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考加强化学教学与核心素养提升的措施探讨

2022-11-25 05:49
新课程 2022年25期
关键词:化学高中化学核心

董 宏

(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甘肃 定西)

无论是从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目标的高度出发,还是从学生战胜自己赢得高考的角度出发,加强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提升,关注学生科学精神培养,都是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与高考评价体系关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及实现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措施进行探讨。

一、提高效率与核心素养培养是化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同时在2020 年出台的高考评价体系也明确指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发展目标和高考评价目标,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对学生实施包括知识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高中化学教育基础性是学生化学方法和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化学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培养的重要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年龄阶段和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根据教学班级具体情况设置有利于学生掌握的由简到难、由简入深的化学教学,以促进高中生化学知识的高效掌握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探索和化学应用意识,学会从生活中认识和应用化学,培养科学探索精神。通过一些化学家的探索故事,认识到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于人类积极发展的这一正确价值观。在教学中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基础思维的训练,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时也做好学生为祖国未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人类未来积极发展和人类美好未来,做出自己贡献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全面提升高中生的化学核心思想。这是我国教育立德树人发展目标的基本要求,自然也是当前化学教学必须追求和发展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教学班级的实际情况,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尽可能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高考发展方向是高中化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引导

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措施,高中教育每一科都必须紧盯高考依据,以高考的发展动向和我国教育立德树人发展目标为引导,做好高中学科教学和育人工作。近年来,高考根据新课程改革发展方向和我国人才发展目标要求,在高考和试题评价中,重点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考核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掌握,更应该通过化学实验和化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化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高考中充分发挥能力,提高高考成绩,获得在理想院校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强调化学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且通过大量的课堂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化学实验的过程和学会观察化学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学会严谨、仔细、认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到所在城市的化工厂、进水厂,实地考察运用了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的场所,向科技工作者咨询求教,认识化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化学现象。如钢铁腐蚀和钟乳石形成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化学相关的物品,包括我们的食品、衣服,还有装饰材料,卫生用品、药品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学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前提。

三、教学改革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措施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正在学校高效课堂改革中不断地探索和发展。近年来,一线教师就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实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其中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法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是最受关注的教学改革措施。化学知识具有微观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在化学教学中立足于课本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认知能力设定具体的真实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化学问题思考,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建立一定的情感与认知基础,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在高中学习“氯气”相关知识时,就可以以这样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家里打开水龙头经常会闻到什么气味呢?可能有的学生回答有,有的学生回答没有,但是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研究,一探究竟。所以无论学生如何回答,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在打开水龙头可能会闻到一股气味儿,这股气味可能让人不舒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氯气引起的,而氯气则是最佳的自来水消毒剂。那氯气作为一种有毒物,为什么会是自来水消毒剂,其中的原理又是什么呢?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学生往往能够有效地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科学精神培养和科学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效果也明显增强。另外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化学实践和化学实验中提高操作能力。

另外,近年来,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中,生活化教学被人们广泛关注,并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们认识到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将化学知识与生活有效联系起来,是提升化学教学效果的另一措施。如在学习“乙烯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口头介绍,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一些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在农业生产中,为了防止水果腐烂,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常常被果农用来对水果进行保鲜,它的有效成分为KMnO4,可以让学生深入讨论这种做法是否恰当,是否可以设计一个验证这一措施有效性的实验。这样的实验过程结合教师课堂教学中与生活紧密联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

四、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另一重要措施

不管是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还是为了在教学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我们都有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运用于解决问题,而学生则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助合作来完成大量的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如高中化学中有大量的概念教学,学生了解这些内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概念图,通过概念图的构建,充分展示化学知识,通过制作化学概念图,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可以有效解决大量的概念难记、难以理解和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在高考复习中利用化学概念图,将不同的元素、物质、化学方程式通过概念图的方式系统展示,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研究性学习也是高中化学学习的有效措施,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互助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也是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措施,可以将具体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小组,让小组内根据组员的不同情况进行任务分组合作探究,并在合作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共同认识,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或向老师咨询,使研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一线教师的探索,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有助于教学发展和学生素养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从国家人才培养与储备的角度出发,强调在普通高中教育中,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提升,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科学方法的教育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基本技能,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强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助合作的能力等有助于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需要的素养提升。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将高考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结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是高中化学教学必须不断探索的内容,化学教师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化学高中化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