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育专业音乐课程与壮族音乐的融合探索
——以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22-11-26 11:48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韦赛欣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壮族民族中职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韦赛欣

一、广西壮族音乐介绍

壮族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壮族音乐文化和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壮族音乐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充分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独特的艺术属性。壮族音乐最重要的形式是民间音乐、舞蹈和器乐,民歌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广西壮族民歌是广西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民歌流传了几千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壮族民歌吸收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与民俗、质朴的表达与人文情怀的独特结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变得多样化。在今天多元化的音乐环境中,民歌的形式变得越来越活泼简单,它不仅是表达当地人民情感的重要工具,也是连接各族人民情感的纽带,极大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幼儿保育专业是广西职业教育的品牌专业,学校于2015年获得广西民族艺术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项目的审批,6年来一直以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示范特色学校为目标,扎实开展民族艺术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二、壮族音乐的传承价值

(一)壮族音乐具有美学价值

壮族音乐是人民集体智慧的体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种音乐代表了民族精神和民族的独特意义,它体现了古代音乐审美文化的审美属性。此外,壮族音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的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民族音乐,而且培养了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和社会责任感。

(三)可以保护与发展壮族音乐文化

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课程与壮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是保护和发展壮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为了促进优秀的壮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应重视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壮族音乐文化的保护者和继承者。这不仅是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也是壮族音乐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需要。

三、幼儿保育专业音乐课程与壮族音乐的融合

(一)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过去,音乐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课程与壮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可以让学生享受丰富的艺术形式。以壮族音乐文化的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同时,在新时期,壮族音乐文化也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如歌颂和感谢劳动人民,表达壮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壮族音乐顺应时代潮流,并结合自身的德育,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亲和力,促进人与社会、人与民族之间的情感表达。

(二)有利于办学特色的形成

壮族音乐历史悠久,语言和地域特色突出,传播量相对稳定。壮族音乐文化的表演形式多样,主要特点是随意性和随时性,体现了农业时代独特的文化风格和民歌风格。学校将幼儿保育专业音乐课程与壮族音乐文化进行融合,结合广西壮族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鼓励学生多体验感受,促进了壮族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现代社会,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其中,市场迫切需要具有理论基础和实用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个体技能向综合实践技能转变,壮族音乐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的教学工具。壮族音乐作为人类发展的一种动态形式,与地理、社会、政治、文化、戏剧、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学校将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课程与壮族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民族音乐相关的文化和情感体验,通过民族音乐的传播,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国民经济繁荣进步的社会中,中国摆脱了贫困,迅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并逐渐变得强大起来,中国在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繁荣的希望,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国的重任。壮族音乐文化可以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壮族音乐融入中职学校幼儿保育课程的实践

(一)营造壮族音乐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文化氛围需要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支持。学校经常为学生举办壮族音乐讲座、民族艺术绘画展等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内容,让民间艺人向学生展示原始壮族音乐,让学生更积极地感知民族音乐文化之美。音乐组教师通过采风的形式,了解传统壮族音乐文化,确保其在教学过程中不被扭曲,正确引导学生对壮族音乐的审美和音乐价值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壮族音乐文化教学,为音乐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开发壮族音乐校本课程

壮族音乐开发可以有效地解决中职学校幼儿保育课程设置不足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学校根据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需要,结合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特点,以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为主要方向,开设广西民族文化特色课程,编写广西民族艺术文化传承校本教材《广西壮族音乐舞蹈概论》《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广西经验》等,另外,还有壮族乐器天琴、壮族舞蹈打扁担的活页式教材,同时建设广西民族艺术文化数字资源库,用于收集整理广西民族文化艺术音频、视频、图像,包含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绘画等广西民族艺术文化素材,其中合唱作品《阿妈给我补衣裳》《大胖柚子装满船》等6首,器乐作品《天琴演奏》《无孔笛演奏》等10首,声乐作品《广西大化瑶族民歌》《尖尖谣》等8首,舞蹈作品《横鼓舞》《扁担舞》等30集。大量的音视频资料为学生了解壮族音乐、舞蹈文化,学习壮族音乐、舞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民族文化传承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音乐、舞蹈、美术是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特色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基本功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把民族艺术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途径,把民族音乐尤其是壮族音乐融入声乐课程,把壮族舞蹈融入舞蹈必修课程,把天琴、独弦琴作为器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提高声乐、器乐、舞蹈、美术技能的同时,加深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审美情操和精神追求的了解,增加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把壮族艺术文化传承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基本功训练和考核中去,使壮族艺术文化传承与幼儿保育专业基本功训练相互促进,让学生增强专业基本功的同时,具有民族艺术一技之长,毕业后就业创业能力更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成功探索了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的成功之路。

