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丹阳市规模经营主体水稻种植成本、效益分析

2022-11-25 15:10赵玉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9期
关键词:种粮农资水稻

赵玉兰

(丹阳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丹阳 212300)

1 水稻生产成本效益调查及原因分析

对丹阳市珥陵、延陵、访仙、司徒、丹北五个乡镇,开展了规模经营主体水稻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调查,共调查农户15户,水稻种植面积590.93 hm2。其中,糯稻种植面积120 hm2,粳稻种植面积470.93 hm2。表现为总产值减少,成本上升,净收益下降。2021年水稻产值1 761.3元/667m2,比2020年减224.6元,减11.3%;2021年水稻平均总成本1 596.7元/667m2,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分别是1 021.2元/667m2、172.5元/667m2、403元/667m2,分别占总成本的64.1%、10.8%、25.1%,2021年成本比2020年增加201元/667m2,上涨14.4%;2021年各项惠农补贴131.8元,比2020年增1.8元,2021年水稻纯收益296.4元/667m2,比2020年减少了423.8元/667m2,减幅达58.8%。造成水稻效益下降的原因分析如下。

1.1 水稻倒伏,产量下降

2021年,水稻前期发苗较好,但7月下旬~8月份是水稻拔节孕穗、抽穗期,是根系扩展和光合积累壮个体提高群体质量的关键时期。长时间低温多雨寡照,降雨550.3 mm,比常年多364.5 mm,是常年的近3倍,降雨日达22天;日照187.6 h,比常年少71.2 h,少27.5%。水稻搁田不到位,搁田后易回软,根系扩展不够,光合积累不足,茎秆细软,稻株不稳。9月份的天气温高光足、雨水稀少,灌浆充实速度极快,至月底已基本灌浆结束。9月28日夜里遭遇大风暴雨袭击,水稻穗重茎秆软,致水稻植株倒伏。10月份连续受大风大雨天气的影响,倒伏情况加重。水稻倒伏以后,茎秆、叶片、稻穗相互重叠,已基本无法灌浆充实,影响产量。其次,水稻倒伏以后,稻穗被叶片盖住,穗部湿度大,倒伏较早的已经穗发芽,茎秆腐烂,严重影响品质。据调查,15户种植户水稻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糯稻成熟期较早,且品种的抗倒性较差,糯稻的倒伏比粳稻严重,产量损失也比较大,2021年糯稻平均实收产量600 kg/667m2,比2020年平均减产50 kg/667m2,减幅7.7%;粳稻倒伏较晚,对产量的影响较小,2021年粳稻平均实收产量641 kg/667m2,比2020年减产5 kg/667m2,减少了0.8%。

1.2 稻谷价格下跌

2021年,粳稻平均出售价格2.78元/kg,比2020年下降0.18元/kg,下降6.1%,加上产量略降,2021年粳稻产值1 782元/667m2,比2020年减少130.2元,减6.8%。2020年由于安徽、江西等地糯稻主产区遭遇夏季洪涝灾害,糯稻面积减少,产量下降,糯稻价格大幅上涨,2020年糯稻平均出售价格3.5元/kg,2020年糯稻产值2 275元/667m2。受2020年糯稻价格影响,2021年糯稻种植面积增加,2021年糯稻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平均出售价格仅有2.8元/kg,比2020年下降0.7元/kg,下降20%;2021年糯稻产值1 680元/667m2,比2020年减少595元,减少26.2%。

1.3 机械作业费增加,主要是收割费大幅增加

2021年,水稻机械作业费平均360.2元/667m2,比2020年增加57.2元,增幅为18.9%。主要是收割费增加,一方面是收割期间柴油价格上涨,2021年收割期间柴油价格为2 600元/t,比2020年上涨1 640元/t。另一方面是由于水稻倒伏以后,不利于排水,田间湿度增加,不利于机械作业,倒伏的水稻收获时只能用全喂入式收割机,通过减小割幅、降低留茬高度、减慢机械行走速度等方式减少收割损失,正常收割每天作业2.67 hm2左右,倒伏田块每天作业1.33 hm2左右,比正常慢50%。

