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2022-11-26 23:55
关键词:资源语文教师

洪 云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实验小学 福建漳州 363000)

将本土资源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强化学生的本土观念,让学生生形成对本土具体形象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本土资源的投入力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本土文化进行对本土世界的联想,促使学生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对大自然和生命表示敬意的环保观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本土资源的有效融入,可以激发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让语文学习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学习素养,强化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之美,深刻领悟自身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炫迈情谊,强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将基于本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出发,分析研究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强化本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利用程度的策略,促使本土资源得以有效开发,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丰富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境界。

一、本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历史的了解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本土资源在特定时空背景下所展现出来的特色文化以及人文精神进行合理开发,同时与语文课程教学进行充分融合,对我国中小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领导干部没有对本土资源重要性产生深刻有效的认识,忽略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本土资源的教育引导工作,使得部分中小学生存在对其生活的土地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学生无法在生活过程中完成对当地人文精神以及特色资源的领略工作,无法充分认识这片自己土生土长的土地。通过强化本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程度,可以让学生加强对自身生长土地的历史的了解,更好地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本土资源包括了当地丰富多样优秀的文化历史知识,具有浓厚的本土风情以及当地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充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体系,让学生更加系统地认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当地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锻炼

小学语文教学包含丰富的文化常识等综合性知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地重视对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性,缺乏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及自身文化涵养的积淀。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本土资源的研究力度,促使本土资源得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方案,使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让本土资源得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利用,通过贴合实际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对自身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思维认识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本土资源的利用程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以及当地人文风情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形成对本土资源重要性的全面认识,有效激发学生对本土资源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形成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为当地的发展和开发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法过于单一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不断深入改革,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语文具体教学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仍未转变教学观念,采用传统应试教学理念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对现代化教学理念的理解。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忽视对学生的良性有效互动,无法现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性质和积极性,使得学生难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现状而言,教学手法过于单一是阻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持续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缺乏对课堂教学和谐氛围的营造力度,无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学生,其身心发展主要特点是活泼好动、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如果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法,不能与时俱进完成教学方法的创新,就难以满足学生进行小学语文学习的有关需求,也不能有效促进学生提升语文学习注意力,对小学语文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

随着我国加强对核心素养工作的建设重视力度,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重视对学生语文相关知识的培养力度,让学生能够灵活有效地将所学的语文相关知识进行对具体实践的利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缺乏有关实践的贯彻落实,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与具体教学实践进行融合,不能正确发挥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不能切实有效地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成长过程中的正面影响作用。现阶段我国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没能切实有效地完成相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仍采用传统的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手法,没有提高对语文相关知识运用程度的认识力度,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导致在具体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相关综合能力的相关教学活动,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学习到的相关语文知识不能有效进行实际运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阻碍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1]。

3.缺少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在进行实际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开辟自身创新能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同时在教学进行中,没有充分进行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了解,也没有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等因素,而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照搬课本原有知识的教学,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对知识主动学习,阻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对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切实有效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切实有效地完成对教学进度的跟进,激发学生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水平,完成小学语文教学成果的实现。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由于受唯成绩中心论的影响,导致许多小学以及相关教师只提高了对学生成绩的重视程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教材基本知识的讲授,却没有对相关技术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扩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严重阻碍了小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同时严重打击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持续高质量地推进。而许多教师在进行教材基本知识讲解过程中,没有明确相关知识的重难点,导致了学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难以有效完成所学知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利于学生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促进本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1.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提高对本土资源的重视程度,以本土资源为工作的重要出发点,为学生有效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对语文知识有关学习过程中完成对生活实践的回归,同时为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完成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自身教学有关内容,丰富自身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语文教学活动,通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加强对本土文化教学元素的嵌入,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一些与语文教材有关的本土文化相关知识,让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本土的风土人情,观察到本土的文化风貌激发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结合课文要求的知识重难点,对学生进行利用本土资源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课堂重难点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完成对本土文化教学元素的嵌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去认识世界,提升语文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认同感,让学生在加强对本土风情之美的认同感的同时,加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唤醒学生对本土资源的保护意识引导帮助学生发现、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促使学生切实完成感受家乡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的目的,充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有效完成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让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促进本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2]。

2.加强运用本土资源进行习作练习

部分小学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语文教学相关资源,必须加强本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完成对小学语文有关课程的开发。我国语文相关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加强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来完成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在完成本土资源与相关语文教学相融合时,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地有关民俗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能真正完成与本土资源的有效融合。通过让学生完成对本土资源的学习,使学生将语文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相关知识与自身的相关实践有效融合到写作过程之中,并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完成对自身文化底蕴的夯实工作。同时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完成对本土资源的渗透,可以切实有效地完成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土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完成对学生历史使命感的塑造,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更好地运用先进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完成对自身发展的导向功能。

3.加强对校本特色课程的构建工作

教师在以新课程标准有关理论的指导下,应提高对教材的钻研力度,完善自身对教材内容的认识,进行对教材体系结构的学习,不断强对教学目的和要求的领会能力,深入发掘本土文化资源,结合学校特色完成对教材内容的有关改变工作,让课堂内容可以得到更好的拓展延伸,完成校本特色课程的构建工作。学校应充分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可以满足对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有关需求,促使有关教师得以全面化专业发展,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学校特色,有效解决国家课程与当地有关实践不适配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教育民主化、多元化发展,让学校更好地完成对市场需求的适应工作,有效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使语文教学整体效率得以高质量完成。教师在进行相关校本特色课程的构建工作时,需要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本土资源,融合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创新型教学模式,处理好语文课程教学与本土资源之间的关系,完成本土文化综合学习资源库的塑造工作,让学生能更好地通过校本课程学习,充分认识家乡的有关风土人情,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完成对学生各项综合素质能力的塑造工作[3]。

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效完成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能领会家乡文化的风土人情,完成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

猜你喜欢
资源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我给资源分分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