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阜民歌研究*

2022-11-26 17:07周丽娜盐城师范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9期
关键词:盐阜阜宁盐城

周丽娜(盐城师范学院)

一、盐阜区历史文化发展背景

要了解盐阜民歌发展历程及思想特性,首先必须要认识盐阜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历史与现状,了解盐阜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就能更准确的理解盐阜民歌与盐阜地区历史文化发展间的密切联系。盐城和阜宁过去同属沿海重镇,因此盐城又叫盐阜,据《史记》记载,“东南有海盐之饶”,其中主要是指盐城地区。现今,盐城作为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拥有最长的海岸线和最广阔的海域面积,过去的盐城是东南沿海地区最为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长久以来人们更习惯称之为盐阜地区。从盐城地区自然条件来看,远古时期的盐城后陆沉变为滨海平原,因而在成陆之后能够在阜宁县发现骨器、石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考定出土的古陆生物化石能够证明盐城原始部落靠渔猎为生的活动踪迹,奠定了浓厚的历史文化痕迹。整个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盐城地区以盐业、渔业、农业为经济发达业,盐业成为当时地区的主要财源之一,以盐业覆盖整个沿海经济,带动手工业等其他行业的稳定发展。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面向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高潮,盐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盐城在我国因此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从文化发展角度来看,当时衍生出大量的文化作品,包括诗歌、民歌音乐,盐城地区文化的发达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作为著名的人文荟萃之地,盐阜地区相继出现建安七子、诗人、书法家、百戏以及杂技等历史文化,为盐阜民歌的创作奠定了浓厚的文化背景。此外,阜宁作为江苏省盐阜地区的所辖县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清雍正九年就开始崇文重教、崇道厚德,阜宁因此有“淮剧之乡”“江淮乐地”的美称。同时,阜宁县科技的先进发展、粮食先进生产以及文明城市的建立不断夯实了江淮乐地这一美称,同样夯实了盐阜地区浓厚的文化气息。从盐阜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生活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来看,盐阜民歌被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以盐业为生的盐阜地区创作出大量的渔歌、盐工号子。

二、盐阜民歌的艺术特征

生活在盐阜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不断创作出蕴含劳动和日常生活气息的歌唱性民歌,作为劳动型的传统民歌具有朴实短小、生活气息浓郁的创作特征,如歌唱四季、歌唱日常生活的“五更调”以及歌唱男女纯真爱情的“谈媒调”等。与歌唱性相对应的说唱性民歌,其创作特征则显得通俗流畅,其中明显掺杂了口语语调,民歌整体音调偏向口语化,如“花鼓调”等。另外,作为江淮之地、百戏之乡的盐阜地区创作了较多的戏曲类民歌,被戏曲化了的民歌表现出韵律节奏自然明快的显著特征,如“柳叶调子”等,戏曲化的民歌也常被引用到当地淮剧表演中。无论是朴实短小的歌唱型民歌,还是通俗流畅的说唱型民歌,抑或是自然明快的戏曲型民歌,受盐阜地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影响,在历史创造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特色。

(一)短小朴实的歌唱型民歌

短小朴实型的传统民歌经过盐阜地区广大劳动者日常口头的流传,已经被打上群众性的深刻烙印,具有人民化的显著特点。而这类民歌的特点决定了其短小朴实的创作特征,主要为了能够得到广泛的流传,更加直观地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另外,由于盐阜地区偏远的自然条件和落后历史文化发展水平,在政治经济和生活方式的直观影响下,逐渐形成朴实短小的传统民歌。因而从这类民歌的形式特点来看,长篇叙事型的民歌创作数量相对较少。例如,盐阜花鼓苏北民歌中唱到:花鼓子生来两头尖哪,天天挂在我的身边;如今若要将它来打呀,打得呀,就它来实在的可怜!

(二)通俗流畅的说唱型民歌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体裁,民歌在创作特征、表演风格上,容易受地区差异、民族差异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独有的特殊风格,在盐阜地区众多的民歌中,部分民歌因表现出通俗流畅的特点而逐渐形成蕴含特殊方言口语的说唱型民歌,音调的口语化及特殊方言在这类民歌表演中,主要起到独特的调节作用,通俗流畅的说唱型民歌在表演过程中,又被增添了一丝轻柔的艺术特色。说唱型民歌与盐阜地区分布发展特征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同属东南沿海一带的海门人在盐阜地区居住生活时,很自然的融入了吴语方言,盐阜地区淮海语言和吴语的碰撞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说唱型的民歌本质上突出表现了盐阜地区日常劳动生活风俗习性,成为盐阜民歌表达多层次思想感情的重要组成内容,如“道情调”“花鼓调”以及“花船调”等类型的民歌,同样带有说唱性质,但却有着不同的艺术特色。例如,《花船调》作为盐城民歌,其中唱到:“小小呀龙船呀上江西呀啊,装上一船鸭子装上一船鸡呀,顺带一船好东西啊,喂来喂子哟,喂来喂子哟,顺带一船好东西啊。”花船调成为盐阜苏北地区最为原生态的民歌。