1.4 农资价格上涨,物质成本增加

2021年,农业生产资料受石油、化工涨价,加上企业生产限电限产压力,化肥、农药、柴油等农用生产物资市场价格节节攀升,2021年规模经营主体购买复合肥,价格分别为:5月份2 300元/t、6月份2 500元/t、7月份2 900元/t、8月份3 200元/t,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0元/t、500元/t、900元/t、1 200元/t,增长12.2%、25%、45%、60%;尿素5月份2 450元/t、6月份2 900元/t、7月3 000元/t、8月3 050元/t,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00元/t、1 050元/t、1 180元/t、1 190元/t,增长32.4%、56.8%、64.8%、64%。2021年化肥费达261元/667m2,比2020年增长60.2元,增长30%;煤价上涨,2021年煤价为2 600元/t,2020年同期价格为960元/t,2021年水稻烘干费为0.24元/kg,2020年水稻烘干费为0.16元/kg,增长50%;2021年水稻烘干费为113.2元/667m2,比2020年增长36.8元/667m2,增长48.2%。

1.5 工价上涨,提高了人工成本

2021年,一般劳力平均工价为115元/天,与2020年相比,平均工价增加20元/天,农机作业机手工资500元/天,比2020年上涨100元/天;虽然耕、种、管、收全过程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特别是病虫害防治中采用飞机防治,用工减少了0.3个,但是用工期集中,劳动力缺乏,工价提高,种粮人工成本提高。

1.6 土地租金上涨,土地成本增加

由于2020年种稻收成好,种植水稻效益高,导致2021年地租到期后,租金普遍上涨,同时村委会在土地流转时收取土地流转管理费,增加了土地投入成本,2021年水稻土地流转费403元/667m2,比2020年上涨42元,增长11.6%。

2 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

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水稻生长季节不仅有病虫草危害,还常遇台风、旱涝、极端高温、低温等灾害性天气,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不稳定性。虽然水稻政策性保险全覆盖,保费由政府承担,但是保险理赔低,一旦遇到大灾,理赔不足以支付种植成本。为了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弥补农业灾害损失,丹阳试点了水稻大灾保险,商业保险公司是承办主体,财政给予保费补贴,农户只要承担13.2元/667m2保费,最高可赔付1 100元/667m2,但是水稻大灾保险试点面积少,只有0.67万hm2,没能做到全覆盖。保险理赔条款有不合理性,水稻保险条款中对暴雨、风灾都有具体的释义:“暴雨:指每小时降雨量达16 mm以上,或连续12 h降雨量达30 mm以上,或连续24 h降雨量达50 mm以上的降雨量”“风灾:指风力8级以上,风速在17.2 m/s以上的自然风”,保险理赔依据是气象局的数据,但是在实际中存在降雨量或风力、风速未达到理赔指标,但是风雨叠加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对于这部分损失不能获得理赔,对农户收益造成很大的损失。例如2021年丹阳部分乡镇由于降雨量或风力、风速未达到保险理赔指标,但是风雨交加造成水稻大面积倒伏,未能获得理赔。

2.2 种稻生产效益低,积极性受影响

一是肥料、农药等生产物资价格近年持续上涨,人工成本高,农忙时出现用工难的现象,土地租金偏高,加上经营风险,经营权到期后,规模经营者继续承包的积极性下降。二是农业机具更新快,机械投入大,各级对农机购置补贴逐年减少。三是受市场及库容影响,水稻托市收购开仓时间晚,收购时间短,农户仓储不足,粮贩地头收购趁机压价,稻谷售价低。四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还是直接发放给农民,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上拿不到。2021年农资价格上涨,虽然发放农资补贴17.8元/667m2,但是农资补贴相对于农资成本上涨来说是“杯水车薪”,种粮收益下降。

2.3 规模经营者自身文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一是在水稻品种的选用上乱引乱调现象显现。不考虑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和适应性,盲目种植生育期过早或过迟的水稻品种,扬花期如遇低温导致颖花败育,结实率低,如遇高温不利于授粉,影响产量,同时生育期过早或过迟也不利于病虫害防控时期的把握。二是在种植规模上求大,一味扩大种植面积,规模经营主体同时为周边农户开展专业化服务,服务面积过大存在机械配置少、人工短缺的情况下,在栽插、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收割等环节上经常会耽误有利农时,造成部分田块低产低效。三是在糯稻种植上存在盲目跟风。糯稻是价格弹性比较大的品种,没有托市收购,只能靠市场供需调节,糯稻市场行情出现“大小年”现象。受2020年糯稻价格高的影响,2021年盲目扩大糯稻种植户,对市场把握不准,在没有订单种植的情况下,2021年种植糯稻亏损严重。

