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下的分馆建设研究

2022-11-26 23:55李莲娣
关键词:分馆总分图书馆

李莲娣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一、我国代表性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现状

1.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

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后果在市区县当中建设电子阅览室的形式,将首都图书馆作为总馆,从而联系全市区县的图书馆,将它们作为分馆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全新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

2.上海中心图书馆的建设

上海地区图书馆联盟又称为“上海中心图书馆”,该图书馆体系主要将上海市图书馆作为总馆,其中有32家基层图书馆、加大学图书馆、1加专业图书馆、19个区县当中的21家公共图书馆为其分馆,并且有1687个流通服务点,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

3.广东流动图书馆体系建设

在广东省政府单位的政策与经费的支持下,建成了广东流动图书馆体系。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是体系中的总馆,将广东省流动图书馆分馆建设于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县区当中,作为分馆,从而充分的实现总馆与分馆之间的信息资源流动共享,从而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

4.深圳图书馆之城的总分馆建设

深圳图书馆之城将深圳图书馆作为总馆,各个县区、街道的图书馆是其分馆,从而构建了总分馆制的图书馆建设模式。深圳图书馆之城当中所实行的总分馆体系,是极具代表性的福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优势

1.满足用户的需求

读者来到图书馆的目的,是想要快速地寻找自己需要获取的资源与信息。因此,图书馆开展总分馆制,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使读者能够迅速的查阅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读者可以结合自己所需的资源种类,前往不同主题的分馆当中进行查阅,也可以在任何分馆或者总馆当中提前得知所需信息资源的具体位置,从而更快的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我国公共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能够保证图书馆的合理布局,使读者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到任何一个分馆当中都能查阅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使读者的阅读、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以东莞地区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为例,该体系主要通过东莞图书馆新馆、各区系统图书馆、单位内图书室、社区图书资料室所组成。其中东莞图书馆新馆是公共图书馆总馆,其余皆为分馆,通过图书流动车来进行图书资源的补充与调节。以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辐射面积,满足广大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

2.服务专业化与全面化

为所有读者提供平等的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观念。因此,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建设,为广大读者群体的信息获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读者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能够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所开展的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总馆需要定期指导分馆的各项工作,培训教育分馆人员,有效提升分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使其能够有效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3.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在实行总分馆制建设的过程中,各项经费需要在总馆的领导下统一协调与分配,从而使分馆资源建设工作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有效避免出现资源重复建设的情况,节省经费的使用。利用这种服务方式,能够有效实现总分馆之后物力、财力、人力的统一化管理,使各项资源能在分馆与总馆之间自由的流动,从而有效避免各项资源的浪费与闲置。以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为例,佛山市图书馆为其总馆,在横向方面,主要联合其余类型的图书馆,将其作为成员馆。在纵向层面上主要通过市、区、街道、社区等四级图书馆网络所构成。从而实现了纵横交错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落。在建设联合图书馆的过程中,主要将玫瑰小学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禅城区图书馆、南海桂城街道图书馆、南海区图书馆作为重要试点,有效促进了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的整体建设。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过程中,对佛山市各个图书馆中的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开发与利用,使各项资源能够在图书馆分馆之间实现自由流动,这样为广大的居民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便利,有效满足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

4.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优势

总分馆制具备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和统一服务的特征,能够有效缓解信息服务均等化和公共文化稀缺化之间的矛盾,能够有效提高公共图书馆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效能[1]。公共图书馆在实行总分馆制建设的过程中,其在资源共享方面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优势。分馆建设经费需要公共图书馆总馆实现统一化协调与管理,因此,从全局出发来统一安排分馆与总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分馆与总馆的数字资源与馆藏印刷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并且也能够共享各类读者服务。以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为例,北京市的读者能够在任一图书馆分馆当中获取总分馆体系当中各项信息资源,并且在该服务体系当中,图书馆分馆与总馆在资源保存方面有着明确的分工。读者可以利用一卡通来获得总馆与任一分馆的读者服务。

5.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建设,能够充分提升人力资源需求组的专业化水平。图书馆总馆不仅要加强图书情报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还需要结合分馆的各类需求来构建综合性的人才队伍。针对各个专业的人才,通过总分馆制能够实现人才的自由流通,公共图书馆总馆承担着人才流通协调的任务,对各分馆人才不足的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在某些公共图书馆当中,图书馆总馆可以对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培训教育分馆馆员,也可以派遣总馆的馆员到分馆当中进行实战训练也可以安排分馆当中的馆员前往总馆深造、学习,在完成培训教育工作之后,继续投入到分馆建设工作当中。通过这样的人力资源建设模式,能够使读者在任何分馆当中都能够获得与图书馆总馆相同的读者服务,有效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三、总分馆制下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的研究

1.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制度建设

由于受限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国家文化投入的重点多放在市级以上的机构,对县以下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致使基层图书馆建设留下许多空白。政府在资金与政策方面的支持,是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想要实现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制度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在制度上对各级主管部门与政府部门在分馆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责任,进行落实与规范。需要将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工作纳入到地区政府考核机制当中,对文化建设不合格作为地方政府先进评选的一票否决项,落实相应的硬件指标并且予以实施,制定实操性强的措施、阶段性的目标、科学性的规划,确保公共图书馆的分馆建设能够在总馆的统一管理过程中有效运行。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分馆服务水平

