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何以成书法譬喻的优选对象

2022-11-25 02:23嵇绍玉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46期
关键词:欧阳询书论阳刚

以“蛇”之物象喻以书法,在传统书论中比比皆是。汉崔瑗《草势》中有“若杜伯揵毒,看隙缘巇,腾蛇赴穴,头没尾垂”;汉蔡邕《篆势》中有“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缊”;晋卫恒《四体书势》中有“云委蛇而上布,星离离以舒光”。除王羲之以“死蛇”形容书体过长,唐李世民以“秋蛇”形容书法矫揉造作、盘曲僵硬外,其它“蛇”基本上以舒扬险厉、灵动万方、幽深绵渺、不可端倪等正面形象出现于书法典籍之中。

笔墨线条与“蛇”之行止神肖酷似、如出一辙。古语“蛇行鼠步”“蛇盘鬼附”“蛇蟠蚓结”,都在强调“蛇”行进趱锋峻趯、左牵右绕、游烟连云、蜿蜒成文,以此譬喻书法线条实可谓栩栩如生、恰到好处。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说欧阳询“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浓之势,风旋电激,掀举若神”。《唐人书评》中亦说欧阳询书“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瞋目,力士挥拳”,以此突出欧阳询书法线条骨气劲峭,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现飘逸,于欹侧中持稳健,于紧凑中得疏朗,宋《宣和书谱》誉其书法为“翰墨之冠”,缘出此也。

“蛇”形象在早期典籍中完全是一副无拘无束、顺适环境、自然而然的做派,《淮南子·俶真训》中说“是故至道无为,一龙一蛇,盈缩卷舒,与时变化”。“蛇”的生活状态随心所欲,眠醒、翻腾、欢快、恐惧、挣扎都给书家以无尽的暗示与启迪。以“蛇”的生活情态表现于书法、譬喻于书法,是再理想不过的选择。

“惊蛇”便是书论中使用的高频词汇之一,如梁萧衍在《草书状》中说“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唐韦续在《书诀墨薮》中说“作一牵如百岁枯藤,作一放纵如惊蛇入草”;宋陆游在《午晴试笔》中说“明窗揽笔聊挥洒,飒飒惊蛇又数行”。

“蛇”在早期艺术审美中,多代表雄浑阳刚一面。古天神、英雄相貌多为人面蛇身,如伏羲、女娲、共工、相柳等。早期审美还认为“蛇”的野朔蛮雄更带有一种生命哲学情调和艺术意境之灵性。《庄子·应帝王篇》中说“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明显带有“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處见空寂”的艺术审美倾向。由虚入浑,体用不二,最后至于唐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雄浑》中所说“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境界,后期演变为艺术追求之不二路径。书法雄浑风韵、阳刚神采,与“蛇”禀赋何其相似乃尔。(摘自《中国艺术报》嵇绍玉/文)

猜你喜欢
欧阳询书论阳刚
幼儿园阳刚教育的现状研究
——以商丘市某幼儿园为例
书法家欧阳询貌不如字?
康熙:阳刚雄健
觉醒
唐欧阳询《用笔论》
分布式电驱动商用车驱动防滑控制
隋唐五代书论
元朝书论
宋朝书论
明朝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