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才是好的自制方法

2022-11-26 07:56
大众科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意志力引力稳定期

事实上,没有任何习惯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反复挣扎。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一一“懒惰”。无论成人还是儿童,懒惰都是天经地义的一谁都得经历那么一个或长或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期才可能长大。然而,没有人可以总是“随心所欲”。马克·吐温曾说过“保持身体健康的唯一办法,就是吃点你不想吃的,喝点你不想喝的,以及做点你不愿做的事情。”生活亦是如此,节制即是高级,一个习惯改变终身。

当今世界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最成功的演说家和咨询家之一博恩·唯西认为“人类所有的行动,几乎全部或至少有95%是由本人的习惯所决定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有95%的行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而大部分的无意识行动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的。所谓习惯就是“ 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不依赖意志和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饮水般轻松的状态。”

我们都尝试过减肥、保持节约、早起早睡、戒烟、每天阅读的习惯。这些常常提到、听到、去尝试的话题,想做却往往半途而废,原因在哪里?

美国作家查尔斯·杜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提到,“你坚持不了,是因为你太依靠你的意志力,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你需要依靠的是习惯。”简言之,我们日常付出有意识的行为,其实是有限的。

我们可以一边跑步,一边思考,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和人聊天,而跑步动作就是我们一个习惯行为,是脑中设定的记忆动作,我们只是把这个行为固定且无意识的重复。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对大脑而言,没有所谓好习惯或坏习惯的分别,被动的被习惯支配还是巧妙地主动运用习惯,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的,我们需要善用习惯的力量。

为什么我们无法把减肥、看书、运动这些事情转化为习惯呢?那是因为,人类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的特点,要做出改变时,所有生物会将生理状态维持在某一固定里输入你要搜索的内容。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懒惰的器官,对所有人来说,保持在固定的状态会感觉比较舒适,变化意味着未知、威胁。

正因为大脑对“培养新习惯”的变化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大多数人对于新事物都是三分钟热度而无法持续,容易回到固定的舒适状态,最终导致失败。

这种现象,就叫做“习惯引力”。它就像地心引力牵引着我们在离开地球时需要花费大量的动力,当我们想进入一个新的习惯状态前,也同样困难重重。

对于培养一个习惯所需时间也有不同,通常认为21天可以养成一种习惯。不过,从各种习惯养成的结论来看,其实习惯养成所需的时间长短,是依照想培养的习惯的种类而定的,因为习惯不同,习惯引力作用的强度也不一样。根据习惯引力的强度大小,我们可以把人类习惯养成大致可以分为:要摆脱习惯引力的作用;成功跃入习惯化,大致需要经过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反抗期。最初的7天,这个阶段的人无时不刻都在想着放弃,其中42%的人都会在这个阶段遭受失败。

第二个阶段:不稳定期。第8天至第21天,长达14天,由于被预定事项或者其他人的影响,40%的人会在这个阶段失败。

第三个阶段:倦怠期,第22天至30天以上,在这个阶段你逐渐会对已经形成的习惯行为有种倦怠感,而放弃保持,有18%的人在这个阶段会败下阵来。那么要怎样成功地摆脱“习惯引力”,顺利度过习惯养成的三个阶段,收获习惯之旅的美妙感觉呢?

一、反抗期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的意志力是最薄弱的,稍有松懈就会功亏一篑,要平安度过这个阶段,就应该保持着“坚持下去”“每天都要坚持”的心态,把重心放在过程中。

原则一:锁定一项习惯,不要同时培养多种习惯。

原则二:坚持有效的行动,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

原则三:不要太在意结果。

可以做简单记录,记录下每天的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对于孩子的改变,家长要予以肯定和支持。当达到一定天数后再回头看看自己每天的记录,会相当有成就感。

二、不稳定期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要建立能够持续行动的机制,善于培养习惯的人会采取有弹性的计划。比如可以和孩子或者朋友制定一个奖罚机制,如果能坚持完成即可得到某一奖励,这样能解决不稳定期时心态的懈怠。这个阶段要把行动难度提高到自己本来要求的程度。

原则一:行为模式化,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培养节奏感。

原则二:设定例外规则,对不规律发生的事件预先制定应对规则,让计划保持一定的弹性。

原则三:设定持续开关,心理学认为,积极行动的动力来源于产生快感和回避痛苦两种,所以为了保证习惯的持续,就可以运用快乐型开关和处罚型开关两种相结合,让自己持续的获得动力。

三、倦怠期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要创造变化,应对在培养习惯过程当中产生的一成不变的感觉, 当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就会因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这时候有创意的变化就是度过这阶段的利器。

方法一:添加变化,在原有的行动计划上,增加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比如改变改跑步路线,换一种学习方式等,换种心情让自已产生动力。

方法二:计划下一项习惯,拟定下一个习惯的培养计划,不断地为培养习惯投注心力,将习惯分为短期习惯、中期习惯、长期习惯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法,就像聪明的厨师会在熬汤的过程中完成洗菜、调料、做菜的其他任务一样。

改变自己的人生,其实就是将好习惯坚持下去,将坏习惯尽量的减少。

事实上,无论你想培养什么习惯,只要把握了培养习惯过程中这三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再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规划自己的行动,不需要非凡的意志力和超人的耐性,你就能将新的行为、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猜你喜欢
意志力引力稳定期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Willpower 意志力
延安新引力
意志力也要用在“刀刃”上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意志力的培养
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感受引力
A dew drop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