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观照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析

2022-11-25 05:49何永君
新课程 2022年25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杜甫

何永君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甘肃 民乐)

群文阅读概念的兴起,反映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重大革新,即从单纯的语文知识传授转向全面文学鉴赏,从被动的灌输模式转型为师生共同协商,不仅有助于扩大语文阅读范围、数量,也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辨意识和逻辑能力,尤其适用于难度较大的古典诗歌教学。基于此,简述群文阅读概念及理论内涵,建构群文阅读观照下诗歌教学的有效模式,进一步结合课例制订教学策略,以供广大师生借鉴参考。

一、群文阅读综述:核心概念、理论依据及实现基础

(一)群文阅读概念及对比解读

从直观上讲,群文阅读的概念源自群文阅读的组织形式。“群”即群组,指以多篇阅读文本为基础,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议题实现文本之间的交叉关联,引导学生展开探索式、合作性学习。在议题约束下,“群文”的构成不是随意的,在形态上必须体现出一定的结构化、紧凑性,对比之下可以发现更多特点:(1)与单篇阅读比较,群文阅读不仅涉及篇目多,且两者是“一维”和“多维”的关系,多篇文本之间可以拆散整合,可用于求同存异,所形成的阅读教学情境也更为复杂。(2)与主题阅读比较,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会对文本设定一个抽象的定义,但主题阅读并不强调多篇文本,且主题在文学意境中更为宏大,而群文阅读的议题比较小,可以具体到某种要素、某个意象上。(3)与单元阅读比较,两者都强调多篇文本共存,如部编版每一单元的内容都可以视为整体,但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松散,是多个单篇机械结合在一起,主要用来展示某一范畴内的语文知识。

(二)群文阅读主要的理论依据

根据文本互织理论分析,人类语言在词语维度上是存在多重言说方式的,文本之间或存在不同的表述目的,但相同词语的运用必然可以建立文本之间的联系,且在局部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同质性。诗歌作为一种体裁,遵循统一的言说范式,所以一首诗歌必然会和其他诗歌产生关联,其契机可能是诗人本身、语言要素、创作背景等。例如,诗仙李白的很多作品中都有“酒”,但围绕着酒的表述目的是不同的,《将进酒》是友人之间把酒言欢,《月下独酌》则是一个人的狂欢,意境虽然存在差异,但“以酒为媒”构建结构性文本阅读体系,仍然能够从中找出“文本互织”的效用,两篇诗歌都表现出李白放荡不羁、情感丰富的特征。

此外,支持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是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提出的基础便是“客观存在且有共通性”。从诗歌角度出发,中外诗歌都会强调结构、韵律、意境,都崇尚真善美的价值导向。群文阅读观照下的古典诗歌教学,需要一种集体建构场景来实现,即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摒弃被动“灌输教学”,这与课程标准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是一致的。同时,课程标准中还强调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三种核心素养,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情境、会话、协作三大要素,为群文阅读建构开放性教学生态。

(三)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基础

如何构建一个群文阅读关照下的有效的古典诗歌教学模式,这一命题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其一,必要元素,即群文阅读有别于其他阅读教学的充分条件。其二,限制元素,即群文阅读保障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效果的保障条件。以必要元素为出发点,至少包括“议题”“多元文本”及“集体建构型课堂”。首先,无议题就无群文阅读,议题是师生探讨、辩论的前提,也是建立组织化文本的依据。其次,多元文本对应“群”的内涵,在数量上至少有两个作为参照,具体数量根据教学实际确定。再次,集体建构型课堂意味着没有绝对的“知识权威”,议题也没有统一的答案,通过意义建构以达成集体的共识;而限制元素方面,主要指群文阅读的课时,一节课和多节课的区别下,议题的大小、文本的多少必须进行合理控制。

二、群文阅读观照下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以杜甫“三登二望”为例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从体裁特征分析,《登高》为七言律诗的典范之作,不仅通篇对偶,且语言精妙、意境深远。该诗前四句写景,通过狂风、猿啸、清沙、白鸟等要素烘托出一幅江岸广阔寂寥的图画;后四句抒情,诗人自言为“艰苦潦倒”,诗句意境由远至近、由物及己,表达了在不幸生活遭遇下的巨大苦闷。类似于《登高》情景描写及意境表达的诗歌作品,在杜甫笔下不只一首,在本首诗教学中,就可以基于群文阅读理念设计教学策略:整体上,群文阅读观照下的教学模式,均可采取“设计议题→组织材料→建构课堂”的形式展开,其中前两项工作主要由教师完成,最后环节应侧重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一)设计群文阅读的合理议题

