自然生态价值

古树名木是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桥梁和依据,它那精巧、生动的年轮结构,就像一面历史的明镜,给人们展示着它所经历那些漫长岁月的气候、水文、地质、地理、生物、生态等变化情况和人类活动的史实。

1.5 具有旅游经济价值

古树所具有的“苍、古、劲、朴、奇”极具景观价值和美学价值,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生态旅游资源的瑰宝,同时有大量的古树分布在各名胜古迹中,古树与恢弘磅礴的古建筑相结合,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1.6 具有园林规划的参考价值

古老的树木可以为景观设计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古树大部分都属于乡土特色树种,保存至今的许多古老历史建筑、名木都是久经沧桑的人工园林和活动文物,它们对所在的家乡地域和风土特色具有极大的适宜性。实地勘察本地栽培和郊区自然生长的野生树种,特别是古老的名木,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为制定城镇各类树种计划的可靠依据和参考[1]。

2 古树名木保护存在主要问题

2.1 生长环境较差

平时养护一般都侧重于地上部分,而对地下部分却很少去考虑如何保护。古树范围内多存在地面硬化铺装现象,留有古树树池面积较小,影响根系正常生长,造成古树逐年衰弱甚至濒危。部分古树名木周围有高大建筑,严重影响树体的光照及通风,迫使树干生长发生改向,造成树体偏冠,造成重心偏移,遇大雨、大风等等自然灾害时,易造成枝折树倒。另有部分生长在绿地中,周围存在其他灌木、攀缘植物或高大树木等,土壤中养分含量本就不高,周边环境植物较多,易造成古树正常养分获取不充足。

2.2 空心枯枝和腐烂问题

主干空心现象极大的危害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还会降低古树名木的景观效果,增加修剪难度。修剪古树名木的过程中,没有有效处理切口是造成古树名木腐烂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古树枯枝情况较为严重,导致整个树体空洞,叶面积累了大量灰尘,土表也被垃圾覆盖,树木根系很难吸收充足养分,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古树名木不整齐生长的现象。

2.3 土壤和病虫害问题

受到践踏因素的干扰影响,常有土壤板结情况发生,由于大部分古树周边游人过多,保护范围较小,致使古树周围土壤板结,密实度高,透气性差,导致古树名木干枯死亡、衰弱生长的风险越来越大。山林中古树土壤营养含量不充足,部分区域由于地势原因,含水量较高,易造成树木烂根。有些古树栽植时在基土上,树木长大后,根系很难向下生长,由于根系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营养缺乏,致使树木衰老。从现场体检结合查阅相关规范及资料,凡是生长良好的古树,一般其生长环境条件较好,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2]。

高龄的古树大多已开始或者已经进入衰老至死亡阶段,树势衰弱已是必然,若日常管理不善,对古树造成损伤,则为病虫的侵入提供条件,对遭受病虫危害的古树,若达不到及时有效地防治,其树势衰弱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强。

2.4 人为活动影响

环境污染直接或间接影响树体的生长,古树由于其高龄而更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的伤害,加速其衰老。部分古树生长在居民区内,偶有存在倾倒污物、污水,或者古树范围内堆放物品的现象,对古树土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根系的生长受到了限制,长期以往,易造成古树衰弱甚至濒危死亡。还有一些信徒在古树下许愿时在树上系上红布条,日积月累,树上布条越系越多,枝条不堪重负,同时造成通风不良,影响正常生长。

2.5 古树名木依法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古树名木保护法规建设滞后等原因,各地依法保护的意识非常淡薄。如有的地方随意在古树名木生长保护范围的地盘上修建建筑物,建设喷泉、步道,堆放石块、沙土,埋设管道、挖坑取土等损害古树名木生长,相关主管部门没有及时制止和查处,任其破坏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有关建设项目审批中应避让古树名木的没有避让,也没有实行移植异地保护。

2.6 古树名木依法保护经费缺乏

古树名木由于年代久远,经过长期的雨水冲刷,造成树根裸露被踩踏;或风吹日晒、病虫侵害,树干腐烂成空洞;或土层崩塌,树体东倒西歪,苟延残喘;或树体被大量寄生物寄生,抢夺养分水分,衰老不堪等现象。这些都需要投入必要资金进行养护和修复,才能使古树名木恢复长势和活力[3]。但很多地方财政却没有预算专门的资金,古树名木所有者和养护人员也不愿意或无力投入资金去养护,单靠林业部门投一点根本达不到古树名木养护所需。

