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实践经验

2022-11-25 03:33夏锦胜陈胜华严宏汪君珠王洋李健许红印程永波
科技资讯 2022年22期
关键词:林田湖六盘水大湾

夏锦胜 陈胜华 严宏 汪君珠 王洋 李健 许红印 程永波

(1.六盘水市自然资源局;2.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3.六盘水市水务局 贵州六盘水 553000)

1 工程实施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自2016 年以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先后批准3批次共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程,涵盖了我国2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这些试点工程旨在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全面提升我国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3]。贵州省乌蒙山区属于长江经济带,于2018年12月人选国家第3批试点。

2 六盘水市概况及生态概况

2.1 六盘水基本概况

六盘水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川滇黔桂结合部,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和珠江流域南北盘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是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国土面积9 914 km2,辖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区、钟山区4 个县级行政区和5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92个乡镇(街道),是全国区域流通节点城市和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六盘水也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号称“江南煤都、西南煤海”,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战场。六盘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13 ℃~14 ℃,年降水量1 200~1 500 mm,局部地区垂直气候明显。研究区内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地势高差悬殊大,垂直分异明显,表土层薄、山多地少、生态脆弱。区内地形地势复杂多样,海拔高差大,河流切割剧烈。主山为乌蒙山东支山脉地貌类型多样齐全,以山地、丘陵为主,还有高原、山原、盆谷、台地等地貌。地势北西高、南东低,中部北盘江穿流过境,经长期冲刷侵蚀,形成峡谷,地势起伏差异明显。

2.2 六盘水生态地位

六盘水作为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和珠江流域南北盘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是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半湿润亚热带针阔混交林、草山喀斯特脆弱环境生态区中的黔西北针阔混交林土壤保持重点生态亚区。六盘水有各级自然保护区13个。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为1 247.20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2.58%,含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与娘娘山国家湿地4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盘水市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等9 处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长江一级干流乌江源头三岔河自西北向东南横穿该市,又是黔中水利枢纽所在区域。珠江水系南北盘江均流经该市,北盘江自西向东贯穿市腹地,流经光照湖(牂牁江)国家级湿地,其支流白水河是黄果树瀑布重要自然保护地上游;南盘江分布在该市南部边缘,下游经晴隆、普安、兴仁等地。该市是全省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包含了黔中水利枢纽的补给区,生态功能极为重要。

2.3 六盘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既取决于生态系统功能维护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地质环境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大小[2]。六盘水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土地压占与损毁,土地压占与损毁主要包括各种矿山、工业广场、生产设施设备、生活广场、运输便道、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等)堆放对土地的压占和损毁。露天开采是对原始地形地貌的扰动破坏,场区占地面积大,使原有土地变成了分选厂、厂房、运输便道、固体废弃物堆场等,导致土地压占与损毁,难以自然恢复,土地资源难以得到合理利用,形成资源浪费。二是矿山地质安全隐患,露天矿山由于长期不科学、不规范、无序开采、私挖乱采,形成高陡边坡,坡度多在60°以上,在高陡边坡上有部分危岩体且顶部有地表变形,存在地质安全隐患。三是水土环境破坏,历史遗留煤矿、砂石矿等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废渣、废水未达标排放、无组织排放等问题,造成地表和地下水污染,同时区内历史开采的煤矿等设置临时矸石山存在堆放场地防渗措施不到位导致渗漏等现象,临时堆渣场通过雨水及地表水直接对堆渣体进行淋滤及冲刷后,其废水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废水沿地表裂隙渗入到地下含水层中,造成区域水体污染。四是植被破坏与退化,露天矿山的开采直接破坏了区内的原始地貌,将耕地或者林地开采成裸露的基岩面,表面均无植被生长。煤矿的井下开采使地下水位降低、土壤持水量降低,形成植被的逆向演替,导致植被退化。鉴于此,六盘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实施刻不容缓。

3 六盘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3.1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概况

贵州省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着眼于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得到巩固和加强,构建以绿色为底色、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谐为基本内涵、全域全境为覆盖范围、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通过项目实施,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态廊道系统功能提升,石漠化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六盘水主要实施退耕还林生态恢复、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土地整治、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矿山环境综合整治、植被退化复绿工程、河道及源头生态治理、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水土保持、土壤改良、铅锌矿渣散点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监测评估等方面7 个大项目49个子项目。7个大项目为大湾镇—二塘镇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双桥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钟山区汪家寨镇煤矿集中开采区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钟山区大河镇煤矿集中开采区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钟山区木果镇-大湾镇小湾二选厂片区铅锌废渣污染综合整治工程、长江流域乌江源头三岔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钟山区生态保护修复监测工程。

3.2 典型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根据HOBBS的研究,是否进行修复以及采用什么措施进行修复取决于生态退化的程度及生态系统功能受影响的程度[4]。六盘水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立足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按照以解决乌蒙山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面提升乌蒙山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主要对河流、饮用水源地、森林、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乡村环境、铅锌矿渣等进行系统修复。对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区使用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和恢复,对生态环境轻度退化或没有退化区以自然恢复为主加强对其保护,对介于二者之间的,使用工程措施和保护措施对其修复和生态恢复。

3.3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是治山、修山主要途径,是地貌重塑关键环节[5]。六盘水对大湾煤矿、盛远煤矿、汪家寨煤矿、大河边煤矿等开采形成的矸石山进行了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主要采用采用矸石山降坡削方、挡墙、排水沟及植被恢复及绿化、覆土复绿、布置淋滤液收集池等工程进行治理;对大湾煤矿、汪家寨及那罗煤矿采空区地裂缝采用回填治理,对较大地裂缝采用底部填充建筑拆除物或石料,顶部采用粘土充填、夯实,对较小地裂缝进行粘土回填,微型地裂缝进行自然修复。通过实施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妥善处理了矿山开采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有效降低了区内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同时加强了对矿渣污染和潜在风险的控制,区内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3.4 河道整治