在2021年的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我校音乐教研组团队就凭借活页教材《壮族打扁担》参赛,展示了壮族打扁担的民族文化概述、壮族音乐欣赏、壮族打击乐器、壮族舞蹈四个内容,获得评委认可,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也是对学校在壮族音乐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改革上的认可。

(三)建立高素质教学团队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采用非实名制、专职聘用、兼职聘用等多种方式,通过集中培训、专家一对一训练辅导等方式,聘请知名技艺大师、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到学校建立民族艺术工作室,以“分层次、有重点”的形式培养传承民族音乐、器乐、舞蹈的专业教师队伍,采用师傅带徒方式,重点培养了有民族音乐特长的声乐专业骨干教师,共同培养民族技艺传承人。聘请民间工艺大师和技艺高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湘光、覃素芳等大师走进校园担任专业顾问、专业带头人,并为民间艺术技艺课程授课,邀请民间技艺大师走进校园建立“大师工作室”,打破传统“师徒制”的局限性,实现“学生、徒弟角色的复合”。

利用壮族音乐文化,打造高素质的教学团队,课堂是最重要的平台。学校要培养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突出课堂教育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行为的执行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在中职学校音乐课程与壮族音乐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壮族音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广西地方民俗文化有正确、直接的认识。同时,必须把握当前壮族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中课程改革的方法。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广西地方民族音乐培训;邀请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者完成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积极开展优质教师培训竞赛、选课评比等活动,更新中职学校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师音乐知识的构成,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实训室建设

学校实训室建设是集教学、培训、生产、研发“四位一体”的民族实训基地。现有南宁市“66号特色艺教工作室”、名师工作室3间,天琴传承工作室、葫芦丝传承工作室、古筝传承工作室、铜丝画传承工作室、独弦琴传承工作室、壮族舞蹈实训室、嘹啰山歌实训室、侗族大歌实训室、原生态实训室、两间手工艺制作实训室、一间广西民族舞实训室、一间广西民族文化特色陈列展示室,满足对广西民族文化艺术欣赏、实训、制作、排练的需要。

(五)开展壮族音乐艺术实践

随着幼儿保育专业的壮族艺术教育特色日益彰显,幼儿保育专业的办学规模、办学实力、办学质量在全区同类学校中所居的前列地位更加稳固,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展演活动,让学生的各级各类平台展现民族艺术训练的成果。他们的成果在各场合得到充分肯定,舞蹈节目连续多年在南宁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在今年全区中小学艺术展演中,学校的舞蹈节目又获一等奖,为学校争了光。

壮族音乐已经发展了几个世纪,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课程与壮族音乐文化的融合中,壮族音乐文化不同一般的音乐规划。为了保证壮族音乐的顺利实施,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找新的途径。与此同时,学校还从现状出发,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将原有的壮族音乐引入课堂,运用现代技术将壮族音乐视频、壮族音乐课程内容和壮族音乐风格引入课程中。

(六)开展各类培训推广壮族音乐、舞蹈教研成果

除了在学校组建社团,对在校生进行较专业的培训之外,还与邕宁区红星社区、那元社区,青秀区秀山社区合作,开展壮族音乐、舞蹈的社会培训。培训讲座的专题有“壮族民歌赏析与学唱”“壮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要领”“壮族经典器乐曲赏析”“壮族优秀舞蹈作品赏析”等,用壮族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服务社区、服务社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既扩大了学校影响力,又对普及推广民族音乐、舞蹈,弘扬民族艺术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七)开展民族文化艺术交流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民族艺术教育特色日益彰显,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规模、办学实力、办学质量在全区同类学校中所居的前列地位更加稳固,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

南宁一职校、柳州二职校、北海职校、广西民族中专校等区内外兄弟学校和单位纷纷慕名前来参观考察。报纸、电视台、八桂职教网曾进行宣传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2018年、2019年东盟博览会期间,学校的民族艺术传承社团还与澳大利亚班达博格市州立中学进行演出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学校学生大方地向外国朋友展示了广西壮族民族乐器——天琴,并手把手教他们弹奏,还和他们一起弹唱中国民歌《茉莉花》。

五、结语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对中职学校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壮族音乐有其文化特色和魅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对音乐的理解,把浓厚的壮族音乐文化融入音乐专业,让学生感受到壮族音乐文化与艺术设计的魅力,突出学科基础与素质,满足不同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创新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方案。

猜你喜欢
壮族民族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Cat’s book》
MINORITY REPORT
壮族山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