3 古树名木保护的有效措施

3.1 尊重生长规律

调查研究发现,古树名木在某一环境中以同种状态可保持数十年、数百年、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古树名木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生长规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效保护古树名木,必须尊重古树名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为其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做好日常管理,应用多样化的维护措施,保证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不会遭到严重污染,及时清理周围垃圾、污水等,不在古树名木的生长区域内修建房屋,同时控制好人流量,使古树名木能更长时间保持健康的自然生长状态。

3.2 加强古树现状保护措施

由于古树保护管理者以往的保护意识较弱,对于很多古树采取的保护措施也存在不合理、无效保护等现象,不仅不能起到保护复壮的效果,严重者还会加快其衰弱态势,因此正确实施古树名木复壮保护措施是维护古树生长的关键,科学运用土壤改良、树洞修复、病虫害防治、支撑加固和复壮处理等技术手段,保障古树名木正常生长[4]。

3.3 建立专业古树名木巡护队

分布于山林、寺庙中的古树,因日常养护较为困难,常有树体栓挂布条,干枝枯杈未能及时清理,病虫害现象未能及时防治等现象。分布于居民区的古树,由于较为分散,对日常管理、养护方面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保护区域内偶有倾倒污水、堆放物料等现象。组建专业、专项的管护监察团队,对古树名木进行专项保护与宣传,能针对性地提出保护管理方案,为进一步保护古树名木提供有力保障。

3.4 落实科学管理

正确认识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对古树名木进行编号、建档,注重落实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加强古树名木生长情况的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有效处理,真正降低古树名木干枯、死亡、病虫害风险。要在古树名木的生长区域内设置防护栏,保证土壤透气性、通气性良好,减少不必要的践踏损伤及人为破坏。

3.5 强化公众认知,加强法制建设

有效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是关键。以旅游、生态、文化价值作为主要的宣传内容,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借此强化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正确认知。公众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能很好地改善古树名木的人为破坏现象,整个社会积极配合,多方监督。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以法律制度为主要依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古树名木保护方案,有序推进保护工作。

3.6 充足资金支持

有效保护古树名木,政府部门发挥重要作用,要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监督保护工作,及时将古树名木的保护费用纳入公共财政费用体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为古树名木的自然生长提供有力支持,鼓励社会公益性行动,使更多人自愿参与保护古树名木的活动。

4 古树名木的养护和管理技术

4.1 地上环境治理

伐除古树名木周围对其生长有不良影响的植物,修剪影响古树名木光照的周边树木枝条;拆除古树名木周边影响其正常生长的违规建筑、房屋、设施、不合理硬化铺装、过小围栏等;主干被深埋的古树,应分期进行人工清除堆土,露出根茎结合部;裸露地表的根应加以保护,防止践踏。

4.2 地下环境改良

地下环境改良是古树复壮的关键,是实现树势活力快速恢复的核心技术。根据古树生长习性、立地环境、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场地条件等因素,通过营养穴、复壮沟、复壮井、施用生物菌肥、土壤透气管、松土翻土和改土换土等单一或多项措施的灵活应用,有针对性地对气、水、肥、菌剂、温度等因子进行改良。

4.3 枝条整理

在保持古树现有树冠树形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剪除枯死枝、危险枝、病虫枝、竞争枝等,并及时疏除花果,保证古树的营养平衡、保证树冠的通风、透气和透光性。剪口处应涂抹伤口愈合剂或防腐剂进行处理和保护[5]。

4.4 支撑加固

在古树名木管理期间,发现很多古树由于生长了数百年上千年,主干与主枝都出现问题,如主干中空,使树冠失去均衡,很容易发生倾斜。同时由于树体衰老,在生长过程中枝条下垂现象严重。为保证古树的安全生长,做好支撑十分关键。可以使用棚架式支撑对古树进行支撑,确保古树不会倾斜。

4.5 树体防腐、填充、修补

古树名木树体皮层或木质部腐朽腐烂,造成主干、枝干形成空洞或轮廓缺失,应进行清理、防腐处理并结合景观进行填充、仿真修复工作。

4.6 病虫害防治

在进行古树名木管理期间,病虫害是危害比较大的问题。如果出现病虫害,会加快古树死亡的速度。所以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通过人工与药物喷施结合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

5 结语

综上所述,古树名木是现代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活文化”。在十分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社会变迁、文化发展、人类活动等信息统统被记录下来,古树名木就是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想方设法延长古树名木的寿命,做好保护工作及复壮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坚持古树名木的有效保护,深入研究古树名木的生长规律,强调社会力量的集中保护,有利于实现现代“绿色城市”“生态文明城市”的长远规划。

猜你喜欢
古树名古树树体
《古树》
宁海县完成2020年度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保护古树名木
不同砧木对沃柑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
油画《马六甲古树》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村子的古树挖走了
苹果发生冻害怎样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