公共图书馆的分馆相当于总馆分派出去的服务平台,因此,图书馆分馆当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对其服务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总分馆制下公共图书馆分馆的不断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图书馆馆员,因此,总馆需要加强队伍建设。其一,应当确立相应的人才招聘与选用原则,构建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使其能够适应图书馆分馆的相应工作,构建多要素、多层次、多学科的智力结构与知识结构。其二,不论是在职员工还是新聘入的员工,都有应当对其进行充分的培训教育。通过培训教育来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培养其在工作中的应变能力,拓宽其知识面,使其具备合理的知识体系与结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图书馆分馆当中的各项工作,使员工逐渐成为素质高、综合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学术活动、岗位培训、馆际交流、成人教育、学历教育、自学成才等模式。公共图书馆总馆应当从各方面加强员工素质建设,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从而为图书馆的分馆读者带来满意的服务。其三,应当实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公共图书馆总馆在对分馆常规业务进行辅助的前提下,需要对考核评定标准进行规范,积极的开展相应的创优达标活动。利用定期评比检查、互查互访、召开现场会等形式,确立相应的工作任务,积极的交流各项经验,从而推动地方分馆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3.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开展特色服务

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以读者的需求为核心,彰显自身服务特色,创办特色主题式的分馆。其一,藏书特色。地方分馆比较注重收藏、征集地方文献,包括民俗民间文艺资料、地方作家著作、当地的历史资料等,应当持续的积累与收集,使其成为当地图书馆分馆的馆藏特色。此外,还需要结合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居民对科学文化的需求,从而不断的升级藏书,逐渐产生特色的藏书。其二,服务特色。图书馆分馆应当结合读者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的不同,其所需的信息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建设图书馆分馆的过程中,应当利用多元化的形式来开展读者服务,为读者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信息情报,传递科学品质,使当地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应当对互联网上的资源信息进行充分地整合,开发利用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例如,要服务于当地的党政部门,图书馆分馆需要对馆藏资料进行有效地整合,制作成政策、法规、法律导向,决策咨询等专题索引,从而提供给党政部门的读者阅读、参考。在服务于科技兴农方面,图书馆需要与当地的农技单位积极合作,举行科普培训班、编印农技资料。并且可以为当地企业提供市场发展情报、产业情报、前沿技术情报等,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并且充分改善公共图书馆分馆的服务水平与服务功能[2]。

4.加强读者培训,提升文献利用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与文化素养,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公共图书馆分馆应当将对群众的知识教育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其一,应当大力宣传,在公众平台、电台、报纸等渠道大力宣传阅读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居民能够主动步入图书馆当中,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综合品质,从而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其二,公共图书馆分馆应当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充分的额提升村民的职业技能、信息素养、知识素养。公共图书馆分馆应当提升读者的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互联网与多媒体认知能力、图书馆基本知识培训、计算机的应用与实操。这样能够使读者有效的开展自主阅读与学习。另外,应当对潜在读者进行深度发掘,着重培养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图书馆总馆应当参与地区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购入大量的数据库,并且利用VPN技术实施资源共享策略,使广大的读者能够在各个图书馆分馆当中访问图书馆总馆中的数据资源。图书馆总馆应当派遣馆员到图书馆分馆周边的企业、机关单位、学校等区域推广信息资源,推广图书馆分馆的服务模式,引导大众了解数字化资源平台,帮助大众学习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使当地的居民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群体能够充分的掌握新型的阅读模式,使他们能够充分的=地开发、利用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源,从而构建出一批综合素质良好的读者群体。

5.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整合区域各项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对于图书馆的业务开展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是图书馆的重要生产力。互联网技术充分地发挥着基础性与先导性的作用。只有在技术的支撑下,才能充分的发挥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优势,因此,应当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开展技术建设,使互联网技术、图书馆管理信息数据库、多媒体计算机、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等智能化管理工具的使用得到进一步地强化,使图书馆全面地实现信息化与数字化,为读者查阅资料构建完善的信息咨询查阅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时代的主流为共享、协作、交流。现阶段,很多公共图书馆系统已经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但是资源共享的范围仍然有待扩大。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当结合政府部门的协调,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当地中小学的图书室、共享工程服务点、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点,进行统筹规划,利用同一个服务平台来开展一站式信息服务,从而使图书馆分馆成为当地读者获取信息资料的主要途径。

6.寓教于乐,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公共图书馆分馆需要结合不同读者的个性特征,为读者提供相应的娱乐休闲空间,满足当地居民的个性需求,可以以将图书馆创办成当地的居民休闲中心,为居民提供一个释放学习、生活、工作压力的平台。图书馆分馆可以引入文化中心的活动,实现寓教于乐,让当地居民能够在娱乐活动中提高审美意识,从而使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丰富。公共图书馆分馆需要集娱乐与学习为一体,从而有效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向心力与亲和力。这样才能充分改善公共图书馆分馆的服务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能够有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满足读者的各项阅读需求,有效实现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化与全面化建设。目前,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下的分馆建设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探索,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的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分馆总分图书馆
文山书海
图书馆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去图书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地区四所高校图书馆分馆运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