(三)自然明快的戏曲型民歌

戏曲型民歌自身拥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类民歌侧面反映出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感悟,不仅具有细腻的风格特征,而且在演唱过程中,整体韵律节奏比较自然明快。戏曲型的民歌融合了朴实无华、柔美流畅以及细腻明快的艺术特征,具有独特鲜明的演唱韵味,往往借助明快的节奏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例如,作为苏北民歌的《唱唱扬州三把刀》以杨柳青调作为小调形成优美流畅、热烈明快的五声宫调式和四句结构,其中蕴含着明显的戏曲声腔,以垛句来加强整首民歌的气氛。整体来看,盐阜地区的民歌是盐阜地区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融合了艺术文化和思想性创作出的历史文化产物,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可以看出,盐阜地区文化尽管有思想平庸、艺术表现手法鄙俗的一面,但仍然有优秀的思想文化产物,在往后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必然将不断遵循优胜劣汰的发展原则,保留优秀的文化思想。

三、盐阜民歌思想层面的具体表现

(1)盐阜民歌的自然景象和劳动生活。在盐阜地区描绘当地自然风貌景象和劳动生活场景的传统民歌在所有的盐阜民歌中占据较大的比重,盐阜地区人民以自然风貌和劳动场景为主要创作题材,将艺术思想、文化效果融入其中,经过文化创作形成劳动的实践产物,渔歌、打鱼号子等成为传统民歌最为常见、广为流传的盐阜民歌。例如,江苏盐阜地区著名的阜宁牛哥被俗称为“打哩哩”,真实反映了盐阜盐城市阜宁地区农民劳作时与牛的心灵沟通,人民策牛劳作时创作出特殊的阜宁牛哥民谣,阜宁民歌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阜宁牛歌被层层筛选之后,通过举办阜宁牛歌大赛等形式对阜宁民歌进行传承和保护。作为阜宁地区的特色民歌,阜宁牛歌成为当地农耕时代传承下来一种独有的音乐文化,阜宁牛歌包括耕田牛歌、打场牛歌以及赶车牛歌等多种类别,劳动人民耕田时、赶车时以及打场时有不同的韵律节奏,歌曲节奏或快或慢,真实记录了当地田园生活的真情实感。

整体来看,阜宁牛歌并无固定的歌唱形式,但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对固定,与牛结下不解之缘,与原始牛耕形成鲜明的对比,借助牛歌赋予真实的劳动情感。同时,当地百姓借助唱牛歌来抒发劳动苦闷生活,因此,可以看出,阜宁牛歌具有通俗易唱、接地气的显著特点。在阜宁牛歌传统音乐文化的指导下,阜宁地区牛耕文化的重要性被加以深刻了解,牛耕元素能够充分凸显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2)歌唱男女纯真爱情的盐阜民歌。这一类的盐阜民歌仍然立足于盐阜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依据基本的生活实践特征和内容创作出专门反映男女纯真爱情的纯朴型爱情民歌,这类盐阜民歌往往能够带给人民群众更热烈饱满的感情和奋发向上的美的力量。例如,盐阜地区民歌《紫竹调》歌词中写道:“燕燕也许太鲁莽,有话对婶婶讲,我来做个媒,保侬称心肠,人才相配门户相当。问婶婶呀,我做媒人可象样!问婶婶呀,我做媒人可稳当……”另外,还有民歌《拔根芦柴花》歌词中写道:“小小的郎儿呐,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了。泼辣鱼那个飞又跳,网啊来抬了,拔根的芦柴花花,情郎那个劳动来呀比赛……”其中,没有伤感的感情,而是表现了当时年代纯真质朴的青年男女之间的美好爱情,同时蕴含了浓郁丰富的生活气息,唤醒人们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热烈向往。盐阜民歌《巧老婆》这首歌曲内容,主要描绘了一个不会女工的老婆为丈夫剪裁衣衫却百出笑料、自圆其说的幽默故事,幽默风趣的音乐旋律充分展现出盐阜民歌对歌唱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独特描绘,凸显出这类盐阜民歌独特的艺术文化魅力,不仅融合了苏南地区优美柔婉的演唱特点,又包含了北方地区爽朗风趣的音乐气质。