议题设计是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关于如何确定群文阅读的合理议题,事实上存在多元化的切入点,以“诗人杜甫”为例,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接触杜甫其人时,他多会被贴上“爱国诗人”“忧国忧民”“穷困潦倒”等标签。但事实上,杜甫诗歌作品主题是多样化的,包括咏史怀古、思乡怀人、战乱怀贤等,且诗歌理解本身就有不同的角度。以《登高》为参照,《羌村三首》《哀王孙》等作为群文阅读补充材料,其中都有关于“风雨”意象的描写;同样以《登高》为参照,以《旅夜书怀》《冬至》两首诗为群文阅读材料,又可以从中筛选出“愁客旅人”作为议题。所以,所谓群文阅读的合理议题之“合理标准”,取决于群文阅读观照下要表现何种价值导向。综合《登高》一诗内容、背景、情感及“杜甫其人”一贯的人物设定,将群文阅读议题圈定在“一生无所依,不忘忧家国”范围之内更合理。

(二)组织群文阅读的有效材料

解为“登长安城墙”。由此“三登二望”都符合“登高一望”的意境特点。

(三)建构群文阅读的教学流程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杜甫诗歌中,《登高》(高一必修上)和《登岳阳楼》(高一必修下)在情境上较为接近,均有“登上某物”的具象描写与意境体现。因此,可以在“二登”的基础上引入《登楼》,构成“三登”材料组合,进一步丰富群文阅读内容。然而,即便确定了群文阅读的议题(即“杜甫为什么要登高一望”),群文阅读材料组织过程中也不能局限于一首诗的“直观意象”。所谓直观意象,即《登高》是指登上了夔州长江畔的高山,《登楼》与《登岳阳楼》是指登上了具体的高层建筑,局限于“登”这一动作是无法展示诗歌的全部意象和诗人的全部情感的。结合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君子登高必赋”的文化现象,登上某一高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望”,按照“登高一望”的思路,则可以将《春望》《望岳》两首诗也纳入群文阅读的有效材料范围。以上五首诗歌构成“三登二望”的群文阅读组织模式,其中,《望岳》在诗歌情境上亦可以理解为“登泰山”,《春望》在诗歌情境上亦可以理

1.课时及重难点

由于《登高》属于高中语文必修范畴,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首杜甫作品,对其展开精读、精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节课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围绕《登高》鉴赏展开,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系统翻译、感受韵律及结构美感,加强对诗人杜甫生平经历的了解等,为第二课时群文阅读奠定基础。同时,针对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三登二望”关系的建构上,旨在从诗歌内容层面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教学难点则是对杜甫诗歌风格的整体把握。

2.明确教学目标

《登高》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很容易确定,包括诗歌内容品读、意象提炼、字句理解、韵律感知、结构分析等,借助直观的景物及抒情描写,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而在《登高》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则相对复杂,根据已经确定的“杜甫为什么要登高一望”议题,将“三登二望”作品融入杜甫生平经历中,结合每一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及相关历史事件去理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同时,遵循群文阅读的基本原则,指导学生进行“以诗学诗”的实践,如在掌握《登高》一诗的知识要点之后,同样是七言律诗的《登楼》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对比分析两首诗歌的相同点、差异点。类似的,基于“登高一望”的情境设计,分析同为五言律诗的《春望》及《望岳》的情境、情感差异,以丰富学生对杜甫其人的认识。

综上所述,在无差别、无特定指向的诗歌作品阅读教学前提下,群文阅读产生的价值是统一的。一方面,从学生角度说,群文阅读引起阅读方式的改变,从传统由点到面的扩展方式转变为多文本交叉渗透的互动模式,在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助力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意识及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获取语文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从教师角度说,能够明显促进专业能力提高。如群文阅读观照下的备课,势必需要越过教参收集更多的文献资料,并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从“古典诗歌→白话文学”的狭隘视野中走出来。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构思、意蕴、形象等多个角度欣赏,获得审美体验。因此,群文阅读本质上是一种阅读材料系统化的组织方式,即在同一议题、多个文本的组织模式下,充分满足多个角度欣赏需求。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杜甫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登高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