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2022-11-25 19:40曹艳宇周志平王利
科学咨询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长三角架构

曹艳宇,周志平,王利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 200000)

一、研究背景

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科技信息交流、科技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孵化、技术市场、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评估等活动[1-2]。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3]。科技服务业作为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进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科技服务业已成为全球评估区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4-6]。

随着科技服务业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业态,为借助互联网更好地开展服务,国外已逐步出现并形成了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科技服务业平台[7-8]。就趋势而言,这些专业科技服务业平台都在围绕自身专业领域不断延伸和扩展服务环节,并向着综合科技服务业平台的方向发展[9-10]。

近年来,国家对长三角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并明确以上海为核心,辐射带动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都市圈协同发展的“一核五圈四带”推进思路。但由于我国的科技服务都在政府的主导下运行,由于区域行政隶属关系,各项科技服务资源基本都在本行政区内进行配置,导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滞后,长三角城市群科技服务业仍面临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协作机制不健全、高端服务业态少、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因此,建设面向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科技服务云平台,整合区域优势科技服务资源,推动长三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成为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为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并设置“长三角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长三角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应时而生。

二、平台架构

科技服务平台构建在宝信的“宝之云”云基础设施和架构之上,通过云平台统一入口,实现与各资源池的无缝访问。科技服务平台基于SAAS模式,采用自主研发的微服务开发架构,遵循业界领先的云计算架构理念,基于高可用、高扩展、高可靠、高安全、高性能的设计原则来构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服务架构。科技服务共享平台架构自下而上划分为六层,分别为基础设施层、资源层、基础层、支撑层、应用层以及接入层,科技服务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一)云平台 Iaas

提供给使用者的服务是对所有计算基础设施的利用,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网络和其他基本的计算资源节点;服务器硬件、操作系统、存储、网络等系统软硬件架构和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逻辑处理等基础服务。可基于公有云Iaas层,也可自建私有云,为用户提供Iaas服务,所要解决的是IT资源的虚拟化和自动化管理问题。

(二)资源层

科技服务平台资源层应对资源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为应用层调用并匹配资源提供数据管理及存储服务,包括:

1.数据存储应包括用户数据库、权限数据库、订单数据库、结算数据库和支付数据库;

2.资源池包括研发服务资源池、知识产权资源池、技术转移资源池、科技金融资源池和链式孵化资源池;

3.索引服务包括索引服务负载均衡、索引采集与生成和索引存储;

4.其他服务包括日志分析ELK、分布式文件系统、多集群缓存、消息和集中任务调度。

三、平台构建技术

(一)平台支撑技术

科技服务平台按照Iaas、Pass、Sass层分层设计部署,平台支撑技术如图2所示。基础设施在最下端、中间是平台支撑层,采用微服务技术架构。技术架构基于开源框架Spring Cloud构建而成,是将各家公司开发得比较成熟、经得起实际考验的服务框架组合起来,统一风格,进行再封装、屏蔽复杂的配置和实现原理,最终给开发者使用的一套分布式系统开发工具包,它为基于JVM的云应用开发中的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能路由、微代理、控制总线、全局锁、决策竞选、分布式会话和集群状态管理等操作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开发方式。应用服务层提供面向科技资源服务的SAAS服务。

(二)平台关键技术

1.科技服务资源池适配接入技术

针对科技资源池动态扩张以及资源池异构等问题,基于科技资源池建设标准及基本协议,提出基于总线技术构建适应不同资源池的自适应接入适配器,重点研究实现连接池、事务管理、跟踪和安全性管理,从而实现各类科技服务资源池适配接入的可配置性和灵活需求。

2.科技服务云平台安全技术

为解决科技服务云平台涉及的用户企业信息、企业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以及科技资源网络交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安全问题,构建网络科技资源安全体系,主要包括身份认证策略、访问控制策略、加密与密钥管理技术、云数据安全监控等。

3.科技资源大数据存储与分析技术

针对科技资源数据容量巨大、结构多样复杂的问题,设计实现基于不同数据来源(采集数据、业务数据、历史数据、基础数据等)和不同数据结构体系(结构化数据结构、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分布式文件等)的数据存储模式,采用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框架,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的技术扩展和封装,实现科技资源大数据的存储与数据分析。

四、平台功能

根据科技服务平台的几种用户类型、资源种类和服务项目,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功能包括科技资源池管理、公共研发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转移管理、科技金融管理、链式孵化管理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监控,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的功能如图3所示。

(一)科技资源池管理

可以自行定义资源池的相关内容。推荐资源池至少包括以下的内容:会员库、人才库、企业库、研发库、大型仪器库、研发机构库、知识库、成果库、需求库、案例库、专利库、金融产品库、金融中介库等相关内容。

(二)公共研发管理

面向研发基地、大型仪器、科技人员、科技问答、研发机构等相关管理。

(三)知识产权管理

针对知识产权管理中面临的知产评估、专利申请、商标申请、版权申请、知识产权检索实现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支持以外,还提供专利预警、情报分析、专利特色定制、行业专利库等特色功能。

(四)技术转移管理

为技术转移服务提供强有力支撑,包括技术成果登记、技术成果评估、技术成果交易等功能。平台与集成第三方技术交易平台、技术交易市场等。

(五)科技金融管理

为科技资源服务融资提供强有力支撑,包括融资需求、企业信誉评估、上市服务等功能。平台与第三方合作的金融中介、金融产品、金融机构。

(六)链式孵化管理

科技资源服务衍生的服务内容,包括高企认定、企业服务、路演中心、双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企业专家服务工作站、园区库等。

(七)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监控

对科技资源各类数据基于管控需求进行大数据智能分析以及可视化监控。包括且不限需求数据、成果数据、金融数据、监控数据、评估数据、服务数据、人才数据等。

五、平台应用与推广

围绕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应用示范和推广,建立“点线面”的示范体系,面向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宁波等6个典型城市,上海新时达、中芯国际、正泰集团、海康威视、三星医疗、江苏大全、江淮汽车等15个核心企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5个特色产业开展研发服务、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科技金融、链式孵化等5类科技服务应用示范,并培育上海东部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江苏风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公宁波信用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安徽瀚友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等6家科技服务核心企业,逐步拓展至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可复制推广的科技服务模式,为长三角地区在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应用与推广是科技资源服务云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平台涉及的地域分散、产业差异大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价值网分享的平台运营机制,基于典型城市示范、核心企业示范、重点产业示范以及区域推广,实现科技成果跨区域科技优化配置及跨区域协同应用示范,促进区域间创新系统有效整合,带动各个区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本文围绕长三角共建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等需求,聚焦长三角科技服务业协同发展前沿,依托长三角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系统性地介绍了平台架构、功能、服务等方面的设计和实现,同时围绕平台应用领域实践进行阐述。未来将进一步增强平台综合服务的质量和能力,同时围绕激励措施完善、加强平台宣传推广、提升可信服务等方面对平台模式深入开展相关优化和完善工作。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长三角架构
这才叫创业!90后水产追梦人打造一条龙式技术产品服务平台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福州首家“奶爸版”母婴服务平台上线
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社会治理架构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