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疫措施

2022-11-26 20:55王维山东省寿光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规模化牛羊

文│王维(山东省寿光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日益改善,人们越发讲究生活的质量,对饮食的需求也愈来愈高,饲养产业也走上了蓬勃发展的新高峰。牛羊肉产品作为人类重要的肉类食物来源,进一步提高牛羊饲养的品质成为必然趋势。所以,饲养管理人员通过科学实施牛羊疾病防治工作,可以充分了解防治的关键技术,从而降低了牛羊的感染率和病死比例,从根本上进一步提高了牛羊饲养质量和加工牛羊肉产品的质量,在适应人类需求的同时,使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所以笔者通过对大规模牛羊养殖户疾病防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常用技术加以研究,分析出养殖户疾病防治对策和常用技术。

规模化牛羊饲养具有数量大、成本低等的优点,但必须对牛羊实行严格系统管理,一旦出现疫情暴发,极易导致群发性传染,会给饲养户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控制疫情暴发、降低牛羊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一直是饲养户的首要任务。

一、牛羊养殖疫病防控的概念

牛羊养殖场疾病防治需要把握二个关键点,一个是牛羊养殖户,一个是疾病防治。大规模养殖场养殖的牛羊数量多、规模大,单纯的生产管理方法无法适应生长需要,所以必须对牛羊产品实行严格系统管理,不然如果个别牛羊发生疫病,就将会造成群发的传染病,危及牛羊的身体健康,而一旦疫病不能得到有效地防控,就会导致大量牛羊的死亡,影响经济效益。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牛羊疾病防治的法律规定,对生产牛羊产品的各个环节实行严密把控。

二、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1.疫病防控技术水平不足。近年来,因为经营者自身经验不够,再加上盲目选择,未能对畜牧产业有深入认识,对疾病防治技术也未能做出适应性地跟进,服务意识也不强,在管理方面,由于未能配置专门兽药,在牛羊发生疾病时未作出准确判断而胡乱用药,造成了牛羊疾病卫生防疫工作实施不到位,病情不仅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增加了用药成本。此外,免疫技能也有待提高,包括注射的途径和注射的方法等,直接影响了免疫疗效。

2.饲养工作人员疾病防治意识薄弱。当针对牛羊动物进行大规模饲养时,由于饲养工作人员没有掌握专业的畜牧知识,无法很好地对疾病实施有效防治,通常都是在牛羊发生疾病后,才进行一些针对性预防措施加以处理,导致了大规模牛羊养殖场疾病防治工作效益低下,无法保障牛羊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三、规模化牛羊饲养过程中的常见疾病

1.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的急性型感染病,可出现在牛羊的身体各组织、体液和粪便中,经消化系统和呼吸道传染,但如果牛羊的生活环境变得寒冷、拥挤、不通气则会引起牛羊抵抗力降低,自行感染该病。牛羊最常见的病症,表现为高热、肺病、急性胃肠炎、呼吸窘迫等,该病多呈散发性,在绵羊的中发生率也很高。

2.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病症,属于人畜共患病,该菌的生命力极强,在泥土中能够生存一月,在低温处和胎儿身上能够生存半年。该病还会导致流产或者生殖器官炎症。牛羊若患有该病,会发生睾丸发炎、睾丸肿大等。但布鲁氏菌病在传染初期症状不明显,无法发现,后期病症则具体表现为精力消沉、食欲不佳、起卧不安等。该病的感染性较强,健康牛羊若接触了传染牛羊的唾液、体液等均能引发传染。

3.结核病。这一类细菌性病症,主要因牛羊场环境差、棚中的室内空气不流通、棚中不能定时杀菌。牛羊通常都会产生结核性结节肿芽,甚至会出现结缔增生及钙化点等病灶。本病存在特定的潜伏期,通常无法治疗,且牛羊的肺部、肠胃、淋巴系统和乳腺等部位易于相互传染。一旦患病牛羊得不到有效处理,极易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的产生。

四、牛羊规模化繁育疾病防治对策和常用技术

1.合理选址。由于大规模饲养场牛羊数量较多,牛羊的排泄物也多,且气味较重,因此在选址时,尽可能避开居住区,以减少饲养场对居民的环境影响。此外工厂在生产加工产品时,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包括室内空气污染、噪声等,对牛羊的繁殖也不好,影响了牛羊肉的生产质量,在选址时尽可能避开工业厂区。养殖场尽可能建立在空阔、干燥、通气、阳光充足的区域,有利于牛羊的繁殖。在选址时还必须充分考虑交通运输问题,因为养殖户的物资供应总量巨大,所以尽量考虑在交通运输最方便的主干线附近,不但便于饲料运送,还便于牛羊出售时的运送。