(3)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小调。我国的民间歌谣自发展以来多运用比兴手法来增强歌谣内容的丰富性,提升歌谣文字整体表现张力,逐渐形成“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特色。作为我国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小调与盐阜地区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盐阜地区的悠久历史经历了从周秦汉到宋金元明、汉族、回族等众多民族的发展历程,所传承下来的民间歌谣文化表现出丰富多样、品种复杂的显著特征。从过去盐阜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及民间遗存中能够窥探到秦汉时代的原雅乐、宴乐,西域少数民族的乐舞以及历史上文人墨客的歌唱吟咏,为盐阜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以后,信天游、道情调、花船调以及打渔号子等成为民间老百姓广为传唱的民间小调。为此,后人曾对盐阜地区民间歌谣文化进行研究,借鉴其中好的文化方面,由李季创作的《王贵与李香香》成为当时经典的一例盐阜民歌。整体来看,我国盐阜民歌以民间口头歌谣为主要创作形式,同样以口头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众多民歌文字内容中表现出语言幽默朴实、智慧明快以及曲调流畅和谐的特点。同时,部分盐阜歌谣语言文字中流露出对性的描述,真实反映出民间底层老百姓对待性的开放态度和对待劳动生活的真实想法。盐阜民歌小调的基本创作特征仍然运用了我国民间歌谣中“比兴”“慢”“拙”的创作表现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传统特征真实表达民间老百姓的思想感情,如信天游作为我们熟知的民间小调是表达百姓情意最简洁的创作形式,其中,包含大量的口头创作,主要进行口头传承,掺杂了少量的曲调,实现歌谣语言与曲调的对仗形式,给人以强烈的音乐节奏感,重点突出整首歌谣想要表达的思想主旨,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给以积极向上的智慧情感。此外,盐阜民歌在创作形式上较为灵活自由,尽管处于文艺压制的状态,盐阜民歌仍然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伴随底层劳动人民生活,劳动与生活成为盐阜民歌显著的代表特征,在当时也被当作教育材料为其融入教育意义。盐阜民歌曲调优美和谐,有着浓厚的地域特点,能够精准地反映盐阜地区民间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盐阜民歌因此成为盐阜劳动人民最真实的生命体现形态。作为底层老百姓唯一的文化生活方式,盐阜民歌见证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繁荣,随着民间艺术被现代娱乐造成冲击,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成为最重要的方向。

(4)描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盐阜民歌。这一时期的盐阜民歌借助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对思想内容进行创新,在此之后创作的盐阜民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快速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对于巩固国家方针政策的有序执行及精神、物质文明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真实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当时社会生产力稳定发展,形成人与人之间崭新自由的社会关系。盐阜民歌音乐文化发展形成与盐阜地域特色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相近地区的音乐色彩和音乐风格整体较为接近,多以小调、号子为内部色彩,而这些民歌音乐多来源于社会文化生活和日常生产劳动,作为江苏地区的盐阜民歌不同于其他地方民歌的粗犷豪放,而是形成和谐优美、通俗流畅的音乐旋律。另外,同处江苏地区的盐阜民歌由于地理环境、方言文化间的差异而导致地方民歌风格色彩,仍然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如部分地区音乐色彩具有浓郁的南方或北方韵味,微妙的色彩差异为盐阜民歌音乐文化增添了一丝乐趣。例如,江苏盐城地区的民歌童谣《打麦号子》属于一首靖江民歌,作为民歌体裁的号子表现出铿锵有力的节奏和质朴粗犷的音乐曲调,整首童谣深刻反映出打麦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充足的干劲。这首民间童谣的演唱者运用靖江地区方言,并融入“海棠花儿哟哟”等衬词,进一步增强了民歌地方色彩。由于盐阜民歌地方色彩的浓厚和音乐现象的复杂,需要对盐阜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深入分析研究和文化传承保护。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盐阜地区历史文化发展背景进行全面分析,以盐阜民歌的创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文化创作为背景,在此基础上,着重从盐阜民歌的艺术特征和思想内容层面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盐阜民歌的创作发展与盐阜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生活风貌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以自然特点和人民劳动生活为盐阜地区主要的创作题材,描绘盐阜地区社会劳动生活风貌和民间习俗的题材数量,占据盐阜民歌较大比重。

猜你喜欢
盐阜阜宁盐城
阜宁与世界 有“侨”相连
宋公堤,盐阜大地上的历史传奇
盛开在“红色摇篮”里的一朵奇葩——记盐阜抗日根据地的木刻艺术
“中国散文之乡”阜宁散文创作掠影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动态报纸:如何让报纸“活起来”
阜宁“玉带大糕”有故事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