2.4 优质稻米的订单生产和品牌建设能力不足

由于缺少大中型稻米龙头企业牵头,优质稻米订单生产面积少,品牌建设动力不足,优质稻米生产与市场衔接不到位,规模经营户虽然种的是优质品种,由于销售渠道和方式有限,只能作为普通稻出售给米厂或小贩,不能体现出优质优价、优质增效。

3 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途径

3.1 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补贴力度

进一步提高政府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使种粮人受益。建议一是每年根据农资价格的上涨幅度和生产成本收益情况,确定每年农资补贴标准,制定出台稳定农资价格政策。二是以稳定稻谷生产为出发点,加大农资补贴、农机购机补贴、病虫害防治等各类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方式。完善农机具回收和以旧换新机制,有效降低农机投入成本。三是稳定稻谷收购价格,粮食收购部门应尽早收购,确保规模种植大户的种稻收益,切实提高种粮积极性。

3.2 多措并举,提高效益

当前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时代,要确保种粮效益不降低,需要从多方面发力,实现节本增效。

3.2.1 规模经营面积要适度,种植面积或开展专业化服务面积要与机械配置、生产服务能力相匹配,在品种选择上做到早晚搭配、错开用工高峰,确保不误农时,实现稻麦全年高产,达到生产效益最大化。

3.2.2 优化水稻种植结构,发展绿色高效种养模式。围绕提升质量效益,推进水稻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如“稻-鸭共作”“稻-小龙虾共作”“稻-鱼”“稻、鸭+牧草、鹅”生态循环种养等,建立规模种养基地,生产绿色、有机稻米,提高种稻复合收益。

3.2.3 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抱团发展。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与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种植农户等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等新型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合力打造优质绿色稻米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实现品牌溢价,提高效益。

3.2.4 深入推进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绿色防控区建设,推进集中育秧、机插一次性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节种、节水、节肥、节药新技术;整合水利、国土等项目资金,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吨粮田”;积极引导、鼓励种粮大户购买大品牌、大包装农药,提高防治精准性和效果,科学合理使用农资,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从而控制成本的投入。

3.3 强化培训和服务,提高农民职业化素养

进一步加强对种粮规模经营户的职业化培训,提高专业化生产经营技能水平,转变生产经营观念。改变当前规模经营主体侧重于生产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市场营销、融资等方面知识的掌握,导致“种得好没能卖得好”。科教培训部门要提高跟踪服务水平,针对不同年龄段、进入行业先后和生产规模及经营水平不同的职业农民,提供多样化经营上的指导。

3.4 规范土地流转产权交易平台

土地流转在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规范化管理,在平台的运作上,建议制定土地流转最高限价,稳定土地流转价格,防止恶意竞标,哄抬土地流转价格。对竞标者的身份能从诚信、资格等方面条件适当提高准入门槛,评估流转面积与竞标者生产作业的机械、能力是否相适应,可以优先向所在地的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倾斜,让那些真正想种粮、会种粮、善经营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其他愿意投身粮食生产的人,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得以稳健发展,使之成为推进粮食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职业粮农。镇村要规范流转秩序,强化经营权流转指导和对竞标后土地的用途进行监管,稳定种粮面积,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

3.5 加强技术指导服务

农业农村部门要围绕稻米生产全程解决方案,积极构建稻米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加强线上线下同步技术指导力度,强化苗情监测调度和分析决策,及时掌握苗情、水情、旱情、虫情、肥情,及时开展综合分析,为生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灾害监测,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密切联系,积极沟通会商,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制定防灾减灾预案,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水稻生育进程,制定针对性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灾区开展指导服务,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3.6 农业保险保障

针对水稻因自然灾害导致产量下降或者由于市场供需变动而导致价格下跌,致使的农民丰产不丰收,应建立功能完善、运行规范、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由“低保障、广覆盖”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向保价格、保收入发展。开展水稻安全成本保险试点、水稻种植收入保险试点,进一步扩大大灾保险投保面积,做到应保尽保,提高赔付比例,增强农户抵御水稻种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种粮农资水稻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农资价格上涨不是小事
农资价格上涨不是小事
中国“水稻之父”的别样人生
水稻种子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种粮大户连续7年给农民发巨额年终奖
省供销社与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无锡农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5月上旬重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