2.科学选择牛羊品种,确保引进牛羊的质量。现阶段,部分牛羊疾病只会发生于身体比较弱小的牛羊群体间,而某些体质比较强壮的牛羊群则可以抵抗疾病感染。这也充分表明了优质的牛羊群体能够在出现疫情时形成良好的抗性,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户的健康损失。所以,规模化牛羊养殖户要提高牛羊品种的优良性,就要提高育种工作的科学化,并利用这些方法优化规模化牛羊养殖户牛羊的总体质量。例如,如果规模化牛羊养殖户能够引入优良牛羊品种,畜牧工作人员在选择牛羊品种时,就要尽量选择那些对流行性疾病有一定抵抗力的牛羊与质量优异的牛羊不断进行交配,在历经了三代育种之后,最后选出了拥有优良耐疾病显性性状的纯种牛和绵羊。采用这种繁育方法可以使遗传性比较平衡,为提高牛羊种群抗疾病打下良好的基因基础,促进大规模牛羊养殖户不断发展壮大。

3.完善防疫制度。牛羊养殖场疾病防治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必须从牛羊的生存环境、选择、繁殖、产量、饲料管理人员的培训、放养场安全消毒和牛羊排放物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着手,才能使疾病得以合理防控。因此,健全防疫管理制度,由兽药管理人员负责监管养殖户中的人员是否严格遵照规范规定进行,提高疾病防治意识,降低牛羊的感染率和病死比例,把防疫管理制度贯彻到每一个管理环节中,避免疾病产生。

4.加强养殖场的规范化建设。牛羊的活动区域较小,不利牛羊的繁殖,并且易于粪便积聚,容易滋生病菌,做好对养殖户的标准化建设,提高防控细菌病免疫水平。增加牛羊的活动区域,保证空气流通,严格控制养殖户的气温和湿度状况。避免因气温变动而导致发烧和肠胃不适的消化病症,并衍变为细菌性病害。对散养的养殖户,应定期检查附近草地是否达到饲养的要求,以及是否出现了传染病细菌,以避免与野生动物的交叉感染。

5.定期注射疫苗。疫苗注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生物体对病原的识别与清除能力,从而减少对牛、绵羊的易感性。规模化牛羊养殖户进行疫苗免疫时,大致包括以下两个过程: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由于疫苗注射后并不可以立即产生免疫力,而且具有时效性,所以要按照传染性疫病的流行季节,合理安排疫苗注射时间。二是科学免疫,疫苗的注入方法一般采用了肌内注射治疗、滴鼻注射疫苗等,但在注射疫苗接种时需注意检验厂家是否正确,注射疫苗是否在规定储存年限内,以及包装材料是不是有损坏。

6.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消毒工作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对牛羊舍进行全面消毒,由于春天和秋季适应细菌繁殖是疾病暴发的高峰期,因此消毒工作必须全面,至少春、秋季各进行一次,非硬化地的场舍一般进行洒水消毒,以便于消毒剂迅速渗入,以渗透至距离地面三厘米最佳。其次,对养殖场里所用的各种用具都要定时消毒,一般每年最少消毒一次。最后,对养殖户的流动人员和车辆做好消毒,避免外来人员和车辆携带病原,引起疫病传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此外需注意要针对养殖户的实际状况选用杀菌药物,并且要确定杀菌药物的杀菌特性。

7.牛羊出栏后的后续补栏。处理补栏即将空置的牛羊舍投入新的牛羊进行饲养。补栏牛羊的来源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从交易市场上直接购入,另一种是养殖户自繁自养,但一般来说,由养殖户自繁自养的方式比较妥当。由于在市场购买的牛羊身体状况未知,且疫病也存在一定的潜伏期,短时间内无法准确判断牛羊的健康状况,因此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且购进后还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后才能混群,并且在开始混群之前还需要先对外来牛羊实行疫苗注射,混群后还可能会存在与外地牛羊不合群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成本费用。所以在现实饲养过程中,养殖户自繁自养最佳。

8.对牛羊定期驱虫。寄生虫病是出现于动物体内的最常见疾病之一,部分寄生虫利用自身所带有的病毒,寄生于牛羊躯体上会产生交叉感染,并且由于牛羊和寄生虫自身就有寄主关联,会以牛羊血肉为食,造成牛羊体形消瘦、毛质减少,若不采取有效的处理,就会造成大量牛羊的死亡。牛羊身上普遍存在寄生虫,要经常对牛羊实行驱虫,一般在每年春秋二季各驱虫一遍,但根据情况如奶牛在出产前十五天和产后三十日都要实行一次性驱虫,在犊牛断奶前也要实行一次性驱虫。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规模的牛羊养殖场中,对疾病防治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根据饲养过程的常见疾病状况,对疾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巧,降低疾病的传染率,从而降低牛羊的死亡率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必须健全养殖户的基本装备设施,完善养殖户标准化工作制度,给牛羊提供一个清洁、适宜的生长场所,同时进行疫苗接种管理工作,以增强牛羊对细菌性疾病的抗性,同时搞好安全消毒管理工作及其牛羊出栏后的后续补栏管理,并定时地给牛羊实行驱虫管理,以此提高饲养效率,降低牛羊疾病风险,确保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规模化牛羊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多层立体规模化猪场建设现状及发展浅析
高生猪“保险+期货”规模化项目 山西完成首单理赔
探讨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现状和改进措施
草原的牛羊
你若懂我
利用太极拳提高教师体质策略研究
关于生猪疾病防治措施的分析
牛羊市场近期行情
牛羊市场近期行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