对大河镇辖范围内裕民小河实施河堤修复工程、河道清淤、污水管网工程、生活垃圾清运工程、河流两岸植被种植工程等工程,治理河流总长度5.53 km。通过河道修复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裕民小河水环境,改善河道景观,增加防洪能力,美化环境,并整体提升了水生态环境质量。三岔河流域主要采取河堤工程、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和渣场治理、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等措施。工程实施达到减少人为活动对水源保护区的干扰,降低了周边污染负荷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确保流域内居民饮水安全,农村面源污染也得到控制。通过修筑、改造雨洪调蓄设施,提高了地表水收集和调蓄能力,实现水资源生态调度常态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保障能力和水灾害应对能力,缓解了区内水资源瓶颈制约;钟山区大湾镇木冲沟小河河道清淤护岸工程主要工程措施为河岸的防护和河道的清淤疏浚,清淤缓工程总长共计1.4 km。通过清除河内障碍物,提高了河道行洪断面,通过修复水毁河堤,保持了岸坡稳定,兼顾改善农村与城镇的生态环境,保障区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5 土地整治

对大湾镇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形成了较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排蓄系统,改善了耕地质量,提高了耕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全面提高了土地质量,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大桥村大寨包包内受污染的51.34 hm2的耕地地块在对当地生产活动不产生影响的基础上,综合目标污染物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农作物超标情况,使用原位钝化修复和低吸收蔬菜品种种植,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活性,减少蔬菜中的累积量,实现土壤安全利用。项目的建设降低了治理区域内土壤中污染物含量,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防止了重金属物的扩散。

3.6 地质灾害综合整治

对大湾镇辖区范围大湾镇新寨社区四组罗家沟滑坡、大湾镇大湾社区铺渣海滑坡、大湾镇山根脚社区茶叶林滑坡、大湾镇大箐社区一组滑坡、大湾镇大湾社区背后坡滑坡5 处进行工程治理,根据滑坡的变形机制以及保护对象,对滑坡体采取抗滑桩+桩板墙进行支挡,对在滑坡体形成的张拉裂缝进行粘土回填夯实。根据滑坡形态特征、滑体厚度以及滑坡推力曲线等特点,采用格构锚杆+截排水沟对滑坡进行治理。对区域内未进行工程治理的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了监测预警体系,布设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并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程中做好相应的隔离防护、警示标志、宣传教育等措施。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保证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及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发展经济、社会的稳定及减灾效益都能发挥巨大效益。

3.7 林地保护与修复

在钟山区大湾镇水土流失区域开展退耕还林建设工程,主要通过经济林木种植实施退耕还林,总种植面积200 hm2,通过林木种植可以有效地涵养水源、蓄水保土、治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对汪家寨镇通过林木种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总种植面积213 hm2,土地整理213 hm2,通过林木种植可以有效地涵养水源、蓄水保土、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对汪家寨植被退化区采取设置防护网、设置警示牌对植被退化区进行隔离保护,避免人畜对植被进行破坏,防止植被进一步退化,共计完成植被复绿330 hm2,恢复自然景观,有效提升区内水源涵养能力,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控制,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3.8 水土保持

对钟山区大湾小流域钟山区色开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16 km2,封育治理1 130.98 hm2,营造水土保持经济林木285 hm2,种植约28.5 万株,配套机耕道11 000 m,蓄水池1 座,排水管1 000 m。对钟山区大湾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 km2,营造水土保持林520 hm2,配套机耕道5 600 m,生产便道4 500 m,小桥8座,排水沟7 000 m,护岸500 m,引水PE 管1 400 m,拦水堰1 座,蓄水池11座,沉砂池8座。通过该工程实施,增加了林草面积,提高了林草植被覆盖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16 km2,减弱了水土流失,完善了田间道路系统,有利于土壤培肥改良,完善了排灌设施,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了小流域的土地利用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及土地利用结构,加快了该流域农、林、牧、田及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巩固生态系统发展平衡。

4 项目实践经验及建议

该文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经验,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工程类比[5-7],严格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多角度提出了六盘水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践经验及建议,为其他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

4.1 加强基础调研,因地制宜施策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应遵循“一体一策”的基本原则,建议在项目实施前,摸清家底,精准研判家底,并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出具体对策和方法。

4.2 统筹力量,统一规划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复杂性工程,只有各级政府统筹好辖区内各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并整合中央、地方和社会等各类资金,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土地整治、环境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各类工程和各类政策集成整合起来,把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纳进同一资金池,形成政策合力,才能真正提高该项工作的治理成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8]。

4.3 生态系统修复应尽量减轻人为干扰,顺应自然

建议对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区使用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和恢复,对生态环境轻度退化或没有退化区以自然恢复为主加强对其保护,对介于二者之间,使用工程措施和保护措施对其修复和生态恢复。

4.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对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生态共建共享,对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

4.5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建议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财政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4.6 制定工程后期管护制度

项目竣工验收后,建议制定项目后期信息化监管制度,采用遥感、自动监测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后期动态监测,并明确管护责任和义务,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长效管理机制。

猜你喜欢
林田湖六盘水大湾
2022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丽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推进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
三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探讨地质环境与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的深层关系
编读往来
诗书画苑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