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村一企一联合体”发展新模式

2022-11-26 03:56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上海农村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浦东新区示范村一村

■ 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以来,按照市农业农村委部署,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浦东新区组织相关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百企连百村”活动,充分发挥市级、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以“品牌+主体+基地”为基础框架,探索实践“一村一企一联合体”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优先带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打造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实现村企联结、融合发展、合作共赢。

一、基本情况

浦东新区现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家,其中国家级6家,市级11家,区级23家。浦东新区以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切入点,探索“一村一企一联合体”的新模式,大力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与相关村联结发展。目前,该模式已经推广到宣桥镇等全区17个镇(占全区24个镇的70.8%)、覆盖了82个保留村(占全区行政村的22.9%),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都参与了联村发展,共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5家(其中稻米5家、蔬菜瓜果19家、休闲采摘1家),成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带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有效载体,壮大集体经济规模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

二、主要做法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浦东新区坚持夯实产业基础,不断健全完善“一村一企一联合体”的发展模式,推动了联结村迈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一)架梁立柱

围绕缺啥补啥,明确产业定位,选准发展方向,打造一村一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龙头企业的,就主动引入。针对泥城镇公平村、航头镇长达村等农业生产有优势但缺乏龙头企业入驻的,区里协调推动清美集团和盒马鲜生对接村子,建立合作关系。二是没有加工转化平台的,就及时补缺。针对老港镇大河村在农产品深加工、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缺少专门设施、专业设备的现实状况,建造了雪菜收储保鲜中心,补齐缺失环节,打造完整产业链,提升了雪菜的经济附加值。

(二)突出“三个抓”

一是抓品牌引领。加强对具有传统有优势的桃、梨、西瓜、甜瓜等品牌的提升,打造特色单品型产业化联合体。加强整合新兴的葡萄、草莓、花卉等品类,边建设产业化联合体,边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二是抓产销对接。通过设立直销连锁门店、网上直销平台、田头直销超市、平价直销专柜等,开辟浦东地产农产品“直通车”。清美集团牵头成立清美蔬菜产业联合体,带动采购宣桥镇腰路村、泥城镇公平村等的17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的蔬菜,在“清美鲜食”门店等平台销售,日采购量100吨/天。挂牌新三板的乓乓响农副产品配送公司牵头成立乓乓响生鲜产业化联合体,将地产农产品田头收购后按订单模式配送到高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今年的配送量达到3510吨。三是抓精深加工。发挥产业联合体组织管理、加工转化优势,把“挎篮叫卖”的农产品加工成标准化、品牌化的商品,改变了农产品传统形象,提高了联结村农产品附加值。

三、初步成效

一是创新了发展模式。通过“一村一企一联合体”模式,打通了农业上下游、稳定了产供销,提高了农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找到了农业提质增效的新路径。通过“一村一企一联合体”创建,产业兴旺的路径更加清晰,机制更加有效,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监督更加有效。

二是拓宽了产品市场。有效解决了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等问题,拓宽了优质优价地产农产品的供应渠道。据统计,现有产业化联合体带动了浦东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16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5个家庭农场共同发展,各类农产品通过产业化联合体销售近10亿元。

三是实现了合作共赢。一方面促进农民增收。在利益共享方面,通过“一村一企一联合体”建立农民与企业的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以订单农业实现“二次分红”,形成了多元的利润分配模式。据测算,参加产业化联合体的农户年收入达到6万元左右,远远超过全区农民年收入3.6万元的平均水平。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力进一步夯实,如泥城镇公平村通过发展“一村一企一联合体”模式,集体资产不仅增长了346.3%,每年村集体还获得约100万元的企业利润分红。一方面农业龙头企业自身也得到发展。激发了产业联合体的内在发展活力,农业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得到了正面彰显。

猜你喜欢
浦东新区示范村一村
干部带头 乡村e站助力 共同打造高品质示范村
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探测
——以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为例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陕西新评定20个旅游特色名镇3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上海完成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任务
衢州“一村万树”绿化模式好
浦东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建议
行业协会在科技创新中的政策选择
虚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